《草船借箭》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5-19 17:39:0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草船借箭》的教學設計模板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草船借箭》的教學設計模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草船借箭》的教學設計模板

            《草船借箭》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把握課文內容,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總結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從《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汲取膽量和智慧,挑戰自我。

            【教學重難點

            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具準備】

            幻燈。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并復習

            1、齊讀課題。

            2、提問:

            ⑴主要人物是誰?跟諸葛亮有關系的幾個人物是誰?

            ⑵這篇文章講的時間是什么時候?天氣怎樣?回來時如何?

            ⑶借箭時,船怎樣受箭?

            ⑷課文中用了一個成語非常準確地概括了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板書:神機妙算)

            二、新授

            1、老師就這些內容(幻燈中提示的課文借箭的因素)讓同學們會去思考。為什么諸葛亮能夠神機妙算?你怎樣看諸葛亮這個人,老師讓同學們感悟諸葛亮其人,準備了嗎?

            2、提出要求:

            同學們,可以談上幾句,也可以談上一段,還可以談上一篇,聽到別的同學的發言也可以隨時補充,發表自己個人見解。

            3、瀏覽課文,整理思路、內容,準備匯報:

            4、學生匯報,教師適當予以引導,補充,點撥并板書,隨即進行朗讀訓練:

            ⑴諸葛亮和魯肅笑著說的話。

            ⑵周瑜與諸葛亮,魯肅與諸葛亮之間的對話。

            ⑶教師引導學生從善知人,知天文,懂地理,巧籌劃四方面去體會諸葛亮神機妙算。

            5、學完課文,你還有哪些發現和見解?

            6、小結:

            諸葛亮靠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在談笑風生中,輕松獲得十萬支箭。又不至于和周瑜發生正面沖突,顧全了孫劉聯合的大局。

            【板書設計】

            草船借箭

            知天文

            神機妙算曉地理能力+自信=成功

            善之人

            巧籌劃

            【課后作業】

            1、必作:自述課文或編課本劇。

            2、選作:寫一寫《小議妒忌》。

            《草船借箭》的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討論、理解課文二、三、四段主要內容。

            2、體會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3、進一步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教具準備】小黑板一塊,吹塑紙小船數只。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二、三、四段。

            【教學過程】

            1、通過上一課時的學習,我們看到諸葛亮面對周瑜的蓄意謀害和步步緊逼,是顧全大局,胸有成竹地接受了任務。周瑜以為諸葛亮了上自己的當,以為自己是十拿九穩地占了上風,非常高興。諸葛亮怎么完成任務呢?下面我們進一步學習。當諸葛亮接受任務后,周瑜、諸葛亮各是怎樣做的?(默讀3~5節后答)

            2、你從中看出什么?是怎么看出來的?

            備用:

            ⑴周為什么吩咐不給諸葛亮準備造箭用的材料?

            ⑵諸葛亮怎么敢找魯肅幫忙?

            周瑜:想害諸葛亮,從“造”的方面卡,對諸葛亮的打算一無所知,連聽了匯報也不明白。

            諸葛亮:知道周瑜想害自己,知道魯肅不會泄密,做好了防范工作,做的借箭準備。(識人心)

            3、周瑜不知道諸葛亮怎么辦,諸葛亮卻在充分準備之后,穩扎穩打地開始行動了。(自由讀6~9節)看看諸葛亮是怎么指揮軍士們利用草船借箭的。讀書要求:

            ⑴用“__”把出發時間、二十只船怎么受箭,怎么返回的語句勾出。

            ⑵根據課文內容,把借箭經過向同桌講一講,注意用上書中的重點詞句。

            4、請同學上臺,用小船演示,講述草船借箭的經過。(出示小黑板:長江方位圖)

            5、諸葛亮為什么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怎么那么巧?

            也用“__”勾有關句。(知天文)巧借天時。

            6、他還作了哪些安排保證借箭成功?

            ⑴擂。

            ⑵船。

            7、為什么叫士兵擂鼓吶喊?

            造成進攻假象,逼使曹軍放箭。

            8、為什么先叫船頭朝西,后來又叫朝東,還要“一”字兒排開?

            便于受箭,便于返回,走一步算一步,深謀遠慮,善于分析和利用自然條件,叫巧借地理。(曉地理)

            9、為什么調轉船頭后,書上要說是“逼近”?

            ⑴已驚動曹軍,冒著危險。

            ⑵使曹軍誤以為是真的進攻。

            ⑶表現諸葛亮料事如神,膽識過人。

            10、看插圖,空中大霧迷漫,船外箭雨紛紛,諸葛亮卻手搖鵝毛扇,正在飲酒取樂。請用“~~~”勾出他這時說的話。抽讀。他為什么笑首說“只管飲酒取樂”?抽讀。你為什么這樣讀?齊讀。

            11、曹操出兵沒有?他怎么做的?──正中下懷。

            12、曹操是怎么知道上當的?引讀“諸葛亮吩咐……。”他為什么“吩咐……”?

            ⑴嘲諷、動搖軍心。

            ⑵知道追趕不上。(抓“順風順水”扣“船頭朝東”)

            ⑶有利于突出其才干。

            13、草船借箭的結果怎樣?

            三天借箭十多萬。(結果)

            小結:一切都在諸葛亮的預料之中,一切都按諸葛亮的安排進行。他真是料事如神!

            14、諸葛亮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用為蜀、吳聯軍主帥的周瑜本應非常滿意,他卻長嘆一聲,導讀。他為什么要長嘆?

            15、“神機妙算”什么意思?帶有什么感情色彩?由周瑜的口中說出來,對他來說是多么痛苦,這口氣怎么咽得下去但又不得不服輸。再讀這一句,體會周瑜的心情。

            小結:兩人斗智,至此勝負分明。

            16、現在回顧全文,哪些地方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

            ⑴三天有大霧。

            ⑵魯肅會幫忙。

            ⑶二十只船夠。

            ⑷船頭東西擺。

            ⑸士兵擂鼓喊。

            ⑹只管飲酒樂。

            ⑺出發、返回妙。

            17、“草船借箭”是寫諸葛亮從曹操那里智取了十多萬枝箭,為什么課題卻命“借”?

            ⑴還擊。

            ⑵還因為在借箭的整個過程中,諸葛亮巧妙地借天時、借地利、借對人的了解,巧妙地安排,從強敵手中智取十多萬枝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干,粉碎了周瑜想陷害自己的陰謀,打擊了曹的實力與士氣,為聯合抗曹做出了貢獻,命“借”就有利于表現他的才干。

            18、就從這個“借”字,你體會到作者什么感情?你對諸葛亮什么感情?贊揚什么?

            19、回顧板書(連線):

            蜀吳聯軍本當一致抗曹,可是周瑜氣量狹小,生了妒忌之心。因為他妒忌諸葛亮的才干,就借口兩軍交戰需要用箭,用十天造箭十萬的詭計來暗算諸葛亮,而諸葛亮“挺有才干”,他神機妙算,結果成功地只用三天就借箭十多萬,迫使周瑜仰天長嘆,低頭認輸。這,就是“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我們讀記敘事情發展的文章,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清,能幫助我們理解課文,這是理解課文的一個重要方法;寫類似的文章,也要注意寫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使別人看得明白。

            《草船借箭》的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妒、督、魯”等10個生字,會寫妒、忌、曹、督等14生字,會寫商議、推卻、探聽等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會用“推卻、輕易”造句。

            2.認識學習以記事為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并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3.了解本課的情節,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4.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準備:

            1.查找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國演義》人物資料。

            2.準備《三國演義》草船借箭影視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從《赤壁之戰》故事引入。

            師:《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或機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別成功,其中諸葛亮這個人物尤其生動。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以諸葛亮與周瑜為主的課文。

            2.揭題、讀題。

            3.審題。

            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4.再讀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誰草船借箭?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樣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沒有?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回答問題。(理清草船借箭的原因、經過、結果。這也是在解決課后第二題)

            2.我們把草船借箭的經過看成借箭前的準備和借箭的過程。

            3.自學課文字詞,標好節號,讀通課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趕造十萬枝箭

            借箭前的準備:草船、軍士

            草船借箭的過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駛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結果:如期交貨、周瑜嘆服

            4.據此提綱給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

            四(10自然段)

            這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l段。

            什么叫“妒忌”?(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2.從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對話中我們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嗎?

            (1)指名2學生分角色讀課文第2節,師讀旁白。

            大家聽2個學生對話共幾輪,為每一輪編上序號。

            (2)每一輪對話中,都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讓我們再來看看,周瑜在與諸葛亮對話時,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學習第一輪對話。

            (1)齊讀,邊讀邊根據老師提的問題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師問:周瑜是大都督,難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問。

            (2)那周瑜這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兩人一組討論。

            交流:2人一組,一人讀周瑜說的話,一個說周瑜的心理活動。(可發揮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這樣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生:“你一定會說是弓箭,那樣就正合我意”……

            (3)過渡:顯然,周瑜正在設計想陷害諸葛亮,那他怎樣一步一步進行下去的呢?

            4.學習第二輪對話。

            (1)指名2人讀對話,師在其間提問讓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動。

            “公事”是什么意思?“推卻”又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能推卻?(周瑜以公事來壓諸葛亮,使諸葛亮無法不答應。)

            (2)同桌一起像剛才一樣討論周瑜的心理活動。

            交流:“我用公事來壓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5.學習第三--六輪對話。

            (1)分四組討論~六輪對話,學著剛才的方法,先分角色對話,再說說周瑜的心理活動。

            最后一輪,周瑜沒有問話但有動作──里軍令狀、白酒招待

            (2)討論、交流。

            6.小結,我們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緊逼,把諸葛亮圈入了他設置的圈套。從每一次對話中,我們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讓周瑜計劃得逞了。真的是這樣嗎?

            A、思考:諸葛亮在與周瑜對話時心理活動怎樣?

            B、他為什么答應周瑜如此難辦到的任務?默讀1~2節,思考這些問題。

            (1)(諸葛亮其實已識破了周瑜的計劃,但他以國家大計為重,為水戰勝利考慮,不顧個人恩怨,答應三天造十萬枝箭。)

            (2)分組分角色,指名一生讀旁白,朗讀第1.2節,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四、小結。

            周瑜想害諸葛亮,而諸葛亮更是立下軍令狀,那么事情又是怎么發展的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草船借箭》的教學設計模板】相關文章:

          草船借箭導學案教學設計04-20

          《草船借箭》教學反思11-09

          《故宮》教學設計模板12-24

          《野草》教學設計模板12-23

          《心聲》教學設計模板12-23

          《鹿柴》教學設計模板12-23

          《離騷》教學設計模板12-25

          離騷教學設計模板10-27

          《公民的義務》教學設計模板12-24

          《沁園春雪》的教學設計模板08-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美女黄大片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乱码亚州无线码二区 | 日本在线视频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