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學設計

          時間:2021-05-26 09:49:2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日月潭》教學設計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日月潭》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日月潭》教學設計10篇

          《日月潭》教學設計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熟讀課文,了解日月潭名稱的來歷和那里的秀麗風光。

            2.學會本課“環、繞、跡、隱、約、建、筑、蒙、吸”9個生字及生詞。

            3.理解本課的重點詞語及句子。

            湖水碧綠 太陽高照 蒙蒙細雨

            樹木茂盛 點點燈光 隱隱約約

            風光秀麗 薄薄的霧 名勝古跡

            (1)湖的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

            (2)湖的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3)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中外游人。

            (二)能力訓練點:

            訓練學生讀書說話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激發學生對祖國山山水水的熱愛之情。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的辦法

            重點:理解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體會出那里的美麗迷人。(通過學生,課文分析來突破重點)。

            難點:怎樣讓學生理解光華島把湖水分成日潭、月潭兩半的。(利用簡筆勾畫出日月潭的平面圖來幫助學生理解)。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通過各種讀書形式,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利用查字典識字,掌握字的音、形、義。

            3.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交流。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了解課文內容。

            2.動筆勾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3.分組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字義。

            4.分段朗讀,糾正字音,分析字形。

            (二)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

            2.讀第一段并學習這段內容。

            3.教師出示“日月潭在什么地方?這一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

            4.分組討論,明確日月潭的地理位置,理解這段的“茂盛”“環繞”“名勝古跡”等重點詞語。

            (教師出示插圖幫助學生理解)

            (三)學習第二段。

            1.用各種讀書形式,熟讀第二段。

            2.讓學生自己說說你讀懂了哪些詞和句子,重點體會“碧綠”一詞。

            3.通過對比句子來體會日月潭的形狀之美,并了解日月潭名字的來歷。

            (1)把“圓圓的”“彎彎的”刪去,句子還是通順的,那么能不能刪去呢?為什么?

            (2)“彎彎的”不能刪,因為月亮有時是圓的,有時是彎的,如果刪去,就不知道月亮是彎的還是圓的了。

            (3)有“圓圓的”這句話聽起來形象、親切。

            (4)教師指導“圓圓的”“彎彎的”是對應的,讀時要重音。

            (四)利用簡筆畫,指導背誦。

            為了幫助學生背誦這一段,用簡筆畫勾出日月潭的平面圖,然后再讓學生看著圖,用本段4句話中的一些詞語給學生提示,這樣學生很快地就記住了這一段的內容和文字。把課文流利地背下來。

            第二課時

            (一)學習3、4自然段。

            1.讀3、4自然段,理解這兩段主要寫什么。

            2.讓學生自主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分組討論“倒映”“隱隱約約”“模模糊糊”“清晰”“朦朧”(清晰與朦朧的意思相反)能夠顯示出日月潭風光多姿多采。

            3.再讀3、4段,出示“早晨、中午和下雨時日月潭的風光是怎樣的?”

            這一問題,通過熟讀和討論讓學生知道:

            (1)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湖面上還飄著薄薄的霧……。

            (2)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群清晰的展現在眼前……。

            (3)要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

            (4)通過朗讀,體會日月潭是個美麗的地方。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再觀察插圖,讓學生欣賞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說說日月潭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再讀第5段,體會作者對日月潭的贊美之情。

            3.進行思想教育:我們國家還有許許多多象日月潭這么美麗的地方,我們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就要愛它的山山水水。

            (三)布置作業。

            1.練習填空找出寫日月潭名字來歷的三句話,然后出示下列填空題:湖的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

            湖的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2.結合習題,進行聽寫課文,思考練習2、3題。

            3.進行詞語搭配練習。

            湖水 茂盛 蒙蒙 燈光

            樹木 秀麗 點點 高照

            風光 碧綠 太陽 細雨

            (四)板書設計:

          《日月潭》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詞語,理解組成的詞語,正確書寫部分常用詞語。

            2、體會在句中補充相關內容可以將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讀課文,能口頭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學具準備:卡片若干,錄音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教師和學生一起做摘蘋果的游戲。(誰摘下了蘋果,就帶著同學們讀生字)。

            2、看課件,讀生字: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讓學生自主的指漢字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

            1、從整體入手學習:教師伴著音樂范讀:

            2、教師點擊鼠標:出示問題:

            三、讀課文,看課件,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及時糾正讀音。

            3、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讓學生自選讀哪個自然段,然后進行評議。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說說哪個字書寫起來有困難。

            2、教師和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1、 抄寫生字詞。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提出不懂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體會在句中補充相關內容可以將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節。

            2、引出下文:

            張老師們知道,日月潭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到底是什么傳說呢?請同學們看下面的課文。

            二、學習第二段

            1、聽錄音,概括課文內容。

            2、指名一生說說故事的梗概。

            (將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惡龍,救出太陽和月亮,讓人民重新見到了光明。他們自己卻化作了青山。)

            3、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一節講到了?

            (起因是惡龍把太陽和月亮吃了,第二小節描寫了著一個內容。)

            4、默讀第3節,思考:

            ①為了降伏惡龍,拯救日月,人們想出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為 什么?你是怎么體會的?

            ②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比較

            a、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惡龍。

            b、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惡龍。

            比較哪個句子好,說說為什么?

            5、默讀思考:這一節講了什么?按地點不同可分哪兩層?每層的內容是什么?

            找出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說說他們是怎樣和惡龍決戰的?(體會冒著生命危險,縱身、激戰三天三夜等詞語。)

            比較句子:

            a、他們終于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b、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練讀這兩句話。

            三、學習第三段

            1、輕生讀第3段

            2、說說這一節講了什么?

            3、齊讀這一節。

            四、再讀課文,由零到整的再感知課文。

            1、學生再讀課文,并復述課文內容。

            2、看有關錄象。

            3、學了這篇課文,你們覺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個怎樣的人?

          《日月潭》教學設計3

            【設計初想】

            《日月潭的傳說》講述的是年輕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歷經艱險,降服了惡龍,最后又化作青山守衛在日月潭的故事。對于這樣的一篇民間傳說,我們一般會用兩課時來完成。那么作為第一課時,怎樣才能有效落實三個維度目標,切實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呢?依據課標,結合文本及學情,我想在本節課做以下幾點嘗試:1、運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的實效性。2、利用故事資源,加強語用訓練,構建生本課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隨文識字,并理解部分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聊故事,整體感知課文大意,初步感受大尖哥和水社姐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能初步感受大尖哥和水社姐的高貴品質。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板塊一:聽故事

            1、師講合肥的一個關于兩頭金牛的民間傳說,生聽后交流,體會傳說特點。

            2、談話,播放日月潭解說視頻,生欣賞后交流體會。

            3、師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學習“潭”字(板畫潭水及兩山)。

            板塊二:讀故事

            (一)學生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自讀提示:

            1、自由地讀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順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讀書時遇到特別難懂的詞語,可以通過查字典詞典或向同學請教等方法解決。

            (二)逐段檢查讀書情況,隨文識字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可以聯系視頻或生活理解特別的詞“蔥蘢”。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關注特別重要的詞語“漆黑”,可聯系生活理解,再順勢指導讀寫“漆”字,師范寫后生描紅練寫。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強調多音字“降”,指名組詞。引導學生關注幾個重要的(或不理解的)詞語,如“一籌莫展”“聚集”、“挺身而出”、“降服”等。理解“一籌莫展”時需指導查字典(課件出示釋義)。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關注幾個印象特別深的詞語,如“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千辛萬苦”,讀好詞語,可查字典詞典理解難懂的詞語“披荊斬棘”。指導寫“冒”字。

            5、指名讀第五、六自然段,評價交流。

            板塊三:聊故事

            師過渡:

            同學們能把這個故事讀得這么好,真棒!其實,我們讀故事,可以重點關注三個問題:這個故事寫了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要寫這個故事?

            現在呀,咱們就來聊一聊《日月潭的傳說》這個故事,先聊第一個問題:故事寫了什么?我們可以從故事中的人物、發生的事情等方面來思考。

            1、聊故事里的人物及印象

            (1)生自由匯報:大尖哥、水社姐等(相機板書)

            (2)引導學生聯系相關語句,聊聊對人物的印象。

            2、聊故事里發生的事情

            (1)生自由聊聊發生的事。

            (2)出示一組詞語,生可以用上其中的一些詞語,聊聊故事的大意。

            漆黑一團 一籌莫展 挺身而出 翻山越嶺

            披荊斬棘 千辛萬苦 降服惡龍 為民造福

            3、總結

            【教后記】

            在廬江縣金牛小學執教完《日月潭的傳說》一課以后,我真心想為聰明可愛的孩子們點贊,也想為自己的幾點嘗試點贊。首先,我運用隨文識字的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習,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也很好地落實了前兩項教學目標。其次,為了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快樂,我便大膽設計了“聽故事”、“讀故事”和“聊故事”三大板塊,順學而導,以生定教,從而構建了簡約而不簡單的生本課堂,凸顯出“故事語文”的教育教學理念。最后,我尊重學生的發展需要,關注學習方法的指導,重視語用能力的培養。可以說,有了這些嘗試,學生的語用能力及語文素養自然會得到有效提升,課堂自然也是靈動、豐滿而和諧的。

          《日月潭》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日月潭》一課是教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二年級下冊中的快樂讀書屋中課文。課文運用了邏輯順序,分別從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得名原因美麗景色及在旅游業中的地位全面概括地介紹了日月潭。用優美的語言形式描繪了生動的美景,營造了迷人的意境。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讀中探究,培養學生閱讀的方法。通過讀課文感受語言的優美和閱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了解日月潭名稱的來歷和那里的秀麗風光,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感受文中的優美詞句,邊讀邊想像那里的美麗景色。

            3、認識11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熟讀課文,想像體會日月潭的美麗。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上課之前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觀看春節聯歡晚會了嗎?知道給大陸贈送給臺灣的兩只可愛的熊貓征名的事嗎?那最后確定為什么名呢?(團團、圓圓)那么這個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嗎?這個名字表達出了海峽兩岸人民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美好祝愿。臺灣是我國的一個省,由于歷史的一些原因,它暫時還不能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之中,但隨著香港、澳門的回歸后,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臺灣也一定能夠順利回歸。

            2、聊了這么多,看得出大家對寶島臺灣很感興趣,這節課老師就帶同學們到臺灣島上的一處旅游勝地——日月潭去欣賞一下那里的迷人景色。

            (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即拉進了學生與新課的距離,又結合當前行勢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題材。)

            二、讀通讀順,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生字,要求讀準字音。(熟讀課文內容,為識字做好鋪墊。)

            2、同桌互讀課文,比一比看誰讀的棒。(鼓勵學生朗讀興趣。)

            3、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讀書,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情境表演、內化語言

            設置導情境:老師想在咱們班挑先幾名同學,作為日月潭旅游風景區的導游,通過讀課文大家對日月潭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像剛才那樣東一句、西一句地把自己知道的內容介紹給游客,人家能滿意嗎?那我們應該怎樣介紹呢?(引導學生注意說話有條理、有順序,通過設置情境引出對課文的理解過程。)

            1、目標引路

            提示:游客們第一次來到臺灣有很多關于日月潭的疑問,誰愿意當游客,對導游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呢?(鼓勵學生質疑提出想要知道的問題,作為下一環節的讀書重點。)

            2、歸納問題,理解課文。

            日月潭的位置?

            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日月潭美在哪里?

            3、播放課件,日月潭那里的環境怎樣?你是從哪句話中看出來的?請導游來為我們介紹一下。

            4、播放課件,引導學生明確島和潭的概念。

            5、你認為日月潭美在哪?理解詞語晨星、隱隱約約、朦朧。

            6、日月潭那么美,你能讀出來嗎?

            7、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美。

            四、拓展延伸

            1、同學們這節課過得快樂嗎?你們有哪些收獲呢?

            2、通過學習,你想給自己留個什么樣的作業呢?

            五、總結:這節課我們共同領略了日月潭迷人的風光,希望同學們有機會親眼感受一下日月潭美麗的風光,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秀麗景色。

          《日月潭》教學設計5

            一、看圖揭題

            1、出示中國地圖與課文插圖,板書課題。

            2、讀準課題,了解“潭”的意思。

            (可結合插圖或課文第一句話理解)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新詞。

            要求:讀準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順。

            2、師生交流,檢查初讀效果:

            ⑴ 重點指導讀好“隱、境、晰、朦朧”的讀音。

            ⑵ 整體感知:你感覺到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

            三、再讀質疑

            1、學生默讀,提出問題,如:

            ⑴ 日月潭為什么會在高山上?

            ⑵ 日月潭周圍都有些什么名勝古跡?

            2、全班交流,合作釋疑。

            四、精讀感悟

            1、朗讀第二自然段,突出“圓圓的、彎彎的、太陽、月亮”,抓住這兩個比喻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2、自由選擇朗讀“清晨、晴天、雨天”三個不同畫面,感悟景色的特點。

            3、創設語境,進行說話訓練。

            (圍繞日月潭說一兩句話)

            五、品讀升華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六、指導寫字

            七、實踐活動

          《日月潭》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詞,理解有關詞語。

            3、體會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懲惡,為民造福的高貴品質。

            4、體會在句中補充相關內容可以將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傳說是什么嗎?傳說就是流傳在人民口頭上的傳奇性故事。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一個美麗的傳說《大禹治水》。

            2.今天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一個動人的傳說。 (板書:日月潭的傳說)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通過課前預習,查閱資料,日月潭在哪里你們都知道了嗎?

            2.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日月潭,去看一看那里美麗的風景。(教師解說第一自然段1、2句)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3.日月潭究竟還有什么動人的傳說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2~6自然段。

            4.能用最簡潔的話概括這個傳說嗎?(大尖哥和水社姐拯救日月)

            5.課文是如何具體描述這個傳說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誰來讀讀這個故事的起因?

            三、 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兩條惡龍吞食了日月,天地間漆黑一團(板書:漆黑一團),人們分不清白天、黑夜。這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許多困難。所以人們必須要殺死惡龍,救出日月。

            2.為了降伏惡龍,拯救日月,人們聚集在一起商量辦法。

            (1)為了降伏惡龍,人們想出了哪些辦法?請你默讀第三自然段。找出人們商量拯救日月的語句。

            (2)出示人們說的兩句話。指名讀。

            (3)人們商量出來的辦法是什么?(只有請到水性特別好的人,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頭和金剪刀,才能制服惡龍,暫時能惡龍。)

            3.出示兩個問句。引讀兩句問話。

            4.此時,人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焦急的,無可奈何的)書上用了哪個詞?

            “一籌莫展”(板書)。“ 籌”“ 莫”“ 展”? “一籌莫展”?【還有哪些詞的意思和它相近?】

            一點辦法都沒有。通常在想不出任何辦法的時候,我們就用這個詞。

            5.就在人們一籌莫展、心急如焚,甚至有點絕望的時候,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惡龍。

            板書:挺身而出

            (1)你覺得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需要什么?(勇氣,戰勝惡龍的決心)【如果學生回答的是砍刀、火把等,就引導學生“他們更需要什么呢?”】

            (2)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夠把這句話讀好。齊讀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同學們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英雄氣概,他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那么這兩位英雄是如何降服惡龍,拯救日月的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學生自讀。

            (1)他們是如何拿到金斧頭和金剪刀的?(指名說)

            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齊讀

            (2)展開想象,體驗艱苦

            現在就讓我們來體驗一下大尖哥和水社姐在拿金斧頭和金剪刀過程中的艱辛。

            ①高山擋住了他倆的去路,遇見擋住去路的高山他們就 ,遇見峻嶺就 。

            ②他倆手握砍刀,走在布滿荊棘的山林中,遇見帶刺的灌木就 ,遇見密林中的野獸就 。

            ③一路上,他們歷盡千辛萬苦,累了就 ,餓了就 ,渴了就 。

            是呀,這金斧頭和金剪刀來得可真不容易啊。大尖哥和水社姐不但勇于克服困難,而且也勇于用智慧戰勝困難。

            (2)比較句子

            出示:他們終于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

            同學們,看看這兩句哪句好?為什么?除了感受到得到金斧頭、金剪刀是那么來之不易,也感受到人物的不畏艱險,為民除害的品質。

            (3)繼續交流

            當他們拿著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的金斧頭和金剪刀回到潭邊。他們又冒著生命威脅降伏惡龍。他們是怎樣降伏惡龍的。(板書:降伏惡龍)

            出示:他們又冒著生命危險,……人們重又見到了光明。

            抓住重點詞語:冒著生命危險、縱身、激戰、三天三夜……提示學生,他們先冒著生命危險,潛入湖底,與惡龍激戰三天三夜,最后大尖哥用金斧頭砍死了惡龍,水社姐用金剪刀剪開龍肚子,救出了太陽和月亮。【如果學生回答的是后半部分,就啟發學生:他們是在什么地方與惡龍激戰的】

            指導朗讀(男女生分讀)

            五、學習第5--6自然段

            1.師述:降伏惡龍以后,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餓,便用龍肉來充饑,吃下龍肉后,身體一個勁地往上長,轉眼間,就化作了兩座青山,永遠的守衛在潭的兩邊。

            2.人們再也看不到大尖哥和水社姐了,看到的只是兩座青山。此時此刻,鄉親們會對著兩座青山說什么呢?

            3.人們為了紀念這兩位為了大家利益而犧牲自己生命(板書:為民造福)的年輕英雄,把這兩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把這個潭叫做日月潭。

            4.讓我們帶著份崇敬之情,讀讀課文的最后兩個小節。

            六、分享幸福,與書相伴

            1.從此,人們來到日月潭就會看到這兩座山。導游也會滿懷深情的講述這個動人的傳說。

            各位小導游,當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日月潭旅游時,你會如何講述這個動人的傳說呢?

            練習一分鐘,指名講述。(播放日月潭風光片)【導游指著視頻說,掛上導游證】

            2.同學們,古今中外流傳著很多傳說故事,像類似于《日月潭的傳說》《大禹治水》這樣的傳說還有很多,課后同學們可以自己去看一看這些(教師推薦)——精衛填海 ——嫦娥奔月 ——盤古開天地 ——女媧造人

            七、作業

            1.把這個動人的傳說說給爸爸媽媽聽;

            2. 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如何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的,又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么克服的?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寫在補充習題上。

            板書:日月潭的傳說

            漆黑一團

            一籌莫展

            挺身而出

            降伏惡龍

            為民造福

            《日月潭的傳說》教后反思

            《日月潭的傳說》這篇課文故事性強,很容易讀懂,重點是要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復述,要求學生盡量內容完整、條理清晰、生動形象地復述出這個故事。在對故事內容的理解過程中,重點抓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奸懲惡、為民造福的高貴品質,激發學生敬重為民除害的英雄思想感情,

            課堂教學中,重點需要對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行訓練,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大尖哥、水社姐的舍生忘死、為民造福。學生從惡龍吞吃了太陽和月亮、天地間漆黑一團、人們生活很困難和大尖哥和水社姐救出太陽和月亮、人們重又見到了光明感受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是為民造福的英雄;從人們一籌莫展、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去降伏惡龍看出他倆是奮不顧身、除邪懲惡的英雄;從大尖哥和水社姐歷盡千辛萬苦拿到金斧頭和金剪刀、和惡龍激戰了三天三夜感受到了他倆英勇無比和舍生忘死的英雄本色。

            至此,大尖哥與水社姐的英雄形象在學生眼中高大起來。當讀到大尖哥和水社姐因為又累又餓吃了龍肉而化作了青山,學生感到了一絲遺憾,于是讓學生說說當人們看到已化作青山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時會說什么。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體驗到了人們紀念英雄的心情。至此,日月潭自然的美與人文的美在學生腦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日月潭》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了解日月潭名稱的由來和秀麗風光,激發學生熱愛寶島臺灣的思想感情。

            2、理解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體會那里的美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和難點 :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語言,學會生字和新詞。

            2、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增強熱愛寶島臺灣的感情,樹立祖國統一的意思。

            教學資源:

            中國地圖、有關臺灣的資料、圖片、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看圖導入,揭示課題

            1. 出示中國地圖,找到臺灣。

            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祖國的寶島-一臺灣。在臺灣省中部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個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臺灣最大的湖。出示課文插圖,板書課題,這個湖就是一一(指讀課題)〈日月潭〉。

            2. 讀準課題,了解”潭”的意思.

            二. 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 學生自由讀課文.

            (1).課前要求:

            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注意讀準后鼻音”朦.朧.

            (2).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詞,指名讀學生喜歡的.讀得好的詞.讀得正確的詞全班跟讀.

            (2)對照圖畫讀課文,感知字義詞義.

            (3)去掉拼音,用多種形式讀生字詞,鞏固識字.

            三. 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 以情激趣.

            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日月潭的美景。

            2. 自讀感悟.

            可圍繞以下幾個問題理解感悟,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

            3. 合作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質疑課題。

            出示以下生字詞:附近、環繞、茂盛、隱隱約約、建筑、清晰、朦朧、仙境。

            師:同學們,這是我們第一節課交的生字朋友,大家還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開火車認讀、小組讀、男女讀、齊讀。)

            師:上一節課同學們已經展示了自己課外收集的有關日月潭的圖片和資料,這一節課老師就帶大家去祖國的寶島臺灣游覽,欣賞一下日月潭的秀麗風光,并且解決上一節課我們質疑提出的幾個主要問題,好嗎?齊讀學生質疑問難提出的問題:

            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那里的風光怎么樣?

            二、朗讀感悟、自主參與。

            1、自讀感悟:請同學們四人小組輕聲讀讀課文,思考:自己提出來的這些問題哪些能解決、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哪些還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就和同學交流討論。

            2、小組合作讀書、交流討論質疑提出來的三個問題。

            3、全班交流匯報自讀感悟的成果:

            (1) 日月潭的位置:

            1、師: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匯報讀第一自然段)

            2、師:課文是怎么寫的?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能把這兩句話用一句話概括出來嗎?

            說話訓練:日月潭在 。

            (第一句話說日月潭在臺灣省,第二句說它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師引導學生把兩句話合并成一句話“日月潭在臺灣省臺中市附近的高山上。”)

            3、師:能把這兩句話讀好嗎?指導朗讀:指名讀---生生評讀---相機示范讀---自由放聲讀。(突出“最大”和“高山”)

            4、師:請同學們在讀讀第一個自然段,看看這個自然段除了介紹日月潭在什么地方以外,你還知道了什么?(指名匯報第二句話)

            5、師:你有不明白的詞語嗎?讓學生質疑“群山環繞”和“名勝古跡”二詞。

            師:請同學們看看圖,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幫幫這位同學?(出示圖畫和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群山環繞”和“名勝古跡”的意思)

            6、鼓勵積累:

            師:你最喜歡哪些詞語和句子?(指名讀)

            同學們也喜歡嗎?喜歡的就把它劃下來。(鼓勵積累好詞好句)

            (2) 日月潭名(3)字的由來:

            1、師:誰通過讀書知道了日月潭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指名匯報讀有關句子)(評價:聰明!一下子就答對了)

            2、師:請同學們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劃出寫名字由來的句子。(指名匯報)

            3、出示以下句子,比較感知,指導朗讀:

            (1) 北邊像太陽,叫日潭;南邊像月亮,叫月潭。

            (2)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讀一讀,同樣是向我們介紹日月潭名字的由來,這兩句話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用詞形象、生動、具體、準確)

            師:對呀!作者用詞真的很形象、生動、具體、準確!第二句話中用了一個“圓圓的”和一個“彎彎的”,使人明白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據它的形狀特點起的。能把它讀一讀嗎?(指名讀---生生評讀---男女生賽讀)

            4、鼓勵積累:喜歡這句話嗎?咱們把它畫下來,課后把它積累到我們的“好詞佳句本”中好嗎?

            (三)日月潭的美景:

            1、師:日月潭的風光怎么樣?美嗎?誰能告訴老師,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寫了日月潭的美麗風光?(指名匯報)

            2、默讀三、四自然段,思考:這兩段分別寫了日月潭什么時候的景色?(指名匯報,教師板書: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3、師:你喜歡日月潭什么時候的景色?把描寫你喜歡的景色的句子有感情的讀一讀給同桌聽,并告訴他你覺得日月潭這個時候的景色怎么樣?

            自由選擇朗讀自己喜歡的“清晨”、“晴天”、“雨天”三個不同畫面,感悟景色的特點。

            4、學生匯報,教師相機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感悟景色的特點,并進行朗讀指導:

            ①、匯報“清晨的景色”:

            A、誰喜歡“清晨”的景色?(指名讀)

            B、湖面上飄蕩著薄薄的霧是什么樣子?(看不清,蒙蒙朧朧的)

            C、除了飄著薄霧的日月潭以外,你還看到什么?(燈光、晨星)(板書:隱隱約約)

            D、字詞訓練、調動積累:我們已經學會了很多像“隱隱約約”這種形式的四字詞語,能說一說嗎?

            E、看到“隱隱約約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能把這個早晨的日月潭讀出來嗎?(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霧的特點,“薄薄的”、“隱隱約約”讀得輕一點)

            F、指名讀---生生評讀---相機示范讀---愿意讀的站起來讀。

            G、鼓勵積累:清晨的日月潭真美呀!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吧,咱們課后再把它積累到“好詞佳句本中”。(鼓勵積累好詞好句)

            ②、匯報中午太陽高照的景色:

            A、誰喜歡“晴天”的景色?(指名讀)

            B、想看看“艷陽當空”的日月潭嗎?現在看到的日月潭,一切都很 清晰 。(板書、理解“清晰”)

            C、看到太陽底下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過讀表現出來嗎?(指導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時,音調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艷麗之美)

            D、指名讀---師生評讀---相機示范讀---找伙伴讀---師生合作齊讀。

            E、鼓勵積累:你喜歡哪些詞句?把你喜歡的畫吧下來。(鼓勵積累好詞好句)

            ③、匯報日月潭蒙蒙細雨的景色:

            A、誰喜歡“雨天”的景色?(指名讀)

            B、想看看“細雨蒙蒙”的日月潭嗎?(理解并板書“蒙蒙朧朧”)

            C、對比理解“清晰和朦朧”,鼓勵學生積累這一對反義詞。

            D、看到蒙蒙朧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通過讀表現出來嗎?(指導朗讀第二句要舒緩,聲音較虛,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

            E、指名讀---師生評讀---相機示范讀---指名小組賽讀---愿意讀的站起來讀。)

            F、鼓勵積累:你喜歡哪些詞句?把你喜歡的畫吧下來。(鼓勵積累好詞好句)

            4、讀思結合、加深體驗。

          《日月潭》教學設計8

            《日月潭》學習目標:

            1.識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讀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臺灣回歸、祖國早日實現統一的愿望。

            教學過程:

            一、談話看片,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我們祖國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地方,你去過哪些地方?

            2.在我國的寶島臺灣,也有許多風景如畫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播放有關日月潭的風光短片)。

            3.朋友們,上學期我們曾做過一次小導游,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家鄉。今天,老師想在你們中間挑選幾位優秀的導游,帶大家一起走進這美麗的日月潭。(揭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成為日月潭的導游,首先要了解那里的情況。

            請大家自己朗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提示:不要加字,減字。)

            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讀,自己認為難讀的句子更要多讀幾遍。

            2.反饋朗讀情況

            (1)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教師點評、指導、正音。(可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

            (在讀的過程中注意讀準繞盛的翹舌音、盛省勝的后鼻音、隱的前鼻音以及環的介音)

            (2)看圖識詞

            在學生朗讀之后,適機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

            附近

            群山環繞

            樹木茂盛

            建筑

            請四個學生上臺,讀詞,并在畫面中指出對應的事物。

            其他學生評議、幫助正音。

            (3)看圖,在組內分節朗讀課文

            三、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喜歡讀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2.你喜歡哪部分內容,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嗎?

            1)指名讀

            2)集體評議

            3)教師指導后再指名讀

            (在學生讀文過程中,適機出現群山環繞隱隱約約清晰朦朧等詞,讓學生多讀讀這些詞所在的句子理解詞義,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詞語說話。)

            A.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

            B.晨星和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C.周圍的建筑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D.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3.朗讀全文。(每個自然段請喜歡讀的小朋友站起來讀。)

            4.交流討論:你在文中讀到了什么?了解了些什么?請用讀課文的方法告訴大家。

            5.如果你是導游,你會先介紹什么給游客呢?(對日月潭的總體介紹)

            你能來試一試嗎?(多請幾名學生說,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說,不看書;再介紹給同桌聽)

            6.說說你認為日月潭最美的是什么?(請每位同學在學習小組里,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介紹給組員聽)

            7.你最欣賞哪位導游?能說說理由嗎?

            8.請學生再次觀看有關日月潭的視頻,幾位優秀導游為大家作介紹。(集體評議,教師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

            9.向好友介紹日月潭。(此內容也可在課后進行)

            10.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自己喜歡的部分可背誦。

            四、課外拓展,組織活動

            (課前要求學生收集有關臺灣風景名勝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1.放有關臺灣的風景短片,請小朋友來當當小導游,介紹景點。

            2.知道在臺灣還有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嗎?你能介紹給大家聽嗎?

            五、生字書寫

            1.出示生字。

            說說這幾個生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繞注意不要多加一點)教師范寫。

            2.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注意學生的書寫姿勢)

            六、課后作業

            1.向爸爸媽媽或你的好朋友介紹日月潭。

            2.畫畫你心中的日月潭。

            3.把你會寫的詞語都抄下來,記載在好詞佳句本中。

          《日月潭》教學設計9

            【教材簡析】

            《日月潭》這篇課文描繪了臺灣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語感,抒發感情。進一步體會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感悟并感情朗讀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

            2、想象、體會出日月潭的美。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課件播放日月潭美麗的風景)

            老師引入:連綿起伏的群山綠樹蔥蘢,在密密層層的枝葉的掩映下,樓臺亭閣,交相輝映。一陣微風吹來,清澈碧綠的湖水蕩起了一圈圈漣漪。你們覺得這里的景色美嗎?這就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湖──日月潭。

            老師用生動優美的語言將學生帶入情景,在學生的腦海了呈現了美的畫面。以抒情的氛圍定本課學習的基調。

            2、讓我們一起到美麗的日月潭去游覽。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默讀課文,圈出生字詞,用多種方法自主識字。

            (看拼音識字、問老師同學識字、識字、聯系上下文猜字)

            2、同桌同學開展“你追我趕”的識字游戲,互相抽認生字并正音。

            3、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識字能力是學生終身學習的一種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老師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學習資源幫助識字,使學生漸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三、 品讀感悟,體會課文描繪的美景

            1、仔細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⑴指導看圖,理解“群山環繞、名勝古跡”的意思。你知道日月潭周圍還有哪些名勝古跡嗎?

            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你知道日月潭是什么樣子的嗎?

            2、抽生讀第二自然段:

            ⑴把描寫日月潭樣子的的句子用“──”勾畫出來,自己讀一讀。

            ⑵比較句子:

            讀一讀,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北邊像太陽,叫日潭。

            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

            南邊像月亮,叫月潭。

            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學生通過比較朗讀,感悟到彎彎的月亮似的月潭伴著那圓圓的太陽般的日潭,蒼翠的樹木映襯著碧綠的湖水,使日月潭成為美麗的綠色世界。

            ⑶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3、自由選擇學習,共同欣賞美景:

            ⑴師: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各異,表現了不同的特點。你喜歡哪一種美景,你就讀哪一段。

            ⑵學生自由選擇段落學習,和同學交流: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了日月潭此時的美麗?

            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增加了廣闊的自由度,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不僅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將多種讀書思考方法逐步轉化為學生自主閱讀的一種能力。通過互相交流啟發,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⑶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指導學生從“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點點燈光、隱隱約約”這些詞句中感受到日月潭清晨的美景。

            ②理解“隱隱約約”的意思,重點指導把“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點點燈光”讀美。

            “薄薄的霧”讀出霧輕柔飄逸的感覺;“天邊的晨星”讓學生想象掛在遙遠的天邊的星星;“點點燈光”想象在濃密的樹林里透射出的燈光星點;“隱隱約約”讓人感受到所以的景物都若隱若現,體會出整個日月潭朦朧的美。

            你能用朗讀表現出這種朦朧的美嗎?抽生朗讀,老師相機指導,自己體會、品讀。

            ⑷交流第四段:

            ①師生共同交流:

            學生談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說出為什么喜歡的原因。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理解“清晰、朦朧”等詞語的意思。發現“清晰”和“朦朧”是一對反義詞。選其中的一個詞練習說話。學生在理解、體會、感悟的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讀,如:邀請好朋友讀;和同桌一起讀;表演讀;挑戰讀等。老師相機進行指導,讀出日月潭朦朧的美。

            ②課件展現日月潭不同時候的美景,學生再一次欣賞,老師范讀第三、四自然段:

            在悠揚的樂曲聲中,讓學生用心感悟美麗的景色,并加上自己的豐富的想象,學生情感和課文語言合而為一,讓學生真正走進課文,親身去體味那如詩如畫的情景。

            ③再一次用自己的朗讀體味美景。

            (配樂朗讀)

            ④你能試著背一段嗎?

            (老師指導,學生練習背)

          《日月潭》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增強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3、能通過寫廣告語把對課文的感悟表述出來。

            教學過程

            一、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1、正確認讀所出示的生字。

            2、美讀四字成語。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由讀全文,找找課文第幾段寫“日月潭”名稱的由來。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二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交流反饋:重點指導朗讀第三句。

            (彎彎的月亮、圓圓的太陽)

            4、出示日月潭的簡筆畫,看圖齊讀第二段。

            三、學習第三、四段

            細讀課文,感悟秀麗風光:

            1、日月潭不僅形狀奇特,風光更是秀美無比,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吧。

            (播放日月潭的風光圖,師朗讀第三、四段)

            2、看了、聽了你最想說什么呢?

            3、這么美的景色就在課文第3、4段中,自由讀讀,想想分別寫了什么時候的景色。

            (清晨、中午太陽高照、下雨)

            4、讀把自己喜歡的景色劃下來,多讀幾遍。可以和同桌交流你讀后的感受。

            5、反饋。指名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理由。

            (隨機品讀)

            ⑴清晨,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的倒映在湖水中。

            (隱隱約約)

            ⑵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清晰)

            ⑶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批上輕紗,周圍的景色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朦朧)

            適時引導學生注意語氣:清晨、蒙蒙細雨時讀得輕柔;太陽高照時讀得明朗。

            6、日月潭就像一位愛美的姑娘,不同的時候換上不同的新裝,呈現出不同的景色,讓我們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有感情朗讀第3、4段。

            四、背誦積累

            1、想永遠記住這美麗的景色嗎?請你發復讀,背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2、指名背──同桌互背。

            五、拓展練習

            為日月潭設計廣告語,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提供參考詞語)

            1、學生自由練寫。

            2、交流點評。

            六、感情朗讀全文

            教學反思

            記得李吉林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倘若語文教學舍棄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語文教學的靈魂,沒有靈魂的教學,必然走進繁瑣、機械、無效的死胡同。這句話給我極大觸動。在這節課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同時努力讓學生自己感受課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日月潭之美的贊賞之情。要體會這種贊賞之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

            于是,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讓他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美,那么這種“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同時我采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但由于讓學生的品讀的句子較多,顯得有點蜻蜓點水,不夠深入,有些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卻說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在內心深處留下這美的烙印。我想課文美的地方較多,如果重點抓住一兩處美景深入體會,更能讓學生形象的感悟美景,體會語言文字的精美,從而得到一定的語言積累。新世紀,人們疾呼,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什么是真正的語文課呢?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

          【《日月潭》教學設計10篇】相關文章:

          實用教學設計02-18

          精華教學設計02-17

          風教學設計02-16

          豐碑教學設計02-10

          iuv教學設計02-07

          葉子教學設計02-07

          教學設計反思01-27

          《春聯》教學設計01-18

          夏教學設計12-31

          《飛機》教學設計12-3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先锋国产资源不卡 | 我不卡Av片在线观看 |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中文高清在线 | 欧美漫画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