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的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24 11:41:0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克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克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克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

            克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教材編寫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掌握1克和1千克的關系,能正確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正確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你們進教室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教室里與平時有什么不同呢?

            你們想不想仔細的看一看并了解一下這些秤呢?

            那好,就請你們下地去看看,哪些是你見過的,哪些沒見過,你能說出秤的名字嗎?

            誰能到前面來指著說說,你認識的那種秤的名字呀?

            我們教室里的秤大家都認識了,那這幾個秤你認識嗎?(出圖)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雖然這些秤的名字各不相同,但他們的作用卻是相同的,那就是——稱重量

            師:說的對(解釋:物體的重量也是物的質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會掌握好多與秤、與質量有關的知識。你們高興嗎?

            二、新授。

            1、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感受重量。

            2、用用手掂的方法感受物體的重量。

            3、用用秤稱的辦法準確的知道物體的重量。

            4、學習字母表示的方法。

            5、體會1克有多重。在稱量物品的時候要選擇適合的稱來稱。

            5、感受10克有多重,50克、1000克有多重。并學會如何認識稱。

            6、引出千克這個重量單位。

            那你們想想千克這個重量單位多用在稱量什么樣的物體呢?

            生:比較大的,重的物體上

            師:在生活中稱量什么可以用千克做單位呢?

            生:體重,大米......

            師:你們都是善于觀察生活的孩子,說得真好,通過以上研究,我們認識了克和千克這兩個重量單位。并和他們交上了好朋友,他們邀請我們去開心游樂園玩,你們高興嗎?好,讓我們學得開心玩的快樂!

            第一個游戲:猜猜單位名稱

            請你像老師這樣說題,讓你的好朋友猜出它的單位名稱,大家快速的判斷對錯,然后請你繼續出題找其他同學回答,要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

           。◣熒樱

            第二個游戲

            猜猜小組同學的體重,你可以抱一抱或背一背,估計一下你的好朋友多重,再填報告單,

           。◣熒樱

            師:說說你同桌是多重,(生答)實際測量一下吧!生到前面(找兩組)

            總結:同學們的估算能力是逐步從生活經驗中培養,提高和積累來的,多用心你會估得越來越準確。

            課堂總結:同學們,在這節課上,我們開開心心地學習了關于克和千克的知識,還快快樂樂地到游樂園玩了一圈,你能說說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嗎?

            生:……

            三、總結。

            我們共同度過了豐富而又有意義的40分鐘,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能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克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與交流,使學生了解常用的質量單位及計量工具。

            2、在估一估、稱一稱、掂一掂的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養學生對物品質量的估計能力,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學準備

            1、學生進行課前調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質量及秤。

            2、準備天平、電子秤、2分硬幣、1克鹽及一些較輕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交流,了解單位與工具

            1、了解質量單位

            課前,老師請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誰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與大家交流?

            學生交流。

            老師把學生說的物品的質量寫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噸……

            教師指出: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噸都是計量物品輕重的單位。其中的公斤、斤、兩是中國傳統的計量單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噸是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是咱們將要研究的內容。

            2、認識工具

            在調查活動中,你發現了哪些工具可以稱出物品有多重?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教科書第1頁圖上的各種秤,并作必要的補充與說明。

            二、動手操作,認識克

            1、教師出示一小勺鹽(重1克),估一估它的質量

            請學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來稱?

            經過討論,學生確定要用天平來稱。

            2、介紹天平

            出示天平,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強調指針左右擺動得一樣就平衡了)。

            3、稱鹽

            教師示范用天平稱出這一小勺鹽的質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鹽,說一說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幣有多重嗎?誰來估一估

            學生用天平稱出2分的硬幣重1克。用手掂一掂,說一說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

            拿出學生能想到的一些輕的物品。

            6、討論:你認為什么情況下使用克作單位

            三、課堂活動

            1、分組活動:稱學習用品

            先估一估,再稱一稱,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寫記錄單。

            2、獨立作業,看圖,填一填(教科書第2頁)

            指導學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課小結(略)

            五、課后延伸

          【克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認識克與千克教學設計02-17

          認識克與千克教學設計02-09

          《克和千克的認識》教學反思11-06

          第1課時 認識克與千克 教學設計02-09

          克和千克教學設計02-09

          克和千克教學設計15篇02-09

          克和千克教學設計15篇02-09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幼兒認識顏色教學設計02-1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激情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亚洲综合网站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 日韩小u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福利波多野结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