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的認識》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25 16:32:0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噸的認識》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噸的認識》優秀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噸的認識》優秀教學設計

            《噸的認識》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建立噸的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并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測

            1000克=( )千克 5千克=( )克

            說說你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二、探究新知

            1、 導入,引出課題。

            回答:誰能告訴大家這個情景里告訴我們了一件什么事情?限重一噸是什么意思?引出課題,板書。

            2、 認識“噸”:老師問“噸是個什么單位?你們知道1噸有多重嗎?”1噸=1000千克,請同學們和教師一起讀二次。我們知道了1噸=1000千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小動物能不能一起過橋?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將四個小動物的體重加起來,與1噸作比較。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要重,也就是比一噸要重,所以這些小動物不能一起過橋。

            3、 那它們應該怎么才能完全的通過橋到達對岸呢?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的討論看哪個小組想的辦法最多。

            4、 在同學們的幫助下這些小動物終于順利的過河了,再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哪里見過用噸作計量單位的標志。

            5、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1)引導學生看情境圖,“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如兩頭牛大約重1噸,兩只馬與1只熊合起來大約重1噸。等。

            (2)同桌之間互相背一背說說自己的體重,互相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少。幾個同學的體重加起來大約是1噸重。

            (3)千克與噸的換算

            出示例題:3噸= 千克 6000千克= 噸

            讓學生獨立填寫指名口答,你是怎樣想的?(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三、實踐應用

            1、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中的第1題,說說生活中用噸作單位的物品還有哪些。

            2、完成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獨立解答后指名口述想法。

            3、練習三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連線,再全班交流,第二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噸的認識》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5頁信息窗1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體驗認識質量單位———噸,并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噸的含義,初步建立1噸有多重的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學會噸與千克之間單位的換算,并能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

            3、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教學思想,掌握猜想、驗證、合作學習的探究方法。

            4、通過體驗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教學難點:通過想象和推理,建立1噸實際質量的概念。

            教具學具準備:一個蘋果、一袋10千克大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好吃的水果,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制造懸念,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拿出一個蘋果,猜一猜這個蘋果的質量大約有多少呢?一箱蘋果呢?接著,出示一輛裝滿蘋果的大卡車的圖片,請同學們估計一下,這一車蘋果質量又是多少呢?學生大膽猜想并自由回答。

            2、出示一些集裝箱圖片,讓學生想象這些物品有多重。

            計量這些比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如果都用千克作單位,結果會怎樣?(數很大,不夠方便)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

            同學們估計一個蘋果,一箱蘋果的重量時雖然數值上稍有差別,但使用的單位都是克和千克,這說明當我們需要計量比較輕的物體有多重時,通常用克、千克作單位,但當計量大宗物品或比較重的物品有多重時,克和千克就不能夠很好的表達了,這時,就要引入一個更大的表示物體質量(重量)的單位—噸,從而引出課題。

            二、自主學習,小組探究。

            1、初步體驗1噸有多重。

            講臺上有1袋大米,讓學生在袋子上找出這袋大米的質量(10千克)。然后讓3個學生到黑板前提一提這袋大米說說感受。

            這時教師借助多媒體呈現:依次呈現1袋大米、5袋大米、10袋大米、100袋大米,學生在老師呈現同時回答:10千克、50千克、100千克、1000千克。

            教師邊板書邊告訴學生這時的1000千克大米在我們數學王國中就是1噸。1噸就是1000千克。

            板書:1噸=1000千克

            通過屏幕觀察1噸給你什么樣的感受?1噸大米擺在眼前你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回答。

            2、利用自身體重,想象1噸的'重量。

            班級學生的質量是多少千克。選擇一個體重接近25千克的同學,讓大家猜想多少個這樣的同學大約有1噸呢?

            學生大膽猜想:10個,20個、25個……

            三、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1、班內交流,驗證猜想。

            哪個小組把你們的發現結論告訴同學們。

            小組匯報:1名同學25千克,10名同學就是250千克,20名同學就是500千克,40名同學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

            2、全班同學共同驗證小組結果是否正確。并給匯報的小組給予肯定的評價。

            3、通過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讓學生感受噸。

            背一背、抱一抱體重是25千克的同學,感受一噸就是40名這樣同學的體重;

            40名學生一起跳一跳,體驗一下,一噸重的物體從天而降,會是怎樣的感覺?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1、“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見到過用“噸”作單位?(自由發言)

            說說下面圖中牌子上的20t表示什么意思?(課件展示)

            通過小組討論得出:“20t”指這座橋的限制總質量為20噸。

            2、教師總結:同學們通過我們身邊同學的體重和身邊生活的知識我們認識了噸,“噸”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大的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它用字母t表示,相信同學們只要用心觀察就能在生邊找到更多噸的知識。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你能用質量單位“噸”說一句話嗎?

            學生可能說到:我家一個月用水大約5噸,荊河橋的限制總質量是20噸,我家的小汽車大約有2噸重。

            2、選擇合適的單位填在下面的括號里。(課件展示)

            3、小明在學完了噸的認識這一課后啊,回到家時寫了一篇數學日記,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請你讀一讀,找出日記中用錯的質量單位并改正過來。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腸,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坐上了大約重1克的出租車,來到了動物園。我們先看了大約重80噸的熊貓,又看了大約重8千克的大象。

            4、同學們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認真學習,仔細觀察就能獲得新知,這節課你從生活中又有什么收獲呢?(學生自由回答)

            5、利用所學的質量單位,寫一篇數學日記。

            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

            1噸=1000千克

            1t=1000kg

            使用說明:

            1、教學反思:

            (1)利用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認識“噸”。教學中通過圖片介紹,生活經驗感知,親身體驗,數學計算和推理,讓學生充分感受和認識“噸”。

            (2)直接感受“噸”。“噸”是一個用來計量重量的單位,我讓學生通過背一背,抱一抱,跳一跳等活動直觀感受噸,借助想象與推理,讓學生理解1噸到底有多重。

            2、使用建議:本教案是從學生身邊生活入手,通過觀察、計算、體驗等活動獲取新知,教學隨意性大,為更能提高學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情況,選著不同的素材。

          【《噸的認識》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面積》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12-29

          幼兒認識顏色教學設計02-15

          “圓柱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評析12-16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2-10

          小學課件《7的認識》教學設計02-24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2-10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14篇02-10

          小學課件《認識鐘表》教學設計02-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日本免费二区三区久久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