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清明節的由來》教學設計

          時間:2021-07-02 12:00:3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清明節的由來》教學設計模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清明節的由來》教學設計模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清明節的由來》教學設計模板

            小學語文《清明節的由來》教學設計1

            [內容簡析]

            這是一篇關于清明節由來的傳說,講的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相傳,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隨臣介子推,在重耳餓得頭昏眼花時,割肉奉君。他護主救國的舉動,感動了晉文公。后來重耳當上了國君,不忘此事,想封他為官報答他。介子推一一回絕,為避當官,他躲進深山。晉文公想逼他出來,放火燒山。介子推寧可焚于柳下,也不接受恩惠。他不圖富貴,不居功勞的精神,激勵著晉文公執政清明,完成治國安邦的大業。日后,晉文公懷念他,定他忌日的第二天為清明節。百姓安居樂業,也十分懷念介子推。因此,每逢清明節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來紀念他。慢慢地清明節成為我國的傳統節日。

            本文語言樸實,故事曲折,引人入勝,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好素材。

            課文配有二幅插圖:第一幅展示的是介子推割肉奉君,重耳深受感動的場景;第二幅展示的是清明節這一天,晉文公在“清明柳”前祭奠介子推的場景。這二幅圖有助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重點,理解課文。

            [設計理念]

            學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課設計將從問題入手。只有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以此為抓手,解詞析句,探究問題,才能深入地理解課文,從而達到知識、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標。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或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學習并理解本課生字詞,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字詞的興趣及能力。

            2、引導學生質疑、解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組織學生反復默讀,深入地理解課文,使學生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點難點]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義.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春秋五霸晉文公的簡介及春秋戰國的地圖等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調動積累,引起閱讀期待。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29課,請與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教師示范并提示書寫時注意的事項)

            2、誰愿意把你知道的有關”清明節”的信息說一說,與大家一起分享。

            3、大家對清明節是怎樣來的;清明節是什么樣的節;清明節有哪些習俗等有關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誰能再談一談你對“清明”一詞的理解?

            (學情預設:此時學生的理解,或是表面的、浮淺的、單一的,或是略有感知卻不知如何準確回答的)

            小結:大家對“清明”一詞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相信,待我們深入地學習課文后,你對這個詞會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初步感知文本。

            1、自讀課文。

            要求:①劃出文中的生字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②利用工具書,查出解釋,并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傳統、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咽、鄭重、治國安邦、清明、念著、荒山野嶺、慟哭、寒食節、祭奠、鞭策、座右銘、井井有條、安居樂業、不居功勞、不圖富貴)

            ③把課文多讀幾遍,達到讀通、讀順、讀熟的目標。

            2、檢查自讀的情況。

            ①同桌互讀互查,檢查生字詞及讀書的情況。

            ②師生借助字卡,認讀生字詞。

            ③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其他同學思考,課文主要講什么?

            ④師生討論、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質疑問難,理清思路,培養問題意識。

            1、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及內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課文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梳理,分三個層次解決。簡單問題學生相互提示解決;與課文聯系緊密的重點、難點問題留在學課文中解決;其他問題,引導學生利用課外資源、或課余時間討論解決)

            2、梳理、歸納本節課要重點解決的幾個問題:

            ①清明節是怎樣來的?

            ②清明節是紀念誰的,紀念什么?

            3、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解決“清明節是怎樣來的”問題。

            ①組織自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學情預設:或用在書上分段標畫的方法;(參考教參253頁)或通過示意圖來表示故事主要人物的人、事、物之間的關系;或通過讀書看插圖,提示重點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清明節的由來”的問題并用示意圖表示。(可以指導學生用反推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例:(注:下文中的小號字與前面畫橫線的詞語組成一個問題,以便提示學生深入思考)

            清明節的由來怎樣來的百姓紀念的習俗沿襲而來為什么介子推不居功勞不圖富貴怎么知道的晉文公定“清明節”為什么見“清明柳”就像見到介子推二者之間的聯系晉文公燒山,逼介子推做官,介子推焚于柳下為什么報答介子推割肉奉君之恩為什么流亡時,割肉奉君,愿主公常清明

            ③各組代表展示并介紹探究成果。

            學情預設:學生渴望了解重耳流亡的背景。

            四、引進課件,補白背景,理解割肉奉君的意義。

            ①出示春秋戰國的地圖,簡介當時各國征戰的歷史背景。

            ②出示一代明君――晉文公的資料,講述晉文公統一中原,成為春秋五霸的故事。使學生了解晉文公流亡的原因,及他做國君時治國的二大策略,認清晉文公使中原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沒有戰亂,百姓安居樂業的現狀,明白介子推割肉奉君的動機。

            五、再讀課文,調動積累,理解“清明”內涵。

            第二課時

            一、指導讀書,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內涵。

            1、讀第一段,隨機處理“傳統節日”“感人肺腑”等詞。

            2、(讀2――8段)了解清明節傳說,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①引導學生理解重耳為什么感動,邊讀邊想象重耳饑餓難挨的情景。

            ②指導學生分角色讀好君臣的對話。重點理解介子推的話“做治國安邦的清明國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內涵。(引導學生聯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社會現實,談出自己對“清明”的理解。可以理解為不做昏君,做個清正、廉明、勤政的國君。)

            ③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一一回絕”“放聲慟哭”所表達的`內容,認識介子推拒絕做官,不圖回報的高風亮節。

            ④讀讀、議議,“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說說你對介子推的認識。(讓學生在議論中感受到我們民族的文化與精神。)

            ⑤指導學生默讀,注意“寒食節”與“清明節”紀念的內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晉文公下令定了二個節日,為什么只有“清明節”成為傳統節日?這說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⑥聯系“清明”前后的氣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聯系老柳樹死而復活的樣子,再體會“清明”的內涵。(“清明柳”既表示楊柳返青,萬物鮮明的季節,又表示對介子推的懷念)

            ⑦默讀課文,想一想,晉文公勤政清明,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與介子推有什么聯系?對百姓有什么影響?說說百姓后來為什么自發地過清明節。理解“清明”的內涵。(表達百姓希望有一個政治有法度、有條理,百姓安居樂業社會)

            3、朗讀全文,感受介子推愛國護主、不居功勞、不圖富貴的精神及晉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國的品質。

            第三課時

            一、指導學生寫字。

            1注意易錯的字,要寫正確。

            ①“肺”字的筆順。共8筆,最后一筆是豎,它穿過橫、橫折鉤,一通到底,且直且長。

            ②“昏”“荒”二字不可多一點。

            ③“臣”字中間不是“口”。

            2、把字寫好看。

            ①“邦”字,左右結構,左高右低。

            ②“荒”“策”“墓”上中下結構的字,要寫緊湊,不可過長。

            ③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兩邊大小、位置。

            ④“鞭”左高窄右矮寬。

            3、學生書寫練習。;

            二、小組交流。

            1、說說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由來。

            2、你還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和同學們交流。

            三、讀“學習鏈接”,與同桌相互說一說清明節的第二種說法。

            四、小組討論,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清明節的知識。

            五、美讀課文,填寫詞語花籃。

            六、布置作業

            說說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由來。

            小學語文《清明節的由來》教學設計2

            課文簡析:

            這是一篇關于清明節由來的傳說,講的是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相傳,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隨臣介子推,在重耳餓得頭昏眼花時,割肉奉君。他護主救國的舉動,感動了重耳。后來重耳當上了國君,不忘此事,想封他為官報答他。介子推一一回絕,為避當官,他躲進深山。晉文公想逼他出來,放火燒山。介子推寧可焚于柳下,也不接受恩惠。他不圖富貴,不居功勞的精神,激勵著晉文公執政清明,完成治國安邦的大業。日后,晉文公懷念他,定他忌日的第二天為清明節。百姓安居樂業,也十分懷念介子推。因此,每逢清明節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來紀念他。后來,清明節成為我國的傳統節日。

            本文語言樸實,故事曲折,引人入勝,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好素材。

            課文配有插圖:第一幅展示的是介子推割肉奉君,重耳深受感動的場景;有助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重點,理解課文。

            [本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討論、質疑、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組織學生反復朗讀、默讀,深入地理解課文,使學生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感悟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點難點]

            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清明節的由來,理解介子推血書的含意。體會介子推的崇高精神、思想品質。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文,要求借助拼音學習生字詞,讀通文章。

            2、默讀,思考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傳說。

            3、指名讀文,理清思路,初步了解清明節的習俗。

            4、了解文章大意,引導學生小結故事環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師:“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真是讓人黯然銷魂啊!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個感人肺腑的傳說《清明節的由來》(板書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都了解了哪些知識?

            生:我知道每年4月5日前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生:清明節這天人們要去給去世的親友或偉人祭祀掃墓。有的還把柳條編成圈戴在頭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

            生:清明節是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而定下的節日。

            師:是的,(板書)

            生: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還定下了寒食節,這一天家家禁止生活做飯,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

            生:關于清明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感人肺腑的傳說。

            二、說一說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生答……

            三、討論:

            師:今天這節課老師想跟大家一起討論一個話題:介子推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出示討論題)

            1)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筆,邊默讀邊劃出課文中描寫介子推語言、行為的句子。在你所劃的句子旁寫上你的理解。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或是一段話。

            2)在小組內和你的學習伙伴交流一下。(提醒學生練習用:我認為介子推是個________樣的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回,進行點播。

            師:同學們,老師很高興地看到各小組討論的非常熱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理解和感受嗎?

            1、割肉奉君

            生:我覺得介子推是一個忠心耿耿的人。因為他在重耳餓得頭昏眼花時,能夠割下腿上的肉煮成湯,送給重耳喝。

            師小結:是啊!重耳在流亡期間,受盡了屈辱。原來跟隨他一道出奔的大臣,大多都離開了他。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臣子,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就是介子推。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他忍痛割肉的情節。

            (齊讀……流亡途中,重耳一行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重耳幾天幾夜沒吃上東西,餓的頭昏眼花,全身無力。隨臣介子推偷偷地割下自己腿上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送給重耳)

            師:還有哪位同學來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介子推是一個堅強、勇敢的人。理由是他不怕疼痛,敢割下自己腿上的肉。

            2、勸諫話語

            師:好的,還有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生:我覺得介子推是一個不求報答的人。理由是,介子推自己說“我不求報答,但愿主公不要忘記我割肉的痛苦,多想治國安邦的辦法,做一位賢明的國君。”(大屏幕出示介子推與晉文公的對話)

            師:嗯,你從介子推的語言里,體會到他的精神品質。(板書:語言)

            師:介子推是怎樣來說這句話的?

            生:語重心長的說。

            師:現在你們就是介子推,老師就是重耳,誰能語重心長的對重耳說?

            生1:……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受到了介子推這句話,深刻有力啊。

            生2:……

            師:你的讀,讓我感受到了他話語里的情意深長啊。

            師:老師也想學著你們讀一讀。行嗎?(范讀)

            生模仿老師齊讀

            師:誰來說說你對語重心長這個詞語的理解?

            生:語重心長就是指話語深刻有力,情意深長。

            師:你很會聽老師講課。從老師評價剛才兩位同學的話語中理解了這個詞語,真會學習。同學們,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板書副標題:傾聽)

            師:介子推為什么要語重心長的說?這說明了什么呢?誰能再談談自己的體會?

            生:我覺得介子推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希望晉文公多想治國安邦的辦法,做一個賢明的國君,能治理好國家,讓國家強大起來。他心里還有他的國家。

            師:同學們請繼續交流你對介子推的感受。

            3、不愿做官,一一回絕(4段):

            生:我覺得介子推是一個不居功勞不圖富貴的人,理由是“晉文公幾次派人去請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都一一回絕……躲到山里去了”

            師:你善于用眼睛和思維去發現書中的關鍵詞,同學們,認真品讀課文也是很好的學習方法!(板書副標題:品讀)

            師:還有哪個同學能說說自己的理解?

            生:我覺得介子推是個不計回報的人。理由是晉文公為了報恩,所以想封他做個大官,而介子推不愿意做官,不肯接受報答。都一一回絕了。

            師:是的,介子推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他就是這樣一個不計回報的人啊(板書:行動)

            4、放火燒山,發現血書

            師:面對這樣一個介子推,晉文公沒有放棄了嗎?他是怎么做的?

            生:沒有。(生讀課文相關段落)

            師:讓我們繼續來交流你的感受。

            生:介子推是一個有骨氣的人。理由是,他割肉煮湯給晉文公,沒有計較自己的得失,而且當時他自己還說了,他不求報答,而后來他寧肯被燒死在山里,也不愿意下山做官。

            師:還有哪個同學想來說說?

            5:愛國忠君的人:

            生:介子推留下的血書,讓我覺得他是一個赤膽忠心的人。因為他一心為了為了國君和國家。

            師:你能讀出他的赤膽忠心嗎?請讀。(出示血書)

            生讀。

            生:我覺得介子推是一個忠君愛國的人。理由是,介子推留下的血書中,說: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講他自己割肉是希望主公治理好國家,多想治國安邦的辦法。

            (多媒體出示: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師:誰能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這句話是表明了介子推有一個心愿,希望晉文公治理好國家,做一位清明的國君。

            師:不論是從與晉文公的對話中,還是臨死之際留下的血書,都表明的介子推的一個愿望,那就是希望他的主公(學生老師一起說:多想些治國安邦的辦法,成為一個賢明的國君啊!)

            師:這就是不求報答的介子推,讀……

            這就是不居功勞、不圖富貴的介子推,再讀……

            這就是忠君愛國的介子推,讓我們一起讀(師生一起)……

            (過渡)師:同學們,課文只節選了介子推血書中最能表達他意愿的一句話。讓我們一起走進介子推那封完整的血書。(出示完整血書。)

            四、探究題

            師:介子推血書中的字里行間都寄托著對晉文公的期望,他期望晉文公能勤政清明啊!晉文公做到了嗎?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他勤政清明,在他治理下國家井井有條。百姓生活安居樂業。

            師:同學們,請你們再聯系上下文內容想一想,介子推的血書對晉文公的勤政清明,有怎樣的作用?請大家再次認真品味文章,靜靜的思考。

            生答:晉文公一直把介子推的血書帶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這封血書時刻提醒著晉文公要多想治國安邦的辦法,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師:是的,鞭策的作用,鼓勵的作用。僅僅只是這些字詞就鼓勵他鞭策他嗎?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力量鼓勵他鞭策他?

            生:是精神力量鼓舞著他。

            師:請說具體些

            生:忠君愛國

            生:不居功勞、不圖富貴、

            生:不求報答

            師小結:介子推不居功勞、不圖富貴、不求報答、忠君愛國的精神感動著晉文公,鞭策著晉文公,激勵著晉文公!

            師:晉文公將血書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右銘。什么是“座右銘”?能結合上下文說說你的理解嗎?

            生:座右銘就是鞭策鼓勵自己的話語或格言。

            師:你理解的非常準確。同學們有座右銘嗎?讓我們暢談一下自己的座右銘吧

            五、寫作方法指導

            師:同學們,這篇文章一共寫了介子推的哪幾件事情?

            生答……(3件)割肉奉君;回絕做官、退隱山里;血書勸諫

            師:通過這幾件事情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忠君愛國、不求報答、不居功勞、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那么我們在寫作時,對人物進行描寫,也可以像本文采用幾事寫人法,通過語言、行為或者內心活動等來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這種透過事情體現人物品質或選取事件描寫人物的寫作方法,也是今后我們所要學習的。

            六、師總結

            師:同學們,我相信從今天開始,介子推不居功勞、不圖富貴、不求報答、忠君愛國的精神會讓我們牢記心間,他那熾熱的愛國情懷也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啊!這樣的愛國精神代代相傳﹐這種偉大的力量熔鑄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中華精神必將激勵我們奮力前行﹐完成中華民族復興的千秋偉業!

            七、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回家后將“清明節的由來”這個感人的傳說講給家人聽,和爸爸媽媽一起感受和學習介子推的崇高精神品質。

            八、板書設計

            清明節的由來

            介子推紀念晉文公

            語言傾聽

            行為品讀

          【小學語文《清明節的由來》教學設計模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童年的發現》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2-15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設計12-28

          小學語文《春天》教學設計12-18

          小學語文備課教學設計12-26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10-15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9-27

          小學語文《背影》教學設計10-31

          小學語文《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12-17

          小學語文《草蟲的村落》教學設計12-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 欧美中文字高清在线播放 | 香蕉亚洲欧洲在线一区 | 亚洲男同gay片可播放 | 天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