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六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根據本學期區英語教研室工作安排,10月22日我校將與寶塔、淳溪小學三校進行協作區交流活動。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展示一節精彩的英語課,同時結合我校英語教研組的計劃,決定舉行英語四年級新教材對話板塊教學設計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賽對象:
全體英語教師。
二、活動內容與方式:
1. 主要針對譯林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四年級上冊的Unit 5 Our new home內容進行設計,課型為對話教學:Story time,1課時內容。
2. 參賽教學設計以Word文檔為主,輔助教學PPT課件內容。具體包含內容參見附件。
3. 格式要求:⑴所有參賽教學設計須采用統一的“教學設計模板”(見附件),提交紙質稿和電子稿(Word文檔文件及輔助電子課件);⑵頁面設置請使用A4紙,行距為20磅,正文用五號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五號字體。
4. 10月8—9日用壓縮文件形式將參賽作品發送給教研組長,郵箱:1111111111@163.com。QQ:1111111。
5. 10月10日進行現場教學設計展示評比活動,每位參賽老師根據PPT課件闡述各自教學設計。請各位英語教師及時安排好課務,準時參加活動。
三、活動要求:
1. 教案的編寫要充分體現新課標理念,符合英語學科特點。教學目標的設定應多個維度全面考慮;教學方法應注重學法的指導,激勵評價;教學過程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學習,重視組織學生自主、互動式的學習活動,以及引導學生交流,評價。
2. 參賽教學設計須為作者本人原創,嚴禁抄襲,如借鑒他人研究成果必須標明出處。凡發現有雷同作品,取消參賽資格。
3. 評審由全體英語老師共同參與互評,并要求經驗豐富的李玉堂老師進行點評指導。評審組堅持公開、公正,本次評選設定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附件:
參賽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姓名 學 校
設計主題
1.教學內容分析
2. 教學目標分析
3.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4. 教學過程設計(注意:每一教學步驟后要說明設計意圖)
步驟1:
設計意圖:
步驟2:
設計意圖:
步驟3:
設計意圖
5. 教學板書設計
6.教學評價設計
評價內容:
評價方法: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橋?(指名答)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課題)課文里所講的橋會讓大家大開眼界。
(二)初讀課文
1.老師范讀課文。
2.學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
3.四人小組分自然段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檢測生字的讀音。
(三)初步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大致結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蘭蘭跟爺爺過了幾種橋?(潛水橋、塑料橋)
3.課文的哪些段寫的是潛水橋?誰愿意讀一讀?(請舉手的同學齊讀)
4.課文的哪些段寫的是塑料橋?誰愿意讀一讀?(請舉手的同學齊讀)
5.再讀全文。我們知道了潛水橋和塑料橋這兩種神奇的橋,現在我們再來把全文讀一遍。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學生自讀課文,想一想蘭蘭過了哪兩種橋。
(二)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歡哪一種橋?(指名說)請喜歡潛水橋的同學讀一讀描寫潛水橋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思考:潛水橋有什么特點?(四人小組討論)
(3)蘭蘭在潛水橋里都看到了什么?(圖文結合回答)
2.學習課文第六至九自然段。
(1)朗讀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幾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橋?
(2)蘭蘭剛開始看到的塑料橋是什么樣的?讀出課文中的句子。過了橋后,把塑料橋怎么辦呢?讀出課文中的句子。
(3)說一說塑料橋有什么特點。(輕巧,帶著方便)
3.學習第十自然段。
(1)齊讀第十自然段。
(2)爺爺真會變魔術嗎?(是科技的力量)
(三)朗讀全文
(四)識記生字
第三課時
(一)復習課文
1.朗讀全文。
2.說說課文中蘭蘭過了哪兩種橋,潛水橋和塑料橋各有什么特點。
(二)識記、書寫生字
1.讀生字詞。
橋梁工程師波浪特別玻璃磚
劃過去采野花很薄輕巧又平又穩
2.指導書寫。
(三)實踐活動:未來的橋
可參考“教學建議”第三部分。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鞏固前一課所學的色彩三原色知識,通過學生探究折紙、染紙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悟藝術與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鞏固所學的色彩三原色的知識。
難點:染紙的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將教師的四周布置上美麗的染紙,創設出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發現染紙的特點。
1、教師展示兩張染紙,一張是前一節課制作的滴染作品,顏色分布不規律且較隨意;第二張是圖案、顏色重復且對稱的染紙作品引導學生觀察兩張染紙的不同之處。總結:染紙作品的圖形和顏色是對稱的,形成重復的美感。教師質疑:圖形和色彩的重復效果是怎樣出現的呢?
2、探究折法。以組為單位從教室里懸掛的染紙中選一張,分析其折法。每組選派代表到實物投影前演示折法。學生感受不同折法所產生的不同效果。
3、欣賞扎染、蠟染作品,教師介紹其悠久的歷史,并引導學生受水與色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特點。
4、看書,自學染紙的方法。提問:書上是怎樣染紙的?生:將顏色倒入調色盤中,將紙浸在顏色中染紙。總結:這種方法叫做浸染。
5、學生試做。
6、解決在試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問:你在制作過程中出現什么問題了,需要幫助?生:色彩染不透。中間部分不知道怎樣染?引導學生出主意、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7、第二次制作。
8、學生展示染紙作品。
9、教師展示用染紙制作的各種工藝品,拓展學生的思路。
10、總結。提問:你在制作后還有生么遺憾?有什么收獲?課后小結鞏固前一課所學的色彩三原色知識,通過學生探究折紙、染紙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悟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自主探究發現一些新的好的方法,如運用浸染法時,用廢舊報紙吸一下水分,這樣能夠使色彩過渡的更柔和,也比較容易揭開。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兩位減整十數或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利用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計數器 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一填:
7430 = 743 =
2.口算:
7660 = 8570= 9350 =
398 = 676 = 495 =
直接寫結果,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第一組題是怎樣想?
二.練習。
1.教材第54頁想想做做5
學生先自己選擇三題計算,再板演交流。
2.教材想想做做6。
先讓孩子通過觀察是否能比出大小,再計算驗證。
3.教材想想做做4。
利用教學光盤組織學生口算。
4. 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想想做做第3、7、8題)
先讓孩子交流圖意,再說說數量之間的關系(要讓孩子說說,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問題,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最后列算式解答。
四、拓展
讓孩子自己編一道用減法計算的問題。(注意引導和交流)
五、課堂小結(略)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課文中出現的.新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練習續寫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練習續寫課文。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恩、嘿、哦、喃”4個生字。
能正確理解下列詞語:自作自受、魁梧黧黑、喃喃、忐忑不安。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生活的窮困和悲慘。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漁夫夫婦淳樸、善良的美好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交流收集的材料。
1、簡介本文作者以及其主要作品。
2、簡介時代背景。
二、自選方式,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學生讀書后,要求他們提出課文中易讀錯的字音,讀不通的句子以及不理解的詞語。
僅以易讀錯的字音為例,學生有可能提出以下幾個字:
自作自受魁梧黧黑仍舊模樣勉強傾聽
可采用教師帶讀、輪讀、個別讀等方式練習讀準字音。
三、檢查朗讀,從正確、流利兩個方面評價。
四、交流初讀收獲。
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文章的寫作特色,以及對漁夫夫婦的悲慘生活和優秀品格的初步感受幾個方面談談初讀的收獲。
五、置疑,交流。
學生提出的問題先在小組內討論解決,然后再提出小組內決不了的問題,全班交流。學生可能主要提出以下問題:
1、為什么以“窮人”為題,而不以“桑娜和漁夫”為題?
2、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丈夫受的了,為什么還要把鄰居的孩子抱過來?
3、當桑娜拉開帳子,漁夫看到鄰居的兩個孩子以后會有什么表現?
4、文章中省略號處桑娜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其中,第一個問題學生較易理解,因此當堂課就可以解決。而后三個問題比較有深度,初讀課文后便回答比較困難。可待到以后深入理解課文時再給予解決。
六、學寫生字。
要求學生自己提出難寫的字,并自己想辦法識記。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課文,理解內容,感悟中心。
2、揣摩詞語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
3、學習并運用觀察、感受、聯想、思考的學習方法。
4、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體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的反復誦讀,理解內容,感悟中心。
【教學難點】
揣摩詞語和重點語句的表現力,加深對人生的理解。
【教學方法】
導、學、練。
【教學手段】
CAI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整體感悟
1、精心導入:
(在輕柔的背景音樂中,出示紫藤蘿瀑布的視頻片斷,定格于一叢燦爛的紫藤蘿花,并以此畫面作為整個課件的背景)
美好的大自然賦予了我們許多生命的珍品。紫藤蘿花雖平凡而柔弱,卻有著生命的尊嚴和蓬勃。作者從這些小小的生命中發掘出許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達對于美好人性的追求。
出示學習目標并板書課題。
2、感知內容:
檢查預習練習。字詞教學:
P19讀一讀,寫一寫。
配樂范讀。明確要求:聽一聽全文的內容,從中感受那花的色澤,花的神采和花的氣味,并在聽讀中思考問題。
出示問題:
⑴本文學習什么內容?
⑵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的?有什么變化?
⑶作者由紫藤蘿瀑布對生命產生了怎么樣的感悟?
學生聽讀后討論,再簡要回答。學生相互評論、補充。
二、研讀賞析
1、教師導學:
整體感知,只能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要具體把握文章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必須研讀好的章節、段落、精彩片段。
2、自主探究:
投影出示問題,學生思考并體味。
⑴學習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內容。
⑵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復品讀,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⑶賞析語段中好句子的用法,體會作者由紫藤蘿瀑布而對生命產生了怎樣的感悟?
學生自讀課文后,小組討論并回答以上問題。
教師小結。
3、學法指導:
結合本文內容,教給學生自讀和自學的方法。
投影出示朗讀方法:
朗讀文章有感情,重音、語速及四聲。
佳詞妙句細品味,內容中心都理清。
⑴簡單的內容歸結:
看花──繁花似錦
憶花──思緒萬千
生命的永恒
思花──振奮精神
⑵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復品讀,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
教師小結:理解時代背景,才能理解作者面對紫藤蘿瀑布感情的變化。從花兒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錦,正是十幾年來國家命運的寫照對人生感情上的變化和徹悟。
⑶賞析語段中的好句子,體會作者由紫藤蘿瀑布而對生命產生的感悟。
教師小結:文章里提到的“生死謎、手足情”是作者在回顧了花和人的命運后悟到的,“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也就是說,無論在什么時候,我們對生命的長久都要保持堅定的信念,不能被厄運壓倒,要振奮精神。面對新的生活。作者發出了“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的感慨,我們也由此感到作者的徹悟,對生命的感悟。
4、合作探究:
通過導學、探究、學法指導的學習過程,進一步研討文章的語言魅力,從中找出好的語言片段,進行探究性賞析。小組合作交流。
三、體驗反思
1、質疑交流:
⑴學生質疑,教師參與學生的學習討論。
⑵教師向學生質疑:你能用自己的經歷或見聞印證“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句話嗎?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2、拓展延伸:
⑴類文欣賞:《生命就是奇跡》
⑵提供材料(如野菊花),學生口頭作文:《我看野菊花》。
教師總結:紫藤蘿瀑布像一首深沉的歌,是一幅絢麗的畫,它不與群芳爭艷,盡情的展示著自己的生命,驕傲自信的為自己的美麗生命而歡騰嬉鬧。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慮和悲痛”又會令人感受到一種沉重,一種悲哀。仔細品味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會珍惜生活的浪花,正如宗璞所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每個人都應當象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讓生命更加絢麗多彩。
四、延伸作業
觀察花草樹木,觀察生活。寫觀察日記,題目自擬。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六篇】相關文章: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八篇02-10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5篇02-09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集合九篇02-05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九篇01-31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三篇01-16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錦8篇01-14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5篇01-14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錦集9篇01-05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8篇01-03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總8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