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14 21:24:52 賽賽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通用1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連加、連減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通用16篇)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1

            教學要求與策略方法: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連加、連減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經歷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感受到連加、連減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并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創設清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策略與方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熟練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并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連加、連減的課件 小棒 三角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課件圖片,引導學生說出圖意。

            二、探究體驗

            1、學習連加

            師:誰能說說你在圖中都看到了些什么?

            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原來......先......又......)

            板書問題: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鳥?

            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樣列式?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根據學生匯報板書:1+2+3=6

            先用一只手遮住+3,讓學生算1+2=3(板書3),再用手遮住1+2,提示用3+3=6(板書6)。

            說明象這樣連著加就叫連加。板書:連加

            2、學習連減

            師: 出示課件(飛機圖),讓學生看圖上發生了什么事呢?我們看看圖吧。

            讓學生自由觀察并自主說話。(原來......先......又......)

            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

            引導學生圍繞“還剩幾架?”這個問題加以解決。使學生明確:先飛了1架用減法,又飛了2架還是用減法。

            教師根絕學生的匯報適時板書:連減 5-1-2=2(自主探索連減兩次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3、歸納小結

            象這樣用三個數(有時更多)連著相加或者連著相減的'計算方法就是連加和連減。

            4、完成72頁的“做一做”

            引導學生說清圖意,再讓學生自己用小棒、三角圖片擺一擺,得出結果后,再填數。

            三、鞏固應用

            1、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連加連、連減呢?

            學生自由回答,對敢說能說的學生要多表揚,對想說卻有顧慮的學生要多鼓勵。

            2、完成練習十一的第1、2、5題。

            引導學生看懂圖意,自主解答。

            板書設計:

            連加 : 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鳥?

            1+2+3=6 (只)

            連減: 還剩幾架? 5-1-2=2 (架)

            設計意圖: 以生動活潑的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和計算順序。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的思維,利于學生理解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自主探索連加、連減 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擺一擺,使其熟練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通過自主練習,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和簡便寫法。

            進一步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兩個豎式連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我聽你們的老師說,大家都非常的聰明,什么東西都是一教就會,我不信,現在就來考考大家,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很聰明。

            二、檢查復習

            1、口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計算順序)

            8+4+3= 13-4-5= 62-20=

            9+5+7= 16-8-4= 58-30=

            2、筆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

            28+34= 52-20=

            三、導入新課

            我對大家剛才的表現非常滿意,果真是名不虛傳,你們真的是非常的聰明。不過我還想試一試,看看能不能難倒你們。

            將28+34改為例1 28+34+23

            四、教學新知

            師:這三個數相加,我們應該先算什么?

            生:先算 28+34

            師:28+34我們已經算過了,誰能幫老師寫出來?

            (學生口述計算,教師板書。)

            師:現在做完了沒有?還要算什么?

            (學生口述計算,教師板書。)

            師:現在做完了嗎?

            (注意,還要再在橫式上寫上得數。)

            師:這幾位同學真聰明,還有哪位同學和他同樣聰明?

            好!現在我們就來比試一下,看誰最聰明?!

            完成 “做一做” 49+25+17

            師:大家看一下,我們剛才在計算時用了幾個豎式?誰能只用一個豎式就能算出來呢?

            你是怎樣想的?

            生回答。

            真棒!現有我們把原來的.兩個豎式合成了一個豎式,比原來簡便多了,這就叫“簡便寫法”。

            好!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連簡便寫法都能自己想出來。看來下面的這道題也難不住大家了。不過也說不定,你們中間會有個“小迷糊” ,看看誰愿意當小迷糊!

            把52-20改為例2: 52-20-18

            對學生提出要求:先用兩個豎式來寫,然后再把兩個豎式寫成豎式的簡便寫法。

            學生完成后,指名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表揚,然后指著其中的 52-20 說:

            這一步是兩位數減整十數,我們學過它的口算,誰能口算出來呢?

            根據學生舉手數的多少,說: 真不錯,有這么多的同學能口算出來,那么以后我們再遇到這樣的題目,能口算的就不用再寫豎式了。

            在板書上用紅色虛線把 52 框起來。

            -20

            ——

            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看看你能不能省略其中的一步計算。

            “做一做” 84-26-30= 注意:遇到哪一步可以口算,就不必寫豎式。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剛才我們所做的黑板上的這幾個題,就是課本上的例1和例2,其中的例1是三個數相加,叫(連加)(并板書)。例2是從一個數中連續減去兩個數,叫(連減)(并板書)。在用豎式計算連加和連減的時候,我們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指例題)用兩個豎式來算,第二種把兩個豎式連起來寫,叫“簡便寫法”。

            六、課堂練習

            1、現在我們再來重新練習一下兩個豎式的簡便寫法。

            做第1題。

            2、大家都做的不錯,現有我們再來做一下第2題,你可以選擇用兩個豎式或用簡便寫法。

            3、另外,如果在計算中,我們發現一些題目比較簡單,可以直接口算,不寫豎式。

            我們來做一下第三題,看誰能不用豎式,直接算出來。

            六、板書設計:

            連加 連減

            例128+34+23=85

            28 62 簡便 28

            + 34 + 23 寫法 +34

            ———— ———— ————

            62 85 62

            +23

            ————

            85

            例252-20-18=14

            52 32 簡便 52

            - 20 -18 寫法 -20

            ———— ———— ————

            32 14 32

            - 18

            ————

            14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讓學生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感受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2、探索并掌握連加及加減混混合運算的知識,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3、培養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索并掌握連加及加減混混合運算的知識,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我們前面已經參觀了各種展覽和館區,媽媽決定帶領小紅去買幾種紀念品帶回家,他們出現了一點小問題,我們一起來幫幫她們好嗎?

            二、講授新課

            1、觀察信息

            (出示信息窗口5)我們先一起看看都有那幾種標本?

            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說出每種標本的價錢。

            2、提出問題

            小組合作。回答下面問題;

            媽媽想買什么標本?

            拿多少錢去買?

            大約還剩多少元錢呢?估計一下,

            還剩多少元應該怎樣計算的?

            3、全班交流

            師:哪個組員一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解答的?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怎樣進行解決

            學生可能出現:

            50-13=37(元)

            37-17=20(元)

            13+17=30(元)

            50-30=20(元)

            引導學生說一說每一步求得是什么?為什么要先算?能否將你們的兩個算式組成一個算式,

            小組再次合作

            全班交流

            先板書算式

            師:這些算式你覺得熟悉嗎?

            有連減,加減混合算式

            師:這些算式中先算什么?怎樣列豎式?

            引導學生比較一下兩種不同的`算式,哪一種更好,為什么?對于第二種方法,則重點引導學生是用50元減去13和17的和,因此要先算13和17的和,先算需要怎么辦?怎樣列豎式解答?

            4、如果給你50元錢,你想要買哪些物品?還剩多少元錢?

            學生提問,集體解答,解答時引導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舉例連加算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先請學生說一說每個月各有多少天,

            然后解答自主練習第一題

            2、比一比,誰最棒!

            解答自主練習第二題

            3、看看誰有一雙孫悟空一樣的火眼金睛。

            解答自主練習第二題

            四、小結

            這一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4

            教學目的:

            1、掌握兩步計算的正確計算方法

            2、初步體會計算的.變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口算和計算能力

            3、通過操作,培養學生數感和主動探索積極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計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小雞,這是什么?

            你認識小雞嗎?

            如果讓你來養小雞,你會怎樣做?

            二、合作探究

            小明家也養了小雞,咱們到他家去看看吧?

            1、(出示課件)

            看圖上畫有什么?

            師:小明家是養雞專業戶,他們家養了很多雞,他的父母靠知識和科技養雞終于辦起了這個大型養雞場,小明今年才7歲,卻已經懂得了幫父母的忙經常會幫著喂小雞。你瞧,(課件出示5只小雞,引導學生說出:小明喂了5只小雞)說說圖上畫有什么?

            課件動畫播放:又來了2只,現在呢?誰能說出圖意?

            引導學生說出最后又來了1只小雞。

            師:對于這題應該怎么列式呢?

            板書:5+2+1

            為了計算準確,可采取分步計算的方法,也就是先算5+2=7,再算7+1=8

            步驟如下:

            5 + 2 + 1 = 8

            2、(出示課件)

            為了區別先走的我們通常都用線劃掉來表示,師示范

            ○○ ○ ○

            ○○ ○ ○

            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虛線框起來

            ○○ ○

            ○○ ○

            板書算式:8-2-2

            想一想:這題應該怎樣計算?

            小組討論后匯報解法。(若有生說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寫出來以之對比。

            8 – 2 – 2 = 4

            6

            2、練習:p73頁的做一做右圖

            獨立看圖,說出圖意

            三、練習:第74頁的第5至8題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5

            【教材分析】

            《連加、連減》選自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教學的都是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連加連減這一知識點經常用來解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將它放在學習了10以內兩個數相加減的后面,一方面是對加減法含義的一個拓展,另一方面也體現新課標提出的"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這一理念。這也是本單元的一個難點內容,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都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才能完成計算任務。而且這個思維方法對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有很大的幫助。例12是以南瓜圖來教學連加,教學時建議先讓學生說說圖上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樣的數學問題,提出后如何進行列式解答呢學生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答案,教師收集匯總各種答案之后請學生交流,說出自己列的算式的意思,最后總結得出連加的算式:4+2+1=9,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接受連加算式,應讓學生多說說算式中每個數表示的含義,整個算式的意思等等,連減的例題教學大致也是這個過程。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連加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理解連加、連減的計算含義、正確地掌握10以內連加、連減的計算。

            2、掌握連加、連減計算的方法,能正確地計算10以內的連加、連減計算。

            初步學習用連加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連加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把第一步計算結果記再腦子里,再參與第二步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10根小棒、實物圖形卡片。例題圖片,10個三角形片,復習用連加口算卡片。每個學生準備10個三角形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小明是一個愛勞動的孩子。今天,她又在幫媽媽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出示教材65頁情境圖)

            問:現在地上有幾只小雞在吃米

            (說明:在引入這個環節,我用一個小動畫和圖片來呈現主題圖。)

            二、操作探索,學習新知

            (一)學習連加

            1、引導觀察。

            請同學們觀察,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小明在喂5只小雞,接著出示跑來2只小雞,停頓一下,最后出示跑來1只小雞)

            2、交流、匯報。

            ①問:你看到了什么

            小組交流。

            ②學生匯報。(學生可能說:小明在喂5只小雞,跑來2只小雞,又跑來1只小雞,共有幾只小雞也可能說有5只小雞在吃米,跑來3只小雞,共有幾只提醒學生,跑來的小雞分2次,引導學生說出算式:5+2+1、

            (說明:在這個環節,我通過小動畫將情境圖的圖意清晰明了的呈現的學生,很清晰的看到小雞是分成兩撥跑來的。)

            教師問: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算式一樣嗎3只是一起跑來的嗎(不一樣)

            3、揭示課題:像這種算式我們叫“連加”。(板書課題:連加)

            4、探究“連加”計算的順序方法。

            問:5+2+1=8,你是怎樣算出數的

            ①小組合作探索方法。

            ②小組匯報。學生可能說一個一個地數出來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來3只,加上原來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種方法,學生只要說出理由,都給予肯定。)

            ③教師總結計算順序和方法。(板書5+2+1=8)

            (二)學習連減

            出示教材65頁掛圖。

            問:先有幾只雞

            ①老師移動2只雞,表示走了。

            問:走了幾只還剩下幾只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8 — 2、

            ②老師再移動2只,表示又走了2只雞。

            問:又去掉幾只還剩下幾只

            (說明:在這個環節,通過小動畫來呈現小雞吃飽后跑走的過程,讓學生清晰明了的理解圖意。)

            ③問:誰能說一說這剩下的4只雞是怎樣算來的

            問:那么也就是說是幾減幾再減幾

            隨著學生回答,老師在8—2的后面接著寫“—2”。

            ④師:這道題是從1個數里先去掉一個部分后,再去掉一個部分,也就是連續去掉兩個部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連減。(板書:連減)

            ⑤師:算式讀作8減2再減2、

            ⑥師:連減的算式怎樣算呢誰能根據連加的計算順序,說說這道連減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書計算過程。

            ⑦指名學生口述計算過程。

            ⑧小結。

            三、鞏固練習

            1、先拿出4根,再拿出2根,最后拿出3根。共拿出了幾根列算式說得數。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將書上算式補充完整。

            2、擺好10個星星,先拿走5個星星,再拿走3個星星。還剩下幾個星星。

            將書上算式補充完整

            1、教材66頁練習十四第2題。

            分步出示圖片,讓學生說圖意,將算式補充完整。

            2、練習十四的第1題。

            學生先說題意,再填在書上,指名學生說,集體訂正。

            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第66頁練習十四的第4題。

            要求:仔細觀察,弄清圖意,填空并計算。

            4、練習十四的第5題。

            說一說各題應把哪個數記在腦子里。

            直接說出各題得數。

            四、課堂總結

            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所學的內容和連加、連減計算的運算順序。

            2、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小結,并提出注意的問題。

            【板書設計】:

            連加連減

            5+2+1=89—4—2=3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知道連加、連減算式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2、能比較熟練地口算連加、連減式題。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1、用自己的話表達圖意,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

            2、掌握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老師給同學介紹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豆豆,聽說啊,豆豆在家表現可好了,經常幫媽媽干家務活,做事情,今天,他又幫媽媽做什么事呢?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

            1、學習連加

            ⑴出示5只小雞在地上覓食的畫面

            問:豆豆在做什么?

            生:喂雞

            師:現在有多少只小雞?

            生:5只

            ⑵演示跑來2只小雞又跑來1只小雞的畫面

            師:誰能把剛才看到的完整地跟同學們說說并能提出問題呢?

            ⑶邊演示生邊說

            師:原來有5只小雞,跑來2只,怎么表示

            生:5+2

            師:這時又跑來了1只,又該怎么表示?

            生:再加上1(5+2+1)

            師:這個算式跟我們前面學過的算式一樣嗎?或有什么不同?

            2、揭示課題——連加

            3、學習計算順序

            師:這個連加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前面再算后面

            問:第二步為什么用“7+1”

            生匯報

            演示計算過程并小結連加的計算順序

            4、學習連減

            過渡語:剛才有8只小雞在吃東西,現在他們吃飽了做什么呢?

            ⑴出示8只小雞的畫面

            ⑵演示先跑了2只小雞,又跑了2只小雞的.畫面

            ⑶學生根據看到的用自己的話說圖意

            ⑷根據圖意列算式

            師:原來有8只小雞,走了2只怎么表示(8-2)又走了2只,又該怎么表示(8-2-2)

            生匯報

            問:這個減法算式跟我們之前學過的減法算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匯報

            5、補充課題——連減

            6、學習連減算式的運算順序

            師:這個算式又該怎么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匯報

            小結連減的計算順序

            三、鞏固練習

            1、課本p72做一做

            2、練習十一第2、5、6題

            思考:3+5+()=10 10-6-()=2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它的計算方法是……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鼓勵在具體、鮮明的情景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2、能按照圖的有序排列,找出規律,發展初步的探索意識和體驗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并說出連加連減的.含義。

            教學難點

            按照圖意,找出規律,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教學過程

            一、新知探索:

            (一)教學連加:

            1.出示喂小雞的情景,教師分步操作,學生觀察:

            師:爸媽帶明明去農場,明明可喜歡喂雞了。(出示小黑板)他在地上撒了一些米,馬上有5只小雞來吃米。快看,又跑來了2只!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你會列式計算嗎?

            生:5+2=7

            師:很好!繼續看!又跑來一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幾只?

            生:7+1=8

            師:很不錯!如果三幅圖我們放在一起,你會列式嗎?

            生說,教師板演:5+2+1=8

            我們原來的加法是兩部分合起來,現在連著再加一部分。像這樣三部分合在一起的算式,我們就可以叫他連加。(板書;課題)這樣的算式怎么讀、表示什么意思,是我們今天研究的主要內容。

            2.探究連加的計算方法。

            師:這個算式讀作“5加2加1”。生齊讀。

            師:怎么算呢?先想一想,同位說一說。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生;說

            師板書,重復。邊說邊在算式上標出運算順序。

            師:5、2、1各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你沒看明白了嗎?

            3.做一做。

            (二)連減教學:

            1.連接上面的情景,讓學生猜想,小雞吃完食物會怎么樣?

            生:又去玩了,走開了……

            直接出示書上的連減圖片:讓學生看圖同桌說說圖意。請學生上臺來指著圖說說。有8只小雞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來又走了2只,還剩下4只。

            師:誰能列式呢?該如何計算呢?

            列式:8-2-2=4,

            師:這樣連著加的算式我們叫他連加,像這樣連著減的算式誰能給起個名字?生說師板書。

            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讀讀這個算式;8減2再減2等于4。

            2.練習:做一做右邊一題,看圖列式說圖意。不擺。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減去可以用劃去或圈出來表示。

            反饋: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學生相互評價。

            三、鞏固深化:

            完成練習十一的第2題和第4題

            四、課外延伸: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2.學連加連減至少得幾個數?會了嗎?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8

            【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根據同學的年齡特點,通過同學生活中饒有興趣的情節,讓同學聯系情節的發展過程,建構連加連減的運算模式。感受數學知識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樂趣。

            學生已經掌握 10 以內的加減計算,對生活中感興趣的情節發展有初步的分析能力。教材將連加、連減一并進行教學,有利于連加、連減的對比,掌握運算順序;還有利于鞏固 10 以內的加減計算,為下一課加減混合計算做好準備。

            【學情分析】

            連加、連減雖然不是加法和減法單元的教學重點,但卻是本單元的難點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這一知識的自身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充分引導學生聯系具體情境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理解運算順序,掌握計算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情境多觀察、多討論、多表述,在多樣的活動中深入領會并掌握知識。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連加、連減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體會“加上,再加上”,體會“減去,再減去”。 在具體的情境中并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2.在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的算法。

            3.初步感知用連加連減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連加連減,理解多樣化的計算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

            教學難點:要記住第一步口算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師:黑板上是我們前面學過的加、減法的題,請同學計算出答案

            3+2 5+1 6+4 9-3 6-1 5-5

            2、編題

            師:昨天給大家留了一個小作業,根據算式編一個小故事,你能從黑板上選擇一個算式編一個小故事嗎?

            生說一個加法一個減法

            二、新授

            1、出示主題圖

            師:老師也帶來一個小故事,仔細看(出示圖)

            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喂食)

            有幾只小雞?(5只)

            原來有5只小雞(板書“原來)

            現在呢?(課件演示)(來了2只)(板書“來了”)

            繼續看圖,現在又來了幾只?(又來了1只)(板書“又來了”)

            為了區分開,我們在這里加“先”,先來了,又來了

            看圖自己試著說一說這三句話,如果你想不起來,可以看看黑板(學生自己說)

            找同學來說(多找幾人)

            2、嘗試列示

            師:你能用個算式來表示這幅圖的意思嗎?(5+2+1)

            5、 2、 1各表示什么?

            每來一次我們就用什么連接?(加號)

            換個圖你還會嗎?

            3、出示小狗圖

            師:請同學們看圖,仔細想一想(只看不說話)

            誰能用三句話說一說?(原來有1只小狗,先來了4只,又來了2只)

            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一共有多少只?(板書“一共有”))

            你能給同桌說一說這四句話嗎?(同桌互說)

            誰來給大家說一說?(幾人說)

            你能寫個加法算式嗎?(1+4+2)

            1、 4、 2各表示什么?

            4、出示燕子圖

            師:同學們剛才說的都非常好,現在老師要加大難度了,你們敢挑戰嗎?

            請看大屏幕,這是一幅靜態圖,你看懂了嗎?(出示燕子圖)

            誰能指一指那些是原來的?有幾只?

            哪些是先飛來的?有幾只?

            哪些是又飛來的?有幾只?

            (出示大括號和問號)讓我們求什么?(一共……)

            同學們一起來說四句話

            誰能列算式?(3+4+2)

            5、認識“連加”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3幅圖列出了3個算式,和以前的一樣嗎?(不一樣,這是3個數加起來的)(你真善于觀察)

            這些算式里都有2個加號,我們把這樣的'式子叫做連加,是把幾部分合起來(三部分)

            像這樣的算式你們會算嗎?你會哪一個就給同桌說哪一個。(同桌互說)

            6、學習算法

            師:你會哪個就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誰想來試試?(一生說5+2+1)

            我怎樣算就好算了?

            剛才這個同學是先把哪兩個數合起來了?(5+2)(師板書)

            他先算了誰?(5+2)等于幾?(7)

            誰來完整的說一說先算什么?(先算了5+2=7)多找幾人說

            同桌互相說一說先算了什么?再找人說(板書“先算”)

            再算什么?(兩生說7+1=8)(板書“再算”)

            誰能完整的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人說、全班說、幾人說)

            7、鞏固算法

            師:如果把這兩句話用到第2個題中,你會說嗎?

            先算什么?(先算1+4=5)再算什么?(再算5+2=7)(板書)

            同桌互相說。小組說(其他同學帶著任務聽,看誰說的好)

            3+4+2=這個能說嗎?

            全班一起說,師板書

            8、指導算法

            師:為了方便計算,老師用尺子把大家先算的數畫了下來,仔細看,都是先算什么?(前兩個數)

            也就是先算5+2、 1+4、 3+4,這些都在你的那個方向?(左)

            所以可以說從哪往哪算?(從左往右,板書)

            9、練習

            師:下面咱們來練習一下

            出示練習題,說過程。3+4+1 2+2+4 4+3+2

            7+2+1 6+4+0 5+0+3

            注意把話說完整

            10、學習連減

            師:剛才咱們學習了連加,同學們學習的非常認真。現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回到一開始的時候,小雞吃食兒,有幾只小雞?(8只)(板書:有 )

            小雞吃飽了,你看怎么了?(課件出示:先走了)

            先走了幾只?(3只)

            再走了幾只?(2只)

            還剩幾只?

            誰能完整的用4句話說一說這幅圖?(一生說)

            能列算式嗎?(8-3-2)

            11、出示猴子摘蘋果圖

            師:猜一猜小猴子要干什么?(摘蘋果)

            樹上有幾個蘋果?(10個)

            先摘了幾個?(學生跟著課件數:6個)

            又摘了幾個?(2個)

            還剩幾個?

            怎樣列算式?(10-6-2)

            12、出示小汽車圖

            師:這又是一個有難度的圖,靜態的圖,你能看出誰是走的嗎?(車頭朝右)

            走了幾次?(兩次)

            先走了幾輛?(4輛)

            又走了幾輛?(2輛)

            還剩幾輛?

            誰能列算式?(8-4-2)

            13、認識連減

            師:這三個算式和連加很像對不對?但是有不一樣的地方(都是減法)

            沒錯,算式里是兩個減號,我們把這樣的式子叫做連減

            計算方法和連加也很像,連加是從哪往哪算?(從左往右)

            連減也是從左往右算

            請同學們嘗試算一算這三個算式

            左邊兩第一題,中間三組第二題,右邊兩組第三題

            匯報。

            三、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連加連減,先計算出第一步的答案,用第一步的答案加或減第三個數就可以了。大家學會了嗎?

            那老師考考大家。出示:3+4+2、9-1-2

            請大家計算在練習紙上

            【教學反思】

            《連加連減》這一課,為了讓學生順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和方法,教學時,我為學生設計了這樣幾個空間:

            空間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我將書上靜態的例題,用課件以喂小雞這一故事情節呈現,變成一個動態的過程,通過跑來2只小雞,又跑來1只小雞,讓學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過小雞吃飽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讓學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經驗,這樣既讓事情發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展示了知識的連續性,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之后給學生更多的情境圖,從動態圖到靜態圖,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連加連減,訓練學生理解能力。

            空間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畫面的意思

            在看懂圖的基礎上,我沒有直接讓學生列出算式,而是采用同桌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之間將看到的情景以小故事的形式講出來,既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最主要的是學生在講的過程中對連加、連減的含義理解的更深刻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空間三:教方法,熟記運算順序

            為了解決連加、連減時,學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數,或者由于看不見第一步得數而造成第二步計算的困難這一難點,在教學時我教給了學生一個好方法,主要是通過在第一步算式下畫橫線來確定運算的順序,然后記下第一步的得數,用第一步的得數再接著往后算,從而解決了這一難點。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在鮮明具體的教學環境中自主探索、交流,初步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及運算順序。

            2.幫助學生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看圖觀察能力及對數的初步探索意識,體驗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看圖懂意,掌握連加、連減的順序。明確整體與部分的相對性。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木棒、小花。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創設情景。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老師拿了9朵小花(8朵紅色、1朵藍色)面帶微笑的走進教室。

            師:同學們,老師左手有2朵小紅花,右手有6朵小紅花,小朋友們數一數,現在老師手里一共有多少朵小紅花啊?

            生:8朵,2+6=8。

            (老師再拿出1朵藍色的小花。)

            師:老師手里還有1朵藍花,現在我們一起來做答題游戲,答對多的那組可

            以獲得這朵藍色的小花!

            (老師呈現課件)

            師:那我們現在就開始答題比賽。(兩組同學開始搶答)

            師:我們的答題比賽結束了,祝賀獲勝的同學,另一組同學也要加油啊!下面同學們再仔細觀察一下這四組題,看每組的兩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第一個算式的結果出現在第二個式子中。

            師:回答的真棒!還發現其它的了嗎?

            生:前兩組兩個算式都是加法,后兩組兩個算式都是減法。

            師:同學們答的都對,我們要善于觀察、發現問題。下面我們根據這個問題開始今天的新課《連加連減》。

            二、學習新知

            (一)情景導入,揭示連加含義。

            師:爸爸、媽媽帶小明去了農場,小明很喜歡喂雞。(呈現課本第65頁第一幅情景圖的前一部分)他在地上撒了些米,馬上就有5只小雞過來吃,小明很開心。快看,又跑來了2只,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你會列式計算嗎?

            生1:5+2=7。

            師:很好!我們繼續看!(呈現課本第65頁第一幅情景圖的后一部分)又跑來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多少只雞呢?你會列式計算嗎?

            生1:7+1=8。

            生2:我媽媽還教過我,可以列成5+2+1=8。

            師:真不錯!你還會這樣列式呢!現在我們來看看,第一位同學的方法是我們熟悉的,用了兩次加法計算,求出了小雞的'總數。第二位同學列出的算式也求出了小雞的總數,這個算式是把3個數加起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連加。

            (二)探究連加的計算方法。

            師(出示“5+2+1”):這個算式讀作“5加2加1”。

            學生齊讀這個算式。

            師:5+2+1怎么算呢?同學們想一想,和同桌討論一下。(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這個算式。)

            師:誰來說說這個式子怎么算的?

            生:先算5+2=7,再算7+1=8。

            老師重復,邊說邊在算式上標出運算順序。

            (三)情景導入,揭示連減含義。

            師:過了一會兒,有2只小雞走了。(呈現課本第65頁第二幅情境圖的第一部分)同學們,還剩下多少只雞呢?你會列式計算嗎?

            生1:8-2=6。

            師:真棒!我們繼續看!(呈現第二幅情景圖的最后一部分)看,又有兩只小雞走了。現在一共剩下多少只小雞?你會列式計算嗎?

            生1:6-2=4。

            生2:老師,這個我媽媽也告訴我了,還可以列成8-2-2=4。

            師:真不錯,這位同學課前都做好了預習,同學們要向他學習啊!現在我們來看看,第一位同學的方法是我們熟悉的,用了兩次減法,求出了還剩下的小雞數量。第二位同學列出的算式也求出了最后剩下的小雞數量,這個算式是把3個數減起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連減。

            (四)探究連減的計算方法。

            師(出示“8-2-2”):這個算式讀作“8減2減2”。

            學生齊讀這個算式。

            師:8-2-2怎么算呢?同學們想一想,和同桌討論一下。(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這個算式)

            師:誰來說說這個式子怎么算呢?

            生:先算8-2=6,再算6-2=4。

            老師重復,邊說邊在算式上標出運算順序。

            三、課堂小結

            談談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作業

            第66頁練習十四第2、3、6題。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頁的例題,第58~5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2、能有條理地表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初步體會

            1、算式接龍。(小組學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題)

            2、學生匯報,說說你們組的題目和想法。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教學例1。

            貼出例1主題圖。

            學生根據圖意分小組討論交流,編故事,表演動作。

            講述:星期天,小紅和弟弟去郊區的.奶奶家玩,看見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紅的南瓜。小紅想,我長這么大了,應該幫奶奶做一點家務活。于是,她找來一輛手推車,把奶奶摘下的南瓜運回家。第一次運來4個,第二次又運來2個,還剩下一個最大的沒有運,奶奶一共摘下幾個南瓜呢?怎樣計算?(4+2=6,6+1=7)

            提問:其他組有不同的方法嗎?(4+2+1=7)

            追問:為什么這樣一來列式?

            你能給這樣一來的算式取個名字嗎?(連加法)

            講述:這個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們看見在一個算式里有兩個以上的“+”,就叫它連加。

            2、教學例2。

            講述:這時,弟弟在大聲喊:“姐姐,快來看,奶奶家還種了一些絲瓜。”出示例2主題圖。

            提問:你們能看著這幅圖編個故事嗎?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絲瓜架上原來有8根絲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還剩幾根?

            討論怎樣列式,怎樣計算,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并讓學生把書上的算式填寫完整。

            引導學生小結:8-3-1=4連續減了兩次,我們把它叫做連減。

            3、師生共同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新的內容?在計算的時候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想想做做”第1~3題。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今天我們學到哪些知識?回家后出題給爸爸、媽媽做,好嗎?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11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選擇適當的形式和素材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為此,在教學中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與生活相關的情境中進行自主探究,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在探究、思考、交流等活動中經歷獲得知識的過程,提高探究活動的實效。據此,本教學設計重點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1.充分發揮情境圖的作用,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教學設計借助教材情境圖,讓學生自主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學習有機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2.采用思考、交流、比較、反饋等方式,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本教學設計在教學新知的過程中,以討論、比較不同的列式等方法讓學生經歷新知的獲得過程,從而完成知識的構建,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及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同時,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這是同學們在周末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照片。(課件出示教材27頁例1情境圖及表格)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28個

            34個

            22個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情境圖,你能發現什么信息?

            (同學們分成三個組幫助農民伯伯,他們收獲了很多大南瓜)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利用教材的情境圖,教師提出要求,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同時,注重提高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養成愛提問題的'習慣。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學習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學生獨立思考,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

            預設

            生1:第一組比第二組少收了多少個大南瓜?

            生2:第一組和第二組一共收了多少個大南瓜?

            生3:三個組一共收了多少個大南瓜?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都非常好,思考一下,通過自己的努力,你們能解決哪些問題?

            (問題1和問題2比較容易解決,可以讓學生舉手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評價)

            師:(針對問題3)第三位同學給大家提出了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大家有信心解決問題3嗎?請大家認真思考,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

            (生匯報算式:28+34+22,然后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有三個加數的加法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大家先獨立計算28+34+22,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小組交流后,匯報算法)

            師:這種方法是大家普遍采用的,有沒有其他的算法呢?

            (學生匯報不同的算法,教師用課件出示不同的算法)

            師:比比看,這幾種算法有什么區別?哪種方法更簡便?

            (學生進行算法比較,說出哪種算法更簡便及理由)

            師:讓我們一起來總結連加的運算順序和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好嗎?

            (師生共同總結)

            3.學習效果檢測。

            師:連加計算同學們掌握得怎樣?讓我們來檢驗一下,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46+25+17=54+20+16=

            (計算后小組內進行匯報,師指名板演)

            設計意圖:掌握連加的運算順序和用豎式計算的書寫方法及豎式的簡便寫法是本節課的重點,要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構建。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的遷移學習新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體驗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的:

            1、強學生對連加連減應用題的'理解。

            2、學生掌握連加連減的式計算。

            3、讓學生明白互助友愛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應用題的多種解。

            2、加連減式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常規練習

            9+3+4 8+6+9 3+2+7

            10-8-2 13-2-7 19-6-5

            二、教學連加

            出示主題圖和表格。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28 34 23

            問:你看到了什么?

            從表中你看到了什么數量?(三個條件)

            你能提什么問題?

            (教師板書出學生的各種問題,并選擇:一共摘了多少個?)

            問:你能列式嗎?

            這個算式我們又叫什么算式?(板書 連加)

            請同學們在草稿紙上進行計算!學生板演

            三、教學連減

            1、學生看圖,口編應用題。

            有85個西瓜,李明運走26個,我運走40個,還剩幾個?

            學生解答,并板演。

            四、鞏固練習

            口算:7+59+20 72-6-40

            筆算:46+25+17 75-28= 54+20+16 90-58-24=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的:

            加強學生所學的'連加、連減以及加減混合運算,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教學重難點: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1、口算下面各題

            55+30+8 39-4-32 37-10+5

            56-3+9 81-7-70 74+6-80

            教師念題目,學生以搶答形式回答。

            2、 +8 -20

            39 ( ) ( )

            56 ( ) ( )

            18 ( ) ( )

            學生在草稿本上計算,指名板書,集體訂正。

            3、 +36 -47 +58 -23

            25 ( ) ( ) ( ) ( )

            4、筆算下面各題

            69+30-45 65+18-39

            26+40-8 71-65+45

            5、

            245115

            213039

            49936

            計算每一橫行、每一豎行每一斜行三個數的和。

            6、小明要練75個字,他還剩下37個字,他已經寫了多少個字?

            7、外圈哪個數減里圈哪個數,得數是62?

            學生獨立思考,寫在草稿本上,比一比誰找得多。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借助直觀圖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

            2、能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和順序,能正確地口算10以內的連加、連減。

            3、初步學習用連加、連減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借助直觀圖理解連減的含義。(減法動態圖能理解,靜態圖沒有劃去、虛線這些鮮明的減法標志,部分學生無法理解圖的'意思)

            2、計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學生一般能掌握。但是計算時先算左邊,得到的結果記在心里,再算右邊的。——這個計算方法(過程)部分學生可能難掌握,需要讓學生多說一說。(同桌說、指名說)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出示4組口算

            (1)學生口答結果,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答案。

            (2)點擊課件,暗示。再點擊課件,提出問題:每組的兩道題有什么關系?

            (3)讓學生回答。(說的有點道理即可)

            2、看圖列示

            (1)出示圖片,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雞、男孩、樹……)

            (2)繼續提問:你能問一個關于圖里小雞的問題嗎?

            預設:

            ①生:有5只小雞在吃米,又來了2只小雞,一共有7只小雞。(直接說了)

            如果學生直接說出一共有7只小雞,追問:哦,7只小雞,你是怎么列式的?

            ②生:左邊有5只小雞,右邊有2只小雞,一共有幾只小雞呢?(……能提出問題的估計很少……)

            如果學生能提出問題,再提問:誰能列算式解決這個問題?

            (3)根據學生回答出示:5 +2 (=7先不出現)

            過渡:看來同學們都能看圖列算式解決問題了,咱們把圖變一變。

            (點擊幻燈片,進入新知學習)

            二、探究新知

            1、連加

            (1) 你又看到了什么?(生1:又跑來了1只小雞!)(生2:右邊有3只小雞了!)

            (2) 向學生提問:誰能提出一個問題呢? 預設

            情況①:原來有5只小雞吃米,又來了3只小雞,一共有8只小雞。5 3=8

            情況②:原來有5只小雞,又來了2只小雞,就是7只。 5 2=7

            后來又來了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8只小雞。 7 1=8

            情況③:原來有5只小雞,又來了2只小雞,又來了1只小雞,一共是8只小雞。

            5 +2 +1=8

            學生的回答可能什么情況都有,能提出“一共有幾只小雞”的問題就很不錯了,能算出或者數出“一共有8只”,就追問是怎么算的,讓他們說出算式。

            說出的算式應該就是以上3種情況,估計第1種情況的會有一些。

            (3) 對比

            學生回答后,如果出現情況③最好,直接進入 對比 環節。

            如果沒有出現情況③,可以老師自己引出:5 2 1

            提問:這兩幅圖有什么不同?列出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

            (4)計算方法

            ①:出示:5 2 1 ,提問:你們會計算這個算式嗎?(讓學生說出計算方法)

            ②:根據學生回答,歸納: 先算5 2=7,把7記在心里,再算7 1=8。(幻燈片出示過程)請3、4個學生再說一說計算過程。

            ③:總結計算順序:(出示幻燈片)所以,連加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④:(點擊幻燈片,出示問題)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

            這個算式在算什么?——【一共有幾只小雞】

            請學生說說每步計算表示的含義。

            (5)鞏固練習

            ①:這幅圖是什么意思,誰能提出一個問題呢?(學生提問并解答)

            ②:4 3 1是怎么計算的?請生說計算方法。(先算4 3=7,再算7 1=8)

            過渡: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連加的方法。咱們再來看一看剛才的小雞們,它們已經吃飽了~

            出示動畫(就點擊幻燈片,2只小雞走掉以后,再點擊1次。)

            ——進入新知第二部分:連減

            2、連減

            (1)提問:圖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學生說,并提問。

            (2)誰能列出算式?根據學生說的算式出示:8-2-2

            (3)這個算式該怎么計算?讓學生說計算方法。

            ——先算8-2=6,把6記在心里,再算6-2=4。

            (4) 計算順序是怎么樣的?

            ——學生說,師再次小結:連減也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5) 算式中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這個算式是在算什么?

            【還剩下幾只小雞】請學生說說每步計算表示的含義。

            (6) 鞏固練習

            ①:這幅圖是什么意思,誰能提出一個問題呢?(學生提問并解答)

            ②:10-3-5是怎么計算的?請生說計算方法。(先算10-3=7,再算7-5=2)

            三、鞏固練習

            1、書本P66頁第1題。 其中連加部分要求學生說出計算方法。

            2、P66頁第4題。減法的看圖列示。學生先說說圖的意思,再填一填。并說出計算方法。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帶分數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帶分數連加式題。

            2、理解帶分數連減,當被減數的分數部分小于減數的分數部分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兩個帶分數的加減法。

            讓學生計算帶分數加減法的時候該注意什么?

            二、揭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帶分數的連加、連減。

            讓學生預習例5例6說說帶分數的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1、先通分

            2、整數部分連加、連減

            3、分數部分連加、連減

            4、注意當份數部分連加得到假分數的'時候應化成帶分數。然后把兩個整數部分相加。

            5、當分數部分不夠減的時候要向整數部分退1還是2,要看具體的題目而定。

            三、學生獨立完成。

            練一練第1-3題。]

            四、并布置作業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 1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3個數的連加連減,并能計算出得數。

            2、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3、培養合作意識,喜歡參加數學計算活動,體驗活動的成功感和趣味性。

            4、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5、使幼兒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活動準備:

            1、教具:仿真人民幣,超市用品若干,捐款箱,人物胸牌,統計格,題卡,小票,紅旗,獎品,購物籃,塑料袋6個。

            2、學具:仿真人民幣,鉛筆,操作冊。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問好,走線。

            師:小朋友們中午好!今天教師里來了好多的客人老師,和她們打個招呼吧,好,打過招呼之后呢,就不要看客人老師了,轉過來和陳老師做好朋友吧,陳老師今天要帶你們去一個很好玩的地方。

            師:HELLO,我是好上好超市的陳經理,今天特地來邀請小朋友去參加我們超市舉辦的“超市大贏家”的游戲比賽,想參加嗎?

            師:讓我們一起先排好隊,順時針方向站在安全通道上,腳尖親腳跟,安安靜靜地走去超市吧。

            2、線上游戲:快樂大巴

            師:好上好超市到了,好多健身器材呀!咦,還有玩具汽車呢!我們先來玩玩開汽車的游戲好嗎?

            師:這是一輛開往北京的“快樂大巴”,被我摸過頭的小朋友,請你們先上車吧。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就要開,嘟嘟嘟、嘟嘟嘟,車上現在有幾人?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就要開,嘟嘟嘟、嘟嘟嘟,你們幾個快上來,車上現在共幾人?

            師:小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車要到站,嘟嘟嘟、嘟嘟嘟,你們幾個請下車,車上現在剩幾人?

            二、集體活動

            1、學習3個數連加

            師:我們的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小朋友手上已經戴好了“爸爸”“媽媽”“寶寶”的胸牌,請你們選擇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胸牌,組成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并且,請根據你們胸牌的顏色,選擇相應的家庭代號,輕輕的坐下來。

            師:比賽正式開始!我為每個家庭準備了20元的備用金,今天的比賽規則是用錢用得合理,完成工作最迅速的家庭,就是我們的冠軍家庭。現在請每組家庭派一名成員來領取備用金。

            師:我們要開始購物了,請每個家庭去超市購買三樣物品,買單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名幼兒組成的家庭自由購物,音樂)

            (師扮演:親愛的顧客朋友們,歡迎光顧好上好超市,由于現在是下班時間,是購物高峰期,人員擁擠,請您帶好您的寶寶,管理好您的財物。祝愿大家生活愉快!謝謝!)

            (每個家庭排隊買單)

            師:請每個家庭分別說說,你們買了什么?

            師:我們買的3樣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錢呢?

            師:哦,剛才已經買過單了,但是陳經理想知道你們是怎樣算出來的,“超市大贏家”第一回合的挑戰開始了!請每組家庭派出一名成員,在黑板上計算出你們買的三樣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錢。在這個環節中,哪組家庭最先完成工作的就是第一回合的冠軍!

            (引導幼兒一起操作,列式計算。選出暫時領先家庭,貼好紅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在計算的過程中,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幼兒述說自己的計算思路)

            師小結:真不錯,要計算三樣物品一共多少錢,就用三個數連加。

            2、學習三個數連減

            師:3月11日,日本發生了大地震,由此引發海嘯,造成重大人民傷亡和財產損失,為幫助日本群叢度過難關,全世界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受災的日本人嗎?

            師:好,好上好超市正在舉辦募捐活動,請每個家庭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幫一幫那些可憐的人們,捐款的金額不限制,也就是說你們想捐多少就捐多少,但是,捐款也是有要求的哦,在捐款之后,請在黑板上記載好你的捐款金額。

            (捐款與記錄)(師:謝謝!您真有愛心!謝謝!受災的人們會感謝您的!謝謝,你是愛心小天使!)

            師:各組家庭請注意,20元備用金,超市購物花了一些,捐款花了一些,還剩下多少錢?我們應該怎么計算呢。這可是“超市大贏家”第二回合的較量了,請每組家庭派出一名成員來大顯身手。

            (引導幼兒一起列式計算,評選領先家庭,貼好紅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在計算的過程中,你是怎樣想的?

            師小結:哎呀你們真是太厲害了,我也是這樣想的,要想知道還剩下多少錢,就要用錢的總數,減去第一次花掉的,再減去第二次花掉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連減。

            三、分組活動

            師:每個家庭剩下的錢不多了,可是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怎么辦呢?(幼兒:賺錢)

            師:好,超市有一些工作需要各位幫忙完成,這可是第三回合的較量哦,哪組家庭先完成工作可以為你的家庭爭得一面紅旗。

            力量組:超市的玩具柜套圈擺亂了,需要一定的力氣來整理哦,因為你們是力量組的,請你們把每個圈內的計算題算出來,套在和它得數一樣的套圈娃娃身上,用線連起來。

            智慧組:超市又到清帳的時候了,請你們運用自己的智慧幫陳經理把這些帳單的結果算出來。

            (幼兒工作,教師巡回檢查,核對。評選出第三回合領先者,貼好紅旗。)

            四、交流小結,延伸生活,師幼道別

            1、評選冠軍,頒發獎品。

            師:那么,哪組家庭是今天的超市大贏家呢?好,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祝賀今天的冠軍家庭!好,現在開始發放獎品。

            師:冠軍只能評選出一個,沒有得到冠軍的家庭并不是很差,你們也是最棒的!加油,在以后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計算速度,也來嘗嘗拿到冠軍的滋味,好嗎?

            2、“超市大贏家”的比賽結束了,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幫爸爸媽媽做好家庭收支記錄,做個理財小管家哦!

            教學反思:

            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本課練習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具有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說出在生活中用到的連加連減計算的問題?針對學生的回答,再列式解決問題。這一環節拓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能各抒己見,說的問題新穎而且切合實際。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05-15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05-02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15篇05-15

          連加連減教學設計(15篇)05-15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01-15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02-09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09-09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08-13

          《連加、 連減》教學反思10-04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09-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色午夜福利网 | 五色天婷婷丁香五月综合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而久二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观看网站 | 日本三级国产精品一卡两卡 | 日韩精品电影亚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