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

          時間:2022-09-13 13:54:4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通用5篇)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

            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導質疑,自主尋美

            1、根據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質疑。

            2、默讀2~4自然段,尋找美麗風景。

            3、交流所尋風景,相機板書:

            整走讓背……過……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1、一行人“走”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⑴讀通句子,正音。

            ⑵引導學生用查字典、聯系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小結學法。

            ⑶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石圖”的美。

            ⑷反復創設真實情境,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⑸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⑹補充作者的生活體驗,配樂情境引讀。

            ⑺解疑,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背老人“過”石圖: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⑴指名讀:

            正音:伏。

            ⑵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

            ⑶指導朗讀,運用字理、創設情境、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⑷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1、展開想象,試著用“假如,總是,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2、寫話交流。

            3、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總結并預告下節課學習內容

            【板書設計】

            擺

            整21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走協調有序理所當然

            讓

            背……過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譴、惰、俗”等7個生字。會寫“洪、暴、猛、漲”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山洪暴發、猛漲、褲子、平穩、平衡、聯結、清波蕩漾、理所當然、有序、伏下”等1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學會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教學重、難點:

            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

            課前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有關橋梁的圖片和課文插圖,鄉親們協調有序走過搭石的圖片。(有條件的可制成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質疑定標

            (一)激趣導入

            (出示幾幅有關橋的圖片,或課件展示橋的圖景。)

            同學們,你們見過哪些橋?你們知道橋的作用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搭石》,作者沒去贊美雄偉壯麗的大橋,沒去描繪古老的橋梁,而想念起家鄉小河里那些不起眼的石頭,(出示課文插圖),這些石頭有什么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呢?你們想了解嗎?

            (二)質疑定標

            “搭石”這個詞對絕大多數同學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問題,你有什么疑問?

            教師適時引導,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如:

            1.什么是“搭石”?

            2.搭石是怎樣鋪成的?

            3.人們是怎樣過搭石的?

            4.為什么搭石留給作者這么深的印象?

            ……

            二、個性自讀,自主感知

            1.第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2.第二遍:試著從課文中尋找同學們提出問題的答案,并提出自己通過努力但沒能解決的問題。

            3.第三遍,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段并寫上旁注,說明為什么喜歡。

            三、合作交流,釋疑解難

            1.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欣賞、評價。

            2.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問題,組內相互幫助解決。

            3.全班交流,反饋。

            解決幾個問題,初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及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1.什么是“搭石”?

            2.作者圍繞著搭石描繪了哪幾個生活場景?

            3.作者為什么要寫家鄉的搭石?

            四、練習

            1.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特別注意俗(su)、綽(chuo)、序(xu)的讀音。

            (2)交流識記方法,寫字經驗。(“漲、衡”左中右結構的布局;“惰”右上角是“左”;“序”里面勿寫成“矛”。)

            (3)練習書寫生字。

            2.抄寫本課的詞語,給生字表中的生字并擴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反饋,復習鞏固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部分詞語。

            二、尋美悟情,晶讀熏陶

            1.尋美,知情。

            課文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把你認為美的句段讀給你的同桌同學聽,并向他(她)談談你的體會。

            2.賞美,悟情。

            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受,賞美悟情。)

            例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從中體會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看圖,品讀這段話,想象那優美動人的畫面,說說你眼前浮現出什么情景。

            2.請幾個同學上臺表演,體會動作的協調有序。

            3.朗讀,讀出疊詞給人的韻律感。

            例三:“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1)“風景”是什么意思?

            (2)作者用文字向我們描繪由搭石引發的一道道風景,如果你是畫家或攝影師,你會畫下或拍下哪幾道風景呢?你能給你的畫或照片取個題目嗎?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3)各小組推舉代表匯報。

            (如:背老人過搭石;相讓;流動的畫;緊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

            (1)你是怎樣理解最后一段話的意思?

            (2)贊頌了搭石什么精神?聯結著鄉親們什么美好的情感?

            (3)文章的結尾表面是贊美搭石的,如果改為以贊美“家鄉人”作結的,你準備怎樣寫?請試寫幾句。

            三、誦美,傳情。

            1.讀一讀,把你認為“美”的語段,高聲誦讀,把你體會到的情感表達出來。

            2.評一評:指名朗讀,讓學生在評議中增強語感。

            四、創美,抒情。

            1.有個作家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其實,你我的生活也處處有美的存在,你發現了嗎?

            2.學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鄉親沒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樂《讓世界充滿愛》、《愛的奉獻》。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出示課件。

            (課文插圖。)

            1、師述:

            我的家鄉有一條無名小溪,五六個小村莊分布在小溪的兩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斷。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進入秋天,天氣變涼,過小溪就成了一個大問題,于是,有好心的人們就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解決這個過小溪的問題。瞧,這就是搭石。

            2、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板書:

            21、搭石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搭石是普普通通的石塊嗎?作者為什么要寫它呢?請大家放聲讀課文2~5自然段,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新的發現的。好,放聲讀吧!

            (學生自由地讀書。)

            2、有新的感受嗎?

            3、同學們,難怪作者說“搭石,構成了──學生回答(家鄉的一道風景)”。

            4、通過讀書,你們覺得這道風景怎樣?板書:美

            5、你們覺得這美用什么感受到的?

            三、學習課文、匯報學習情況

            好,我們用心去讀課文,去感受,請拿起筆再默讀課文2~4自然段,在美的地方,感動你的地方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寫上你的感受。好,開始吧!

            1、學習第二段:

            ⑴你從什么地方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學生回答時說話完整:我從第二段這個地方感受美、讀出句子來、再談體會:從這里我感受到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

            ⑵出示句子: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打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⑶請同學們讀讀這句子,想象一下:

            ①老人踩到了不穩的搭石,心里會怎樣想,表情、動作又會怎樣?

            ②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心里會怎樣想怎樣做?

            ③滿意離去時,心里會怎樣想,表情、動作又會怎樣?

            想好了,兩人小組進行討論也可以表演。

            ⑷匯報想象的情景,指導朗讀:

            出示課件: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打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師小結:同學們想象得很豐富,是呀,老人多么為他人著想啊!請看“無論怎樣”“只要”“一定”“他上幾個來回”“知道滿意才肯離去”這些詞寫得很生動,讓我們感受到為別人著想急的美,所以把這些詞讀得更美。誰來讀?請大家聽后評議。

            ⑸如果你發現這搭石不平穩,你會怎么做?你不怕耽誤了時間嗎?我們再來讀讀這種美吧!想讀得站起來讀吧!

            2、學習第三段:

            ⑴還有什么地方讓你感受美?感受什么美?

            出示句子:

            每當上工、下工,以航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它他的聲音,向輕快的音樂;輕薄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⑵師配樂范讀《讓世界充滿愛》,請大家邊聽邊感受畫面的美,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⑶這畫面美嗎?誰來說說這是怎樣的畫面?

            ⑷對,這畫面美就美在人們走在搭石上動作協調有序,美在像輕快的音樂,美在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美在構成家鄉一道風景。這么美的畫面,大家動情地美美地讀讀吧!

            (配樂齊讀。)

            3、學習第四段:

            ⑴還有什么地方讓你感受到美?

            出示句子: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同學們,這段話雖然文字樸實,但是簡單的事情閃爍著美好的思想,散發著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純樸的人們,互相謙讓,互敬互助,尊老愛老,而且“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⑵“理所當然的事”什么意思?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理所當然的事”?

            ⑶文中“理所當然的事”指哪些?你從這兩件事例中感受到什么?

            ⑷指導讀:

            同學們,“理所當然”這種美的確讓人感動,你能讀得讓人感動嗎?指名讀,讀后評議。

            師小結:我也聽出來了,這是一種讓人感動的美。

            4、學習第五段:

            ⑴出示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以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⑵同學們,讀到這里,你覺得搭石還是普普通通的石塊嗎?

            ⑶請齊讀最后一段,讀后談談你對這段的理解。

            四、總結全文

            1、師總結:

            (配樂):一塊塊、一排排大事,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2、請同學們再一次一起帶著美好的心靈讀這一段話吧!

            五、交流會以及小練筆

            1、作者真實一個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人,他把平平常常的一件擺搭石的事介紹得具體,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真情。同學們,在生活中有像搭石的普普通通的事的嗎?讓你感受到美嗎?

            先四人小組中說一說。(配樂)然后匯報

            出示課件:交流會“尋找生活中的美”。

            2、師小結:

            同學們都有著一顆美好的心靈,真讓人感動,這么多的事,我們從中選擇一件寫來吧!爭取能通過你的文字打動大家,好些吧!配樂,出示課件:小練筆。

            【板書】

            用心

            搭石

            美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 篇4

            【設計理念】

            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緊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導學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在感知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指導書寫“暴”。

            2、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引導質疑,培養學生讀中質疑的能力。

            3、指導朗讀感悟課文,體會搭石上的風景美,人情美。

            4、領悟作者留心觀察事物并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朗讀感悟課文,體會搭石上的風景美,人情美。

            2、領悟作者留心觀察事物,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情景圖)同學們看,這個小山村就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當作者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

            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麗的搭石吧。

            2、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交流收獲

            1、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本課字詞。(課前,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相信詞語難不倒大家了)

            第一組:俗語譴責懶惰汛期(平翹舌音讀的很準確)

            第二組:間隔聯結一行人

            你發現了什么?(這組字中都有多音字)

            第三組:山洪暴發清波漾漾理所當然

            2、指導“暴”字。(上下結構,下面是個日子,要寫的扁一點,下面有兩部分組成,撇捺要寫的稍微長一點,最下邊是個象水底,水字發生了變形。寫完的同學,自己對照一下課本,看看是否寫正確寫漂亮,寫不規范的同學,課下在練習)

            三、初步感知,尋找美

            1、請同學們翻開書本110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聽明白了嗎?開始讀吧)

            2、同學們讀書都非常認真,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嗎?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你找的非常準確,讀的也很流暢)板書,搭石簡筆畫,邊畫邊一起說說什么是搭石。

            3、提問: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又是怎么過小溪呢?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課件出示: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4、“綰”是個生字,什么意思呢?(明確:卷起)

            那就是說,如果小溪里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收工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趕集就必須——脫鞋綰褲,人們訪友就必須——脫鞋綰褲,一句話,人們來來去去都必須——脫鞋綰褲。

            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你體會到了什么?(麻煩)

            5、如果沒有搭石,人們過小溪,就會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依靠搭石過小溪了,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什么是搭石。(生齊讀:進入秋天……)

            6、你們都有自己的感受,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也寫了搭石很美,找找看。“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是啊,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的眼中不僅僅是過小溪的一種方式,它還構成了家長的一道風景。想不想去欣賞欣賞這道風景呢。那就讓我們跟隨作者,跟隨家鄉的人們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四、圍繞風景,自主尋美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4自然段,一邊讀一邊體會,找找人們走搭石的有關語句?用筆畫下來。

            2、生自由讀。

            五、細讀課文,體會美

            過渡: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已經走進了大家的心里。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吧!你都找到了哪些語句?

            (一)“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從這句話中你能感受到什么?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透過這個句子,我們仿佛看見了在瑟瑟的秋風中,一位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平穩,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關聯詞:無論、只要、一定、再、直到、才,正是這些關聯詞,我們更能看出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也正是因為老人的這一善良之舉,才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多么善良,多么可親的老人啊!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來感受一下吧!(生齊讀)

            (二)你還畫出了哪些句子,請你來。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你們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協調有序)

            2、怎樣的動作叫做協調有序呢?

            3、這樣吧,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咱們合作著讀一讀。(現在你們走的是什么?走不好,就要掉進水里,有沒有信心?)(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多么美的句子呀!

            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在指揮吧?(不是)

            其實又沒有人指揮,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原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體會的多好啊!

            4、再來看看這個句子,你們還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畫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綽還是這節課的生字呢,課下你查字典了嗎?查字典是種很好的學習習慣!老師課下也查了查字典,想一想,在這個詞語中,綽是第幾種意思?

            5、“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閉上眼睛,你放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6、聽你們一描述,我感受到了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這畫面是多么和諧啊!(板書和諧)再來讀讀這兩個詞。

            7、這既像一幅美麗的畫,又像一首清麗的小詩,誰能讀出詩一樣的美,誰來讀?

            多么美的畫面啊,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8、是啊,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三)“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兩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

            2、從這幅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謙讓)

            3、這份謙讓也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4、那就把這種友好、親切帶進句子里讀一讀吧。

            (四)“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那么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2、句子讀一遍是不夠的,你們再讀讀,讀著讀著,有的詞語會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你就抓住它,多讀幾遍。(生自由讀)

            3、讀了句子,那個詞語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伏下,總要,理所當然)

            4、正是這樣,老人才能輕而易舉地趴在年輕人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5、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為什么?(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為什么?(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也一定伏下身子背其他老人,因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別的年輕人伏下身子背他,因為——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6、透過這個“伏”字,你們感受到了什么?(敬老)

            7、正是因為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當成理所當人的事,這更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升華情感,總結美

            1、讀到這里,你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不是)那它是什么?

            2、這像同學們說的那樣,走在搭石上一心為他人著想,相互謙讓,尊老敬老的人才是家鄉這道風景最美的風景呀,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慨,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3、像作者這樣,通過描寫身邊的小事,讓我們見證了人間真情,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做以小見大。

            七、作業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拿起筆,寫寫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

            此課被評為校級優質課。

            【教學反思】

            《搭石》一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無聞中凸現。

            1、目標明確,每個環節的教學目的性較強。

            我緊緊圍繞“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話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學生充分感知的情況下,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字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協調有序”“伏下”以及“無論”等關聯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并通過多種方式地讀,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與文本對話。

            2、以“美”為切入點,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朗讀,如在學習“協調有序”一詞時,我運用想象,讓學生置身其中的方法領讀課文,開火車讓學生讀“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讓學生充分地感知文字中所描寫的畫面。

            3、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通過查閱工具書,給詞語找同義詞和反義詞、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式理解詞語,抓住關鍵詞和關聯詞理解體會句子,從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在教學中,盡管我課前精心備課,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課上了下來后,也留下了很多的遺憾,這些都充分說明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技巧、教學機智、把握教材處理教材、組織教學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后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總結與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重點詞的理解,朗讀,想象畫面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2、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3分)

            1、(出示課件首頁:流水聲響起)同學們,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去小溪邊。聽,小溪唱著歡快的歌兒向前流淌,它流過田野,經過果園,滋潤著土地,澆灌著良田,它就像一條鋪滿水晶的路,蜿蜒曲折,緩緩向前。咦,這是什么?(指搭石)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什么是搭石呢?

            4、哦,原來這就是搭石,是給人們帶來方便的一些石塊。這么普通的搭石,卻吸引了作者的眼球,他從中看到了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跟隨作者劉章去鄉村游覽一番,去“觸摸”這些平凡而可愛的搭石。

            二、發現美(5分)

            1、(課件:打開“讀一讀”)

            (1)這小溪,這搭石,這鄉親,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讓我們走進小村莊,去細細地體會文中流淌著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3分鐘)

            2、討論交流: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呢?(美麗風景)(課件:打開“討論與交流”)(板書:景美)那課文除了寫景美,還寫了什么呢?過渡: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仔細讀課文用心觀察發現。

            三、品味美(22分)

            1、默讀課文(2-4自然段),用我們的心靈去品味這道風景里的美。

            2、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與同學交流、體會。(提出具體學習任務:默讀2-4自然段,人們走搭石的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美呢?邊讀邊劃)(2分)

            (一)“擺搭石”句子(第2自然段)(7分)(讓我們細細地來品味這些美吧!依順序交流)

            1、生找句子。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師范讀)

            2、師:“無論、只要、一定、直到、才肯”讀重強調了什么呢?(老人認真細致的動作,表現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優秀品質)(指導學生讀)

            3、師:多好的老人呀,當他急著趕路,卻發現搭石不穩時,他會怎么想呢?表情會怎樣?

            4、師:多么淳樸善良的老人啊,他不僅這樣地想著,還會這樣做著,他是怎樣做的?

            5、老人生怕搭石不穩,是反復地踏,從老人反復踩踏的動作中,你感受到什么?(奉獻美或心靈美)(板書:奉獻美)

            6、讓我們帶著這種美去讀讀,生齊讀。師引讀:當大爺早上去喝茶,經過搭石時,只要……當大爺傍晚接孫子放學回家經過搭石時,只要……(師生合作讀)

            (二)“走搭石”句子(第3自然段)(6分)

            1、(那一行人怎么走搭石呢?)指名讀句子。出示:“每當上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2、“一行人”中“行”怎么讀?體育課上我們常排成很整齊的一隊,叫排成一行(háng)而這些在搭石行走的人叫一行(xíng)人。(齊讀“一行人”)

            3、體會“協調有序”(從哪里可以看出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組學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們合作著讀一讀。

            4、師: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剛抬起腳來,后面的就緊跟上去。誰也不搶路,誰也不突然止步,這叫——協調有序。是不是事先排練好的呢?(不是)由此可見,人們之間的——和諧美。(板書)

            4、聽,他們在協調有序地走著,你聽見什么聲音了嗎?(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你還看到了什么?(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5、好一幅美麗的圖畫啊!這鄉親們走搭石的情景竟也能構成一幅如此和諧的美景圖,你就不想通過你的朗讀把這幅畫再現出來嗎?(指導朗讀)(如:好文章要讀出韻味來,把感知的美讀出來,誰來挑戰他?)

            6、是啊,每當下工,一抹夕陽照在小溪上,溪水在夕陽的映襯下閃著一縷一縷的光彩,聽著潺潺的流水聲,附著踏踏腳尖點搭石的聲音,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這美麗和諧的畫面。(齊讀)

            (三)“謙讓美”“敬老美”句子(第4自然段)(8分)

            1、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出示:“經常到山里的人……理所當然的事”

            ①自由讀第一句話,想象當時的情景,兩人碰面會說些什么?同桌之間表演一下,并指名上臺表演。從中你發現了怎樣的美呢?生自由發言。(板書:謙讓美)

            ②這種事情是不是經常發生?你從哪里讀懂的?(經常、大概)這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平常的事,多令人感動呀,你會怎樣去讀?指名讀。

            2、學第二句(敬老美的句子)

            ①那如果是老人來走搭石,又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呢?(出示句子)齊讀兩遍。你們能做做“伏下身子”這個動作嗎?(請學生在座位上做動作)

            這樣,老人就能輕而易舉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師:假如你是那位年輕人,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生:不需要

            師:為什么?生:因為我們家鄉的人都習以為常了,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多好的年輕人,(問另一位同學)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

            生:不會師:為什么?生:因為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哪,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一定也曾經(指課件文字)

            生齊: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師:因為(指課件文字)

            生: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師: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

            生:年輕人伏下身子背他師:因為生: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透過這個“伏”字,你看出了什么?生:敬老(板書:敬老美)

            師:透過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當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我覺得家鄉的人一代一代都是這么做的。

            3、多么善良、多么樸實的父老鄉親啊!他們美好的行為,美好的心靈,讓我們深受感動,讓我們帶著感動齊讀這段話。

            (四)最后一段(3分)

            1、這一塊塊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迎接著過往的鄉親。你們看,這搭石,不正是這群可愛鄉親們的寫照嗎?(課件:打開“體會語句”)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文意。(你讀懂了什么?)(看板書,從人們走搭石可以看出鄉親們具有奉獻美、和諧美、謙讓美、敬老美)

            2、作者正是借搭石來贊美家鄉的人啊!(板書:人美)讓我們用最美的音、最深的情來頌揚鄉親們這種偉大的人性美吧!

            四、尋找美(4分)

            1、是啊,這搭石構成的道道美麗風景,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五彩斑斕,使我們的生命也更有意義。作者從這不起眼的搭石中竟看見了美的畫面。你現在一定對美有了新的認識,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事情發生。讓我們一起尋找身邊的美吧。(課件:打開“發現美”)

            2、指名說說身邊這樣平凡事物中的美。

            3、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就一定會發現:原來我們生活中,美是無處不在的。

            五、分享美(2分)

            同學們,我們不但要善于發現美,更要去創造美,多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吧!你看他們……(課件:打開“分享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竇桂梅《搭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搭石》的教學設計06-21

          《搭石》教學設計09-21

          《搭石》的教學設計01-15

          《搭石》教學設計05-23

          搭石教學設計05-18

          搭石教學設計06-26

          《搭石》的教學設計06-21

          搭石的教學設計12-17

          人教版教學設計《搭石》12-1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 玖玖资源免费国产在线 |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88色鬼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看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自拍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