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傘表演》教學設計

          時間:2022-07-18 09:11:4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通用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跳傘表演》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通用7篇)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七單元80頁—81頁“跳傘表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計算十幾減7、減6等數的減法。

            2、進一步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用減法計算,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

            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探索退位減法的算理。

            教學準備:

            鉛筆、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復習舊知。同學們,我們在前面已經學了“誰比誰多幾”的內容,今天老師就來考考你們,看還記不記得是怎么解決的。

            (出示實物:左手拿2枝鉛筆,右手拿1枝鉛筆,老師提出問題:說說哪只手拿得多?多多少枝鉛筆?)(列式的方法:2-1=1)

            2、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回答得真棒!今天,老師帶大家觀看美麗的大森林舉行的一場精彩的跳傘表演。(板書課題:跳傘表演)

            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

            師:欣賞了精彩的跳傘表演,哪個小朋友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7只蝸牛,11只螞蟻參加跳傘表演。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一共有幾只動物參加跳傘表演?

            生:跳傘的螞蟻比蝸牛多幾只?

            2、解決問題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得很好!現在機靈狗想考考你們,參加表演的螞蟻和蝸牛它們的只數誰多?多幾只?你們能算出來嗎?試試看。(板書:誰多、多幾)

            ①嘗試解答

            根據同學們提出的數學問題,列出相關算式,寫在本子上。

            ②整理

            學生匯報列出的算式,說說算式的含義,并對算式進行整理。(11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這個算式表示什么?)

            板書:11–7=4

            3、重點研究11減幾的算式

            師:你能說說你是怎樣計算11—7的嗎?(板書:退位減法)

            讓學生自己通過擺小棒的方法,理解退位減法的各種方法。再讓學生匯報退位減法的方法,體現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教師小結,進一步讓學生得到鞏固和理解。

            三、理解運用,寓學于嬉

            1、課本P80試一試

            12一7=11—5=11—2=

            13一7=11—6=12—3=

            14一7=11—7=13—4=

            師:仔細觀察,發現了什么?(第一列減數相同,被減數依次增大,結果也依次增大;第二列被減數相同,減數依次增大,結果也依次減小;第三列被減數依次增大,減數也依次增大,介結果相同,都是9。)

            2、課本P81練一練

            3、課本P81第2題誰多?多幾只?

            4、課本P81第3、第4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每一組題有什么特點、規律,再計算。

            四、收獲喜悅,體驗成功

            師: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生:我學會了誰多、多幾,用減法計算;

            生:我學會了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

            五、布置作業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排一排、比一比等活動體會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初步理解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

            2、使學生探索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知道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用減法來計算。

            教學重難點:

            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少多少)的實際問題。

            理解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方法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課前口算練習:摘蘋果

            二、探究發現,建立模型

            1、出示課件:跳傘表演

            2、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哪些數字表示?

            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根據同學們提出的數學問題,將問題進行分類。

            4、研究14減幾的算式

            學生匯報,體現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方法1:圖示:用紅圈代表紅傘,黃圈代表黃傘,一個一個對齊,求出多出的部分。

            方法2:一個一個減,從14當中減去6,還剩8。

            方法3:把14拆成10和4

            10-6=44+4=8

            方法4:把6拆成4和2之后再連續減。

            14-4=1010-2=8

            6、小結: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解決策略。

            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1、比一比,算一算。(出示教材第10頁的習題)

            讓學生說《左邊比右邊的多幾個或右邊的比左邊的少幾個?列式解答。

            2、完成教材第11、12頁的練一練。

            四、總結歸納,提升經驗。

            這節課我們在解決跳傘問題中,學習了解決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知道減法計算,用大數減小數。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進一步體會比較兩個量的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豐富減法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并能解決相關問題。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能正確計算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并能解決相關問題。

            教學難點:

            能正確計算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并能解決相關問題。

            教學方法:

            動手操作法、比較法

            教具準備:

            圓形紙片(紅色)、三角形紙片(黃色)、正方形(藍色)若干。

            學具準備:

            紅色小棒、藍色小棒、黃色小棒若干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快問快答

            1、(小黑板)示圖,淘氣有6塊糖,笑笑有4塊糖,淘氣比笑笑多幾塊糖?(列算式)

            笑笑比淘氣少幾塊糖?列算式。

            2、明明1分鐘做了9道題,麗麗1分鐘做了7到題,明明1分鐘比麗麗多做幾道題?

            麗麗1分鐘比明明少做幾道題?列算式。

            3、11—9=(說算法)

            14—8=17—8=15—7=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喜歡看特技表演嗎?請同學們欣賞空中特技表演。

            2、觀察課本10頁圖:跳傘表演

            3、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動物飛行員在表演,有藍色隊紅色隊和黃色隊;

            (2)我想到了紅色隊比黃色隊多多少個?

            (3)黃色隊比紅色隊少多少個?

            (4)紅色隊和黃色隊共有多少個?

            (5)紅色隊比藍色隊多多少個?

            (6)我還想到了長大后也要學習跳傘表演

            二、自主探究

            1、解決問題

            (1)紅色隊比黃色隊多幾個?

            圓形紙片代表紅隊,三角形代表黃隊一一對應貼黑板上。

            學生看圖列算式。

            (2)藍隊比紅隊少幾個?

            圓形紙片代表紅隊,正方形代表藍隊一一對應貼黑板上。

            獨立列算式。

            紅色隊比藍色隊多幾個?結合圖指出:多出的7個也就是少出的7個。

            (3)、小結:像這樣比較兩個數的多少的問題要用什么方法計算?(減法)

            2、比一比,算一算

            指導審題,獨立列式。并說一說每個數代表什么。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少多少)時,用減法計算”的算理。

            2、理解比較意義下的減法,熟練掌握“十幾減9、8、7、6”的退位減法。

            3、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少多少),用減法計算。”

            教學難點:

            探討比較意義下的退位減法、準確列式計算。

            教學準備:

            鉛筆,不同顏色的小圓片,課件。

            教學環節擬設:

            復習檢測: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春天來了,小樹都發芽了,花兒也開了,大自然里美極了,小朋友們玩的可開心啦。瞧!天空中怎么也開出了朵朵鮮花呀……

            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看一場精彩的跳傘表演。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邊觀察邊思考:你能發現那些數學信息?

            2、提出數學問題:根據你發現的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紅傘比黃傘多幾個?藍傘比紅傘少幾個?)

            三、分析,解決問題

            1、一一對應法。

            2、直接列算式法。

            紅傘比黃傘多幾個?

            14—6=8(個)

            答:紅傘比黃傘多8個。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藍傘比紅傘少幾個?

            4、思考: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5、小結: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

            四、舉一反三

            數一數,做一做

            五、拓展探究(我是數學小專家)

            老師拿了7個蘋果要分給13個小朋友,夠分嗎?不夠缺幾個?

            六、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跳傘表演

            紅傘:14個黃傘:6個藍傘:7個

            紅傘比黃傘多幾個?藍傘比紅傘少幾個?

            14—6=8(個)14—7=7(個)

            答:紅傘比黃傘多8個。答:藍傘比紅傘少7個。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七單元加減法二的第二課時《跳傘表演》一課。

            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十幾減9、8的退位減法后,進一步學習十幾減7、6、5等數退位的減法。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20以內退位減法的思維方法和計算方法,但學生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比10以內的減法要困難一些,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計算十幾減

            7、6、5等數的退位減法。

            2、在探索退位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解題的多種方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計算退位減法的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

            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喜歡看特技表演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正在做什么?(課件出示)(板書課題——跳傘表演)?

            2、邊觀察邊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呢?

            生2:螞蟻比蝸牛多幾只?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題意。

            剛才同學們說得非常棒?參加表演的螞蟻和蝸牛它們的只數誰多?多幾只?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誰多、多幾及退位減法。(板書——誰多、多幾及退位減法)?

            請同學們繼續看屏幕,(課件出示)螞蟻有11只可以用11個圓圈來表示?蝸牛有7只可以用7個圓圈來表示。通過這個圖我們一下就能看出誰比誰多呢?生:螞蟻比蝸牛多。是的,螞蟻比蝸牛多,那多多少呢?你能列個算式嗎?

            根據同學們的回答?師板書?11—7

            提問:11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11—7又表示什么?

            ()“11”表示11只螞蟻;“7”表示7只蝸牛;“11—7”表示螞蟻比蝸牛多幾只。

            2、學習計算方法。

            (1)自主探索,小組交流。

            “11—7”到底等于多少、可以怎樣算、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交流,有困難的同學也可以利用學具擺一擺。

            (2)全班交流。

            誰能來說說你是怎樣做得?

            方法1:我們再來看剛才這個圖。(課件出示)上下圓圈一一對應,這樣從圖中一下就能看出螞蟻比蝸牛多4只。

            方法2:擺小棒。11只螞蟻可以用這11根小棒來表示,從這11根小棒當中減去和蝸牛只數相同的`7根,還剩4根。

            方法3:可以根據加法來算減法,想一想7+11因為7+4=11所以11—7=4。

            方法4:把11拆成10和110—7=33+1=4……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板書)

            (3)小結。

            剛才同學們說了很多計算的方法,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

            老師認為在實際計算中用把11拆成10和1,先算10—7=3再用3+1=4這種方法比較方便快捷。

            3、小練。

            猴子摘桃。(課件出示)

            11—2=911—3=811—4=711—5=611—6=5指名回答。同學們請觀察這幾道題,你發現了什么?

            【相同點:都是減法,并且是11—幾的退位減法。不同點:它們的減數在依次變大,而差在依次變小。】

            三、鞏固練習。

            小朋友們學得真快、我們再來算幾道題。

            1、看圖列式。

            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看81頁第2題。誰來讀題?你會做嗎?

            全班交流:

            (1)小雞和小鴨的只數,誰多?多幾只?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回答,教師課件演示。)

            (2)小松鼠和小兔子的只數,誰多?多幾只?(同上)

            2、12—幾的退位減法。

            12—6=12—5=12—8=12—4=12—9=12—7=

            自由練習,指名回答。同桌互相說說計算方法。

            3、口算。(摘蘋果)?

            16—9=12—4=14—8=14—7=15—9=16—8=

            你能摘到蘋果嗎?誰來試一試?

            4、看圖列式。

            (1)(出示課件)你能給這道題提個問題嗎?(麻雀比小燕子多幾只?)你會做嗎?在本上寫出答案。

            (2)鴨梨比草莓多幾個?(同上)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已經學完了,想一想你學會了什么??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多種方法來計算十幾減7、6、5等數的退位減法,我們也發現在實際計算中把十幾分成10和幾,先用10減這個數,再加上剩下的數,這種方法計算起來非常方便。老師希望課后同學們要多加練習,使我們的計算能更加快速和準確。

            板書設計:

            跳傘表演

            (誰多、多幾及退位減法)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結合具體情境,經歷用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簡單問題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掌握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經歷探索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過程中,學會從數學角度去觀察事物。

            教學重點:

            用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方法的過程。

            教具準備:

            小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藍天白云,天氣清涼,在美麗的大森林里,小蝸牛舉行了一場精彩的表演。你們想看嗎?(出示:從美麗的大森林伸展到藍藍的天空,再到陸續飛落的降落傘)(生答)現在老師就帶小朋友一起來欣賞小蝸牛的跳傘表演(指向黑板課題:跳傘表演)。請看大屏幕。引起學生的興趣。

            二、初學新課

            (初步探究)用電腦出示課本第全景圖

            你說一下這幅圖的意思嗎?

            提一個減法問題

            怎么列式?

            14—6=?該怎么算呢?下面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來

            14—6=8(個)

            還能夠提出不一樣的減法問題嗎?

            怎么列式?

            14—6=?該怎么算呢?下面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來

            14—7=7(個)

            觀察圖,理解圖意

            蝸牛在跳傘

            (1)背紅色降落傘的蝸牛比背黃色的多幾個?

            14—6

            紙上計算14—6=8

            (2)背藍色降落傘的蝸牛比背紅色的少幾個?

            14—7

            14—7=7引起興趣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引導釋疑

            (合作學習)出示11頁例題

            提問: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幾個蛋?

            怎么列式?

            11—5=?如何計算

            用小棒演示11—5=6(個)

            十幾減5會做了,那十幾減4,3,2呢?

            11—2=

            12—3=

            13—4=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進一步體會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可以用減法計算,豐富對減法意義的認識。

            2、能正確計算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并能解決相關問題。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少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方法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喜歡看特技表演嗎?動物園正在舉行一場精彩的跳傘表演,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看一看?

            二、探究新課

            1、說說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紅傘14個,黃傘6個。

            2、哪種顏色多?多幾個?紅傘比黃傘多幾個?你是用什么方法指導哪種顏色多?a。數一數b。畫一畫

            3、為了使我們看得更清楚明白,我們一起用畫圖的方法來說明圖中的信息。用○表示紅傘,用△表示黃傘。一個一個對齊。

            ○○○○○○○○○○○○○○

            △△△△△△

            說明:要求紅傘比黃傘多幾個,只要把紅傘和黃傘一樣多的部分拿走,剩下的就是多出來的。就是要求14個比6個多幾個,也就是從14個里面去掉6個。求紅傘比黃傘多幾個,可以用減法來計算,怎么列式?14—6=8(個)

            4、黃傘比紅傘少多少個?從圖上看一看,少的部分也就是剛才紅傘比黃傘多出來的部分。因此,紅傘比黃傘多幾個和黃傘比紅傘少幾個是一樣的意思,都是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用減法計算。

            5、藍傘比紅傘少幾個?畫圖,再列式。14—7=7,并說說各數表示的意義。追問:藍傘比紅傘少幾個?也就是紅傘比藍傘多幾個?

            6、小結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問題,用減法計算,把大數減小數。問法雖然不同,但表示的含義一樣。

            7、你能再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11頁:試一試

            四、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兩數相差的實際問題,知道用減法計算,用大數減小數,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跳傘表演

            紅傘比黃傘多幾個?

            ○○○○○○○○○○○○○○

            △△△△△△

            16—6=8(個)藍傘比紅傘少幾個?

            ○○○○○○○○○○○○○○

            △△△△△△△

            14—7=7(個)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讓學生初步掌握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方法,并把十幾減8、減9的計算方法遷移到十幾減5、4、3、2、當中去,在教學中創設動物跳傘表演的情境,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并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兩數相差多少的計算方法。通過讓學生畫圖,將具體情境轉化為圖形比較,再進行抽象,多數學生能理解,并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其次,應多讓學生講,明白誰比誰多,反過來,即誰比誰少,僅是說法不同,但意義是一樣的。由于學生的認知發展對逆向思維仍不能很好的掌握,故在教學中形象的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

          【《跳傘表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跳傘表演的教學反思11-26

          《跳傘表演》教學反思11-01

          《跳傘表演》的教學反思01-04

          一年級下冊《跳傘表演》教學設計07-02

          級數學上冊《跳傘表演》教學反思12-15

          《雜技表演》教學設計11-25

          一年級上冊《跳傘表演》教案范文11-24

          歌表演《上學歌》教學設計09-13

          《第一次跳傘》課堂教學實錄片斷 教案教學設計12-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一级亚洲欧洲国产网站 | 亚洲男人女人热热 | 久久精品国产高清 | 日本免费观A视频网 | 日韩AV变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