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9-29 09:06:0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九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九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微課基本信息

            知識點名稱

            紋樣的變形方法

            學科類型與教學對象

            美術 初一年級

            上課時間長度

            8分鐘

            教學目標:領略自然中花卉的美,分析花卉紋樣的設計方法。

            教學資源與環境:

            廣州作為花城大家都十分喜歡花,花卉和花卉紋樣是大家都熟悉的主題,生活中經常運用花卉紋樣做裝飾,教學各環節都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展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各花的生長過程視頻。感受鮮花的美麗造型,引導學生以花為元素進行紋樣的設計。

            二、發展

            1.請學生仔細觀察圖例比較一下花卉紋樣與自然的花有什么不同,嘗試分析圖例中的紋樣運用了什么樣的變化方法?

            2.教師分析自然花卉轉化到裝飾性紋樣的常用變化設計方法:省略法、夸張法、添加法、幾何法等。

            三、總結和提出創作要求。變化是紋樣設計的靈魂,是藝術的再創造。紋樣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請以鮮花為創造素材,設計紋樣裝飾生活。

            設計理念與特色:

            “源于自然的啟示”是本課總的設計理念,自然的美是美術創造的重要靈感來源,本課主要圍繞自然界的花卉美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欣賞自然界中的花卉感悟自然的美,學習運用美術的紋樣設計基本方法再通過自己巧妙提煉加工構思創造美術作品。啟發學生發現美、探尋美的規律,在生活中創造美,把美術教學的美育功能融匯課堂之中。

            教學反思:

            初中的學生對生活有一定的觀察力,簡單的花卉造型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在創作紋樣的時候往往是缺乏方法,所以這課是以圖例啟發學生找紋樣的變化規律和方法。先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思考探究,然后教師再通過典型的圖例分析幾個常用的變形方法,引導學生在創作紋樣時把自己的創意結合一定的設計方法來創造作品。當然由于微課的時間限制,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是很有限的,所以要提出課后的創作要求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紋樣的創作方法。

            特色與點評:

            從欣賞自然界花的生長視頻作為導入,吸引起學生的興趣;再從生活中花卉紋樣的應用中探究紋樣的創造方法;最后落實到具體物品的裝飾紋樣的創造,啟發學生從具象到抽象再回到實物的審美中來。重點落在花卉紋樣變化設計方法中,解決了這個重難點后,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紋樣的知識就變得水到渠成了。解決重點的方法是通過圖例比較分析、教師示范、自制教具的運用,讓學生得到思維的啟發理解紋樣的創造方法。全部教學內容都圍繞學生熟悉的生活逐層深入,作品既重視美觀和實用功能,又緊扣自然啟示的主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 教學設計說明

            1、本單元所選的課文,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提醒人類已漸漸與自然疏離,地球上出現了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本課《旅鼠之謎》就深刻反映了人類的無限制繁衍所帶來的問題。課文雖是自讀課,但帶給人們的反思卻是深刻的。本文內容淺顯,極易理解,但本著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閱讀教學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

            2、整體思路

            (1)輕松的話題導入。

            (2)在分角色朗讀課文后,解決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3)通過追問,分析課文其次部分。

            (4)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文章帶給人們的啟示。

            (5)分析本文與其它說明文的區別。

            (6)講述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奇異的現象。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二、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極有趣味的說明文,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說明文。文章敘述“我”與丹尼斯的交談,“我”時而懷疑,時而“驚訝”,時而“迷惘”,時而猜測,進而疑惑,最后還有一出滑稽戲,結句卻是一個嚴肅的問題,亦莊亦諧。采用這種方式講旅鼠之謎,具有藝術效果,既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又解人疑惑,發人深思。本文的重點,不是在給人們講述故事,而是在于引發人們對一些問題的深入的思考。

            2、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此文十分感興趣,這是個極好的切入點,并且課文也十分淺顯,因此,對于教材的理解問題應該不大。但學生的見識短淺,思路狹窄,因此,還是應該簡單的查找資料,開闊視野。另外,本文對人類的啟示是個難點,學生想的也許不夠全面和深刻,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了。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比較本文與一般說明文寫法上的不同。

            (2)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文章給人類帶來的啟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欲望。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旅鼠的三大奧秘。

            教學難點:多角度理解對人類的啟示。

            1、重點擬定原因及怎樣落實。

            (1)全文圍繞旅鼠的三大奧秘展開,后“我”進行追問,使人們對旅鼠有了全面的認識。文章內容生動、有趣。學習本文,應全面了解旅鼠的三大奧秘。在讀書中落實這一問題。全文共二十八個段落,集中交待旅鼠奧秘的應從第七段到第十七段。精讀這一部分,對抓住全文主要內容很有幫助。文章以對話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分角色朗讀會更適合本文,學生也會更感興趣。朗讀后,圈點勾畫把握內容要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科學童話。它通過小青蛙在石橋洞里聽到自己的回聲以及和媽媽對話,生動有趣地說明了什么是回聲和產生回聲的原因,深入淺出地告訴了我們一個科學知識。課文優美、生動,動靜結合,給人以美的享受。

            【學習目標】

            1.認識“呱、圈”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第四和五自然段,讀出親切,歡快的語氣。

            3.通過課前體驗,朗讀課文,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探索科學興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情朗讀課文,重點理解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教學難點】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看大屏幕,師:同學們請你們閉上小眼睛,仔細聽聽,這是什么聲音。師:誰來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2.師:今天我們來學一個和回聲有關的故事。

            3.師:請同學們拿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回聲}

            師:同學們請注意“聲”字不僅翹舌而且還有后鼻音。{板書:shēng}讀“聲”。

            4.師:請同學們把課題齊讀一遍。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在每個自然段前標上序號。師:恩,有的同學速度很快,已經讀好了,坐端正了。

            2.檢查生字:

            呱 哩 圈 紋 碰 返

            師:誰來讀讀第一個字?拼讀。師:你的三拼音讀得很準。師:誰再來試試?師:你的聲音很響亮。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讀吧!師:下一個,誰來?你來讀。師:你的輕聲讀得很好!師:我們學著他的樣一起讀讀。

            師:第三個字有點難讀,誰來試試?師:三拼音節讀得很準。師:一起讀!

            師:下個字,請你讀!師:前鼻音讀得真準。大家一起來試試!

            師:誰來讀第五個字?師:很好,后鼻音讀得很準。師:請大家齊讀。師:恩,同學們都讀準了!

            師:最后一個字!請你讀。師:全班跟讀。

            3.去拼音讀字。

            師:去掉拼音帽還能讀準嗎?自由試一試。師:都讀好了嗎?現在我們來開火車,火車火車往哪開?

            4.讀詞語。

            師:生字躲到詞語里去了。你還會讀嗎?呱呱叫一圈圈波紋碰到返回

            師:現在請同學們同桌互相讀這些詞,如果你的同桌還讀不準的,請你幫幫他!一起讀讀!

            5.了解“返回”

            師:最后一個詞“返回”有個小秘密,返就是回的意思,我們再來讀讀這個有趣的詞吧!(齊讀)

            6.讀詞、句子(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紋)

            師:大家看“一圈圈”和“波紋”碰到一塊兒了,你會讀嗎?你讀,你讀。師:這就是一圈圈波紋,一起讀。師:(電腦屏幕用鼠標點)現在老師把詞語放進句子里,你還會讀嗎?自己練一練。請你讀!師邊做動作,邊讀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紋。請大家帶著動作讀。

            三、細讀課文,感悟回聲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師:同學們生字寶寶我們已經掌握了,那現在老師想問問你們:這篇課文講了誰和誰的故事呀?

            2.師:是呀!小青蛙跟著媽媽來到橋洞底下,他看到了什么?你們覺得這里的景色怎樣呀?

            3.師:是呀!特別美!課文的哪個自然段描述了這個美麗的地方呢?

            師:你能不能美美地讀一讀這個自然段?請你來!師:我聽到他讀得真美呀!讓我們一起來學他的樣讀一讀吧。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是呀!小青蛙看到美麗的景色,高興地叫?注明:師引讀,點擊屏幕。

            師:這時橋洞里傳來了一個聲音——(師輕讀)“呱呱呱,多好看哪!”

            師:小青蛙緊接著又問?

            師:“你是誰?你在哪兒?”

            2.師:(出示這句話:呱呱呱,多好看哪!)仔細看,這句的結尾是什么標點符號呀?

            師:說明他心里怎么樣?師:那我們一起來高興地讀讀這句話吧!誰再來讀讀?他讀得真高興呀,我們再來讀讀!

            師:(出示這句話:你是誰?你在哪兒?)這句是什么標點符號呢?師:那該怎么問呢?請你來!(我們在讀問句的時候,要稍微地往上揚一點,像老師這樣,){范讀}我們一起來問問吧!

            3.師:誰想來表演這只小青蛙?誰想來表演那只看不見的小青蛙?咱們一起來看看,看不見的.小青蛙是怎樣學小青蛙說話的。學生評價。

            4.師:小青蛙這時聽到有一只青蛙在學他說話,他心里會感到怎樣?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于是,他就去問?誰來讀讀他問媽媽的話?(指導讀出奇怪的語氣。)我聽到他讀出了那種奇怪的感覺。我們也一起來奇怪地問問吧!

            (四)學習第四——六自然段。

            師:青蛙媽媽聽了小青蛙的話是怎樣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同學們,青蛙媽媽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里。這時河水發生了什么變化呢?請同學們先讀讀第四自然段,再來填一填吧。師:誰來填?師:我們一起讀。

            (2)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河水是怎樣變化的吧?

            (3)師:誰來讀讀這段話?我聽到你的碰字字音讀得比較重。

            師:誰再來讀?你的蕩字也讀得比較重了。我們大家一起再來讀讀吧!

            (4)師:是呀,石子一扔,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紋。水的波紋{板書:水波}碰{板書:碰}到了?{板書:河岸}又怎么樣?(師邊做動作演示){板書:蕩}

            (5)師:我們再來讀讀這河水的變化吧,會做動作的同學可以邊讀邊做動作。

            2.學習第五自然段

            (1)師:還有什么波紋也跟河水的波紋一樣呢?讀讀第五自然段,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

            師:請你說!你找到了什么?(生:聲音的波紋)

            (2)師:哦,聲音的波紋,那聲音的波紋又是怎樣變化的呢?請同學們填空:聲音的()碰到橋洞的(),要( )回來。這樣,小青蛙就能聽到()啦。這返回來的聲音就是( )。師:請你來填!師:一起讀。

            (3)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來感受下小青蛙的回聲吧!

            (4)師:你能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小青蛙為什么能聽到自己的回聲嗎?

            (5)師:是呀,聲音的波紋{板書:聲波}碰{板書:碰}到了?(生:橋洞的石壁){板書:石壁},也要返回來{板書:返}。(手演示)這樣我們的耳朵就聽到回聲了。(一只手指著耳朵)這就是回聲。(手指著板書課題)

            (6)師:聲音的波紋可真有趣呀,誰來讀讀這句話?請你讀!恩,我聽到你的返字讀得比較重,大家再來讀讀吧!

            (7)師:是呀,這就是回聲,青蛙媽媽就是想把這個道理告訴小青蛙的,我們把青蛙媽媽說的話讀一讀吧!

            (8)師:小青蛙明白了回聲,高興得一蹦老高,說:“(生:媽媽,我明白了,這就是回聲吧?)”師:媽媽笑著點點頭。

            3.學習第六自然段

            (1)師:小青蛙又游回橋洞里,(生:呱呱地叫個不停)。橋洞里立刻響起了一片呱呱的回聲。小青蛙歡快地說:“(生:多好玩啊!)”

            (2)師:小青蛙懂得了道理,多高興呀!同學們,讓我們把自己當成小青蛙,高興地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吧。

            四、學寫生字

            (一)學“影”字

            1.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也和小青蛙一樣,帶著歡快的心情來學寫兩個生字吧!看到“影”字。師:同學們看看這個字是什么結構呀?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

            2.這個字的部首是什么呀?這個三撇就是我們今天新學的部首,我們仔細觀察寫這三撇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呀?要注意這三撇起筆在同一條線上。我們在寫這個字的時候還要注意左邊要寫得比較(生:寬)右邊寫得比較(生:窄),(師:加上手勢)這就叫左寬右窄。

            (二)學“游”字

            1.看看這個字,游的左邊是?(生三點水),中間是?(生方),右邊是?(生撇,橫,子,)老師有個好方法來記這個字:大人帶著孩子到一個方方的池塘里游泳。

            2.這就是什么字呀?閉上眼睛記一記,記住了吧?我們一起來寫一寫,(書空)小手拿出來。預備齊,點(生繼續讀)。(師生一起寫,師注意面對學生書空)同學們注意這三個部件要寫得瘦長一些。

            3.下面老師把兩個字送進田字格!{板書“影和游”}請你們用小眼睛仔細觀察!現在你們也把這兩個字送進田字格里吧,描一個,寫一個。(師范寫“影和游”,生描和寫)師提醒寫字姿勢。

            4.學生作業展示: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某某的影字三撇的起筆在同一條直線上,(用筆指著書上)整個字擺在田字格的正中央,而且寫得左邊寬右邊窄。哎呀,真棒!打鉤。

            5.這個學生的游字三個部件寫得瘦長,而且挨得很緊,像一家人,真不錯!打鉤。

            五、拓展

            1.師:同學們,生字我們就學到這,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很有趣的課文《回聲》,平時你們聽到過回聲嗎?(生:聽到過)你們是在哪聽到的呢?

            2.師小結:除了回聲,其實我們的生活處處存在著一些自然科學現象,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我們就會發現很多很多,用你們的眼睛,用你們的心到生活中去發現吧。

            3.師:好,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讀懂了課文,還學寫了兩個生字,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剩余的生字,并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回聲優秀教學設計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繼續支持語文網,并提出您的寶貴建議,小編會盡最大的努力給大家收集最好最實用的教學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了解科學技創造的奇跡及威力。

            3、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變化。

            4、能聯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

            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自主學習 點撥指導

            1、理解詞語:

            呼風喚雨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

            2、分組討論:

            區別發現與發明,舉例說明,哪些是發現哪些發明。

            3、自主學習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4、檢查自學情況:

            抽生認讀,開火車組詞。

            5、熟讀課文,勾出不懂的詞句。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全文圍繞哪一段來寫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齊讀。

            2、抽生讀第2自然段,找出關健詞,師板書:

            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3、自讀第3段,回憶歷史,千里眼順風耳指什么?說明什么?

            師板書:

            過去用千里眼順風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說明科學技術發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讀第4段,勾畫出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生歸納、師板書:

            登上月球 潛入深海 洞察天體 探索奧秘

            電視 電話 因特網 飛機 火車 遠洋船

            6、齊讀第5段,師總結板書:

            回顧歷程 科學創造神話 美化生活

            展望未來 科技創造奇跡 改善生活

            二、聯系實際討論感受

            設問: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產品?

            2、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

            3、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暢談收獲總結提高

            總結:

            1、齊讀全文,感受呼風喚雨的世紀。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3、20世紀已經過去,二十一世紀屬于我們,同學們,你們將怎樣暢想未來?

            四、布置作業(選做)

            1、練筆:

            未來的。

            2、繪畫:

            科幻畫。

            3、辦小報:

            科技之光。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虛心求教的科學態度。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讀準多音字“調、覺、難、別、結”的讀音,理解有關詞語。

            3、能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進義詞。

            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繼續練習用正確的方法讀懂日記;懂得獲得知識的科學態度。

            教學難點 從課文內容理解什么是獲得知識的科學態度。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讀準多音字,理解有關詞語。

            3、能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近義詞。

            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談話揭題、解題,導入 新課

            (1)春天到了,大地復蘇,百花爭艷。小蝌蚪也耐不住性子也出來了游玩了。在這美好的春光里,小朋友去踏青,找春天,卻發現了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

            (2)讀課題:理解“不和群”是什么意思?

            (2)導入 :這只小蝌蚪為什么“不和群”?學了課文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2、默讀課文,初知大意,討論:

            (1)這只小蝌蚪為什么不合群?

            (2)它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

            3、學生自學后檢查

            (1)讓學生說說這些字該怎么記?字型分析:孤、扭(筆順)略。

            (2)指名接讀課文,正音。(成群接隊、鬧別扭、調皮、覺得、難道、請教、略微)

            (3)作業 本第一題。

            (4)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發現( ) 孤獨( ) 確實( )

            (4)解釋詞語并造句:別扭、悠閑

            4、講讀第1段

            (1)這一段交代了哪些情況?(人、地、時、事)

            (2)我看見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3)看圖,說說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游的?(理解“孤零零”)其他蝌蚪是怎樣游的?(理解“成群結隊”)

            (4)“鬧別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像鬧別扭似的?

            (5)齊讀

            作業 :抄寫生字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虛心求教的科學態度。

            2.讀懂這只小蝌蚪為什么不和群的原因。并能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兒啟示.

            3.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二、講讀第2段

            討論:

            (1)為了讓它回到大伙兒中間,我們想了個什么辦法?(看插圖聯系課文說一說。)

            (2)用“----”劃出寫我把這只小蝌蚪撥進蝌蚪群的句子,想一想我撥了幾次。

            (3)我們兩次撥蝌蚪,結果怎樣?用“﹏﹏”劃出有關句子。

            (4)兩次撥蝌蚪,結果是否一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第一次:“從隊伍中鉆出來”、“單獨”;第2句:“仍舊”“從隊伍中鉆出來”,“自個兒”)

            三、齊讀第3段。

            ①比較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

            難道它們不是一家人?

            它們一定不是一家人!

            ②“不是一家人”指什么?(不同類)課文用第1句而不用第2句說明什么?(能有根據地大膽地設想,但不輕易下結論。)

            四、學習第4段

            (1)他們的假設對嗎?從哪能個詞可以看出?(確實)為什么說它們不是“一家人”?

            (2)我和永明是怎樣獲得可靠的結論的?(請教老師)

            (3)創設情景:永明和我怎么問老師?

            (4)討論:青蛙的蝌蚪和癩蛤蟆的蝌蚪到底有什么不一樣?讀后表達:可以畫圖、可以填表,可以用語言表述。

            五、第5學習段

            “這樣”指什么?我和永明終于弄清了這只小蝌蚪為什么不合群的原因,心情一定會怎樣?以這種心情讀這段課文。

            六、總結全文

            (1)這篇課文主要寫一件什么事?這件事跟時間有什么關系?(春天是蝌蚪活動的季節)

            (2)我和永明能弄清不合群的小蝌蚪獨游的原因靠的是什么?

            七、綜合提高:

            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就這樣離家在外面,請你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兒啟示;(討論在啟示中要寫清什么?)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 教學知識點

            1、 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的過程,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系.

            2、 理解二次函數與 x 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關系,理解何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根和沒有實根.

            3、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數與y =h 交點的橫坐標.

            二、 能力訓練要求

            1、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 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2、通過觀察二次函數與x 軸交 點的個數,討論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3、通過學生共同觀察和討論,培養合作交流意識.

            三、 情感與價值觀要求

            1、 經歷探索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的過程,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2、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1.體會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系.

            2.理解何 時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兩個相等的實根和沒有實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數與y =h 交點的橫坐標.

            教學難點

            1、探索方程與函數之間的聯系的過程.

            2、理解二次函數與x 軸交點的個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個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討論探索法

            教學過程:

            1、 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我們已學過一元一次方程kx+b=0 (k0)和一次函數y =kx+b (k0)的關系,你還記得嗎?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當一次函數中的函數值y =0時,一次函數y =kx+b就轉化成了一元一次方 程kx+b=0,且一次函數的圖像與x 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現在我們學習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數,它們之間是否也存在一定的關系呢?本節課我們將探索有關問題.

            2、 新課講解

            例題講解

            我們已經知道,豎直上拋物體的高度h (m )與運動時間t (s )的關系可以用公式 h =-5t 2+v 0t +h 0表示,其中h 0(m)是拋出時的高度,v 0(m/s )是拋出時的速度.一個小球從地面被以40m/s 速度豎直向上拋起,小球的高度h(m)與運動時間t(s)的關系如下圖所示,那么

            (1)h 與t 的關系式是什么?

            (2)小球經過多少秒后落地?你有幾種求解方法?

            小組交流,然后發表自己的看法.

            學生交流:(1)h 與t 的關系式是h =-5 t 2+v 0t +h 0,其中的v 0

            為40m/s,小球從地面拋起,所以h 0=0.把v 0,h 0帶入上式即可

            求出h 與t 的關系式h =-5t 2+40t

            (2)小球落地時h為0 ,所以只要令 h =-5t 2+v 0t +h 0中的h=0求出t即可.也就是

            -5t 2+40t=0

            t 2-8t=0

            t(t- 8)=0

            t=0或t=8

            t=0時是小球沒拋時的時間,t=8是小球落地時的時間.

            也可以觀察圖像,從圖像上可看到t =8時小球落地.

            議一議

            二次函數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圖像如下圖所示

            (1)每個圖像與x 軸有幾個交點?

            (2)一元二次方程x2+2x=0 , x2-2x+1=0有幾個根?解方程驗證一下, 一元二次方程x2-2x +2=0有根嗎?

            (3)二次函數的圖像y=ax2+bx+c 與x 軸交點的坐標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的根有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后,解答如 下:

            (1)二次函數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圖像與x 軸分別有兩個交點、一個交點,沒有交點.

            (2)一元二次方程x 2+2x=0有兩個根0,-2 ;x2-2x+1=0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1或一個根1 ;方程x2-2x +2=0沒有實數根

            (3)從圖像和討論知,二次函數y=x2+2x與x 軸有兩個交點(0,0),(-2,0) ,方程x2+2x=0有兩個根0,-2;

            二次函數y=x2-2x+1的圖像與x 軸有一個交點(1,0),方程 x2-2x+1=0 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1或一個根1

            二次函數y=x2-2x +2 的圖像與x 軸沒有交點, 方程x2-2x +2=0沒有實數根

            由此可知 ,二次函數y=ax2+bx+c 的圖像與x 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小結:

            二次函數y=ax2+bx+c 的圖像與x 軸交點有三種情況:有兩個交點、一個交點、沒有焦點.當二次函數y=ax2+bx+c 的圖像與x 軸有交點時 ,交點的橫坐標就是當y =0時自變量x 的值,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基礎練習

            1、判斷下列各拋物線是否與x軸相交,如果相交,求出交點的坐標.

            (1)y=6x2-2x+1 (2)y=-15x2+14x+8 (3)y=x2-4x+4

            2、已知拋物線y=x2-6x+a的頂點在x軸上,則a= ;若拋物線與x軸有兩個交點,則a的范圍是

            3、已知拋物線y=x2-3x+a+1與x軸最多只有一個交點,則a的范圍是 .

            4、已知拋物線y=x2+px+q與x 軸的兩個交點為(-2,0),(3,0),則p= ,q= .

            5. 已知拋物線 y=-2(x+1)2+8 ①求拋物線與y軸的交點坐標;②求拋物線與x軸的兩個交點間的距離.

            6、拋物線y=a x2+bx+c(a0)的圖象全部在軸下方的條件是( )

            (A) a0 b2-4ac0(B)a0 b2-4ac0

            (B) (C)a0 b2- 4ac0 (D)a0 b2-4ac0

            想一想

            在本節一開始的小球上拋問題中,何時小球離地面的高度是60 m?你是怎樣知道的?

            學生交流:在式子h =-5t 2+v 0t +h 0中v 0為40m/s, h 0=0,h=60 m,代入上式得

            -5t 2+40t=60

            t 28t+12=0

            t=2或t=6

            因此當小球離開地面2秒和6秒時,高度是6 0 m.

            課堂練習 72頁

            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如下內容:

            1、若一元二 次方程ax2+bx+c=0的兩個根是x1、x2, 則拋物線y=ax2+bx+c與x軸的兩個交點坐標分別是A(x1,0 ), B( x2,0 )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與二次三項式ax2+bx+c及二次函數y=ax2+bx+c這三個二次之間互相轉化的關系.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3、二次函數y=ax2+bx+c何時為一元二次方程?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具準備】

            多媒體識字課件:

            ① 三維動畫《找生字》:以課文插圖為背景設計春天萬物復蘇的動畫片,把生字藏于花草樹木之中,以教材中卡通人物形象為教材代言人,讓兩個小人互相幫助把生字一個個找出來,讀正確的,相應的生字就跳出來,變大,再跳入下方的格子里;讀錯的(遮、觸)總也進不了格子里,這時小人頭上出現一個大問號,再出現這兩個字的注音版,聲母以閃爍強調,小人再讀,讀正確后,生字跳入格子里。最后生字都入格。

            ② PPT課文全文,要認的生字用紅色突出。

            ③ PPT擴展短文。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9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愿意積累和運用描寫春天的句子。

            4、有興趣走進春天,去發現春天的特點。

            【重點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去感悟初春的勃勃生機。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激趣導入

            初讀

            識字

            1、同學們,一年級的時候我們一起學過描寫春天的課文,我們一起唱過《春天在哪里》的歌曲。現在,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讓我們走進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手去觸摸,用心去發現吧。同學們,請大家打開書,借助課文下面帶拼音的生字,來試著讀讀課文,讀完后先說說自己畫出了哪些不會認的字,再交流交流我們的新發現。

            2、請大家說說自己畫出了哪些不會認的字。

            3、(出示我會認圖標)同學們,我們先來看一段動畫片(出示動畫《找生字》),同學們畫出的生字都藏在這些花草樹木之中,課本上的學習伙伴把這些生字找到了,我們會認嗎?

            4、同學們,請大家擺好自己的生字卡片,老師讀一個生字,你就把這個生字卡片舉起來。 1、試讀課文,讀錯的字師生共同糾正,并可交流怎么記。

            2、學生舉手說自己畫出了哪些不會認的字。

            3、動畫里的小伙伴找一個,學生認讀一個,讀錯遮、觸,學生、教師、動畫合力糾正,強調翹舌。

            4、聽教師讀,舉起相應的卡片

            朗讀感悟

            背誦 1、同學們的卡片舉得又快又正確,說明大家認識這些字了。我們再來讀課文,讀完后交流交流我們的新發現和想問的問題。

            2、誰能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

            3、同學們,你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了什么?

            4、還有誰也想把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讀出來?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讀一讀,比一比,好嗎?

            5、這一課寫得真美,同學們讀得真好,讓我們自由地細細地品讀,再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美美地讀給大家聽聽吧。

            6、要是能把這么美的課文背下來,那該多好啊!(出示圖標讀讀背背)

            7、很多同學都能背誦了,要是春游回來,很多同學還會說說自己眼中的春天呢! 1、學生自由讀課文,學生交流:⑴ 我發現這一課寫的是幾個孩子去找春天。⑵ 我想問這幾個孩子找到春天了嗎?是怎樣找到的?⑶ 我發現這一課寫的是春天剛到的時候

            2、一生讀。

            3、⑴ 聽出了欣喜的感覺;⑵ 聽出了他對春天的喜愛

            4、學生紛紛站起讀。

            5、學生個別讀:⑴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相機引導理解探和初春的特點。⑵ 早開的野花,那是春天的眼睛吧?⑶ 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6、想背誦,用自己的方法練習背誦。或看圖背誦,或同桌互背

            7、春天這么美好,老師,帶我們出去春游,好嗎? 指導

            寫字

            1、(出示我會寫圖標))同學們,請準備好紙和筆,我們一起來寫字。

            2、誰能先說說寫這一課的九個字要注意什么。(范寫溪)重點強調右下是大。(范寫解)重點強調右邊的組合。

            3、我們每個字寫兩遍。 1、準備好紙和筆。

            2、⑴ 學生:探搖都是提手旁的字,而且這兩個字的右邊都是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邊短,下邊長。搖字右邊第一撇是橫撇。⑵ 凍溪要注意區別兩點水與三點水旁。③我發現解字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

            3、每個字寫兩遍。 發現

            擴展

            1、同學們,除了春天里的發現,在學習這一課時還有什么發現嗎?

            2、給學生準備一些寫春天的小詩文,嵌入本課生字,讓學生自主閱讀,然后交流展示。

            1、⑴ 發現找找說說里的字可以與不同的字組成不同的詞語,比如:嫩草可以組成嫩草,嫩芽可以組成嫩芽,野草可以組成野草,野花可以組成野花⑵ 發現這一課要寫的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除了野和解,其他都是左小右大。

            2、喜鵲叫了,桃花開了,柳樹吐出了嫩芽芽。冰雪化了,北風躲了,小草探出頭來了。 小喜鵲像是害羞似的,在林子里叫著,遮遮掩掩的,讓我看不清他的樣子。我很喜歡喜鵲,我到林子里找它們,我想告訴它們,我是它們的好朋友,我想觸摸它們的羽毛,但我不會傷害它們。

            我終于在林子里找到小喜鵲了,它們停在高高的樹枝上,就像一個個動聽的音符。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十個生字及組成的詞,并認讀“肯、脖、輸、跪”四個二類字。

            2、能把課文的內容表演出來。

            3、通過看圖和學文,教育學生懂得全面看待自己別人,只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是不對的。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總結自己的短處和同學的有哪些長處。

            2、《駱駝和羊》的幻燈片、本課重點段落的幻燈片、詞語卡片。

            教學流程:

            一、看圖導入 :

            同學們,(指著投影出現的駱駝和羊的圖)畫上畫的是什么?它們長得怎么樣?(學生各抒己見,預設學生心理:駱駝長得高,羊長得矮。)

            就因為一個長得高,一個長得矮,兩人都認為自己的高好,自己的矮好。于是就發生了比一比的故事來了,大家想不想知道?(齊讀課題:第十五課《駱駝和羊》指導讀好“駱駝”一詞。)

            二、讀文、看圖、初知內容。

            1、請聽故事。――(聽課文錄音,起范讀效果。)

            2、自由讀,提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

            (2)全文有幾段?有幾幅圖?每一段和哪一幅圖對應?

            3、檢查并認讀生字新詞:駱駝、他們倆、圍墻、茂盛、搖頭、很窄、大模大樣、評理。

            4、分組、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合作、探究、感悟詞句。

            1、看各張投影片,思考:駱駝和羊為了什么事爭論起來?

            2、四人小組合作、探究。(預設學生心理:他們為高好還是矮好而爭論,都在夸耀自己的長處互不服氣,所以爭論起來。)

            3、分角色朗讀第一段,注意讀出他們倆的傲慢、肯定的語氣。

            4、指名感情讀第一段的兩句話:

            駱駝說:“我可以做一件事情,證明高比矮好。”

            羊說:“我也可以做一件事情,證明矮比高好。”

            5、聽了同學那么有感情地朗讀后,你有什么問題提出?(讀這兩句話,提出問題。)預設學生問題:駱駝怎么證明高好?羊又是怎么證明矮好?他們各自怎么證明自己的長處的?

            6、四人小組合作、探究:駱駝和羊怎么證明自己的好的。劃出駱駝和羊證明的地點和動作。

            7、四人小組表演駱駝和羊證明的方法。其它組評議,體會、感悟“圍墻、茂盛、扒在、脖子、搖頭、不肯、認輸、又窄又矮、大模大樣、跪下、鉆進”詞語的含義。

            四、拓展與鞏固。

            1、說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體會?(預設學生的回答: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2、我們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沒有看到別人的長處。3、我們應該看到自己的短處,不斷改進自己的短處,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

            2、同位互說,全班匯報說,說說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

            3、總結談話。我們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同時也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和短處,這樣就會使我們自己變得更好,做事更出色了。

            4、他們倆爭過不停,后來要找誰評理呢?好,我們下節課來看看老牛是不是也這樣說的?

            五、作業 設計。

            1、感情朗讀課本,說說自己學到的新知識。

            2、認讀本課的生字、詞。

            附板書: 15、駱駝和羊

            駱駝圖 羊圖

            抬頭、吃到、樹葉(長處) 抬、扒、吃不著(短處) ――長得高好

            跪、低頭、鉆、進不去(短處) 大模大樣進去(長處) ――長得矮好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學習目標】

            1、熏染積極的人生態度,對生命的全新理解。

            2、細致入微探究課文的方法。

            3、準確、流暢的口語表達能力。

            【學習重點】

            對生命的詮釋。

            【學習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在你心目中,生命是什么?或生命意味著什么?

            (生命不單是宇宙間的匆匆過客,不單是流星轉瞬即逝的那一剎那。地球上自從有了生命,便有了生機與活力,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那么人的生命更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那么意義究竟何在呢?)

            原來,生命的全部意義在于奉獻,在于留下點什么,而不是帶走什么?關于這個問題,有一位女作家──杏林子,她對生命也作了一番深入地思考,頗有見地,并且發出了強烈的呼喊:生命,生命

            板書:

            2、學生介紹作者。

            提示:作者從小身患重病,困臥病床,但卻寫下了40多個劇本和10多本散文集,這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為什么她能做到呢?

            說到底,就是作者對生命的珍惜,對信念的執著,這樣的生命是鮮亮的,這樣的人生也是精彩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一下她對生命的感悟。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

            思考:

            1、文中講了三個事例,請用一句話概述。

            2、這三個事例,分別從哪幾個角度在觀察、體會生命。

            動物、植物、人類。

            3、這是三個怎樣的事例,引發了作者對生命的哪些思考?

            復述并作答(在文中找出關于生命的關鍵詞、中性詞理解全段)。

            板書:

            脈 動物→生之欲望→敬重生命 層

            絡 植物→生 命 力→珍愛生命 層

            清 人類→生 命→展示生命 遞

            晰 進

            4、再讀文,畫出你最為欣賞的句子,并說明理由,記牢!

            三、探究學習

            1、你還知道哪些關于生命的格言?

            學生說后放投影: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泰戈爾

            人的一生可以腐朽,也可以燃燒,我要讓他燃燒起來。

            ──列夫·托爾斯泰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貝多芬

            生命猶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火花。

            ──伽利略

            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看他取得什么。

            ──愛因斯坦

            2、名人的話,使我們對生命及生命的意義有了全新的認識,能否講一講我們身邊、你看到、聽到或親身經歷過的有關生命的感人故事呢?

            如:貝多芬、保爾·柯察金、海倫·凱勒、史蒂芬·霍金、張海迪、馬利、向生命奔跑等。

            偉人的事跡讓我們倍受感染,也賦予我們生命無窮的力量,愿同學們都做生命的強者。

            3、生命在杏林子眼中,是險境中掙扎的飛鵝,是磚縫中生長的小瓜苗,是聽診器中強健而有力的跳,那在你眼中,生命是什么?請用生命是說一句話 。

            投影小結:

            生命是懸崖上傲然挺立的松柏。

            生命是搏擊風雨、沖刺蒼穹的雄鷹。

            生命是傲霜斗雪、凌寒怒放的雪梅。

            生命是青翠碧綠,遍步天涯的小草。

            生命是一次次更快的沖刺、更高的跨躍。

            生命是一條永不停息向前飛奔的河流。

            四、小結

            還可以說,生命是一輛飛速前駛的列車,它容不得有絲毫的懈怠與片刻的松馳,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部車的車手,只有時刻緊握方向盤,集中全部精力向我們的目標飛奔,生命才會凸現它特有的風彩與魅力!愿我們每個人都做最優秀的車手!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九篇】相關文章: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9篇01-13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八篇01-19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8篇01-08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9篇01-05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十篇01-20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七篇01-10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六篇01-17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八篇01-11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4篇01-10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5篇01-0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成年轻人天堂久久 |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亚洲合成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一区二区三区夜夜玩人妖 | 中文字幕乱倫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