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望洞庭》教學設計三年級

          時間:2021-11-11 16:34:0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下冊語文《望洞庭》教學設計三年級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望洞庭》教學設計三年級,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下冊語文《望洞庭》教學設計三年級

            教材分析:

            《望洞庭》這篇課文是描寫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詩。《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在被貶為朗州司馬后,赴任的途中經過洞庭湖時所作。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繪了一幅寧靜優美的洞庭月夜圖,重在表現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詩先寫“秋月”與“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灑在湖面上,水平如鏡,靜靜的月,靜靜的湖,兩相輝映,構成了一幅沉靜、和諧、秀美的景色。“潭面無風鏡未磨”貼切地表現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古代沒有玻璃,鏡子是用青銅鑄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鏡面,朦朦朧朧,用來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處。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補足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詩意。因為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調。放眼遠望,皓月銀輝之下,洞庭山愈顯青翠,洞庭水愈顯清澈,山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只雕鏤透剔的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如精美絕倫的工藝珍品,生動形象。全詩純然寫景,既有細致的描寫,又有生動的比喻,詩人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于紙上。

            設計理念:

            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古詩語言凝練,所描繪的意象所構成的意境美,能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但很多時候,古詩的教學都只是注重讓學生理解詩的意思,忽視對意境的感悟。對于學生來說“詩境”難以感悟,這也是我們古詩教學的難點。

            《望洞庭》這首詩總體給人空靈、縹緲、溫柔、寧靜、和諧的感受,特別是詩中形象的比喻,形、色和諧,讓人感到洞庭山水如設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藝術品,玲瓏剔透。根據這首詩的特點,本節課,我力圖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通過豐富想象,感受水天一色物象的畫面美,從而感悟空靈、縹緲的意境美。為了突破難點,我在設計時整首詩緊扣“和”教學,首先從“色調”方面來引導學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畫面美,感悟“和”。其次抓形象的比喻,從形、色兩方面引導學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藝品般的畫面美,進一步品味“和”。在學習后兩行詩,感悟詩句“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詩人別出心裁的比喻后,巧妙引出唐五代詩人雍陶的《題君山》中的名句“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兩首詩都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寫出了洞庭的寧靜、和諧的景象。這兩句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成銀盤中的青螺,一首將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把名句拿出來讓學生進行賞析,想象畫面。使學生在體會巧妙的比喻同時,洞庭的山水的秀美也給他們留下深深的印象。最后是拓展6句古詩名句。一是讓學生遷移學詩的方法。二是領略詩人從不同角度寫洞庭的山水的美。三是激發誦讀經典興趣,引導學生積累絕妙佳句。本節課設想做到三抓:⑴?抓字眼:旨在明確詩的意思。⑵?抓想象:旨在領悟詩的意境。⑶?抓吟誦:旨在進一步升華情感,得到美的熏陶。(緊扣我校經典詩文誦讀實驗的課題”經典詩文名句的教學研究”設計教學)

            教學目標:

            1、學會《望洞庭》詩中出現的生字,能結合注釋理解詞義。

            2、通過品讀,想象《望洞庭》古詩詞所描繪的畫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韻律美。

            3、在交流體會描寫月夜洞庭的美景時,隨機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誦讀,體會作者的`情懷。背誦《望洞庭》。

            4、拓展吟誦洞庭美景的名句,達到深化和積累的目的。

            教學重點:

            理解“兩相和”、“白銀盤”和“青螺”,想像詩人筆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畫面美,感悟詩境,體會形象的比喻。

            教學難點:

            想像詩人筆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畫面美,感悟詩境,體會形象的比喻。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是蘇軾筆下的水,祖國的山山水水,從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寫下了許多美詩佳句,今天我們隨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去感受一處山水,板書《望洞庭》。指導書寫“庭”

            二、讀準古詩,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古詩,提出傾聽的要求。

            2、自學古詩,小組交流

            要求;

            ★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借助插圖、注釋、字典理解古詩的大意。

            ★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難理解的字、句。

            三、讀好古詩,理解古詩

            1、指名讀詩。(通過評價導向,從讀準字音,字正腔圓到讀出節奏)

            2、指名講古詩的大意。

            四、想象畫面,感悟詩境

            ☆再讀古詩,邊讀邊想象詩中的畫面,讀到有所感覺時把你的手舉起來。

            ☆美讀古詩,想象畫面。

            1、品讀前兩行詩,抓住“和”來引導學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畫面美。感悟“和”

            (1)你從前兩行詩中讀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2)說說你想象的畫面。

            (引導學生語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銀色的光輝撒在湖面,朦朧的月光。)

            (3)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引導學生讀好詩句。

            如:用你的朗讀來表達你的感受。(師生評價)

            應該怎樣讀?(輕輕地讀、讀出柔和的美)

            引讀:秋月的清輝靜靜地灑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

            是多么的寧靜!一起來讀……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籠罩,點點銀光,此時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間,是那么溫柔,一起讀……

            小結:一個“和”字讓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這首詩的“眼睛”叫詩眼。

            2、品讀后兩行詩,從形、色兩方面引導學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藝品般的畫面美,進一步品味“和”

            (1)這洞庭湖是怎樣的山,怎樣的水?

            (2)你能說說,到底從哪里感覺到,詩眼“和”你想象的畫面怎么樣?(引導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動、巧妙。)

            (3)你有這樣的感受,你覺得應該怎樣讀?

            (只要學生講出讀的理由符合詩意即可,讓學生個性化朗讀,或驚訝或贊嘆等,讓學生練習讀互相聽,聽出什么感覺,告訴同學。)

            (4)指名讀(以評促讀,引導學生讀出韻味,逐步提升讀的質量。)

            (5)品味獨特的比喻:末句改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這樣改行嗎?

            3、補充教材內容二,通過對比,欣賞比喻的巧妙

            (1)談話引出詩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題君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2)學生自讀,感悟詩意,品味語言的形象生動。

            (3)師讀,要求同學閉上眼睛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反復引讀這兩個比喻句,讓學生體會兩種不同的比喻生動和所描繪的美。

            點點銀光……翠綠的君山,詩人不由贊嘆到——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嫵媚姿態,美如仙女,楚楚動人如——

            4、配樂朗讀古詩一和補充材料

            5、體會詩人寬廣、豁達的胸懷。

            6、背誦古詩。

            四、欣賞名句積累名句(10分鐘)

            自古人稱“洞庭天下水”。許許多多有名的詩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寫下了不少經典名篇,傳誦至今,我們一起來欣賞。

            1、還記得我們學習〈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學習的?

            2、出示6個名句,提出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兩句詩,多讀幾遍,并品味詩句好在哪里。

            (2)同桌交流讀后的感受。

            3、學生選自己喜歡的詩句讀,并想詩句的意思,品味詩句。

            4、集體交流感受。

            交流2-3句詩,采用指名講,講后讀,同學補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齊讀。

            5、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五、總結

            六、作業

            背誦剩下的名句,默寫《望洞庭》。

            板書設計:

            望洞庭

            光、色和(柔)形

            補充教材內容二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雍陶《題君山》

          【三年級下冊語文《望洞庭》教學設計三年級】相關文章:

          《望洞庭》教學設計12-22

          《望洞庭》教學設計05-09

          劉禹錫《望洞庭》教學設計12-16

          劉禹錫望洞庭教學設計07-26

          小學古詩《望洞庭》教學設計12-16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望洞庭》教學設計12-22

          《望洞庭》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31

          《望洞庭》教學設計(集錦15篇)12-31

          《望洞庭》教學設計集錦15篇12-31

          劉禹錫《望洞庭》優秀教學設計兩篇12-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亚洲第一高清尤物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