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時間:2021-11-23 16:31:3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

            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新課程標準》在小學第一學段安排的“概率”學習內容主要有:初步體會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對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進行簡單的實驗。本節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的第一課時。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在二年級上冊已經對某些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有所認識,本節課進一步學習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對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語言進行描述,是為下一學段學習概率知識打下基礎。

            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是由事件的各種因素決定的。同樣摸球,如果某種顏色的球數量多一些,那么摸出這一顏色的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對于這些道理,既不能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也不能在活動中刻意去追求,一定要引導學生在自己的活動過程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本目標實施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活動,逐步讓學生悟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實踐—驗證”的摸球游戲,讓學生經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動交流中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三、教學重難點

            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法學法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抽象邏輯思維初步形成的階段,他們的抽象思維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進行,直觀演示或游戲切入較容易被他們所接受。基于以上理解,我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以學生發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

            五、教學設計

            本堂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猜想——驗證——推理——運用”。首先,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親自參與“猜想——驗證——推理”這一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感知可能性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再通過運用這一環節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1、創設情境,激趣猜測

            一開課,通過“師猜生摸”的摸球游戲,很容易就達到師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玩中教會學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來表述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這一活動喚起了學生對舊知的記憶,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

            2、組織活動,驗證猜測

            學生進行了猜測,但猜測的對不對呢、實驗是的老師,這個謎底還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來揭曉。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在親歷、體驗的過程中感悟、體會到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學習的形式既能發揮集體的智慧,又能展示個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環節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使他們體會與他人交流的快樂,同時促進學生個人的完善與發展。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這種共同研討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科學研究態度。

            3、實驗分析,大膽推理

            善于觀察、分析是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一項重要目標,學生對自己的實驗最有發言權,所以我首先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到實物展示臺前向全班同學說說,在實驗中自己發現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結論。而我則從旁協助他們引導他們,幫助學生理解: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4、綜合運用,服務生活

            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要聯系生活實際,學有用的數學。可能性問題在兒童的生活中接觸還是比較多的。從轉盤游戲到搖獎設計,讓學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驗可能性。這樣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自己做主,學生有了更寬廣的思維空間,個性化思維將得到充分展現。

            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104~11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會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判斷并能簡單地說出原因。

            2、學會列舉記錄簡單事件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4、能由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較事件多少。

            5、培養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逆向思考和與人交流思考過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2、培養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和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能力。

            主要措施:

            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動手操作、實驗研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第105頁例1、例2,練習二十四1~3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敘述出來,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

            3、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學準備:

            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1中裝有八顆紅棋子的紙盒1、裝有紅、藍、黃、綠三種顏色棋子各兩顆的`紙盒2。

            教具:撲克牌、視頻展示臺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知

            1、猜牌游戲

            展示紅桃a、黑桃a、方塊a、梅花a各一張,然后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么a。

            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

            師:你們有不同的意見,但誰有充分的理由說明自己是對的嗎?(沒有)因此,咱們應該在回答時加上一個什么詞?(板書:可能)這張牌有哪幾種可能?讓學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它可能是紅桃k嗎?(板書:不可能)

            展示四張紅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么a。

            能說得肯定一些嗎?為什么這么肯定?(板書:一定)

            它可能是黑桃a嗎?

            2、小結展題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驗進行正確地判斷,并能回答一些問題。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1)展臺出示主題圖引入:元旦節快到了,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祝會,會上每人表演一個節目,有唱歌、跳舞、朗誦、相聲、小品、其它六種節目類型,怎樣確定出誰表演那種節目呢?請觀察圖后說一說方法。

            (2)小組討論:如果讓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結果?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

            (4)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六種可能的結果。

            2、確定性事件

            (1)操作學具盒一

            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10次。

            (2)你得出什么結果?從1號盒子里一定能取出紅棋子嗎?為什么一定能?還會取出其它顏色棋子嗎?為什么?

            3、不確定性事件

            (1)操作學具盒二

            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10次。

            (2)你能確定每次取出什么顏色的棋子嗎?

            (3)指導自學例1主題圖,回答書上問題。

            4、初步運用

            (1)練習二十四第2題

            小題只要不涂藍色都正確,小題只要涂黃色數量不超過4個都正確。

            (2)師:在生活中判斷可能性,我們可以用“√”表示“一定”,用“×”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勢)

            ①“地球每天都在轉”,請你對這句話的做出判斷。師說明理時介紹課外知識。

            ②小組討論學習。

            ③全班統一訂正,說說理由。

            三、綜合運用

            1、游戲:你說我判斷

            ①師生游戲。師出題,生用手勢判斷。

            ②生生游戲。

            指導:兩人一組,像課本108頁3題圖中兩人那樣。

            2、教育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發現,判斷得正確與否與自己的經驗、知識聯系得非常緊密,因此,同學們要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做個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四、課堂小結:

            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知道了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數學《可能性》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可能性數學課件設計05-08

          數學分數教學設計12-22

          數學分數教學設計12-22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12-23

          數學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06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12-23

          數學《認識事件的可能性》導學案PPT課件教案05-13

          數學課件《方程的意義》教學設計02-19

          《統計與可能性》教學反思范文(通用7篇)12-23

          小學數學《圓的對稱性》教學設計12-1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中文乱码福利 | 日本女子下部视频午夜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宅男网在线看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亚洲春色中文字幕我是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