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克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時間:2021-12-16 10:30:1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神奇的克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神奇的克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神奇的克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閱讀說明文的基本策略,知道課文是按怎樣的的'順序介紹克隆的,運用了哪些基本的說明方法。

            2.了解什么是克隆,體會克隆的神奇。初步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及意義,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回憶: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讀1~4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樣說明的?

            (2)概括得出:神話中的克隆、高等動物的克隆、植物的克隆、單細胞微生物的克隆。這樣的說明方法叫做“分類別”。

            (3)高等動物是如何克隆的呢?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它們有什么區別?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相機指導說明方法:下定義。

            (4)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5)你讀懂了省略號了嗎?你能再舉些例子嗎?

            2.學習第五自然段:

            (1)高等動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讀第五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交流。第一只克隆羊的誕生時間、名字的來由。“多利”的誕生有什么意義?

            (3)這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舉例子)

            3.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默讀課文6~8,獨自思考:克隆技術是怎樣造福人類的?你讀懂了什么?除書上的,你還了解哪些?

            (2)小組交流討論各自思考結果。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從學生回答中提示出句型:“……可以……也可以……還可以”來引導學生體會克隆技術在培育優質、高產的糧食、蔬菜新品種,培育品質優良的家畜,保護生態方面方面的重要意義。

            從“……能夠……能夠……,一旦……就能……”體會克隆技術在醫學上的意義。

            4.學習第九自然段:

            (1)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體會“誘人”一詞的含義,想想它有哪些誘人的前景呢?請你聯系生活實際,發揮想像。(小組討論交流,可以將自己從資料上了解到的知識介紹給本組成員聽。)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補充。

            三、總結課文,了解說明方法。

            1、齊讀全文:課文寫了什么,按照什么順序寫的?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板書設計:

            神奇的克隆

            造福人類無性繁殖

            誘人前景

          【《神奇的克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松鼠》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北京》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3.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4.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觀潮》

          5.《窮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6.跳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7.《邊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8.《觀潮》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9.觀潮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丝袜一区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中文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放 | 中文字幕在线码一区 | 久久综合精品网站动漫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