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聽潮》教學設計

          時間:2021-12-16 11:30:1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初一下冊《聽潮》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冊《聽潮》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下冊《聽潮》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聽潮》這篇抒情散文,以“我”和“妻子”觀賞大海的落潮→漲潮→高潮為線索(詳細描繪了這三種狀態的大海),以欣喜之情為基調,以“聽”字統領全文,貫穿始終。落潮寫靜,漲潮寫動;靜時柔情脈脈,動時雄健奔放,剛柔相濟,相得益彰。

            作者對大海的深情,融注在各種景物中,以物我交融來抒發贊賞之情。本文為我們描述了三幅大海圖,即海睡圖、海醒圖、海怒圖,不管是輕描素抹,還是濃墨重彩,字字含情;不管是激昂高亢,還是輕緩舒徐,句句有意。情與景融為一體。如月下大海,波光閃閃,浩渺無垠,那么恬靜,那么柔美,那么圣潔,似乎遠離了塵世的紛擾。他們雖然“一句話也沒有說”,但那喜悅之情,真可說是達到了忘我的境界。這種寧靜、安祥、溫柔、親昵,是一種靜謐之美。當大海掀起洪波巨浪,“響雷般地怒吼著”的時候,妻驚叫了,“戰栗了”。真是物我交融,情與景糅合在一起了。“這是偉大的樂章”“來的時候兇猛,去的時候又多么平靜呵!一樣的美!”在寫海潮的整個過程中,既寫景物,也寫感受,使情景含一。心隨潮動,情隨潮遷,海潮起伏,也如作者心潮起伏,內情與外境達到完美的結合。

            寫作特點:

            1、動靜結合,以靜襯動。

            作者在寫看潮之感時,不是直接寫海潮上漲,海浪洶涌的壯觀,而是由近及遠,描繪寧靜的夜海景色,渲染出“靜的和平的愉悅的神秘”氣氛,以靜襯動,使海漲潮的動景更為壯觀。

            2、抓住特征,描繪海潮。

            作者抓住海潮洶涌澎湃的特征,先寫潮漲的聲音、情態和性格;然后從聲、光、色、形等方面來描繪渲染;最后重筆描繪漲潮達到高潮時的雄偉氣勢和驚心動魄的奇觀。開始寫海在沉吟,像是情人的蜜語,微風拂過琴弦。繼而鐘聲驚醒了海的酣夢,“我們腳下的巖石就像鈴子、鐃鈸、鐘鼓在奏鳴著,而且聲音愈響越大起來。”“海自己醒了”“巖石也仿佛漸漸戰栗,發出抵抗的嗥叫,擊碎了海的鱗早,片片飛散。”接著“海終于憤怒了”它咆哮,聲音也就越大了。“戰鼓聲、金鑼聲、吶喊聲、叫號聲、啼哭聲、馬蹄聲、車輪聲、機翼聲摻雜在一起,像千軍萬馬混戰了起來。”作者就這樣,抓住海潮的特征,以各種聲音來寫海潮漲落的各種情況。由小到大,由舒緩到劇烈,層次井然,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3、多種修辭方法的綜合運用

            本文用擬人、比喻、排比等多種修辭方法來描寫海潮的聲音、情態與性格。

            ①擬人:作者在寫潮漲潮落時,用了擬人的手法,如“海睡熟了”“驚醒了海的酣夢”“海終于憤怒了”,把海的不同情態寫得非常鮮明、生動,同時增加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又如描寫海潮的聲音,“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吶喊聲”、“叫號聲”、“啼哭聲”等等。

            ②比喻:

            首先用多種比喻來描摹同一事物。如:“看見空際細雨似的,朝霧似的,暮煙似的飛沫升落。”

            其次,用多種比喻描摹一件事物的幾種狀態。如:“那聲音仿佛是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像是情人蜜語那樣芳醇;甜美低低地,輕輕地,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零在水上(比喻海浪聲音漸漸不聞,直至杳然無跡。)

            ③排比:在描繪波峰迭起,濁浪排空,震耳欲聾的濤聲時,作者運用了比喻和排比,如“聲響就越大了,戰鼓聲、金鑼聲、吶喊聲、叫號聲、啼哭聲、馬蹄聲、車輪聲、機翼聲摻雜在一起,像千軍萬馬混戰了起來。”這種交響的聲音,增強了語勢,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千軍萬馬的疆場。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景物特征寫景抒情的寫法。

            2、學習借助修辭手法寫景抒情的寫法。

            3、體會作者熱愛大海,向往戰斗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是作者怎樣抓住景物,運用修辭抒情的。

            四、教學思路設計

            1、大屏幕打出大海畫面,將學生帶入大海,直觀形象地引入此課。

            2、配樂朗讀,大屏幕打出思考題:

            ①勾畫出作者聽到的聲音;

            ②討論,海潮聲響的變化有什么特點,大海的變化有什么特點。

            聲樂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情境,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寫大海動、靜之美。

            三幅圖(課件)

            明確:主要通過學生的讀,再借助課件,使學生理解這部分課文的內容和寫作特點,以突出本課重點、突破難點。

            第一幅圖:海睡圖

            明確:這部分作者抓住了大海落潮時的特點,突出了“靜寂的、和平的、愉悅的神秘。”圍繞著“靜”,文章是從兩方面形象描寫的:

            ①抓住海面上的景物,先從靜態描寫(電腦顯示,海睡圖:波浪、月光、燈塔上的`紅光,以顏色為主。)

            ②其次,動態描寫:抓住海的聲音,調動了人的視覺、味覺、聽覺等各種感官,運用擬人、比喻,側面突出大海“靜”的程度。

            ③以大海周圍的景物為襯托,寫了大小的島、星星,運用擬人的修辭,再次把大海熟睡的“恬靜美”推進一步,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這是一幅清麗、溫柔、恬靜的“海睡圖”。

            第二幅圖:海醒圖(電腦顯示)

            聲音:汩汩、誰在吐著氣、鈴子、鐃鈸、鐘鼓、奏鳴

            情態:醒了、喘著氣、轉側著、打著呵欠、伸著懶腰、抹著眼睛(修辭擬人)

            第三幅圖:海怒圖

            明確:這部分借助課件“海怒”和朗讀,了解作者主要刻畫了海浪和巖石兩種景物,完全通過聯想對所聽到的潮音,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從而突出大海“憤怒”時的特點。

            問:這三部分你最喜歡哪一部分,隨著老師的啟發引導,估計有一部分學生喜歡“高潮”這部分,這段哪個詞用得好?同學之間展開討論,探討理由,教師做適當肯定。

            明確:“千軍萬馬”用得好,突出陣容宏大,氣勢磅礴。

            “混戰”用得好,尤其是“混”用得更好,突出了戰斗的激烈程度,我們似乎看見在旌旗飄飄,戰鼓陣陣的戰場上,英姿颯爽的勇士揮舞著鋒利的武器同敵人進行生死博斗,從中使每個同學感受到戰斗的氣氛,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4、三幅圖連接起來,整體感知,大海由靜到動再到怒的特征。并聆聽一下它的聲音,由小到大,由微微的水流聲到震耳欲聾的怒吼。

            5、總結擴展

            明確:這節課,我們運用朗讀法,借助電腦課件,深入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學會了描寫景物抓特征,用修辭的方法,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在以后的學習中要學會運用。

            6、練習(修辭的運用)

            電腦課件

          【初一下冊《聽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2.英語初一下冊教學設計方案

          3.蘇教下冊《練習1》教學設計

          4.初一英語下冊教學計劃

          5.初一英語下冊教學計劃

          6.初二語文下冊《木蘭詩》教學設計

          7.九年級下冊《鄉愁》教學設計

          8.初一語文《觀滄海》教學設計

          9.初一語文《觀滄海》教學設計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天堂电影在线 | 香蕉久久高清国产精品观看 |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l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中文字幕偷乱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