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

          時間:2021-12-17 11:16:1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5篇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

            2、借助注釋及相關資料理解詞句,體會詩的意境,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會默寫古詩。

            教學重難點:

            1、明確詞句的意思,理解詩所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的誦讀古詩,體會詩的意境。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講授法、演播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1、播放課件,讓學生領略瀑布之美。

            同學們,你們見過瀑布嗎?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去欣賞世界著名的一些瀑布的景觀,請大家看電視屏幕。

            2、教師隨機導入課題。

            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壯麗的瀑布,充滿了神奇,充滿了誘惑。瀑布是一種大自然的現象,它是河流由高處往低處降落,形成的浩浩蕩蕩的水勢,飛花碎玉,風光迷人。正是因為這樣,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對它們情有獨鐘,寫下了無數的華章,今天,我們就隨著大詩人李白的腳步,去看看他筆下廬山瀑布別樣的美姿。

            請大家將書打到第113頁,我們今天來一起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

            板書課題:《望廬山瀑布》

            并引導學生理解詩題(誰能說說題目的意思?),學習生字“廬”、“瀑”。

            3、了解作者

            你們知道李白是哪個朝代的詩人嗎?你還掌握他的什么資料?師生交流關于李白的資料,出示課件補充。(他還被人們稱為什么?和被稱為“詩圣”的誰齊名?)

            二、欣賞古詩

            1、下面,讓我們走進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一起去感受他所描繪的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出示《望廬山瀑布》的無朗讀畫面,教師范讀。

            2、多美的意境啊,請同學們再仔細看畫面,再一次領略瀑布壯麗的景色,并小聲的朗讀。

            三、誦讀古詩

            1、自讀。

            你覺得這首詩應該怎樣才能讀出感情,打開書,讀讀看,好嗎?

            2、聽讀。

            剛才同學們都讀出了自己的感情,那么,如何讀的更好呢?讓咱們聽聽播音員的朗讀。下面老師再讀一遍,請同學們劃出詩的節奏,并找出重音,在書上標出來。請再聽一遍,看看自己標對了沒有。

            3、跟讀。

            我們一起跟著讀一下,好嗎?

            4、誦讀。

            大家讀得很好,請你邊讀邊做一些動作,表達出你讀詩時的感受,看誰做得更好。

            四、理解古詩

            1、詩是高度凝練的語言,現在,咱們做一個游戲,請你舉起自己的右拳。老師要求你們同桌合作學習,共同探究每句詩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話說出來,理解了幾句,就用幾個手指表示出來。

            2、交流匯報。

            現在請同學們坐好,共同交流一下你們都理解了哪些詩句。(每句詩的重點詞、寫法、修辭等都要引導學生理解,同時,教師要對詩句的意思進行總結發言。)

            3、整體感知詩意。

            大家已經理解了每句詩的意思,誰愿意將整首詩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比比看。再讀詩。你們覺得這首詩通過描寫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4、出示詩詞大意的課件。

            下面,讓我們再一次去欣賞作者給我們描繪的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觀吧。多美的瀑布啊,請大家閉上眼睛,美美地去感受作者給我們創造的美感吧!

            五、唱詩

            1、播放唱讀動畫課件。

            這首詩寫得多美啊,讓我們用歌聲將它表達出來,好吧?你聽:

            2、再播放唱讀動畫課件。

            請同學們站起來,讓我們邊唱邊拍手,當然,你可以加上一些適當的動作,把你學了這首詩的感受真實地表達出來。

            六、作業

            李白的這首詩,抒發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就讓我們也帶著這種感情,去搜集一些描寫大自然的詩,開一次贊美祖國山河的詩歌誦讀競賽會,以此來表達你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會認“廬”等4個生字,會寫“吳”等12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課前準備】 課件。(瀑布映襯青山、飛流直下的情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見過瀑布嗎?我來讀一首詩,是葉圣陶老先生的《瀑布》。

           。ㄆ俨,葉圣陶,還沒看見瀑布,先聽見瀑布的聲音,好像疊疊的浪涌上暗灘,又像陣陣風吹過松林。山路忽然一轉,。⊥娏似俨嫉娜!這般景象沒法比喻,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站在瀑布腳下仰望,好偉大呀, 一座珍珠的屏,時時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你們覺得瀑布美嗎?自己讀讀吧。

            古時候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寫了一首贊美瀑布的詩,這首詩共四句,二十八個字就把瀑布的樣子和它的壯觀氣勢描述了出來,那就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隨機識記“廬、爐、瀑”。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出示多媒體泛讀)請同學們認真聽,注意把握朗讀古詩的節奏美。

           。、請你打開書自己試著讀讀吧,要讀準字音,讀好古詩的節奏。

            3、誰想讀給大家聽?(讀后學生自評)

            4、教師范讀,幫助學生掌握好節奏。

           。、自由讀。

            三、精讀古詩,培養美感

            1、同學們讀得真不錯,評價的也很到位。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一首詩,更是一幅美妙絕倫的畫,要是學們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其中美妙的畫面那該多好!這就需要大家細細的去讀讀詩句,如果再讀中遇到困難,可以參看老師給出的智慧囊。

           。、出示相關詞語注釋,請同學讀一下。

            3、現在就請大家參照老師給出的智慧囊,自己動腦、動口、動手大膽的去學習,咱們比比看誰能把這首詩描繪得最美。

           。础⒄垖W生自由發言,能說多少說多少。

            5、接下來,老師來描述,你們猜老師說的是那句古詩?

            6、通過剛才的描述,我想同學們已經知道全詩的意思了,接下來咱們大家一起討論一下詩中那幾個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

            7、學生個人靜靜思考。(培養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8、全班交流討論,結合李白的其它詩句如:“白發三千丈”,重點引導學生欣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四、再讀古詩,體悟美感

           。、經過大家剛才的討論,可見詩人把這首詩寫絕了,我們感受到了廬山瀑布的美。請你帶著這種美感自己再來讀讀這首詩吧!

           。病熒愖x。

            3、這堂課同學們表現的很出色,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一起去觀賞一下廬山的瀑布。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3

            一、導入

            1、我們的祖國是詩歌的國度,打開詩歌的大門,有無數的珍寶。誰愿意背一首古詩給老師和同學們聽?

            2、會背李白的詩嗎?你對李白有哪些了解?李白一生寫下了上千首詩歌,現在流傳下來的有900百多首,人們非常喜愛他的詩,稱他為“詩仙”。

            3、今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李白的詩。

            二、理解詩題,認識“廬”、“瀑”

           。、看老師寫詩題:

            望廬山瀑布。

           、胖该x。

           、品蹲x。

           、驱R讀。

           、仍僮x一遍,看誰能讀懂題目的意思。

            2、誰來講講題目的意思?

            從題目我們就知道這首詩是李白暢游廬山之后寫下的。

           。场⒄J識“廬”:

            去過廬山嗎?(板書lú)廬山在我國江西省。那里風景優美,很多人都去游覽。齊讀生詞。

           。、認識“瀑”:

            什么是瀑布(板書:pù)誰見過?能給大家說說嗎?

            一提到瀑布,我們就想到水從高山陡峭的地方傾瀉而下,像一塊白布掛在那兒。看,瀑這個字怎樣記?對,三點水加暴雨的暴,多急的水流哇!齊聲拼讀兩遍。

            5、想看看瀑布嗎?我們來看看瀑布:

           。ㄕn件:瀑布的動態影片)

            好看嗎?誰來夸夸瀑布?

            夸的好!

            想不想知道李白是怎樣贊美廬山瀑布的?

            三、初讀古詩,讀通詩句

           。薄⒋蜷_課本第76頁,先聽老師讀一遍。你也想讀嗎?請同學們自由讀讀古詩,要求是: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誰愿意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

            (課件出示全詩)

           。、你又認識了哪些生字?

           、艩t:又是一個lu字,怎樣寫呢?(板書:爐)哦,和廬山的廬是同音字,怎樣區分?

            ⑵疑:會用疑組詞嗎?

            4、我們把生字送回詩中,齊讀一遍。

            四、再讀古詩,品味詩意

            過渡:通過讀詩,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讀詩只讀準字音還不夠,要邊讀邊想象,才能讀懂詩的意思,才能品出詩的滋味。

            1、下面,我們就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學習方法,再讀這首詩。讀一句想一想講的是什么意思,遇到讀不懂的地方就作上記號。

           。、來,和同桌分享一下你的學習收獲。能讀懂的詩句用自己的話講給同桌聽,有讀不懂的詞提出來討論討論。

           。、還有讀不懂的地方嗎?充分交流。

            4、通過討論,詩中還是有許多讀不懂的地方。沒關系,老師來幫助你讀懂。

            ⑴先看前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僖娺^香爐嗎?香爐原指燒香的爐子(課件:香爐圖)寺廟中經常可以見到,點燃香的時候,便云霧繚繞。詩中的香爐可不是這個意思,這里香爐指的是廬山上的香爐峰。(課件:廬山、香爐峰)廬山山峰重疊,非常雄偉壯麗,其中有一座山峰,形狀上尖下圓,經常有云霧籠罩,就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所以人們為它取名香爐峰?矗@就是廬山香爐峰。

           、谀苡米约旱脑捳f說“日照香爐生紫煙”是什么樣的景象嗎?這紫煙實際上是山上的什么?

            對,香爐峰上的云霧被陽光染成紫色的了。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跟老師來到香爐峰腳下: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峰頂云霧彌漫,蒙蒙的水氣透過陽光呈現出一片紫色。遠遠望去,瀑布多峰頂的紫煙中飛流而下,像一條大河掛在前面的山川上。在陽光、紫煙、青山的映襯下,瀑布銀光閃爍。美嗎?

            ③誰來美美地讀讀前兩句?(課件:詩文)

            指名讀,范讀。

            聽出來老師是怎樣停頓的嗎?誰能向老師這樣讀?多像神話中的仙境啊,誰還想讀?聽了他的朗讀你看到了什么?紅日、青山、紫煙、瀑布,一幅多美的圖畫呀。讓我們邊讀邊在眼前出現這一美景。

           、圃倏春髢删洹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亠w流是怎樣的水流?

           。ㄓ旨庇置停ㄋ耧w一樣地流下來)

            誰來讀出瀑布飛流直下的氣勢?古代的三千尺相當于現在的九百多米呢!再讀一遍,把它變高。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嗎?哦,是被詩人夸大了。詩人想用三千尺表現瀑布的什么?(瀑布太高了!瀑布太壯觀了。┪覀凖R讀一定更有氣勢。領讀一遍。

            ②銀河在哪兒?

           。ㄇ缣斓囊雇恚炜粘尸F出一條明亮的光帶,看起來像一條銀白色的大河,其實是由許多閃爍的星星組成的。)

            九天又是什么意思?

            (古人認為天有九層,九天就是天的最高處)

            銀河從天上落下來是何等的壯觀,這里詩人為為什么用上“疑”字呢?真的是銀河從天上掉下來了嗎?

           。ú皇,是詩人想象出來的)

            是什么樣的美景令詩人產生了這樣的想象?(課件:瀑布飛流而下)

           。ò,瀑布飛流而下的氣勢是多么壯觀啊,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看畫面再讀后兩句。

           、畚也唤肫鹄畎椎牧硪皇自姾孟褚灿玫搅诉@個“疑”字,誰知道是哪一首?

           。ㄒ簧,齊背靜夜思)

            李白還有一首詩也用到了“疑”字,會背古朗月行嗎?

           。〞车耐瑢W站起來齊背)

            由瀑布飛流而下的氣勢想象到銀河落九天,由床前明月光想象到地上霜,看到天上的月亮想象到那是仙人用的鏡子,這神話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詩歌特有的風格。

           、芸纯磿献龅挠浱,現在都能讀懂嗎?

            五、誦讀

           。、范讀引路:

            今天,我們跟著詩人李白感受了廬山瀑布的狀美景象,喜歡這首詩嗎?老師也非常喜歡,能不能讓我來讀一讀。

            怎么樣,為我評評吧,老師讀得有什么特點?

            (讀詩的一個很關鍵的方法,那就是緩緩地讀,邊讀邊想象,讀快了就沒有滋味了。還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古人吟詩的時候喜歡搖頭晃腦,喜歡加上自己的動作,韻味自然就出來了。)

            你來練練,一定讀得比老師還要好。

           。病W生試讀,相機指導:

            誰來和老師比一比?

           。^搖得太快就沒有味道了,慢一點兒,再來一遍。這次有味了。

            誰還想讀?

            (最后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讀得更慢些,留出想象的空間)

            聽聽女同學讀得美不美?

            (多美的景色呀!)

            聽聽男同學讀得怎么樣。

            (不愧為男子漢,真有氣勢。

           。、熟讀成誦:

            現在,你們面前就是廬山瀑布,你就是大詩人李白,(課件)面對如此美麗神奇的大自然,想不想放聲吟誦這首詩?

            自己先來練習幾遍。

            準備好了嗎?哪位小李白先來吟誦?要邊吟誦邊想象畫面,還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誰還想吟誦?

            小詩人們,我們現在就在廬山腳下,讓我們放聲吟誦望廬山瀑布。

            六、拓展

            學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老師不由自主地想起葉圣陶先生也寫過一首描寫瀑布的詩。他筆下的瀑布又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欣賞。

           。、課件播放全詩及朗讀錄音。

           。、喜歡這首詩嗎?請你也來讀讀。

           。、讀了這首詩你又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

            唐代大詩人李白遠望瀑布雄偉壯麗,葉圣陶先生近看瀑布如煙、如霧、如塵。兩首詩相隔千年,寫法不同,但是為我們描繪的瀑布圖卻同樣美麗。課后,同學們可以繼續收集描寫瀑布的詩讀一讀。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4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

            2、朗讀、背誦課文,并能默寫。

            3、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對瀑布及大自然產生向往之情。

            4、借助字典、注釋、插圖,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與小組同學合作學懂古詩。

            5、培養信息搜索、加工的素養。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瀑布飛流直瀉的壯觀景象。

            三、學習準備

            1、從課外書籍、網絡收集李白的生平、詩作的背景資料。

            2、從課外書籍、網絡收集瀑布的視頻、圖片、詩歌、文章。

            四、學習過程

           。ㄒ唬┘と搿⒑喗槔畎住

            1、這節課我們要去游山玩水,欣賞瀑布飛流直寫的壯觀景象,與我們同行的還有一位唐代著名詩人。(示圖)看,這為仙風道骨的是誰?(李白)

            2、你知道李白生平的什么事情?

           。ǘ┙柚襟w,感受瀑布景美。

            1、各位,我們的行程開始了,現在我們來到江西廬山,觀看香爐峰頂留下的瀑布,看完談談你的印象。

            2、放視頻,學生觀看。

            3、學生各抒己見:你感受到的廬山瀑布什么樣?

            4、面對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吟誦起來:"日照香爐生紫煙……"

            5、詩中描繪的景美嗎?你也打開書來自由讀幾次吧!

            個別讀、齊讀、指名讀

           。ㄈ┨钌⑽脑姡斫庠娨。

            1、老師讀了李白的詩歌也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散文詩,但有些詞語需要你們幫忙填

            寫。

            2、出示小組學習要求,并齊讀。

            <1>討論預習中不明白的詞或詩句,借助字典、插圖、注釋、擴詞、換詞等方法理解詩意。

            紅日升起,照在高高的香爐峰上,( )紫煙,我遠遠地望著你--瀑布,你如( )掛在山前,那可是嫦娥舞落人間的銀紗?當我站在你的山腳下,才發現那不是銀紗,是天水從幾千尺高空( ),這真讓我懷疑是銀河從( )流到人間。

            <3>學生匯報。鼓勵學生有不同的填法,有時可比較哪個填法好。

           。岫喾N方式美美地讀,感受李白心情的變化。

            b四人小組設計朗讀,讀出李白的情緒變化。

           。阈〗M表演讀,可以加上動作來讀。

           。ㄋ模┍容^圖畫,暢談感受。

            1、分別上網查看五彩池、大海、瀑布的圖。用一、兩個詞形容你對它們的感受。

            2、再次朗讀感受瀑布的壯麗、勢不可擋的氣勢。

            (五)欣賞瀑布組詩。

            1、談話:

            瀑布的氣勢如虹給李白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以浪漫的藝術情懷,夸張神奇的想象,為世人留下一曲瀑布的千古絕唱。其實,對瀑布情有獨鐘的還有許多作家,同學們可以到"瀑布組詩"欄目中選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去欣賞去讀。

            2、學生欣賞瀑布組詩(每首詩配圖)。

            3、生匯報自己最喜歡的詩句。

            (六)欣賞不同風格的瀑布,寫下"小李白的詩"。

            1、學生在網頁瀏覽,欣賞黃果樹、尼加拉瓜等瀑布。

            2、在"小李白的詩"欄目中留下贊美的詩句。

            3、共同評價,欣賞同學的作品,看誰的想象豐富、神奇,看誰能展現瀑布"一泄千里"的英姿。

           。ㄆ撸┬蕾p瀑布曲。

           。ò耍┛偨Y:

            你們喜歡瀑布嗎?其實大自然的美無處不在,希望你們通過上網,看書報,甚至親身去旅游,來與大自然親近,這會讓你們心胸更開闊,生活更美好,說不準還會寫下美好的作品與親朋、師友共享。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詩六個生字,認識二類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背誦這首古詩。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學習理解本詩的意思和作者創作意圖。

            3.體會詩人對大好河山的贊美與喜愛之請。

            教學重、難點:體會詩意,體會詩人對大好河山的贊美與喜愛之請。

            教學準備:廬山風光資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展示廬山瀑布的圖片資料,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可以聯系自己積累的有關古詩、名句等。

            二、小組學習本詩中的生字。

            1.廬:簡陋的房子;姓。(注意里邊不是盧)。組詞:廬山、廬舍、茅廬。

            2.三顧茅廬:1.原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2引申為剛走上社會或工作崗位,經驗不足。

            3.瀑:瀑布、飛瀑。爐:火爐、鍋爐、爐子。遙:遙遠、搖不可及、遙控。疑:懷疑、疑問、質問。銀:銀河、銀色、白銀、銀子、銀兩。

            三、小組合作,根據預習資料和書中主力理解詩意。

            1.廬山:我國名山之一,在江南省九江市南。

            2.香爐:指香爐峰,是廬山西北部的一座高峰。它山峰形狀尖而圓,峰上煙云聚傘繚繞,就像一座香爐,因此得名。

            四、配樂朗讀本詩。

            五、嘗試背誦古詩

            六、古詩大擂臺,背一背,看誰會背的李白的詩多。

            七、補充《早發白帝城》。

            詩意:黎明,為我送行;彩云,籠罩著白帝城。一葉輕快的小舟,會把我帶到千里外的江陵,兩岸的猿猴,不停啼叫。小舟載著我的歡樂,穿過了,重重高山,重重險峻。

            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節縣東帝山上。東漢末公孫述據此,據稱殿前井內首有白龍躍出,囚自稱白帝,稱山為白帝山。城為白帝城。

            八、作業。

            1.背誦兩首古詩。

            2.寫生字。

            九、板書設計。古詩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6

            一、談課題

            1、師:廬山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本學期我們學了一篇和廬山有關的課文《廬山的云霧》,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瞬息萬變,令人流連忘返,有誰知道廬山還有哪些景物也吸引著四方的游客。

            2、師述:是啊,唐朝詩人李白就曾被廬山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詩篇《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并指導生字)

            3、誰來讀課題。

            4、師:“望廬山瀑布”中的“望”為什么要讀重音?

            5、一起讀。

            二、知詩人

            師: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能說說你對李白這位大詩人有哪些了解?

            生:李白是唐朝人,號清蓮居士,字太白。

            生:李白被稱為詩仙。

            師:人們對他的詩篇喜愛至極,所以給他這樣的稱號。

            生:這首詩是李白二十六歲時在廬山的黃巖瀑布寫的。(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并稱“大李杜”,韓愈云:“李杜文章在,光艷萬丈長!笔廊擞址Q為“詩仙”。)

            三、讀

            1、你們知道的可真多!那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樣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

            2、請一組中的四個同學開火車一人讀一句。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么樣?再讀。

            3、我們讀的時候究竟應該怎樣停頓呢?再讀(自己練一練)

            4、咱們全班一起讀。

            四、解

            1、別看這首詩只有二十八個字,它可為我們描繪了不少的景物,請大家用筆在書上圈一圈。

            2、短短的一首詩就為我們描繪了這么多的景物,難怪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詩中展示的一幅幅壯美的畫面,讓張老師也忍不住要讀一讀,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你的眼前仿佛浮現了哪些畫面?

           。1)、你的想象力真豐富,你從哪兒知道的?

            你們讀了這一句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

            誰能聯系這句詩,說說你所看到的?

            說得真精彩,能通過朗讀表達你內心的感受嗎?(男生齊讀)

           。2)、你還看到了什么畫面?

            其他同學有什么樣的感受。

            你說的太好了,能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嗎?還有誰想讀。

            喜歡這句話嗎?女生齊讀。

            3、詩人筆下的廬山瀑布真是雄偉壯麗,讓我們一起去感受。

            五、品

            讀著這首詩不僅讓我們感受到瀑布的美景,也體會到李白用詞的巧妙,你最欣賞哪個詞?

            生:老師,我們發現李白寫了一個錯別字,他把“升起”的“升”寫成了“學生”的“生”。

            師:同學們快看看,李白是寫錯別字了嗎?

            生:沒有,這里的“生”是“產生”的意思,李白是說香爐峰產生了紫色的煙霧,而不是升起了煙霧。

            師:(轉向質疑的同學)你明白了嗎?那你再來重新解釋一下詩句的意思。

            (學生解釋詩句)

            師:這位同學善于發現問題,說明他用心讀書了,大家要向他學習!誰愿意來有感情的這兩句?

            生:老師,銀河是不是神話中說的,把牛郎、織女分開的那條河?

            生:我奶奶告訴我,銀河是天上的一條大河。

            師:銀河實際上是由許許多多的恒星組成,在民間傳說中它是天上的一條大河。

            生:“九天”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九天”是指很高的天空。

            師:古時傳說地獄十八層,天有九層,“九天”就是天的第九層,是最高處。在古詩中,用來表示數字的“三”“六”、“九”、“千”、“萬”等都是虛指,不是實指,一般用來形容很大很多很高。文中有個詞也是這樣的用法。我們以前有沒有學過這樣的詞句?那你還知道那些詩句使用了夸張的寫法嗎?

            生:“危樓高百尺!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

            生:“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生:“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師:大家知道這么多的詩句,真不錯!剛才那位同學說好像是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這個“好像”解釋了“疑”字!耙伞边有不同的.解釋嗎?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好像是”。

            師:都可以。這瀑布就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多么壯觀!自己讀一讀這兩句,想象一下瀑布奔騰而下的氣勢。

            師:誰再試試?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讀得好!再現了瀑布宏偉的氣勢。齊讀這兩句。

            師:不錯,銀河從九天上落下來,何等壯觀。這里詩人為什么用上“疑”字呢?

            生:不是真有銀河從天上落下來,而是詩人想象出來的,所以用上“疑”字。

            師:對,這不禁使我們想起了李白的另一首詩《靜夜思》中好像也有這樣的筆墨:“床前明月光—————”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師:這離奇的想象,大膽夸張的語言,正是李白詩詞的特有風格,難怪他被世人稱為“詩仙”。

            4、師:現在,咱們也來做一回小詩人,吟誦一下這首詩。

            六、想

            1、師:大家想不想親眼看一看這美妙的景象?(放瀑布的錄像)

            2、此刻你就是詩仙李白,站在了這美景面前,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3、他只是在贊頌廬山瀑布的美景嗎?他還想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板書:熱愛祖國河山)

            4、讓我們也帶著這種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來讀一讀。一組讀一行

            女生讀第一句,男生讀第二句

            齊讀

            帶上感情起立讀(配樂)

            七、延伸

            1、廬山瀑布的確令人神往,許多詩人都對它鐘愛有佳,你們平時積累了哪些描寫瀑布的詩句呢?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徐凝的《廬山瀑布》

            “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獜埦琵g的《湖口望廬山瀑布》“

            “掛落三百丈,噴壑數十里”!畎椎摹锻麖]山瀑布》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薄畎椎摹锻麖]山瀑布》

            2、師:(由衷地贊美)瀑布不但看起來美,吟誦起來也美,我想唱起來就更美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八、深化拓展,選擇作業。

            用你手中的畫筆把廬山瀑布的美景畫下來,然后再為你的畫配上一段優美的文字。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3、能領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到詩所描繪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江西的廬山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風景與文化勝地,在第一單元的第三課我們就欣賞了廬山云霧那千姿百態、變幻莫測仙境一般的奇幻美景,還記得嗎?背誦一段吧。(師引讀: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

            2、古往今來,廬山不知引發過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懷和靈感,寫下無數歌詠詩篇,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

            3、和老師一起寫詩題。注意瀑的寫法。

            4、介紹詩人:這首詩的作者是我國唐代詩人李白。(板:唐李白)。

            5、齊讀課題及朝代、作者

            二、初讀感知:

            1、在沒讀古詩之前,先認識課文里的兩個小老師,一個是生字拼音,一個是插圖,請同學們在拼音老師的幫助下把古詩讀通順,準確。

            2、學生自由讀

            3、現在我來考考大家,誰愿意來讀一讀?指名兩人讀(評:字正腔圓,有點詩人的味道)

            4、正音:別的我都不擔心,就這幾個翹舌音字“尺”“照”“生”“川”“直”“是”,翹舌音讀準,詩的味道才正。齊讀(不搶拍,不錯字)

            5、嗯,音讀準了,味道很正了,我再來考考你們,如果我去掉拼音這個小老師,你還能讀得準嗎?一塊來試試,生齊讀

            6、不錯不錯,為你們豎一個大拇指,但是你們還別高興得太早,知道嗎?古人讀詩都是豎著讀的,而且還搖頭晃腦,很陶醉的,我們也來做一回李白,搖頭晃腦讀一讀吧。

            7、豎著出現的詩句都能被同學們讀得這么好,我們再提高點難度,看你們還行嗎?加上線,加斜線是什么意思?試一試。(聲斷氣不斷)指名讀,分組讀。

            8、有節奏了,更像詩人了,接下來看你們敢不敢讀了,我把詞語去掉,敢嗎?

            9、怎么辦?這也難不倒你們,我得再增加點難度,這一次,我不僅要去掉詞,還要去掉句了,誰來讀?

            10、我就不信考不倒同學們,這下我要使出絕招了,看大屏幕,還行嗎?

            兩名同學背誦,全班背誦。

            三、理解詩意。

            1、引:這么快就全班都背下來了,以前還從沒這么厲害過呢,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秘密就要坐好聽,仔細地聽,認真地聽,這個秘密就是――李白是我國歷史上最杰出的詩人,現存詩篇900多首,被后人尊為“詩仙”古人作詩,也是有流派和風格的,李白屬于浪漫主義風格,很善于運用神話傳說,奇特的想象、大膽的夸張、生動的比喻,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之前,我們也學習了李白的一些詩,能背出幾首?背兩句也行。指名背。

            自古以來贊美廬山風光,廬山瀑布的詩很多,可為什么獨獨李白作的這首《望廬山瀑布》千古傳誦呢?這是今天這節課要重點研究的問題,我們得請另一個小老師來幫助我們理解詩意了。

            2、出示文中插圖,大家只須仔細觀察,發揮想象就能從圖中找到詩意。和前后同學一起說說詩意,不明白的地方在書上記個問號。

            理解第一句:日照香爐生祡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傧銧t:香爐峰。紫煙:紫色的云霧。

            ②紅日照在香爐峰上,香爐峰云霧繚繞,就像生起了紫色的煙霧。

            想象一下這云霧繚繞,青山、紅日、紫煙就組成了一幅廬山美景圖,你希望到這紫色云霧繚繞的仙境一般的地方去游覽嗎?帶來這樣的心情來讀讀。

           、抛x后評價:看來你真像是生活在香爐峰的仙人了。

            ⑵再指名讀:聽出來,這個“生”很重要,紫色的云霧仿佛是從一個頂天立地的大香爐里燃起的縷縷煙霧,把山把霧寫活了,李白真用這個字真妙!

           、驱R讀。

           、葓D畫還告訴我們“遙看瀑布掛前川”是什么意思?

            遙看:遠遠地望,照應了題目中哪個字?你覺得遠看瀑布像什么?像(白布靜靜垂掛在山前)。

            “掛”是誰這么神奇,這么大的力量,把這么壯觀的瀑布掛在青山之上?(大自然)

           、蛇@么磅礴的瀑布,被李白這么輕輕地“掛”了起來,這個“掛”字妙不妙?

            ⑹齊讀這一句。

            小結:這句詩中,李白藏著一種精心安排的動靜對比,放眼望去,香爐峰的山色本無太大的變化,李白用了一個“生”字,讓他動起來,具體入微的寫出了香爐峰在清晨陽光的照耀下,所展現的迷人色調。而那奔瀉不息的瀑布,李白卻非要用一個“掛”字讓他安靜下來,靜靜地掛在山前?此茖こ#瑢嶋H蘊藏了世人多少精心的構思!

            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僖浩俨紡母哌_近1000米的香爐峰上傾瀉下來,可是李白覺得它似乎是天上而來,于是他又加了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句被稱為描寫瀑布的千古名句。

           、谥该x:評:特別欣賞你把“三千尺”讀了重音,讓我們感覺瀑布的確很高。

            評:“飛流直下”還可以讀得更快一點,更好地表現瀑布一瀉千里的氣勢。

            評:“落”讀得好啊,從那么高的地方一下子掉下來,很有力度。

           、圻@“三千尺”真的有三千尺嗎?用這個數字李白想說明什么?(瀑布很長,山很高)簡直就是從天上飛涌而來。

            ④李白可是善于用這樣很大的數字來夸張的高手,在很多詩里,他常用這樣的數字來表現一個事物,出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情。

            飛流直下三千尺,李白還不過癮,還是覺得瀑布奔涌傾瀉的氣勢還沒有痛快地寫出來,于是他又來了一句:疑是——

           、莩鍪俱y河圖片。見過銀河嗎?銀河是宇宙中無數的星星組成,晴朗的夏夜清晰可見,傳說中牛郎和織女就是被銀河分開不能相見。理解“九天”:傳說天有九層,也叫九重天,九天就是天的最高處,“九霄云外”

            再讀這句詩。這是九天之上的銀河落到了人間呢?還是一瀉千里,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呢?李白已經分不清了。詩句中哪個字告訴我們,他已經恍恍惚惚了?“疑”

            李白知道眼前的不是銀河,卻有分明覺得這磅礴的氣勢明明就是銀河!他把銀河來了一個大翻轉,從橫向變成豎掛,從“九天”落到了“廬山”。這奇特的想象令我們拍案叫絕:“好詩,真是好詩啊!”果然是詩仙李白啊!于是這兩句就成了描寫瀑布的千古名句!

            再讀讀這句詩。

           、蕃F在你站在中國第一大瀑布黃布樹瀑布前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地吟誦——

            現在你又來到了世界第一大瀑布尼加拉瓜大瀑布下面,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地吟誦——

            2、品讀了詩句,欣賞了瀑布,你想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廬山瀑布呢?指名說。再帶著你的感受來朗讀全詩。

            李白的這首廬山詩問世以后,眾多詩人仍然把廬山當作描寫對象,但是卻很少再有人專寫廬山瀑布了,看來,如果真的有人再寫同廬山瀑布的話,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四、遷移運用

            1、李白寫的這首詩無人能超越,我們可以將它來一個魔術,將古詩改寫成篇寫景的小美文,題目也叫《望廬山瀑布》。

            2、大屏幕顯示:太陽照射的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霧,遠遠望去,瀑布像匹白練掛在山前。水流從三千尺的高處直瀉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銀河之水自九天而降。

            3、我來讀句子,你們來讀讀相對應的詩句。

            4、沒有老師的幫助,你能自己說說詩的意思嗎?

            出示:太陽_____,升起____。

            遠遠望去,_______

            水流從_______。

            好像是_______。

            5、誰愿意讀讀你填好的美文?

            五、學習寫字。

            引:古人講究書畫合一,畫、詩、字相得益彰。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寫這首詩中的三個生字。

            出示:紫尺疑

            觀察字形,找出關鍵部分或者關鍵筆畫。

            師范寫,學生描紅。

            抄寫整首詩,注意行款整齊,大小勻稱。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8

            設計理念:

            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形勢下,在新課標的精神指導下,教學中力求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改變過去逐字逐句理解的串講模式,充分調動手、口、腦、眼多種感官,以“想說讀悟畫”為主線,借助圖片、影片的直觀功能,領悟詩意。通過語言創設情境,啟發想象,激發情感,指導朗讀。反復朗讀,以讀代講,整體感知詩作,盡量不破壞不歪曲詩人原創的本意,留下更為完整的印象,留下更多可以想象、品味和拓展的空間。

            學習目標:

            1、會認4個生字“瀑,廬,爐,疑”,會寫4個新字“爐,銀,煙,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吟誦古詩,通過創設情境,想象畫面,圖文對照,體會詩意,入情入境,感悟詩人贊美大自然,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誦讀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

            CAI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借圖說話,解釋課題

            欣賞廬山瀑布的風景圖片,你有什么想說有什么想問嗎?學生自由發言。

            師問:你知道這是哪里的風景嗎?(廬山)

            師問:展現在面前的是什么?(瀑布)

            風光秀麗的廬山、雄奇壯觀的瀑布,吸引了古往今來許多詩人作家,留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F在,我們一起來學習唐朝大詩人李白在游覽江西省廬山時題寫的著名詩作《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

            釋題: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望——遠遠地望去。圖上畫的就是詩人李白在遠望廬山瀑布。

            【設計意圖:欣賞廬山瀑布的圖片,創設情境,解釋題目意思,帶領學生走進詩篇,建立第一印象!

            二、認讀字詞、讀通詩句

            1、回憶古詩:這首詩有誰曾經背過,現在有誰能回憶起來,背給大家聽一聽,指名領讀。

            2、相機認讀字詞:香爐 紫煙 遙 掛 疑 銀河

            3、指名個別讀,分男女朗讀古詩。(配樂朗讀)

            【設計意圖:讓曾經背過此詩的同學,展示背誦,教讀古詩,既創設了展示的舞臺,培養了自信心,又節省了教讀的時間。相機認讀生字,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記憶字形,提高識字的效率。配上音樂,朗讀古詩,一下子就奠定了古詩的情感基調,更好地展開下面的教學。】

            三、讀畫,悟畫

            古詩好讀易背,朗朗上口,詩仙李白僅僅用了二十八個字,就把瀑布描寫得何其壯美,可見簡簡單單的字里行間卻隱藏著深刻的含義。

            1、讀第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讓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自由匯報。

            日照——陽光的照射。 香爐——廬山上其中的一座山峰。

            字形對比“廬——爐”。 “ 生——升”可以調換嗎?(“生”就是先產生再慢慢地升起來,把煙霧描寫得更生動形象了。)

            展示圖片,多美的景象!這時的香爐峰好像披上一層淡紫色的輕紗,山上的景物朦朦朧朧的,就像仙境一般。你想說:“ ”。(引讀第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

            2、李白遠遠地望著瀑布,覺得這廬山瀑布就像什么?(自由說)

            川——大河。李白覺得瀑布像一條大河一樣掛在山的前面。他說: 。(引讀第二句“遙看瀑布掛前川”)

            3、現在,我們和李白一起站在山腳下,舉頭仰望,瀑布從那高高的山峰上飛快地直沖下來,這時你想說:“ ”。(引讀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

            這里哪一個字把廬山瀑布寫活了(飛),它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千尺——形容山峰很高很高,這樣說卻實有點夸張。

            你能用夸張的語氣讀出山的高、水的長嗎?

            4、是呀,瀑布從高高的山峰上,像飛流一樣地直瀉下來,多么壯觀的景象啊!此情此景,難怪李白會以為是天上的銀河掉下來了。于是他也發出了這樣的驚嘆:“疑 ”。(引讀第四句“疑是銀河落九天”)

            疑——以為。 九天——傳說中天分為九層,就是天的最高處。

            5、體會詩中名句

            全詩只有四句,你認為哪些句子最能體現瀑布的雄奇壯觀呢?(第三四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是的,這是李白留給我們后人的千古絕唱啊!現在讓我們一起驚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設計意圖:圖文結合,體會詩意,教師通過語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想象畫面,利用引讀技巧,展現詩句,誦讀詩句,達到入情入境、以聲傳情的朗讀效果!

            四、借情入境,體驗感受

            同學們,詩中有意,以詩傳情,李白通過這首詩贊美了大自然的風景,他喜歡游山玩水,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F在你想跟著我到山腳下,欣賞廬山的美景,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嗎?(觀看廬山瀑布的影片)

            談感受,你又想說什么呢?

            真的聞名不如見面,讓我們再一次贊美它吧。úシ庞捌,吟誦全詩,吟誦詩中名句。)

            【設計意圖:播放影片,再次感受廬山瀑布的壯美雄姿,體會詩句中寄寓的情感,體會李白當時的豪邁之情。此時再讀古詩,就更能表現出其中的韻味,釋放心中的情懷了!

            五、寄畫抒情

            你能通過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你心中的廬山瀑布嗎?還可以在旁邊題詩一首,或題詩一句,亦可題上一個詞,一個字。

            展示作品,欣賞評議。

            【設計意圖:有了猜畫、讀畫、悟畫、入畫的環節作鋪墊,再讓學生描繪瀑布,題詞作詩,產生的感受就更豐富了,思維的火花就更強烈了!

            六、指導寫字

            廬山瀑布固然壯美,同學們的朗讀很優美,描繪的圖畫也各有風格,接下來你們能把詩中出現的生字寫美嗎?

            讓學生觀察“爐、煙、銀、流”這四個字,并交流應注意的地方。

            【設計意圖:讓學生每一節課都動筆寫一寫字,是新課標的要求之一。由學生自己觀察、發現、交流后再書寫,可以提高學生對字形的記憶能力和審美水平,又體現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七、作業

            選擇你喜歡的作業:

            1、讀一讀,背一背李白的詩。

            2、搜集描寫美景的詩歌、短文,再讀一讀。

            【設計意圖:課后作業要體現實效性和民主性,讓學生根椐自己的意愿去選擇作業,有利于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設計搜集性的作業,可以激發學生不斷探索的欲望,拓寬語文的閱讀面!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9

            教材:語文人教新課標

            年級:小學二年

            課題:《望廬山瀑布》

            學校:XXXXX

            執教者:XXX

            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倡導我們要著手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此,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學會望、廬、爐、疑四個生字,理解詩句內容,能想象詩文所描繪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在教學中,合理利用電教手段,通過自主學生字,指導朗誦,分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對古詩的朗誦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激發學生對詩歌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詞賞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這首古詩語言瑯瑯上口,便于記誦,也可能多數同學已會背,但詩意不一定理解,教師必須在教學時進行點撥,之后讓學生去讀悟,去體會,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讓他們串講詩意。要求不宜過高,不搞字字落實,只要能說出詩意即可。

            教學環境與資源:

            我校身在農村,由于受自然環境的制約,學生的認知有限,對于教學活動有很大的難度。就本課中出現的瀑布而言,學生很難聯想到瀑布的雄偉與美麗,而我校遠程教育資源的開通,彌補了這一點的不足。這節課我利用遠程教育模式二中的課件資源,使學生初步感受到瀑布的雄偉與美麗,在學生的腦海中先形成一個具體的瀑布形象,為感受詩中的瀑布做了良好的鋪墊。除此之外,針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欠佳,我還利用flash動畫,使學生們能夠更形象、具體的理解詩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

            相關教學資源選擇:

            多媒體計算機及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談話。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五、一黃金假日的旅游熱潮,引出廬山,(出示課件)欣賞廬山的美麗景色,了解廬山,(廬山在我國江西省北部,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在最短的時間里拉近學生與廬山的距離,為揭示課題做準備。

            二、揭題,解題。

            1、揭題

            過渡引入:廬山風景迤儷,吸引了古往今來的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在游覽廬山后題寫的詩作《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

           。1)齊讀詩題《望廬山瀑布》

            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些關于李白的生平知識呢?

            學生:自由談。

            (2)你們真行,誰想當小詩人,給大家背誦一首你所知道的李白的詩。

            學生:爭當小詩人背誦自己知道的李白的詩篇。

           。ㄔ谧疃痰臅r間里拉近學生與李白及李白詩歌的距離,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吟誦詩歌、當小詩人的快樂。)

            2、解題

           。1)過渡引入:真不錯!咱們班的小詩人越來越多了。唐代大詩人李白,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具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被后人尊稱為“詩仙”,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學習李白的這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2)誰來說說古詩題目的意思?

            學生:解釋詩題

            (3)什么是瀑布?(師生交流)想看嗎?那我們就一同來欣賞一下吧。ǔ鍪菊n件)看了瀑布你們有什么感受?(師生邊看邊交流)

           。ㄍㄟ^瀑布視頻使學生初步形成一個具體的瀑布形象,從而與我們古詩描寫的對象走近一些。)

            三、扶放結合,自主學生字。

            1、過渡引入:同學們的感受真不少!那么大詩人李白,面對廬山的瀑布又是怎樣用詩句來形容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在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把詩句讀通順。

            生:初讀全詩,自學生字。

            2、我們來認一認生字吧。ǔ鍪菊n件)

           。1)讀準字音。

           。2)識記生字。

           。3)自讀和生字有關的詞。

           。4)開火車、鞏固生字。

           。ㄅ囵B學生自己學習的方法;同時利用開火車的小游戲來鞏固識字)

            四、讀讀詩,指導朗讀。

            1、字詞,大家認讀的都很棒,那古詩呢?誰愿意給大家朗讀一下。

            生:讀

            2、誰想當小老師,來評一評他讀的怎么樣?應該怎樣讀?

            師生合作,共同總結朗誦古詩的方法。

            3、(出示課件)欣賞范讀,伴樂練讀,指名讀,師生共讀。

           。ㄍㄟ^范讀錄音培養學生正確朗誦詩歌的習慣。范讀之后利用配樂練讀來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使練讀的效果更好。)

            五、抓重點詞句想一想,悟一悟。

            1、過渡引入:大家讀的很棒,接下來我們分組合作學習自己喜歡的詩句好嗎?哪個小組想學習第一句……(課件出示:合作學習要求,目的是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有目的性。)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先讀讀對應的合作要求,注意按要求完成任務,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可以請老師幫助。

            2、合作探究。

            (1)小組內討論交流,相互解疑。(生)

            (2)全班交流匯報(生)(出示課件)教師適時點撥。

           。ɡ胒lash動畫,使學生們能夠更形象、具體的理解詩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

            3、大家的匯報太精彩了,整首詩連在一起,你能說的怎么樣,下面同桌之間來練習說一說。

            學生:練說指名說

            師:你們太棒了,把大家的成果交匯在一起,說出了整首詩的詩意。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學生:質疑。

            師:學習了《望廬山瀑布》,你的感受又是什么樣的?

            學生:自由說。(板書:)

            4、感情朗讀

            師:廬山的瀑布雄壯而美麗,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情,齊讀這首古詩,同時找出全詩中最能突出瀑布磅薄氣勢的詩句。

           。1)指名讀。

           。2)比讀。

           。3)全班齊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ū经h節重在培養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以及品讀佳句,積累佳句的習慣。)

            六、小結

            師:古詩學懂了,你們想過沒有,詩人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什么呀?

            學生:自由說。

            七、背誦古詩

            師:這么美的詩篇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吧?可以加上你自己的動作,看誰最棒。

            學生:自由練背。

            師:現在誰想當當背誦小標兵,為我們有感情地背一背這首詩?

           。ㄟ@樣一來,學生能在反復訓練中體會到吟誦詩歌,當小標兵的成就感,同時更好的內化語言。)

            八、延伸拓展

            贊美瀑布的詩句很多,古代有李白,現代有葉圣陶,今天老師把葉圣陶先生的小詩《瀑布》也帶來了,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賞讀這首小詩,找一找兩首小詩的哪些詩是相似的?(出示課件)

           。康氖亲寣W生都來做一個發現者,讓他們體會到成功和喜悅,并且積淀了語言素材,讓孩子們迷上詩歌,可謂“一舉多得”。)

            師:同樣是描寫瀑布的詩,我們的“詩仙”李白僅用短短28字就高度凝練地將瀑布那雄偉的氣勢描述了出來,真是功力不凡。最后,讓我們再一次一起背誦這首傳世佳作吧。ㄉw背誦。)

            學習效果評價:

            本學期我校新開通了遠程教育資源,希望其能更好的服務一線教學活動,作為一線教師,我感受頗深。在以前的教學中,低年級孩子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但思維能力欠佳。在學習過程中對于一些抽象的、較難理解的內容,掌握起來很困難。所達到的預期效果有時不盡如人意。而遠程教育資源的開通,猶如春雷,為我們一線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帶來了新的契機。通過對遠程教育資源的利用,方便了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夠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從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效果看,在原有的課堂教學基礎上都有了新的提高。我所執教的《望廬山瀑布》一課就能充分體現遠程教育資源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瀑布視頻,初步讓學生感受瀑布的雄偉與美麗,在學生的腦海中先形成一個具體的瀑布形象,為感受詩中的廬山瀑布做鋪墊。除此之外,我還利用flash動畫,使學生們能夠更形象、具體的理解詩意,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在理解詩歌意境之后,使學生們能夠更有力讀出氣勢,達到變感情朗讀為有創造性的朗讀。從學生的學習效果看,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較之以前容易多了,所達到的教學效果很好。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0

            教材簡介:

            人教版第四冊第五組第一篇課文《望廬山瀑布》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寫了紅日照射下的香爐峰紫煙繚繞,襯托出了瀑布背景的雄偉壯觀。一個“掛”字化靜為動,形象地表現了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后兩行詩既寫出了瀑布的樣子,又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感受。一個“飛”字形象地描繪了瀑布奔騰而下,“直下”既寫出山的高峻陡附附險,又突出了瀑布飛奔而下、勢不可擋的氣魄。一個 “疑”字寫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新奇而又真切,十分貼切自然,令人遐想無限,回味無窮。教學一課時。

            設計理念:

            1、反復吟讀,是本詩教學的重要方法。通過形式多樣的吟讀,讓學生理解詩意,領悟詩情,體會詩境。

            2、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心中再現。

            3、課后作業收集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課、一本書,在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教學目標:

            1、通過查找資料積累李白的古詩。

            2、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認識“廬、瀑、爐、疑”四個生字,會寫生字通過學生反復吟讀古詩,理解詩句意思,感悟詩人情感,體會詩中意。

            3、極力營造古詩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欲望和誦讀的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反復誦讀,理解詩意。

            難點:體會古詩意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誦讀學過的李白的詩。

            師:我們學過許多首李白的詩,誰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復別人背過的詩。

            (如《靜夜思》《贈汪倫》)除了學過的,你還知道哪些李白的詩,背一背。(如《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獨坐敬亭山》)

            師:李白看到月光想到了家鄉,寫下了《靜夜思》,送朋友時依依不舍寫下了《贈汪倫》,今天我們再學一首李白的詩,想想他又為什么寫在這首詩呢。

           。ò鍟和麖]山瀑布)

           。ń虒W新詩不直接揭示課題,而是讓學生先背誦學過的詩,然后開始新課教學。一是新舊聯系,銜接自然;二是激發興趣,增強效果。學生在情趣盎然地背誦李白詩歌的氣氛中學習新詩,事半功倍。)

            2、讀題

            提問:你們去過廬山嗎?誰能說說廬山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認識“廬”字)

            師述:廬山是個風景秀麗,令人向往的地方,F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廬山的美景。(播放廬山錄相,師解說: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邊。廬山山峰重疊,非常雄偉壯麗。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爐峰,因為山上常有云霧籠罩,在陽光照耀下有紫色霧氣升騰,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故取名香爐峰?催@就是著名的香爐峰。廬山一年四季景色優美……)

            提問:廬山的風景讓我們如癡如醉,剛才的畫面中給你映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瀑布)

            師:瀑布是什么樣的呢?(課件出示各種瀑布圖片)

            描述:瀑布是一種大自然的現象,它是河流由高處往低處降落,形成的浩浩蕩蕩的水勢,風光迷人,正是因為這樣,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對它們情有獨鐘,寫下了無數的華章。今天我們就隨著大詩人李白的腳步,去看看廬山的瀑布別樣的美姿。再讀課題。

           。ò鍟n題后,再釋詞,弄清"瀑布"是什么,就"瀑"正字正音;明確廬山的地理位置及迷人風光,認讀“廬”字。由字及詞及地,有序進行,為學習詩歌做好鋪墊,激發興趣。)

            二、試讀古詩,初知詩意

            1、學生自由讀詩,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詩中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

            3、學習生字“爐”“疑”,讀準字音,四個生字同時出現,識記字形,“爐”和“廬”比較,出示香爐圖片,對比廬山的香爐峰,組詞。

            4、指導寫生字“爐”“銀”“煙”“流”

            5、把這些生字放到詩句中還能讀嗎?指名讀,提醒學生其他生字的讀音,如“川”字讀翹舌音。齊讀

            6、節奏讀。

            師:詩歌詩歌,一首詩就是一首歌,歌有節奏,詩也有節奏,聽聽老師有節奏地讀一讀,你們小聲地跟讀(出示課件)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指名讀(師幫其打拍子),男女生打拍子讀。

           。ㄕJ字寫字是小學低段教學的重點,這里花大量時間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節奏朗讀既可以檢查字音,又能體會詩的韻味。)

            三、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師:你們聽過這樣一句話嗎?“詩中有畫”,一句詩就是一幅畫,請小朋友們再聽聽這首詩,邊聽邊想象,你腦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

            課件播放范讀,生想象畫面

            師:(出示課文插圖)李白站在香爐峰前看到了什么呢?

            學生說到什么就讀哪句?(如看到了煙霧,讀“日照香爐生紫煙”:看到瀑布,讀“遙看瀑布掛前川”)

            師:李白看到煙云繚繞的香爐峰,又看到了香爐峰前的瀑布,不由得寫下了這樣兩行詩?出示一二行,學生齊讀

            師:體會“掛”的妙用,學生讀,師做掛的動作,把平放的東西垂直放,“川”就是河流,河流是怎么流的呢?師簡筆畫出,現在把河流垂直掛起來。

            師:是誰把河流掛起來的呢?

            生:(大自然)

            師:大自然是多么偉大、神奇。≌l能用贊美的語氣讀讀這兩句?

            指名讀,齊讀

            師:你就是李白,看到香爐峰此時正被煙霧籠罩,在陽光的照耀下,一團團紫煙不斷從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勝收。你這樣讀到——

            多名學生高興地讀前兩行

            師:想讀的小李白一起讀吧!

            師:詩人筆下的廬山瀑布有什么奇特之處呢?請讀三四句

            學生讀三四句

            師:三千尺在這里指的是瀑布很高,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瀑布飛流而下的樣子吧。úシ乓曨l)

            引讀:瀑布水花四濺,奔涌而下,壯觀無比,難怪詩人寫到——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

            師:這樣的瀑布真是氣勢磅礴——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

            師:看到這樣高、這樣美的瀑布,詩人想到了什么呢?

            生:天上的銀河落了下來

            師:九天在這里指的也是高,見過天上的銀河嗎?一起看看吧!出示銀河圖片,比較飛流而下的瀑布。

            師:瀑布從山上奔騰而下,足有三千尺那么高,讓人忍不住浮想翩翩——讀

            生: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此時,你就是大詩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現了這樣的景象:萬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瀑布飛騰奔涌,傾瀉直下,你想怎樣吟誦呢?

            指多名學生讀,齊讀

            師:聽著你們的朗讀,讓老師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大自然真是神奇,造就了如此美景,感謝李白給后人留下了這膾炙人口的詩篇。各位小詩人,如此美景,讓我們盡情抒發吧。

            配樂齊讀全詩。

            師:一首好詩不僅可以反復吟誦,還可以譜曲歌唱,變著花樣誦讀。請聽(課件唱讀)

            學生站起來,邊唱邊拍手加動作跟著課件唱讀

            師:多美的瀑布啊,誰能閉上眼睛,美美地去感受作者給我們創造的美感?

            指名背,齊背

           。ǖ投喂旁娊虒W重在品讀中知義,讀重于解。因此在這里圖文結合幫助學生品味詩句,啟發學生體會意思,想像美景,再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把學生不知不覺地帶入詩的意境了。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朗讀水平。)

            四、鞏固拓展,引導積累

            師:這就是一代詩仙李白的詩,他的想象是多么豐富、多么奇麗!讓我們也一起來寫寫吧!

            出示填空:————————,疑是銀河落九天。

            指名學生上臺填空,點評,齊讀

            師:像李白這樣喜歡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詩句還有很多,如即將學到的杜甫的《絕句》也是一首贊美大自然美景的詩篇

            課件出示,學生試讀。

            師:李白的這首詩,抒發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就讓我們也帶著這種感情,去搜集一些描寫大自然的詩,開一次贊美祖國山河的詩歌誦讀競賽會,以此來表達你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讀寫結合,充分讀后進行默寫,強化對詩句的認識;同時將學習引向課外,拓寬知識來源,達到課內悟情趣,課外顯活力的境界。)

            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

            香爐 生紫煙

            望瀑布 掛前川壯美的畫

            飛流 三千尺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1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教材語文第三冊第十七課《古詩兩首》之《望廬山瀑布》

            二、教材簡析:

            這首詩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

            三、學情簡析:

            隨著班級“誦讀經典”系列活動的開展,班級學生均可以背誦50首左右的古詩!锻麖]山瀑布》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能夠背誦,但是對詩意不能完整把握,詩人的情感和詩中的意境學生更是知之甚少。

            四、設計思路:

            1、反復吟讀,是本詩教學的重要方法。通過形式多樣的吟讀,讓學生理解詩意,領悟詩情,體會詩境。

            2.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3.背誦古詩,拓展新詩,增加學生的積累。

            五、教學目標:

            1、通過查找資料初步了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

            2、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認識“廬、瀑、爐、疑”四個生字。

            3、通過學生反復吟讀古詩,理解詩句意思,感悟詩人情感,體會詩中意境。

            4、極力營造古詩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欲望和誦讀的積極性。

            六、教學重點:反復誦讀,理解詩意。

            七、教學難點:體會古詩意境。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瀑布嗎?說說在哪見過,瀑布什么樣?

            2、看圖片。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漂亮的瀑布圖片,都是我國著名的瀑布景觀,我們一起來欣賞。(出示幻燈片)

            3、引出新課題。師:這節課我們就跟隨大詩人李白去觀賞一下廬山瀑布。(板書課題)

            4、讀課題、解課題。問: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了解“望”的意思。

            二、簡介作者

            師:對于作者李白,我們并不陌生,誰來說說,你了解李白的什么情況?

            生簡單介紹、背李白的詩作。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

            2、學生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詩文讀流利。

            3、檢查讀詩情況,。(1)指名讀,正音。

            (2)投影出示詩文,認學生字,讓學生說出怎樣記住生字并組詞。

           。3)再讀詩文。同桌互相檢查讀詩。

            四、品讀詩句、想象畫面

            1、借助老師給出的注釋,小組合作讀詩,理解大概意思,說說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

            2、投影出示說話訓練的句式,指名讀詩句,說出自己的想象。

           。ㄔ趯W生匯報中,適時出示圖片、瀑布流淌的視頻。)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詩句

            4、適時拓展其他古詩中的詩句,幫助理解作者夸張的寫法、豐富的想象力。

            5、帶感情讀全詩。指名讀、齊讀。

            五背誦詩文,情感升華

            1、總結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給你什么感覺,用一個詞來形容,師板書。

            2、學生練習背誦古詩

            3、檢查背誦,指名背誦,全班背誦。

            六、拓展延伸

            出示葉圣陶新詩《瀑布》,教師朗讀,鼓勵學生積累。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2

            【指導思想】

            通過《望廬山瀑布》的教學,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在教師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擁有學習的自主權,使學生主動學習,善于學習,會學習,培養自主創新性學習的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思路】

            首先,根據大綱要求,給學生整體感知,讓學生對整首詩有一個整體印象。然后,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適時安排教學環節,引導學生自學探究,創建自讀自悟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地自主學習。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引導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與全程參與。其次,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朗讀。以讀為本,把讀與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使學生感受到詩詞的魅力,領悟到祖國文字的凝練。最后,加強課內外結合,打破了課內外的界線,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注重了知識的積累運用。

            【教學目標】

           。薄⑹箤W生理解詩句,了解古詩內容,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2、學會詩中的生字新詞。

            3、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方法】

            啟發式、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激發興趣。

            我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現在有誰愿意來背一背你記住的古詩?有沒有李白寫的呢?(靜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廣陵、早發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詩還真多呀!通過課外查閱資料,你們對李白還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號稱詩仙現存詩900多首風格飄逸、豪放想像豐富、氣魄雄偉)

            二、緊扣題眼,品詞析句。

            師:李白五歲時就開始讀書習字,讀了很多書,二十六歲起離鄉遠游,走了大半個中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望廬山瀑布》就是他暢游廬山后寫下的。

           。、師范讀全詩。全班自由讀。

            2、學習生字,分別是廬、瀑、爐。

           。、全班齊讀這首詩。

            師:讀題目,誰能用這個“望”字組詞?你覺得在這兒應該用哪個詞更準確些?解釋題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師:我們來看看廬山,看看廬山的瀑布。(看課文插圖)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師:這些都是靜止的圖片,現代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在課堂里了能領略到廬山和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色。請看光碟。

            師解說: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邊。廬山山峰重疊,非常雄偉壯麗。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爐峰,因為山上常有云霧籠罩,在陽光照耀下有紫色霧氣升騰,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故取名香爐峰?催@就是著名的香爐峰。廬山一年四季景色優美……

            看完后,請你來夸夸它。(觀看后指名回答)

            師:對,夸得真好!我們來看看李白是怎樣夸的?

           。、指組讀第一句詩。讀注釋①和②。除了這兩個詞,詩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說整句詩的意思。讀。

           。怠⒖偨Y學法:讀詩句、看注釋、說意思。

           。、根據以上學法自學二、三、四句詩。

           。、匯報自學情況。

            為什么要遙看?

            “飛流”、“直下”說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師:學到這,還有什么疑難的問題嗎?請提出來。(質疑解答)

            師:現在誰來說說全詩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讀自悟,深入理解。

            師:你覺得詩中哪些字用得妙?為什么?(生、掛、飛、落……)

            師:輕聲背誦詩,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誰能用“啊,――真――”的句式來表達廬山瀑布給你的印象。此時此刻,你最想對李白說什么?背誦、注意重音,再讀古詩,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

            指導默寫。

            四、總結學法:(出示小黑板)

            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1、讀詩題,介紹作者

            2、讀詩句,理解詩意

           。、再讀詩,體會感情

           。、背誦默寫

            五、布置作業 。

            板書設計 :

            21、古詩三首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字

            2、朗讀、背誦課文,默寫《望廬山瀑布》

            3、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廬山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名山,自古就有“匡有奇秀甲天下”的贊譽。廬山的飛泉源布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開先瀑、玉簾泉、黃龍潭、鳥龍潭等,大家想不想看看。(出示廬山的飛泉瀑布,請欣賞)

            2、唐朝大詩仙李白50歲左右隱居在這兒,曾用詩篇贊美瀑布。(大屏幕出示整首詩)

            二、熟讀古詩

            1、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或書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2、請一名學生讀一讀題目,然后齊讀。

            再說說從課題中你能知道什么?

            廬瀑

            生字區別

            盧爆

            3、指名讀整首詩,糾正、齊讀。

            4、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律美。

            讀古詩特別要讀出詩的韻律美,韻腳一定要讀準,讀到位。(如“煙”“川”“天”)誰能把這首詩再讀一遍。

            5、出示詩的停頓及重音,誰能讀出古詩的節奏美?

           。1)指名讀

           。2)男、女生賽讀

           。3)全班齊讀

            三、賞析古詩

            1、谷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老師想信同學們一定能借助字典,結合書中的注釋,插圖,展開想象,讀懂這首詩。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組里交流,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交流,點拔,評議

           。1)你讀懂了什么?

            (2)“學貴有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默讀這首詩,同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大意。

            4、自由讀整首詩,你認這哪些字或詞用得好?為什么?

            重點品味“生”“掛”“飛”“三千尺”

            相機出示李白的另一首詩。

            秋歌

            白發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w會夸張的寫法)

            5、指名上臺朗讀這首詩,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6、總結,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語言生動,形象,描繪了瀑布盡流直瀉的壯觀景象。

            四、拓展延伸

            1、學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老師也不由自主想起了葉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寫瀑布的詩歌。(課件出示瀑布整首詩,配樂朗誦)

            2、喜歡嗎?請自由讀一讀。

            3、《望廬山瀑布》和《瀑布》比較,你最喜歡哪一首?說說原因。

            五、作業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課外收集李白的詩,讀一讀,背一背。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4

            教材簡析: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詩人李白膾炙人口的佳作。作者以及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段生動地勾畫出香爐峰瀑布在陽光照耀下飛奔直下的動人情景,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表現了他對祖國河山的深切熱愛。詩的開頭寫香爐峰的壯麗奇觀,為瀑布先渲染出一幅色彩絢麗的背景。在陽光照射下香爐峰上生起了紫色的云煙。接著筆鋒一轉進入主題,“遙看瀑布掛前川”,這是作者遠望瀑布的情景:白色的瀑布從峰頂上的紫煙中噴涌而出,直掛在蒼翠的香爐峰前面,在陽光、紫煙、綠茵的掩映下,瀑布既顯得雪白如練,又是銀光閃爍。整個景色非常豐富多彩,清麗奇巧。緊接著詩人以夸張比喻的手法極寫了瀑布的動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卑哑俨嫉牧鲃葜佟⒙曧懼、氣勢之磅礴、色澤之鮮明完全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全詩氣勢雄偉壯闊,構思奇特,可謂古今之絕唱。

            教材選編這首唐詩的主要意圖,一是豐富學生古詩的積累,從唐詩中受到熏陶感染,培養語感;二是通過理解詩歌內容,了解祖國山河壯麗,感受大自然之奇美,是圍繞單元主題所選的精心之作。

            學情簡析:

            隨著“書香校園、誦讀經典”系列活動的開展,二年級小學生均可以背誦二十首左右的古詩!锻麖]山瀑布》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能夠背誦,但由于受到年齡特點的限制,學生對于對詩意不能完整把握,詩人的情感和詩中的意境更是知之甚少,或停留在表面。學生很少接觸過瀑布面對與瀑布的壯美不容易體會。

            設計理念

            中國古典詩詞如同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貫穿與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墩Z文課標準》對1—2年級的“閱讀”目標中有一條是“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從這一目標,我們體會到在低年級古詩的教學要盡量避免逐字逐句的教學,要讓學生在詩情畫意中開展想象,理解詩意,領悟內蘊。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詩體圖畫,聲效啟迪,背景音樂為學生創設美的情景,引導他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培養語感,領悟古詩中所蘊涵的意味。通過教師一次次的引導及指導,讓學生一步步地走進“詩”意,使他們達到身臨其境的妙感。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反復誦讀,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想象畫面,品詞賞句,體會古詩意境及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廬、瀑、爐、疑”四個生字。會寫“爐”等三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理解詩句意思,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積累古詩,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查找李白資料,積累李杜詩篇。

           。ń處煟┒嗝襟w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一、積累讀,導入揭示詩題。

            1、課前活動:我會背古詩。(學生展示會背的古詩。)

            2、了解詩人,解題讀題。(相機認識生字“廬”“瀑”)

            3、觀看視頻,導入新課。

            【媒體使用:播放廬山風景畫卷,師配樂解說:廬山,是我國享譽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一山飛峙,斜落而俯視長江,山青水秀,景色泛勝。這兒的山,這兒的霧,這兒的飛流瀑布吸引了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詩人蘇軾漫游廬山時曾感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師問:你能用怎樣的詞語來形容你看到的廬山?

            過渡:廬山是一幅充滿魅力的天然畫卷,是大自然造物的杰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在游覽廬山后題寫的詩作《望廬山瀑布》。

            (設計意圖:展示背誦,開始新課。給學生充分的成就感。學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誦李白詩歌的氣氛中開啟詩題,在媒體的音畫效果中,走進廬山身臨其境,情景交融為本詩學習做好準備。)

            二、初試讀,識字讀通詩句。

            1、借助拼音,自讀古詩。

            2、學習生字,交流方法成果。指導寫字“爐”字。

            3、展示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初步讀出古詩的節奏和味道。

            4、范讀引領:讓我們來仔細聽聽播音員的朗讀吧。

            【媒體使用:出示本課的生字,形式多樣,直觀豐富地引導學生識字寫字,學生讀順全詩之后,播放范讀音頻,為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提供示范引領!

            (設計意圖:第一次初讀過程中,以讀通讀順為基本要求;這一環節學習重點是識字寫字,完成本課預設的教學目標一。在此基礎上,學生達到正確、通順地朗讀古詩,初步感知古詩大意。)

            三、細研讀,入境理解詩意。

            1、自學解詩:合作交流,相互討論,說說詩句的意思。

            2、小組匯報:你讀懂了什么?

            3、畫中悟詩情。

           。ㄔ谇榫忱斫庵校處熀喒P成畫。難點教學預設如下:)

            ①、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香爐:這里香爐指的是廬山上的香爐峰。形狀上尖下圓,經常有云霧籠罩,就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所以人們為它取名香爐峰。

            相機理解“生紫煙”、“遙看”、“掛前川”這些詞。

            小結:這短短的七個字就為我們勾畫出一幅人間仙境般的美景。

            ②、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故意將瀑布畫成彎的。問:老師吧瀑布畫得漂亮嗎?

            生:提出質疑,引出“飛流直下”出瀑布水流速度很急、很快。

            師繼續作畫,抓“直”,我該畫多長呢?(三千尺)

            師:瀑布真的是從三千尺的地方落下來嗎?我們這一層樓房大約有十尺,這樣計算,三千尺也該有三百多層吧,這世界第一高樓也沒這么高呢?那詩人為什么要這么寫呢?

            引導理解:“三千尺”是夸張的說法,也是李白詩歌的風格。引導學生聯系舊知,如“挑花潭水深千尺”等加以理解。

            小結:這就是浪漫主義詩人李白阿!他的筆下才會出現這么奇麗的夸張!讓我們齊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指導朗讀,體會瀑布之壯美。

            4、誦讀小結。

            (設計意圖:打破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后串詩意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通過詩畫結合,入情入境,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使這一層次的研讀能達到感情表現的要求和提升。)

            四、品味讀,想象領悟詩韻。

            1、配樂誦讀,創境想象。

            2、觀看瀑布,激發聯想:此刻你就站在這樣的瀑布前,陶醉在這樣壯美的大自然中:

            你好像看到了—— 你似乎聽到了——

            你仿佛感覺到—— 你在內心贊嘆到——

            3、熟讀成誦,積累名句。

            【媒體使用:優美的古箏音樂,使學生的吟誦更富韻味。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然后播放瀑布圖片。讓學生的想象轉化為現實,避免以課件畫面先入為主而失卻文本體驗的遺憾,這樣,更好的使多媒體和詩情畫意融為一體,既體會到詩詞之風韻,又領略自然之壯美!

           。ㄔO計意圖:欣賞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配樂朗讀,感受景美詩美情美,激發學生想象,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突破難點,巧妙結旨,用心誦讀,熟讀成誦。)

            五、拓展讀,升華激發詩情。

            1、教師小結全詩。

            在精練的28個字當中給我們無盡的想象空間。紅日、青峰、紫煙和白瀑,色澤鮮明,有靜有動,有聲有色,有景有情。

            2、拓展閱讀李白名句,進一步了解這位浪漫主義大詩人。

            3、拓展實踐。

           、、自學預習:總結古詩學法,引導學生用本課積累的“讀-說-畫-背”的方法學習另一首古詩《絕句》。

           、、推薦閱讀:登錄洋縣教育資源網,閱讀其余文人墨客描寫廬山的詩作。

            【媒體使用:出示李白的詩句進行拓展閱讀,感受杜甫詩中的李白,再次感知李白夸張豪放的詩歌風格,激發學生熱愛經典誦讀經典的熱情!

           。ㄔO計意圖: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初步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激發對古詩的熱愛和興趣。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課、一本書,走出課堂,卻走進詩的寶庫,走進大自然的廣闊中。)

            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

            李白

            讀—說—畫—背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識“廬、瀑、爐、煙”,積累識字方法,會寫“爐、煙”;

            2.有感情朗讀《望廬山瀑布》;

            3.通過畫面理解詩句,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

            4.學習做一個勤于觀察、勤于思考的人。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畫面,吟誦古詩想象意境,理解詩句。

            教學流程:

           。ㄒ唬┙翌}導入,知曉詩人。

            師: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哪些詩人?猜一猜這位詩人是誰?老師給你們一點提示:他是唐代大詩人,有 “詩仙”之稱;他五歲時就開始讀書習字,讀了很多書,曾留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故事;他二十六歲起離鄉遠游,在那個牛馬舟車的時代,他的自己遍布大半個中國,他曾到過18個地區,206個州縣,80多座大山,60多條江河,20多個湖泊;他寫過很多詩,其中最著名的有《靜夜思》《古朗月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叫《望廬山瀑布》,是李白游歷廬山觀看黃巖瀑布時寫下的一首名詩。同學們,你們去過廬山,看過瀑布嗎?就讓我們跟著李白一起走進廬山,走近瀑布吧。

           。ǘ┦柰ň渥x,初知詩意。

            想游覽啊,老師這里有個要求,如果能把古詩正確的讀出來,就馬上帶小朋友們去!

            1.指導讀詩,讀出韻律: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或書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指名讀整首詩,糾正、齊讀。

            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律美。讀古詩特別要讀出詩的韻律美,韻腳一定要讀準,讀到位。(如“煙”“川”“天”)誰能把這首詩再讀一遍。

            出示詩的停頓及重音,誰能讀出古詩的節奏美?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 讀準字音,認識生字:

            出示生字新詞:廬山、香爐、紫煙、瀑布、飛流、銀河。

            指名小老師帶讀,學生跟讀;

            鞏固舊的識字方法;

            在交流匯報的基礎上,學習新的識字方法:歸類和比較

            3.圖文結合,畫中會意

            出示三幅圖片,你能根據圖片找出對應的詩句嗎?

            根據圖片說說前三句詩的意思:“日照香爐生紫煙”中描寫了哪些景色?“生”的含義是什么?從“遙看瀑布掛前川”中的“掛”字,你能看出瀑布像什么嗎?“飛流直下三千尺”中的“飛流直下”和“三千尺”分別說明了什么?

            為什么第四句詩不能用圖片來概括?“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的“疑”是把瀑布想象成了什么?

            李白是一個很會觀察和思考的人,我們再來看看他寫的前兩首詩《靜夜思》和《古朗月行》,這里面同樣有個“疑”字,同學們,你們知道李白又有怎么樣的想象嗎?情感價值觀滲透:我們應該努力向李白學習,做一個勤于觀察,勤于思考的人。

           。ㄈ┯^察漢字,指導書寫:

            1.出示漢字“爐”和“煙”,讓學生觀察漢字;

            2.當小老師指導同學書寫;

            3.師生評點;

           。ㄋ模┗姙槲模楦羞w移:

            (五)贈送詩文,課外延伸 :

            1.同學們真棒,老師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寫瀑布的詩歌,現在老師把這首詩歌送給大家。

            還沒看見瀑布,

            先聽見瀑布的聲音,

            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

            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山路忽然一轉,

            !望見了瀑布的全身!

            這般景象沒法比喻,

            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站在瀑布腳下仰望,

            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時時來一陣風,

            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2.交流學習收獲,結束教學;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15篇】相關文章:

          1.《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一

          2.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

          3.《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

          4.望廬山瀑布教學課件

          5.《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

          6.《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匯編15篇

          7.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合集15篇

          8.《望廬山瀑布》反思

          9.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5篇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天堂v亚洲综合a直播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女同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 | 在线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