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積累·運用六》名師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積累·運用六》名師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在積累詞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過閱讀,了解盲童畫中的內(nèi)容,觸摸盲童的心靈,體會盲童對光明、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過程
一、讀讀背背
1、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詞語,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同學互相讀。
2、在熟讀的基礎上,讓他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一想詞語的意思,再互相交流自己對詞語的理解和體會,說說這些詞語一般用在什么方面。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把詞語背下來。
4、讓同學嘗試選其中一個或幾個自己特別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或一段話。
5、課后鼓勵學生多積累、摘抄這樣的詞語,并運用到自己平時的說話和作文中。
二、閱讀
1、帶著文章后面的閱讀要求朗讀短文,入情入景地讀上幾遍,有所體會,有所感觸后。
2、圍繞問題在小組內(nèi)展開討論,互相交流,發(fā)表看法。要重點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觸摸盲童的心靈,從這幅畫中體會盲童的內(nèi)心渴望。
3、讓學生談談自己讀了短文以后的體會,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向往。
三、閱讀一篇文章
口語交際:根據(jù)音響講故事
目的:訓練學生的聽力,同時培養(yǎng)他們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根據(jù)多種音響組合發(fā)揮想象編故事。
課前準備:準備一些日常能聽到的各種音響的.錄音。
過程:
一、教學時可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互相說說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經(jīng)常聽到哪些音響,這些音響一般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
二、選擇聲音編故事
老師放各種音響的錄音,學生想象這些聲音出現(xiàn)時可能發(fā)生什么事情。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再在小組或找好朋友交流。在充分想象和交流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從這些音響中(可以是老師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平時曾經(jīng)聽到過的)選擇幾種音響進行組合,發(fā)揮想象,編一個故事。故事形式不限,重點是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編出各種新奇有趣的故事。故事編好后,可以讓學生讀給大家聽聽,進行全班交流。還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故事通過和同學一起合作表演出來。總之,要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交流展示的機會。
三、評選最佳編者
習作:根據(jù)音響編寫故事
第一課時:習作指導
習作內(nèi)容:是把在口語交際中根據(jù)音響編的故事寫下來。
習作的目的:讓學生在“聽→說→寫”的過程中,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能力,實現(xiàn)由口語表達到書面表達的過渡,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過程:
一、明確要求
讓學生把習作要求認真讀一讀,再和同學議一議,明確本次習作要求。
二、指導訓練
1、請一兩位同學把自己在口語交際課中編的故事講給全班同學聽。
2、同學們根據(jù)本次習作要求評價同學講的故事,提出修改意見。評價可以從故事是否吸引人,想象是否豐富,語言表達是否流暢等方面進行。
3、讓學生在親身參與評價實踐中進一步明確習作的要求。然后練習把自己編的故事寫下來。
三、寫完后找同桌或找好朋友讀一讀自己的習作,并根據(jù)習作要求互相評議、補充。再讓學生根據(jù)同學提出的評改意見修改自己的習作。
第二課時:學生獨立完成習作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過程:
一、回憶本次習作的要求,小結作文的情況
二、佳作欣賞
讀習作 點評
三、重點評析中等水平的作文
1、小黑板出示個別句斷
2、讀、合作討論如何修改或好在哪里
3、集體修改
四、小組合作修改作文
五、小結抄正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積累·運用六》名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教學設計《積累·運用八》12-19
人教版教學設計《積累·運用八》12-19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積累·運用一》教學設計12-16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積累·運用三》教學設計12-16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積累·運用二》教學設計12-16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積累運用七》教學設計12-16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12-17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12-16
人教版五上《積累·運用八》教學設計12-16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積累·運用四》教學設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