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12-27 17:40:5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

            《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疏通文意,掌握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思和用法。

            2、熟讀成誦,歸納詩歌的章法特點、表現手法等方面的藝術特色以及本詩深刻的思想內容。

            學情分析:

            提升學生的詩歌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對高一新生來說有很大難度,在此方面學生鑒賞能力較為薄弱,教師應耐心引導,細細分析。

            重點難點:

            疏通課文,鑒賞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體會抒情主人公復雜的情感。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由余光中的《鄉愁》導入。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活動2:

            復習:你記得哪些有關《詩經》的文學常識?

            活動3:解題

            《采薇》選自《詩經》中的“小雅”,是宮廷樂歌。“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它是一種正統音樂。主要用于統治者的朝會宴饗,以歌功頌德為主;多為貴族所作,表現當時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思想。“薇”即野豌豆。

            活動4:朗讀,掃除字詞障礙。

            活動5:全班分為六個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你所選段落用口語化詩歌的語言把他翻譯出來,看哪個小組翻譯得最好。講解每節的重點字詞,翻譯全文。

            活動6:談一談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描寫了歸途中的戍卒對戰爭的回顧,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

            第一部分(第1—3章)追憶思歸之情,敘述難歸原因和軍旅生活的勞苦。

            第二部分(第4—5章)直接描寫戰事。

            第三部分(第6章)寫戍卒歸途中的心情

            活動7: 詩歌欣賞

            1、詩歌流露出戍邊士兵復雜的內心情感,試結合詩句賞析。

            情感:對故鄉的思念;對戰爭的不滿;保家衛國的自豪感。

            2、本詩前三章寫采薇用了什么手法? 結合詩句說說這種手法有何特點及在文中的作用?

            A 、以采薇起興,再現行役之苦。

            以薇菜漸次生長和時間的推移,暗示時間的流逝,戍期漫長,歸家無期,流露出痛苦無奈的心情。

            B 、重章疊句,章與章句型重復,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

            反復吟唱,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詩歌的音樂美。

            3、主題: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活動8:

            藝術特點:

            1、比興手法:以“薇”的從“作”到“柔”到“剛”的生長過程,暗示時間的流逝和戍邊的漫長。

            2、注重細節:通過對戰車、戰馬,象弭、魚 服,勞累奔波,饑渴難當的描寫表現戰爭的殘酷。

            3、情景交融:“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4、反襯手法:用凄苦的景物來寫快樂,用美好的景物來寫悲哀,這就是反襯手法。

            5、重章復唱:前三章開頭句式相似,反復吟唱,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出詩歌的音樂美。

            《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2

            一、設計意圖

            《詩經》是中國詩歌浪漫主義的源頭,年代久遠,不易理解。《詩經·采薇》閱讀起來難度有點大,如果沒有充分預習,就沒法在一節課內完成深入探究的任務。但如果布置好預習,學生預習工作抓得好,這節課就可以把主題很好地挖掘出亮點來。

            對憂傷和痛苦的敏感,不僅表明個體對自己生存處境的.真切關注,也表明了個體的自我意識和意志。對憂傷和痛苦的表也不僅僅是一種無助的感嘆和哀傷,而且也是表達不甘于忍受悲傷和痛苦、不甘于向命運屈服的一種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訴我們的是我憂傷,我痛苦,我無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能夠這樣去想、去做的個體,實際上并不“小”。從他無能為力、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角度說,他是弱小的;從他不愿屈服于命運的擺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說,他卻是了不起的。正因為這樣,吟唱自己的內心憂傷和痛苦,就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經意地這樣做,然而其內心深處的動機卻昭然若揭。整個人生就如一場戰爭。活著就會被迫卷入這場戰爭之中,就會有憂傷、痛苦、煩惱,恐懼、絕望、向往、追求、無助等等生存體驗。表達這些體驗的詩,本身就是動人的生存哲學。所以本課可以以探究的方式來深入解讀其中的奧秘。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研讀文本,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

            2、培養學生由表及里,抓住本質,深入探究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能自行翻譯,了解作品主旨,熟讀成誦。

            2、從詩歌的時代背景,表達手法等方面對文本進行鑒賞。

            3、適當延伸拓展,啟發思考。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戍邊戰士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故土的感情。

            2、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以此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由表及里,抓住本質,深入探究文本,由了解戍邊戰士的情感體驗進一步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并以此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難點:結合時代背景,了解作品主旨,理解士卒為國赴難中的家園之思。

            四、教學過程步驟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課前準備

            1、提出預習要求。

            2、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課外資料。

            3、確定主題。

            1、充分預習,提出問題,由組長收集問題,并組織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提交老師。

            2、借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句,初步感知原詩。 通過學生自己提問的方式,促使學生深入預習,獨立思考,通過課前組織解決一般問題,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協作,同時可以把簡單的問題提前處理而不占用課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情境導入

            《論語》解讀八佾篇第三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1、學生背誦《八佾篇第三》前面三則內容。

            2、認真聽老師講解。

            《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

            2、了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

            3、挖掘人物獨特的內心體驗,總結人物的性格特征

            4、理解詩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敘述的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詩經》中重章疊句的寫作手法,體會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新課

            愛情、戰爭是人類生存與生活中兩個重要的話題。我們上節課學習了以愛情為主題的《氓》,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采薇》是一首以戰爭為主題的詩。

            二、信息篩選

            1、自行誦讀全文,分出詩的層次

            明確:分三個層次:1~3章為第一層,敘述難歸原因和軍旅生活的勞苦。4~5章為第二層,直接寫戰爭。6章為第三層,寫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

            2、這首詩表現了什么樣的主題?

            明確:《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三、合作探究

            1、仔細品讀前三章,你認為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點?使用這種手法有什么好處?

            明確:前三章,章與章往往句型重復,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很明顯,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使用這種手法的好處是:在內容上,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時序的更替,而人物內心的焦慮、痛苦也隨之加重,從而突出了主題;在音節上,反復吟唱,一唱三嘆,音節和諧,旋律協調,在鮮明的節奏中表現出詩歌特有的音樂美。

            2、仔細品讀4~5章,這兩章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

            明確:這兩章是對戰爭場面的描寫。寫的是戰車、戰馬、象彌、魚服以及士兵的勞累奔波、饑渴難當,通過這些具體生動的細節描寫來展現戰爭生活的圖景。而沒有寫戰場上的刀光劍影、廝打拼殺,但戰爭的殘酷已可想見。

            四、分析鑒賞

            再讀全文,你認為這首詩抒發了戰士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

            1、籠罩全篇的情感主調是悲傷的家園之思。

            2、對父母妻兒的擔憂。

            3、通過歸途的追述集中表現戍卒們久戍難歸、憂心如焚的內心世界,從而表現古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

            五、拓展探究

            假使你就是當年歸途戰士中的一員,請描寫你當時的心理。

            六、課堂小結

            戰爭是殘酷的,戰爭帶給人們的回憶是痛苦的。從古到今,人們對戰爭的態度都是厭惡和反感的,相信大家都是熱愛和平,并且會盡力去維護和平的。

            七、作業

            閱讀《秦風無衣》,和《采薇》在內容和手法上進行比較。

          【《采薇》優秀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采薇優秀教學設計01-02

          優秀《采薇》教學設計03-02

          采薇的優秀教學設計12-27

          詩經·采薇(優秀教學設計)02-27

          《采薇》優秀教學設計稿01-05

          《采薇》的教學設計05-03

          《詩經采薇》教學設計12-06

          采薇教案教學設計01-03

          詩歌采薇教學設計01-03

          《采薇》精品教學設計12-3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人成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原创电影在线 | 亚洲欧洲日本专区 | 五月天婷婷综合社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 | 一本在线观看资源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