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上冊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2-03-15 16:27:1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上冊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上冊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上冊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

          小學上冊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1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課件出示復習題。

            (1)列式并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 9個11是多少? 8個6是多少?

            (2)計算:

            + + = + + =

            2.引出課題。

            + +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

            二:新知探究

            1.出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2.課件出示自學題綱,讓學生自學課本。

            (1)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是什么?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2)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3)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3、 課件出示例1

            教師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學生根據線段圖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 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 是多少?

            2/11 + 2/11 + 2/11 =

            2/11 × 3 =

            (3).分數乘以整數的法則。

            A.導出計算方法。

            你會計算嗎?看哪些同學不用老師講解就能依據轉化思想把分數乘以整數這個新知識轉為已經學過的舊知識來進行計算。(可以互相說互相看。)

            B.歸納法則。

            通過以上計算,想一想分數乘以整數怎樣計算呢?

            師:比一比,看哪個組的同學總結的語言準確又簡練。

            小組討論,總結出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板書)

            C.應用法則計算。

            討論,這兩種方法哪種簡單?為什么?

            強調:能約分,要先約分;結果是假分數一定要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4、 教學例2

            (1)出示 ×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三、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看圖寫算式

            2.先說算式意義,再填空。

            3.看算式,約分計算。(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四、學生課堂自評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每個學生給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

            分數乘以整數

            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 和的簡便運算。

            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11 ×3

            = 2×3/11

            = 6/11

            教學后記

          小學上冊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自主探究,嘗試遷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2、在觀察、遷移、嘗試練習、交流反饋等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

            3、創設開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培養他們勇于實踐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運算定律,靈活、準確、合理地進行計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么樣?(先算二級運算,后算一級運算)

            2、哪些運算屬于二級運算,哪些運算屬于一級運算?(乘、除法屬于二級運算,加、減法屬于一級運算)遇到有括號的題目該怎么來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3、觀察下面各題,先說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知探究

            1、向學生說明: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相同。按照此規則,學生仔細確定運算順序后計算下面各題。(課件出示)

            (1) + × (2) × -

            (3) - × (4) × +

            2、復習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

            (1)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這些運算定律有什么用處?你能舉例說明嗎?

            (3)用簡便方法計算:25×7×4 0.36×101

            3、推導運算定律是否適用于分數。

            (1)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并勇于發表自己的個人意見。

            (2)驗證:有些同學認為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能適用于分數乘法,而有些同學認為不能,你們能找到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嗎?

            (利用例5的三組算式,小組討論、計算,得出兩邊式子的關系)

            (3)各四人小組匯報討論和計算結果。

            4、教學例6

            (1)課件出示: × × ,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全班交流,說一說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應用乘法交換律)

            (2)課件出示: + × ,學生先觀察題目,然后指名說說這道題適用哪個運算定律,為什么?(適用乘法分配率,因為 ×4和 ×4都能先約分,這樣能使數據變小,方便計算)

            (3)小結:應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在計算時,要認真觀察已知數有什么特點,想想應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三、課堂檢測

            練習三的第一題,第三題。

            (1) 先讓學生觀察題目中的已知數的特點,想想怎樣做簡便?應用

            了什么運算定律。再獨立完成練習。教師巡回指點,發現存有問題。

            (2)小組內評比,解決疑難問題。

            (3)教師講解疑難。

            四、課堂自我評價

            每個學生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并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

            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這堂課我設計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放手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再利用四人學習小組相互探討,利用實例進行驗證,最后在班級這個大氛圍內最后驗證。

          小學上冊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3

            教學目標:

            1、給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2、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

            重點 在觀察、操作中體會圓的特征。知道半徑和直徑的概念。

            難點 圓的特征的認識及空間觀念的發展。

            教具準備:

            教學圓規、電化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觀察思考

            1、(呈現教材套圈游戲中的第一幅圖)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對他們這種玩法有什么想法嗎?(從公平性上考慮)得到:大家站成一條直線時,由于每人離目標的距離不一樣導致不公平。

            2、(呈現教材套圈游戲中的第二幅圖)如果大家是這樣站的,你覺得公平嗎?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時,由于每人離目標的距離也不一樣導致也不公平。

            3、為了使游戲公平,你們能不能幫他們設計出一個公平的方案?(學生思考)學生想到圓后,出示第三幅圖,提問:為什么站成圓形就公平了呢?(每人離目標的距離都一樣)

            4、上面我們接觸了三種圖形-----直線、正方形、圓。其中圓是有點特殊的,你能說說圓與正方形等圖形的不同之處嗎?舉出生活中看到的圓的例子。

            二、畫圓

            1、你們誰能畫出圓來嗎?動手試一試。

            2、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畫的圓,并說說你是怎樣畫的?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學有想法可以補充。

            3、思考:以上這些畫法中有什么共同之處?注意的問題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個點和一個長度,引出圓心和半徑)

            三、認一認

            1、教師邊畫圓邊講概念。(概念講解一定要結合圖形,并要舉一些反例)強調:圓心是一個點,半徑和直徑是線段。

            2、半徑和直徑的辨認。

            四、畫一畫,想一想

            1、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并畫出它的半徑和直徑。想:在同一個圓中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同一個圓中的半徑都相等嗎?直徑呢?(放動畫)

            2、以點A為圓心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

            3、畫兩個半徑都是2厘米的圓。

            4、把自己畫的圓面積在小組內交流。你們畫的圓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樣嗎?知道為什么嗎?

            五、應用提高

            討論:圓的位置和什么有關系?圓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

            六、作業

            1、教材第5頁練一練

            2、在平面上先確定兩個不同的點A和B,再畫一個圓,使這個圓同時經過點A和點B(就是這兩個點都在所畫的圓上),這樣的圓能畫幾個?(提高題)

            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

            不直接說出圓,把思考的空間留給學生

            在畫圖中體會圓的特征

            思考共同之處時再一次體會圓的特征

            通過正反例的練習,加深對半徑和直徑的`理解

            動手操作,理解畫圓的關鍵是定圓心(位置)和半徑(大小)

            鞏固提高,滿足不同學生要求

            板書設計:

          小學上冊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4

            一、引入課題

            同學們,看看這是什么?(課件出示:北京奧運會金銀銅牌圖)

            還記得在我國舉行的北京奧運會上,我國的運動健兒們一共獲得了多少枚這樣的獎牌?(100枚)運動健兒們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自豪、驕傲!

            這些獎牌什么形狀的?說說你在日常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圓形的事物?(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圓形)看來,圓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老師帶來了一些生活中有關圓的圖片,想看看嗎?(課件展示)從這些事物中,我們同樣找到了圓,有的是利用了圓的美觀,有的是利用了圓的特性。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圓的世界,去探索和發現它的奧秘!

            出示課題:認識圓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圓和平面直線圖形的區別

            課前,老師請大家自己在家里畫一個圓并剪下來,請大家拿出你做的圓!

            請你像老師這樣用手摸一摸圓形的邊,觀察一下圓形,說一說,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通過觀察、比較圓和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區別,知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下面讓我們進一步來研究圓這種曲線圖形吧!

            2、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1)圓心

            請大家把手上的這個圓對折一次(師出示大圓演示),打開,再換個方向對折,再打開,你發現了什么?這兩條折痕相交嗎?再換不同的方向對折一次,有幾條折痕?這些折痕相交于圓中心的一點,這一點叫做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師板書,課件演示)請同學們在你的圓上描出圓心,并用字母O表示。

            (2)半徑和直徑(學生自學課本56頁并用線段劃出定義。)

            除了圓心,你知道圓還有什么部分嗎?(板書:半徑 直徑)那什么叫半徑?什么叫直徑呢?下面請大打開書56頁自學一下,并用紅筆把概念劃出來讀一讀。(學生自學完。)請同學來說說什么叫半徑?(學生讀出概念,然后課件演示)什么叫圓上任意一點?請你在自己的圓上畫出一條半徑,并用字母r表示。

            誰來說說什么叫直徑?(學生讀出概念,然后課件演示)

            請你在自己的圓上畫出一條直徑,并用字母d表示。

            (3)鞏固練習:找出圖中的半徑和直徑。

            (明確半徑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直徑必須通過圓心、兩端在圓上)

            3、探究圓的特征。

            (1)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圓心、半徑和直徑,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要求在30秒鐘內,準確的畫出3半徑和3條直徑,比一比誰畫得又快又好?

            (師計時,生在圓紙上畫半徑和直徑。)

            畫完以后,同桌交換檢查畫的半徑和直徑是否準確?

            (2)同桌討論:

            在同一個圓內,你測量一下這些半徑和直徑的長度,有什么發現?

            學生匯報:

            (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板書:都相等

            老師的這個大圓跟你們的圓半徑相等嗎?半徑相等需要什么前提?(在同一個圓內)板書:在同一個圓還發現了什么?半徑與直徑的長度有什么關系?(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你能用字

            母表示一下它們之間的這種關系嗎?

            板書:d=2r r=d÷2

            4、探索畫圓的方法。

            課前,請大家準備的這個圓,你是用什么方法畫出來的?用了什么工具?

            (學生說出不同方法)

            怎樣才能既準確又方便的畫出一個圓呢?(用圓規來畫圓。)借助實物來畫圓受實物所限,畫出的圓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隨意變化,所以用圓規畫圓應該是!。

            (1)認識圓規并學習畫圓

            我們來觀察一下圓規是怎樣的?有幾只腳?一只腳帶著針尖,另一只腳帶著筆尖。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57頁,自學一下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學生自學完后)請同學們自己試一試用圓規在本子上畫一個圓。

            (學生用圓規畫圓,老師巡視。)

            誰愿意出來示范并說說畫圓的步驟?(請一學生在實物投影上畫圓并說步驟。)

            大家想一想,兩腳間的距離實際是什么的長度?(半徑)

            我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畫圓的步驟:定圓心 定半徑 旋轉一周(課件出示)

            (2)練習畫圓

            請大家按要求來畫一個圓:用圓規畫出半徑是2厘米的一個圓,并用字母O、r、d分別標出它的圓心、半徑、和直徑。(展示學生畫的圓,同桌互相評價。)

            結合剛才畫圓的過程,大家思考一下,畫圓時圓心和半徑各起了什么作用?

            也就是: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半徑決定圓的大小(課件出示)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判斷題。(基礎練習重點在于深入理解概念。)

            (1)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圓的直徑。( )

            (2)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是直徑。 ( )

            (3)在同一個圓內,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

            (4)直徑是半徑的2倍。( )

            (5)直徑3厘米的圓比半徑2厘米的圓要大些。( )

            2、課件出示:森林王國舉行的賽車比賽

            老師:同學們,森林王國正在舉行賽車比賽,我們一起去看看!參加比賽的小動物分別是小牛、小兔和小狗,他們呀,正在整裝待發。在比賽之前,老師想讓你們猜一猜,誰的車子跑得最快?(小狗)

            3、2、1、GO!同學們都猜對了!小狗的車輪是什么形狀?(圓形)車輪做成圓形為什么就能跑得又快又穩?你能利用這節課學到的知識來解釋一下嗎?

            (這是利用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的特性,車軸放在圓心的位置,車輪滾動時車軸保持平穩狀態,使行進的車輛也保持平穩狀態。)

            四、談收獲,回顧知識點。

            你這節課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談收獲。)

            五、作業布置。

            1、書上完成58頁第1、3題,60頁第1、2題。

            2、利用圓規和三角板,設計一幅有關于圓的圖案。

            板書設計:

            在同一個圓內

            半徑 無數條 都相等

            直徑 無數條 都相等

            d=2r r=d÷2

          小學上冊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方格紙用兩個數據來確定位置,能依據給定的數據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2.通過學習活動,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

            教學難點:

            利用方格紙正確表示列與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機。

            學生準備: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標出下列班上同學的位置(圖略)

            {借助教師操作臺上的學生座位圖,迅速將實際的具體情境數學化}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學例2

            1.我們剛剛已經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強調0列、0行,并指導學生正確找出。)

            3.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學生根據書上所給的數據,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山”的位置。(投影講評)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教學時應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和知識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將用生活經驗描述位置上升為用數學方法確定位置,發展數學思考,培養空間觀念。}(二)、課堂提高

            練習一第6題

            (1) 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 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發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也發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小組內相互說說。

            (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據發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據發生改變)

            {。讓學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數對表示點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數與形之間的橋梁,加強了知識間的相互聯系。}

            三、當堂測評

            練習一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學之間互相檢驗交流,最后,教師再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評價。

            練習一第5題

            (1)學生自己在方格紙上畫一個簡單的多邊形。各頂點用兩個數據表示。

            (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畫圖。

            {繼續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四、課堂自我評價

            這節課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樣?哪些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

            五、設計意圖:

            本節知識,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從學生熟悉的座位順序出發,讓學生在口述“第幾組幾個”的練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幾列第幾行”的概念,讓學生從習慣上培養起先說“列”后說“行”的習慣。然后再過度到用網格圖來表示位置,讓學生懂得從網格坐標上找到相應的位置。這樣由直觀到抽象、由易到難,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

            課后小記

          【小學上冊六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相關文章:

          數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2-27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12-30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12-30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2-24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設計范文01-05

          數學六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模板12-27

          小學數學方程教學設計12-30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02-16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15篇02-23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教案02-1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阿v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 亚州国产一线在线观看 |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 性爱国产精品福利 |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