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3-06-30 22:37:5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1

            《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7-3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經歷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過程,掌握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2、進一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知識遷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組織學生講自己是怎樣比、怎樣想的,把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認識。

            教學難點: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談話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1、(出示復習課件):全班集體回答。

            2、談話:你們能給數學王國里的寶寶找找他們的家嗎?(出示課件)這些數有的大,有的小,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板書課題:比較數的大小)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出示課件)請聽:(教師講述故事)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灘上露出了美麗的貝殼。一會兒,小松鼠、大白兔都撿了一籃貝殼。小松鼠數了數說:“我撿了38個貝殼。”大白兔數了數說:“我撿了46個。”小松鼠說:“我撿得多。”大白兔說:“我撿得多。”到底誰撿得多呢?你能給他們當一下裁判嗎?

            2、(出示課件)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誰撿得多呢?為什么?(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揚說得對的小朋友。

            4、(出示課件)指出:比較兩個小動物誰撿得多,也就是比較38與46的大小。(板書:4638)

            追問:你是怎樣比較這兩個數的?(看十位,一個是四十幾,一個是三十幾,肯定四十幾比三十幾大。)

            在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時,可以用多種方法。兩個數的大小關系可以用學過的數學符號表示,我們一起用手勢表示一下。(出示課件“〉”)

            5、指名板書后全班讀一讀。

            6、練習擴展(出示課件)學生說一說想法。

            師小結:兩位數和兩位數比較,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7、(出示課件)比較63和68的大小。

            8、擴展練習。(出示課件)

            師小結:兩位數和兩位數比較大小,當十位上的數相同時,就比個位,個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9、再獨立完成試一試。(出示課件)

            (1)這兩組數我們能比較它們的大小嗎?(學生在書上完成)

            (2)說說你是怎樣想的?(53和56要比個位,因為十位上都是5。100和98比的是數位,三位數肯定比兩位數大。)

            師引導學生總結:十位上的數不同時,要先比較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相同時,要進一步比較個位上的數;100大于所有的兩位數,所有的`兩位數一定大于一位數。

            三、組織練習,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我們再來看看,小白菜又給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你們能回答嗎?

            你能說一說六十幾有哪些數?(按順序說一說)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個別學生回答)

            口答: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集體口答)

            2、(出示課件),集體練習后,學生獨立完成后三道“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看著計數器把數先填出來,然后再比較數的大小。

            指名匯報。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學生互相檢查。

            4、“想想做做”第4題。

            (1)指定一個學生(學號是兩位數的)說出自己的學號。談話:他的學號是兩位數(板書:兩位數)請學號是兩位數的同學都站起來。其他同學的學號是幾位數?

            (2)寫出三個個位上都是6的兩位數。

            學生寫好后提問:你寫了哪三個數?誰?誰最小?你能把這三個數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嗎?

            (這個學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學生坐在座位上排)

            為什么這樣排?(可以從小到大,也可以從大到小排)

            個位上是6的兩位數有幾個?(順次說一說)

            (3)寫出三個十位上都是6的兩位數,比一比哪個,哪個最小。

            讓學生多獨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同桌交流)

            四、擴展延伸

            1、談話:剛才小朋友寫了幾個數,老師也寫了三個表示天氣溫度的數(2度20度35度)我們一起讀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們各是什么季節的氣溫嗎?(小組討論后匯報)

            你能用符號表示三個數的大小關系嗎?

            2、學生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五、總結評價

            1、今天的數學課你學得開心嗎?你有什么收獲?

            2、游戲(排路隊)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還想寫數嗎?請你們每人再寫一個數。在小組里比一比誰寫的數,誰寫的數最小。

            (2)排路隊:出示路隊旗(旗上分別寫著:“比30大而比60小的數”“比30小的數”、“比60大的數”)

            根據剛才自己寫的數到前面來排隊,然后排著整齊的隊路隊下課。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88頁例5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使學生鞏固已學過的各種規律及找規律的方法,能靈活運用發現的規律與所學的知識進行推理,確定后續或缺失的圖形。

            2、熟練掌握并運用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重點:

            發現規律,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從不同的起點,方向觀察,找到規律。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一)創設情境:

            1、復習舊知: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前面我們學習了找規律的哪些知識?(讓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加以引導與整理。)

            2、情境創設:看來大家對我們學習的找規律的知識已經基本掌握了,那么,你能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幫助小紅解決她遇到的難題呢?(課件呈現例5的手鏈圖。)

            (二)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規律——穿珠子。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中,同時設置問題情境,激發起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

            二、引導探究,解決問題

            (一)閱讀理解:完整呈現例5

            1、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讓學生與同伴先說一說。

            2、你認為在這個題目中,哪個詞語最關鍵?

            3、師:對,關鍵詞就是“按規律”,那她是按什么規律來穿的呢?學生可能會說出:

            (1)這串手鏈是用2顆黃珠子、1顆藍珠子為一組,依次重復穿出來的。

            (2)這串手鏈是用1顆黃珠子、1顆藍珠子、1顆黃珠子,為一組,依次重復穿出來的。

            對于學生所發現的規律,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并引導學生說出:第一種規律是從左往右觀察得到的。第二種規律是從右往左觀察得到的。

            4、題目讓我們幫小紅解決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手鏈斷了,掉了兩顆珠子,問掉的是哪2顆珠子。

            (二)分析解答

            1、我們剛才找到的規律是什么?那我們能不能利用我們發現的規律來解答呢?

            2、引導:你從哪邊開始看?(左邊)所以找到的規律是黃黃藍為一組重復排列。掉的珠子應該是1顆藍色的.,1顆黃色的。(課件演示,圈一組)

            3、你還有不同的發現嗎?從右邊開始看,發現的規律是黃藍黃為一組重復排列,掉的珠子應該是1顆藍色的,1顆黃色的。(課件演示,圈一組)

            4、師小結:我們發現,從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方向看,找到的規律是不一樣的,

            (三)回顧反思

            1、我們的解答正確嗎?如何證明是正確的呢?引導學生說出:要動手擺一擺,看看是否正確。

            2、同桌合作:利用學具擺出她的手鏈,看符不符合她穿的規律。

            3、匯報結果:學生匯報時,教師利用課件動態演示。得出:通過擺一擺,證明剛才同學們的回答是正確的。

            【設計意圖:在這幾個環節中,教師既要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又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在繼續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的同時,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4、整理小結

            (1)說一說:師:剛才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先怎么做的?

            (2)師生共同小結(師板書):

            ①認真審題,發現規律;

            ②找準起點,圈出一組;

            ③按照規律,補上珠子;

            ④動手操作,檢驗解答。

            (四)練習反饋

            課件呈現P88的“做一做”

            1、小英也穿了一串手鏈,但掉了3顆珠子,你們也來幫幫她,好嗎?

            2、引導學生利用以上的解答步驟來獨立解決問題。

            3、交流反饋:請學生代表說出自己的'解答步驟,師生給予評價。教師對學生解決問題過程中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與反饋練習,讓學生再次經歷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進一步鞏固利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體會所學數學知識的價值。】

            三、實踐應用,鞏固拓展

            (一)基本練習

            P90練習二十第9題。

            本題與上面的兩題相比,規律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一組相同的珠子簡單的重復,但在顏色與形狀上稍稍復雜一點,所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二)提高練習

            P89練習二十第4題:

            1、讓學生按照以上的解題步驟去完成。

            2、在說規律時,著重引導學生發現規律:黃珠數量不變,藍珠數量是依次增加的。

            (三)拓展練習

            P91練習二十的“思考題”:

            1、以小組比賽的形式完成。

            2、交流匯報,展示成果。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不斷加深學生對規律的認識與理解,不斷提升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與推理能力、概括和歸納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得到發展與提高。】

            四、回顧小結,提出希望

            (一)回顧小結:本堂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二)師生共同梳理: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三)知識延伸:處處留心皆學問,如果我們能在以后生活與學習中都能做一個有心人,那么你將會發現更多、更有趣、更神奇的規律。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共同梳理,讓學生對本課與本單元的知識結構能有系統的認識,同時教師適時地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提出希望,讓學生今后的學習充滿信心,更加期待。】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3

            《8和9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數數量是8,9的物體,建立8和9的數感,體會8和9的基數含義。

            2、了解8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0~9各數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數含義。

            3、通過主題圖的教學,激發學生熱愛勞動,愛護花草樹木的熱情。

            教學重點:

            知道8和9的含義。

            教學難點:

            8和9基數和序數的區別。

            教具準備:

            課件、卡片、計數器等。

            一、游戲導入:

            1、看數字卡片列加法或減法算式。

            2、小游戲:

            師:同學們,我們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是“誰是順風耳”,老師拍手請你們仔細聽,并在心里默默的數,待會兒告訴我我敲了幾下。(教師拍手8、9次,讓學生猜一猜。)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8和9。

            (板書)

            二、創設情景:

            1、觀察主題圖,點數事物的數量。

            師:小朋友們表現得真棒!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請大家看一幅美麗的`圖畫,大家想看嗎?生:(齊)想!(課件出示教材53頁主題圖)

            師: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它們各有多少個?先自己數一數,和同桌說一說。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一說?

            生:我看見了8棵大樹。

            師:你是怎樣數的?

            (師生一起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數1、2、3、4……教師在黑板上張貼大樹圖片,并板書8。按上面的方法學生繼續數出8個小朋友、8朵鮮花、9個人、9盆花、8個大字、9只蝴蝶,教師在黑板上張貼圖片,寫上數字。說的好的小朋友每人獎給一朵小紅花。)

            2、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愛護花草樹木

            師:圖上的老師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在勞動、他們在整理花壇、他們在為學校做貢獻)

            師:在他們的努力下,花壇及周圍的環境美嗎?生:(齊)美!

            師:是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保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積極地為學校做貢獻,那么我們的校園也會越來越漂亮!讓我們一起努力,好嗎?(領讀:“熱愛自然,保護環境”8個大字)

            三、探究新知:

            1、8和9基數的含義

            (1)師:老師這里有兩張點子圖,請小朋友們幫老師數一數,每張點子圖上有幾個圓點子?生:第一張上面有8個點子,第二張上面有9個點子(在點子圖下分別板書8、9)

            (2)生活中哪些東西還可以用8或9來表示?(媽媽給我買來8個大蘋果、我有9個好朋友、我攢了9元零花錢————)

            2、8和9的順序和大小

            (1)8和9的順序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生活中有8和9,我們的計數器上也有8和9。(師拿出計數器)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撥了幾個珠子?(師撥珠子,生輕聲數)

            生:老師撥了7個珠子。

            師:(神秘地)大家注意了!我要變出8來了!(師又撥了一個珠子)現在是幾個珠子?

            生:(齊)現在是8個珠子。

            師:8比7多幾?

            生:8比7多1。

            師:很好,再來觀察,我再撥一個珠子,現在是幾個呢?它比8多幾?

            生:現在是9個珠子,9比8多1。

            (2)學習直尺圖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我們的一個老朋友已經等不及了,它要求馬上和大家見面,看,它是誰?生(齊)尺子!

            師:尺子朋友說話了,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我,你們能填出所缺的數嗎?直尺圖1。

            師:直尺圖2:誰很快的在我身上找到數字8?(生到臺前找到8,指給大家看)

            師:6在哪里?(6在7的后面,5的前面)

            師:我們知道:在尺子上,從0開始,越往后面的數越怎么樣?

            生:越往后面的數越大。

            師:那你們能把我們到現在認識的這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出來嗎?

            生:(齊說)0、1、2、3、4、5、6、7、8、9。

            師:能從大到小再說一遍嗎?

            生:9、8、7、6、5、4、3、2、1、0。

            師:咱們一起演一演吧!

            (3)比較7、8、9的大小

            師:尺子朋友對大家的表現非常滿意,它夸獎你們說:小朋友們真聰明!高興嗎?可是我們這兒又有三位老朋友不服氣了,它們說:小朋友們真的每節課都這么聰明嗎?我們要考考你們!怎么樣?愿意接受挑戰嗎?(愿意)

            師:(貼點子圖引導學生比較7、8、9的大小)

            3、8、9的序數含義

            (1)小猴子吃桃的故事。

            師:小猴子今天特別高興,因為他看到我們一(3)班學生坐得那么端正,聽得那么仔細,另外猴媽媽為它準備了好多桃子,你們數一數一共有(9個),小猴子給我們出了個問題:我一下子能夠把9個桃子都吃完,那樣我才會飽飽的,可是媽媽給我吃了第9個桃子,同學們,你們覺得我能吃飽嗎?為什么?

            生1:吃不飽,因為第9個只有一個,而9個有好多。

            (2)小練習

            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54頁的內容

            師:請大家打開書本第54頁,拿出水彩筆,給左邊的8只蝴蝶涂上藍色,再給從左邊數起的第九只蝴蝶涂上紅色。

            4、8和9的寫法

            (1)指導8的書寫

            師:你們看,8像一個小葫蘆,9呢,就像是我們吃飯用的小勺子。看來8和9離我們真的好近。教師邊板演邊講解:8字是一筆寫成。從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筆,自上而下,先寫一個S字,接著自下而上過S字腰間,與起筆處連接,一筆而成。最后請學生看著黑板上的“8”字空寫,再讓學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練習寫“8”。

            (2)指導9的書寫

            9字是一筆寫成,它的上部像個0,它的豎像個1,上半部這個0要寫在上邊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圓滑,不能右棱角,寫到0的起筆處,再往下方斜豎,一直到下線為止。學生練習在課本54的寫字格里描9。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認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還有疑問嗎?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4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這一學期我擔任一年級2班數學課的教學任務。學生在幼兒園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養成不夠好。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要讓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準備課:數一數,比多少;位置:上、下、前后、左右;1-5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一);6-10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復習。

            2、教材編寫特點:

            (1)根據《標準》調整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己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是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8)安排實踐活動,是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

            (二)能力方面。

            1、在學習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符號感和初步的數學思想。

            4、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養成認真完成作業、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

            3、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等。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教學進度。

            1、準備課4課時;

            2、位置6課時;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10課時

            4、認識圖形(一),3課時

            5、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5課時

            6、1—20各數的認識,10課時

            7、認識鐘表,3課時

            8、20以內的進位加法,20課時

            9、總復習,10課時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5篇5

            一、教學內容:

            (一)數與代數

            1、海底世界——數數

            2、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

            (1)1-10各數的認識

            (2)0的認識

            3、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減法

            (1)10以內數的加法

            (2)10以內數的減法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4)探索規律

            4、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

            (1)11-20各數的認識

            (2)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5、小小運動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1)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

            (2)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

            (二)空間與圖形

            1、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長方體、正方體、柱和球的`認識

            2、有趣的游戲——圖形與位置

            (1)左右、前后、上下方位的認識

            (2)從不同方位觀察物體的形狀

            (三)統計與概率

            1、媽媽的小幫手——分類與比較

            (1)按指定標準和自選標準分類

            (2)比較多少、大小、輕重、高矮、長短遠近、寬窄、粗細、厚薄

            2、我又換牙了——統計

            (1)簡單的數據整理

            (2)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的初步認識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實踐活動找找周圍的數

            2、教學廣場找規律

            3、數學廣場簡單組合問題

            4、實踐活動大蒜有幾瓣

            5、雪山樂園——總復習

            二、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認識“〈”、“=”、“〉”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上數字的意義;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

            2、空間與圖形

            (1)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2)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統計與概率

            (1)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2)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道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

            4、實踐與綜合應用

            (1)加深對20以內的數有關知識的理解

            (2)加深對分類與比較及統計方面知識的理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0以內數的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難點:統計

            四、具體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注意選取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生動有趣的素材,構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形成“問題串”,讓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

            2、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和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

            4、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啟發學生從興趣習慣、合作交流、知識技能、問題意識、發揮潛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評價與反饋中,逐步培養學生建立自信、認識自我的能力。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設計04-17

          小學數學比教學設計05-10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3-2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7-07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3-2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7-04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6-14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26

          小學數學比教學設計05-10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6-2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亚洲AⅤ在线影视 |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 日韩专码一区二区 | 最新国产人妖TS视频 | 亚洲色喷福利在线观看 | 婷婷色五月开心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