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算教學設計

          時間:2022-06-16 15:16:0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運算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運算教學設計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運算教學設計

          運算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乘法(教材第14頁例5、例6,練習三的1、2、4、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用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推廣運用到分數乘法,并使一些計算簡便。

            2、培養學生靈活計算的能力,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重難點、關鍵: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5

            1、觀察每組的兩個算式,看看它們有什么關系。

            (1)○

           、 學生計算,發現乘積一樣,兩個算式相等。

           、 說一說存在的規律。

           、 用字母表示。

            板書:乘法交換律:ab=ba

            (2)()○()

            ①學生計算,發現乘積一樣,兩個算式相等。

           、谡f一說存在的規律。

           、塾米帜副硎。

            板書:乘法結合律:(ab)c=a(bc)

            (3) (+)○+

            ①學生計算,發現乘積一樣,兩個算式相等。

           、谡f一說存在的規律。

           、塾米帜副硎。

            板書:乘法分配律:(a+b)c=ac+bc

            2、小結。

            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用。

            師:應用這些乘法的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二、教學例6

            1、計算5

            (1) 觀察算式,說一說你有什么想法。

            (2)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教師巡視檢查。

            (3) 匯報計算過程。

            5

            1 = 5 (問: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1 1 = 3

            2 =

            (4)想一想:不改寫算式,直接進行約分行不行?

            抽生板演

            通過觀察、思考、交流,使學生明白像這樣連乘的算式,可以直接約分同時計算。

           。5)試一試

            3

            學生獨立計算,請兩位學生上臺板演,完成后集體評價,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計算(+)4

            (1) 觀察算式,說一說你認為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2)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請兩位上臺板演。

            (3) 集體評價,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板書:(+)4

            21 =4+4

            5 1 =+1

            =1

            (4)試一試

           。ǎ27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完成后,請一位學生上臺板演計算過程。

            3、計算:87

           。1)觀察算式,說一說算式有什么特征?

            (2)你認為應該怎樣算比較簡便?

           。▽W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中交流。

            (3)反饋交流結果

            板書:87

           。剑86+1)

            1 =86 +

            1

            =3+

            =3

            三、鞏固練習:完成練習三的1、2、4、5題

            四、課后作業設計:

            一、填一填

            1、□=□

            2、()=□(□□)

            3、(+)9=□9+□9

            二、用簡便方法計算

            1、(+)24 2、21

            3、64、39

          運算教學設計 2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則,運用法則進行運算,能解決一些與分式有關的實際問題.

           。ǘ┻^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探索分式的乘除運算法則的過程,并能結合具體情境說明其合理性

            (三)情感與價值目標

            滲透類比轉化的思想,讓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學到方法,受到思維訓練.

            學習重點:掌握分式的乘除運算。

            學習難點:分子、分母為多項式的分式乘除法運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你還記得分數的乘除法法則嗎?你能用類似于分數的乘除法法則計算下面兩題嗎?

           。1) = (2) =

            二、探究學習:

           。1)你能說出前面兩道題的計算結果嗎?

           。2)你能驗證分式乘.除運算法則是合理的.正確的嗎?

           。3)類比分數的乘除法則,你能從計算中總結出怎樣進行分式的乘除法運算嗎?

            歸納小結:

           。1)分式的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做積的分子,分母的積做積的分母。 即: ab ×cd =acbd 。

           。2)分式的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即:ab ÷cd =ab ×dc =adbc 。

            (3)分式的乘方法則:分式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各自乘方。即:( ab )n=anbn

            三、典型例題:

            例1、計算:1. . 2。( )

            例2、計算、1. 2.

            歸納小結:分式的乘法運算,先把分子、分母分別相乘,然后再進行約分;進行分式除法運算,需轉化為乘法運算;根據乘法法則,應先把分子、分母分別相乘,化成一個分式后再進行約分,但在實際演算時,這樣做顯得較繁瑣,因此,可根據情況先約分,再相乘,這樣做有時簡單易行,又不易出錯.

            四、反饋練習:

            (1) (2) .

            (3) (a-4). (4)

            五、探究交流: (1)在夏季你是怎么挑選西瓜的呢?

            (2)你認為買大西瓜合算還是買小西瓜合算?

            七、課堂小結:

            1、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幾個因式的積的形式,約去分子、分母中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冪,注意系數也要約分。

            2、當分式的分子、分母為多項式時,先要進行因式分解,才能夠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

            【課后作業】

            班級 姓名 學號

            1、 填空

            (1) (2)

            (3) (4)

           。5) = (6)

           。7)若代數式 有意義,則x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2、選擇

            (1)下列各式計算正確的是 ( )

            A. ; B.

            C. ; D.

            (2)下列各式的計算過程及結果都正確的是 ( )

            A.

            B.

            C.

            D.

           。3)當 , 時,代數式 的值為( )

            A.49 B.-49 C.3954 D.-3954

           。4)計算 與 的結果 ( )

            A.相等 B.互為倒數 C.互為相反數 D.以上都不對

            (5)若x等于它的倒數,則 的值是 ( )

            A.-3 B.-2 C.-1 D.0

            3、計算

           。1) (2)

            4、中考鏈接(選作題)

            已知aba+b =13 ,bcb+c =14 ,aca+c =15 ,求代數式abcab+bc+ac 的值。

          運算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體會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是一樣的,會計算分數混合運算。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操作、歸納能力。

            情感目標: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分數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利用分數混合運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同學們說說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生暢所欲言)

            一、回眸一看,引入新課。

            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0+20-40125×8÷50(同級運算)

            4+150÷581-12×4(兩級運算)

            (32-5)÷9(有括號的算式)

            做一做:6×5÷315×(35÷7)

            二、質疑問難,板書課題。

            想一想: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板書:分數混合運算)

            三、探索驗證,獲取新知。

            1、課件呈現情境圖,提出問題。

            出示數學書上第56頁圖。

            師:這是我們班上這學期開展興趣小組活動的情況,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①氣象小組有12人②攝影小組是氣象小組的1/3③航模小組的人數是攝影小組的3/4。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航模小組有多少人?

            2、解決問題。

           。1)根據問題分析數學信息

            師:我們要求是什么?

            生:求航模小組有多少人?

            師:那航模小組的人數與誰有直接的關系,把它讀出來。

            生:航模小組的人數是攝影小組的3/4。

            師:也就是說要求航模小組的人數,還必須知道到什么?(攝影小組的人數)

            師:那攝影小組有多少人呢?(不知道)

            師:所以我們在解決問題之前還必須想辦法找攝影小組的人數?

            師:攝影小組的人數除了和航模小組的人數有直接的關系,還和誰有直接的關系?請您把它讀出來。

            生:攝影小組的人數是氣象小組的1/3。

           。2)引導提問

            師:攝影小組的人數是氣象小組的1/3,誰的1/3?把誰看著單位“1”?(氣象小組的人數),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了這樣的1份,就是1/3,表示攝影小組人數的分率。

           。◣熒呎f,老師邊板書,畫出對應的線段圖)

            師:在這線段圖中,您還知道什么信息?(氣象小組有12人)

           。◣煱鍟鰜12人)

            師:根據線段圖,你可以求出攝影小組的人數了嗎?

            生:12×1/3=4(人)

            師:有了攝影小組的人數4人(板書4人),而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到航模小組的人數。航模小組的人數是攝影小組的3/4,誰的3/4?把誰看著單位“1”?(攝影小組的人數)

            師:哦,再次把攝影小組的人數看著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了這樣的3份,就是3/4,表示航模小組人數的分率。

           。◣熒呎f,老師邊板書,畫出對應的線段圖)

            師:您會求航模小組的人數了嗎?

            生:4×3/4=3(人)

            (3)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順序的探討。

            師:用手勢給大家比比線段圖的意思(先把氣象小組的人數看著單位“1”,它的1/3是攝影小組的人數,再把攝影小組的人數看作單位“1”,它的3/4就是航模小組的人數)

            師:請你把剛才的兩個算式列成綜合算式:

            生:12×1/3×3/4

           。4×3/4

           。3(人)

            師:我們先算12×1/3求到攝影小組的人數4人,再算12×1/3的積去乘3/4,求出航模小組的人數。通過計算我們發現分數連乘也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小結:觀察綜合算式,我們發現分數連乘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連乘運算順序(一樣),都是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其實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順序一樣:先乘除后加減;在同級運算中,從左到右依次計算;有小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ń又Y合例題,說明分數連乘時,可以同時進行約分。注意書寫格式。)

            4、看書:并齊讀結論

            四、三動結合,當堂消化。

            1、動手。第56頁試一試。

            2、動腦。實驗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生人數

            3、動口。看線段圖編應用題。

            五、全課小結,拓展延伸。(航模小組的人數是氣象小組的幾分之幾?)

            【板書設計】

            分數混合運算(一)

            12×=4(人)12×1/3×=3(人)

            4×3/4=3(人)

            【教學反思】

            本課要讓學生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運用分數混合運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課堂容量較多,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找準課的重難點尤為關鍵。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我有這樣的認識: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整數混合運算的方法,教學中,學生或多或少的能將已學的知識遷移至新知的學習過程中,因此,在本課的學習中,運算順序對學生來說并不是難點,但這是本課的重點之一,要讓學生體會到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一樣的,能正確的計算分數混合運算。而另一個知識點,讓學生能利用分數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學會分析理解分數應用題,并畫出正確的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應用能力則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時,我首先出示整數混合運算題,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交流結果時,讓學生觀察說出:“這些都是什么題?計算時應注意什么?”。通過這樣簡短的一個環節喚醒學生對整數混合運算的認識。學生在學習小數混合運算時,就已經能將整數混合運算的方法遷移至小數混合運算中,那么學生也能在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中實現學習的正遷移。解決問題是難點,如何突破呢?我從引導學生省題入手。我想,解決任何問題,都應該先審題,理解題意,只有在理解了題意的前提下,問題才能得到解決。讓學生養成審題的習慣和良好的方法,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航模小組有多少人”這個問題時,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審題、理解題意,并在信息中關鍵的地方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出來,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審題方法的滲透。

          運算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同分母分數的簡單加、減計算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直觀操作,理解簡單分數加、減法的算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幾何直觀,使學生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難點:理解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讓學生任意說說想到的分數,師隨機板書這些分數。

            2.根據板書,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分數里分別包含幾個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由學生之前已經學過有關分數的知識引入新課,不僅進行了有效的復習,而且由問題引發學生猜測推想,滲透新課所要運用的知識,為探究新知打下基礎。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1.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圖。

            將一個西瓜平均分成8塊,哥哥吃了2塊,弟弟吃了1塊。(2)從上面的圖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

            (3)根據這兩個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預設)問題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問題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幾分之幾?

            問題3:西瓜還剩下幾分之幾?

            ……

            2.探究同分母分數的加法

            (1)教師有意識地選擇第1個問題,要求學生列出算式。

            (2)同桌討論:+等于多少?

            (3)操作驗證答案。

            如果出現這種答案,教師不忙于下結論,而再詢問:有不同的答案嗎?

            如果出現這種答案,要追問:你是怎樣想的?

            集體驗證:

            (預設)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來涂了3份,也就是;

            方法2:是2個,2個加1個是3個,也就是

            ……

            在學生交流的同時,教師用課件進行示范。

            (4)引導辨析:+的結果為什么不是?

            【設計意圖】在教學同分母分數的加法時出現了兩種思路,第一種思路停留在直觀感知層面,第二種思路是根據分數的意義從抽象的加法關系進行分析的。顯然,讓學生的思維僅僅停留在直觀感知的層面是不合理的,這時,要發揮好教師的引導作用,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比較,不要急于在此時的教學中就把學生的思路統一起來,可以在后面的練習中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兩種方法進行比較、優化。

            2.探究同分母分數減法

            (1)觀察課件: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幾分之幾?

            (2)猜一猜:-等于多少?

            (3)小組討論:-等于多少?

            (4)匯報算法,思路可能有:

            方法1;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比1份多1份,也就是;

            方法2:2個減掉1個還剩1個,也就是;

            ……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演示計算的過程。

            (5)討論:爸爸吃了,同學們想想,他們一家人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可以用幾種不同的結果表示?(1,)

            【設計意圖】通過“他們一家人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這一問題的討論,既鞏固練習了前面的分數加法,又為后面學生自學1減幾分之幾這一環節中對于“1”的理解做好了鋪墊。

            3.探究1減幾分之幾

            (1)自學第97頁例3,把你不明白的問題記錄下來。

            (2)匯報交流時讓學生說出怎樣想的,是把“1”看作多少來減的?

            (3)“1”還可以看成分母是幾的分數?請寫出幾個。

            (4)鞏固練習(指名讓學生板演)

            1-1-1-

            計算并思考,這幾道題中的1分別應該看作多少來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明確: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數不同,意義亦不同。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第97頁“做一做”第1、2、3題。

            (2)完成練習二十一第1、2題。

            【設計意圖】檢查教學效果,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為組織后續教學打下基礎。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在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你是怎樣計算的?

          運算教學設計 5

            教學內容:教材第49頁中的例3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探索過程,明白“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力。

            目標解析:

            在算式的比較中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經歷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探索過程,并在計算、比較中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體會小括號的作用,會列綜合算式來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一)計算(課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題)

            75-36+24 25-20÷5 6×8-5

            1.指生說說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計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確每題的運算順序。

            (二)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課件出示下面各題)

           。1)10-5+3= (2)7+(7-6)=

            10-(5+3)= 7+7-6=

            1.學生獨立計算,把先算的一步畫上橫線。

            2.比較算式,全班交流。

            (1)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為什么數字相同,運算符號相同,可運算順序不一樣呢?

            3.引導學生歸納,初步明白運算順序:一個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ㄈ⿲胄抡n,并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讓學生獨立計算、集體交流,進一步梳理同級運算、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回顧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為下面自主探究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ㄒ唬﹪L試練習,引出規定

            1.脫式計算。(課件出示例3)

            7×(7-5) (77-42)÷7

            2.學生獨立完成,同時指生板演,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之處?(都含有小括號)

            4.引導學生歸納: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ǘ┳兪骄毩暎纬蓪Ρ

            1.脫式計算。(課件出示下面題目)

            7×7-5 77-42÷7

            2.指生說說各題的運算順序,然后獨立完成,同時指生板演,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比較算式。

            7×(7-5) (77-42)÷7

            7×7-5 77-42÷7

           。1)上、下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2)在進行脫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3)小括號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改變運算順序)

            【設計意圖:在喚起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遷移類推,自主學習,親身體會規定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又在算式的比較中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

            三、鞏固深化,綜合應用

            (一)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1題)

            76-(12+25) (12-5)×3 48÷(8-2)

            34-(28-13) 6×(7+2) (88-56)÷8

            1.這6道題有什么相同點?

            2.有括號的算式,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最后全班交流。

            (二)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2題)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1.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學生獨立完成,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ㄈ┫忍羁眨倭芯C合算式(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書綜合算式,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交流:什么時候需要加“小括號”?

            (四)看圖列式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52頁第13題)

            小明有35元錢,買一個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錢?如果用剩下的錢買8元一個的筆袋,可以買幾個?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重點說明:要求可以買幾個筆袋,必須要求出剩下的錢。

            4.拓展提高:有能力的學生也可引導他們直接求第二問。

            設計意圖:在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在練習中不僅凸顯“小括號”的作用,而且訓練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能力。這樣即鞏固了新知,也為下一節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課堂小結,梳理知識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與前面學習的混合運算有什么不同?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運算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100以內的連減運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掌握連減筆算豎式的寫法及能夠準確計算100以內連減式題。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正確掌握筆算連減式題。

            教學難點:正確計算100以內的連減式題。

            教具準備:主題圖、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學前準備:x k b 1.co m

            1、 口算下面各題。

            44+6 18-11 24+17

            27-9 20-9 96-16

            18-9-7 20-5-10 16-4-9

            2、 筆算下面各題:

            27 77 84 100

            +36 -39 -26 - 82

            ———— ———— ———— ————

            二、 探究新知:

            1、 出示主題圖,口述題意。

            一年級的小同學去游玩,一共有92人,乘坐兩艘船,一艘船最多乘26人,另一艘船最多能乘44人,有幾位小朋友不能上船?

            2、 獨立探索,解決問題。

            (1) 列式:92-44-26=22(人) 92減44是什么意思?再減26是什么意思?

           。2) 92 48

            -44 -26

            ———— ————

            48 22

            (3)列式:44+26=70 44加26是什么意思?92減70是什么意思?

            92-70=22

            三、 鞏固練習:

            1、算一算 89-36-27= 100-54-38=

            、

            2 85 56 71 64

            -25 -17 -34 -12

            ———— ———— ———— ————

           。 ) ( ) ( ) ( )

            - 18 -25 -17 - 7

            ———— ———— ———— ————

           。 ) ( ) ( ) ( )

            4、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77-33-28= 96-39-45= 100-91-9=

            5、 看統計表回答問題。

           。1) 哪個班訂的報刊最少?

           。2) 二班訂了多少份兒童報?

           。3) 三班訂了多少份小畫報/

           。4) 四班的小畫報有多少本/小故事有多少本/

            三、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連續減法,我們在計算時可以用第一個數依次分別減去后兩 個數,也可以把后兩個數加起來,再用第一個數一起減。

            板書設計:

            列式:92-44-26=22(人)

            (1) 92 48

            -44 -26

            ———— ————

            49 22

           。3)列式:44+26=70

            92-70=22

          運算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計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1.

           。1)板書: 47-12+5

            教師提問:觀察算式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算式中只有減法和加法,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運算.

            教師講述:用脫式計算兩步式題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后面寫第一步運算的結果,還設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一行寫“=”,在“=”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邊說邊板演)

            教師板書:

            47-12+5

            =35+5

           。40

           。2)學生試算:

            48+16-37 54÷9×7

            指定兩名學生板演.訂正時再強調書寫格式.

            2.教學例2.

           。1)板書:6×3+50 50-6×3

            教師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觀察左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先進行什么運算,教師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然后明確再算什么.

            觀察右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師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

            強調: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下面的法則.

            勾畫出法則并齊讀,然后指名復述.

           。3)反饋練習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 7×8-29

            提問:在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學生計算,指定兩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要注意書寫格式.

            3.教學例3.

           。1)板書54÷6-7 7+54÷6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導學生明確:左邊的算式,先算除法運算,再算減法運算.

            右邊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法運算.

            啟發學生試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上面的法則.

            (3)反饋練習:

            45÷5-8 36+49÷7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4.師生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學習的內容和應注意的問題.

            隨堂練習

            1.根據算式,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25-9+36 63÷9×5

           。剑 )+( ) =( )×( )

            =( ) =( )

            46-7×4 42÷6+39

           。剑 )-( ) =( )+( )

            =( ) =( )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9+6 24-16÷8

           。36÷6 =8÷8

           。6 =1

            15-6×2 15÷3+2

           。9×2 =5+2

           。18 =7

            3.計算.

            7×2+16 30+56÷8 50-4×6 40-24÷8

            布置作業

            52-36+19 53-3×9

            68+4×3 49÷7×6

            63÷7-5 81-45÷5

          運算教學設計 8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6頁例3。

            在前面的學習中,關于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殊性學生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感性經驗,本節課在舉例、討論中把感性經驗上升為理性認識。例3明確提出了“問題”,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回憶、整理和概括,把關于0的運算知識系統化。

            (二)核心能力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在分類討論中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運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發展。

           。ㄈ⿲W習目標

            1.借助具體算式,通過分類、整理,概括出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會利用0的特性正確計算。

            2.通過交流討論,結合例子說明0不能作除數,理解0為什么不能作除數的道理,進一步掌握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

           。ㄋ模⿲W習重點

            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

           。ㄎ澹⿲W習難點

            理解0為什么不能作除數。

            二、學習設計

           。ㄒ唬┱n前設計

            1.預習任務

            關于0的運算有哪些?舉例子寫一寫。

            (二)課堂設計

            1.復習舊知

           。1)課前大家寫了一些關于0的運算,誰來說一說你寫的有哪些?

            學生匯報。

           。2)我也收集了一些關于0的運算,你能快速、正確的計算嗎?

            120+0=0+368= 0×79= 267-0=

            0÷74= 187-187= 0÷76= 235+0=

            99-0= 49-49= 0+879= 45×0=【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匯報自己所收集的有關0的運算引入本節課的教學,有利于喚醒舊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有關0的口算練習,為概括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和進一步掌握有關0的運算作鋪墊!2.問題探究

            (1)小組合作,分類整理關于0的運算的特性。

            ①小組活動要求:

            請將上面的口算進行分類;

            觀察這些運算的特點,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運算;

            在小組內合理分工,做好匯報準備。

           、趨R報交流。

            組織學生匯報,在匯報中注重生生間的交流,進行及時補充。

           、鄹爬ǹ偨Y通過大家的討論和交流,我們發現了關于0的運算有這些: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被減數和減數相等,差是0;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任何數,還得0。(注意:在總結時舉例驗證。)

           。2)探究0不能為除數

           、訇P于0的運算你還有什么想問或想說的嗎?

            若學生想不到,可以通過觀察0在不同運算中的位置,引導學生說出0是否可以作除數。

            ②小組討論:0能否作除數?如果用0作除數會怎樣?

            先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引導,使學生明確0不能作除數。

            ③教師總結:0不能為除數,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為找不到一個數同0相乘得5;0÷0不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這時,教師相機板書“非0的”。【設計意圖求:通過分類,使學生歸納出有關0的運算的不同規律;通過舉例說明,使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明白0為什么不能作除數的道理。在分類、舉例說明中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穩定和完善。】3.鞏固應用 提升能力

           。1)搶答。

            24+0= 13-13= 0×8= 0÷9=

            70-0= 0+504= 0÷36= 392×0=

           。2)判斷。

           、 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 )

           、 0除以任何數都得0。 ( )

           、 一個數加上0仍得0。 ( )

           、 130×0=130-0 。 ( )

           。3)同桌之間互相寫出關于0的算式,寫在練習本上,交換完成后相互檢查。

           。4)先說說運算順序再計算。

            58÷2×0 0÷14+63÷7

            24÷(75-67) 9+9×9-9【設計意圖:圍繞學習內容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靈活性和創造性,正確對待學生暴露出的問題和疏漏,加強點撥指導,引導學生診斷矯正。同時,最后一題也為下節課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學習做鋪墊!4.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總結:這節課我們梳理總結了關于0的運算的特性。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被減數和減數相等,差是0;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

           。ㄈ┱n時作業

            題號1:算一算.

            0+31= 18-18= 68-0= 23×0=

            72+0= 78×0= 78×1= 0÷56=

            1+2+3+4+5+6+7+8+9+0=

            1×2×3×4×5×6×7×8×9×0=

            題號2:脫式計算。

            34+4-34+4 430×0÷45 28+(69-69)÷7

            125×8÷125×8 (100-25×4)×36

          運算教學設計 9

            學習目標:

            1、通過嘗試解決實際問題,觀察、比較、發現并概括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

            2、初步學習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培養簡便計算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探究數學運算定律的基本體驗和一般方法,培養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的意識和習慣

            學習重點:探索和理解加法運算定律。

            學習難點:獲得探究數學運算定律的基本體驗和一般方法。

            學習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播放FLASH動畫“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并列式。

            2、師:觀察兩道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3、引入新課:猴子吃橡子的故事中蘊藏著什么數學奧秘呢?加法運算有什么規律呢?

            二、探究新知,掌握定律

            (一)探究加法交換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規律。

            (1)創設問題情境。

            多媒體演示李叔叔騎自行車旅行的情景,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2)嘗試解決問題。

           、僖罄钍迨褰裉煲还豺T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樣列式計算呢?

            140+56=96(千米);56+40=96(千米)。

            討論為什么要用加法?(這兩道題都是要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就要用加法計算。)

           、40+56和56+40這兩個算式計算結果相等,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40+56=56+40

            2、在枚舉中驗證規律。

            (1)觀察思考。

            觀察這一組算式,你能發現些什么?(在這組加法算式中,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2)猜想驗證。

            請同學們先自己在練習本上舉幾個例子驗證一下。

            (3)交流匯總。

            3、在比較中概括規律。

            (1)總結規律。

            你能用自已的話說出你發現的規律嗎?并給你發現的規律命名。(任意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就是加法交換律。)

            (2)用符號表示加法交換律。(a+b=b+a)

            4、在練習中應用加法交換律。

           。1)完成課本練習五第2題部分題目。

            (2)課本第18頁“做一做”第1題。

            (二)探究加法結合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規律

            (1)出示主題圖,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然后讓學生自己列出算式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展示各種算法。

            (88+104)+96=88+(104+96)比較等號左右兩邊的算式的異同?

            2、在枚舉中驗證規律。

            3、在比較中概括規律,并用符號表示加法結合律。

            小結:通常用(a+b)+e=a+(b+)表示加法結合律。

            4、在練習中應用加法結合律。課本第18頁“做一做”第2題。

            三、運用新知,鞏固定律

            1、練習五第1題。

            2、練習五第4題。

            四、回題反思,全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觀察、發現、猜想、驗證學習了加法交換率和加法結合律。

          運算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過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并能應用這兩個乘法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新舊知識間的遷移能力,靈活選擇和應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乘法運算律,能合理應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靈活選擇和應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談話:加法中有哪些運算律?請舉例。

           。臃ń粨Q律、加法結合律)

            2、猜想新知:你認為乘法中是否也有類似的定律?

           。▽W生發表自己的想法)

            二、自主探究

            1、出示掛圖

            說說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列式計算。

            5×33×5

            觀察這兩道算式,你發現什么?

            用等號將這兩道算式連起來。

            學生舉例。

            2、給這種運算律取名,并相互用語言表述這種運算律。

            3、集體取名,并交流運算律的內容。

            4、用字母表示這種運算律。

            5、練習

            15×6=6×( ) ( )×46=( )×54

            □×○=( )×( ) a×8=8×( )

            6、自學乘法結合律

            7、集體交流自學情況。

           。1)舉例

           。2)用字母表示

           。3)用語言表述乘法結合律的內容

            8、完成“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略)

            四、課堂小結

            五、課堂作業

            教后反思:

            學生在學習了加法加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基礎上學習乘法的運算律,相對來說比較輕松,因為乘法的運算律和加法的運算律相似,所以這節課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規律,這樣不僅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體會發現新規律的方法,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加換律相比,用語言完整地表述有一定困難,教師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規范語言,既能使學生獲得清晰的認識,又為學生展示自身才能創造了足夠的空間。

          運算教學設計 11

            一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讓學生感受運算順序規定的必要性,進一步掌握加減混合或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感受運算順序的必要性,準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 教學難點: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三、預計教學時間: 1節

            四、教學活動

            (一 )基礎訓練

            (口算) 24×5= 32÷4= 8+27= 900÷3=

            60÷4= 72-44= 45×3 = 85+28=

            解答題,用小棒擺8個六邊形,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ǘ 新知學習

            例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1、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根據圖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解決?(引導學生理解“照這樣計算”的意思)

            3、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運用知識遷移類推,學會知識。

            4、學生匯報。引導學生列綜合算式并說一說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5、教師用線段圖引導學生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6、教給方法:我們可以用畫線段圖、簡圖等方法來幫助我們理清解題思路,保證準確的解決問題。

            (小結)如果在一道算式中沒有括號,只有加、減法或者乘、除法,都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在解決問題時,可以用畫線段圖、簡圖等方法來幫助我們理清解題思路

            (三) 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1、直接寫出計算結果。

            37+12-20 24÷6×7 90-52+28

            6×2÷4 32÷8×5 48-13+5

            2、劃出下面題目的計算順序并計算任意兩題。

            192+8+157 45×30÷54 290-68+951 600÷50×90

            143-45-57 24×5÷30 434÷7×8 240÷20÷4

            3、啄木鳥醫生(判斷并改正)

            850÷25×2 345-164+36

            =950÷50 =345-200

            =19 =145

            1、課本p 5做一做1、圖書館里有故事書98本,今天借出46本,還回25本,F在圖書館里有故事書多少本?

            (提高練習)1、先計算,再列出綜合算式。

            240÷12= 236+70= 237+263=

            125×14= 1750÷25= 25×36=

            20+1750= 943-306= 900-500=

            2、列綜合式計算

            (1)4除900的商減224,差是多少?

           。2)504加140除以28的商,和是多少?

           。3)比一個數的3倍少12是60,這個數是多少?

            3、課本p8 練習一 4、

            4、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并列式計算。

            小張有8張10元的。小王有18張2元的。 ?

            (拓展練習)1、用兩種方法解決下面的問題:(只要求列式不計算)

           。1)過年了,小蘭用壓歲錢為自己的小圖書館購買了一批課外書。小圖書館有2個書柜,每個書柜有6層,每層放了15本書,F在小蘭的圖書館里有多少本書?

           。2)

            (四)教學效果評價(小測題)

            1、39+46-18= 49÷7×4= 73-45+27= 18×4÷9=

            2、一件兒童上衣48元,一條長褲比上衣便宜9元,一條裙子又比長褲貴5元。這條裙子多少錢?

            教學反思

            我原以為學生只要掌握運算順序就可以學的很好了,但通過作業情況來看,并不樂觀,學生在做混合運算時出現了以下的幾個問題:

            (1)格式不對,不少的同學總是把等號對齊題目,甚至有幾個同學在橫式后面加上了得數。

           。2)同學知道了運算順序,但還是習慣于把先算的結果寫在前面,沒有算的寫在后面,導致出錯;蛘哌是從左往右計算。

           。3)計算態度有問題,比較粗心,如抄錯數字,減法忘記借位?村e運算符號。

           。4)對于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很迷糊,在列綜合算式需要加小括號時總是忘記加。

            (5)特別是32+15-28+40這種形式的運算,學生經常出現計算順序錯誤,沒有認真審題目中的符號,就先做兩邊,再做中間了。

          運算教學設計 12

            一、教材簡析:

            人教版實驗教材根據《標準》的理念與目標要求能結合現實素材理解運算順序,并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兩步為主,不超過三步)(《標準》P21),采取的是與解決問題相結合的編排方式。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會按從左往左的順序計算兩步式題,并且知道小括號的作用,這里主要教學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象24—82這樣乘除在后的類型是第一次出現),并對此前學習過的四則混合運算進行較為系統的梳理、概括和總結。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可分為兩塊:

            1、與解決問題相結合,整理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2、有關0的運算。本單元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教學整理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其中的問題是需要兩、三步計算解決的問題。教材創設了熱鬧的滑雪場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應的4個例題。每個例題都呈現了學生交流不同的解題思路,以及整理混合運算的畫面,以鼓勵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積極思考、歸納,主動解決問題。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2、讓學生在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三步計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四則運算》教學計劃: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發現并總結出有括號的算式要先算括號里的運算順序。借助括號的加入體會解決問題途徑的多樣性。

            2、教學難點:會用括號列綜合算式。

            四、單元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教學中的情境圖,以及教參給學生呈現出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

            2、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研究四則運算的順序。

            3、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

            五、課時安排(共7課時2節機動):

            第一課時同級運算

            第二課時積商之和(差)的混合運算

            第三課時含小括號的三步計算式題

            第四課時三步計算四則混合運算

            第五課時有關O的運算

          運算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生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2.生的頭腦中強化小括號的作用。

            3.習中總結歸納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重 、難點: 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教學用具:四則運算運算順序歸納.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憶前兩節課的學習內容,回顧學習過的四則運算順序。

            前面我們學習了幾種不同的四則運算,你們還記得嗎?誰能說說你在前面都學會了哪些四則運算順序? (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二、新授

            出示例5(1)42+6×(12-4) (2)42+6×12-4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答。(畫出順序線)兩名學生板演。全班學生進行檢驗。

            上面的兩道題數字、符號以及數字的順序都沒有改變,為什么兩題的計算結果卻不一樣?這幾天我們一直都在說“四則運算”,到底什么是四則運算呢?

            學生針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概括: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板書)

            誰能把我們學習的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幫大家來總結一下?(學生自由回答。)

            三、鞏固練習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師巡視糾正。)

            四、作業 P14—15/2、3、5—7

            板書設計: 四 則 運算

           。1)42+6×(12-4) (2)42+6×12-4

            =42+6×8 =42+72-4

            =42+48 =114-4

            =90 =110

            運算順序:(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

          運算教學設計 14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三課時的一節課,前兩節學了乘除混合,加減乘除混合,兩節的鋪墊,本課內容偏重于綜合應用,計算難度不小。

            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已經經過了乘除法的簡單混合運算,加上小括號后計算順序完全不一樣,學生計算起來容易把括號丟掉,因此,本課的教學難度較大。

            教學內容:教材49頁例3

            教學目標:

            1. 用遷移類推的方法,對含有小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進行脫式計算。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和運用含有兩級混合運算(有括號)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理解規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

            10-5+3= 7+(7-6)=

            10-(5+3)= 7+7-6=

            問題:

            1. 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 為什么數字相同,運算符號相同,可運算順序不一樣呢?

            小結:我們在一年級時就知道一個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同樣,在混合運算里,如果一個算式里有括號,我們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對比,讓孩子們認識括號的作用,開門見山,一目了然】

            二、探究新知

            (一)獨立嘗試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7×(7-5) (77-42)÷7

            問題:上面的題你們能用脫式做一做嗎?

           。ǘ┓答伣涣鳎行±ㄌ柕乃闶降倪\算順序

            7×(7-5) (77-42) ÷7

            =7×2 =35÷7

            =14 =5

            問題:

            1. 這兩道題你們是怎么算的?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在有小括號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呢?

            小結:算式里有小括號的,我們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在脫式計算時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沒有參加計算的數和運算符號,在第二行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等號要對齊。

            【設計意圖:通過探索交流讓孩子們掌握帶括號計算的真諦,也讓孩子們體會到合作探究的樂趣,為孩子將來團隊意識的建立提供幫助】

            三、鞏固練習

            (一)計算

            34-(28-13) 6×(7+2) (88-56)÷8

            76-(12+25) (12-5)×3 48÷(8-2)

            問題:1. 這6道題有什么相同點? 2. 有小括號的算式,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ǘ┱f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并計算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問題: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結: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進一步熟練帶括號計算的順序,體會括號的作用】

            拓展:在數字間填寫適當的運算符號使等式成立

            2 2 2 2 = 2

            問題:

            1. 你看見什么了?

            2. 你能在前三個“2”之間填上合適的運算符號,使這個算式的運算結果等于第四個“2”嗎?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讓孩子們將前面學過的知識練習起來,從而達到孰能生巧的效果,各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不再是孤立的片面的知識】

            四、全課總結:

            在混合運算中,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反思:本課教學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極容易把括號丟掉,因此讓孩子們理解括號的含義以及用法就特別重要,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熟練應用,所以我設計了大量的多種形式的練習以幫助孩子們理解括號含義,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們愛上計算題。

          運算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通過解答實際的問題理解除法簡便運算的算理。

            2、通過觀察、猜測、舉例驗證得出除法簡便運算的方法。

            3、能用得出來的方法進行正確地計算。

            4、通過自己觀察、猜測、驗證得出簡便運算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理解除法簡便運算的算理且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自己得出簡便算法,且能靈活地進行簡便計算。

            進行計算呢?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談話:我們前幾課所學的應用題有什么特點?

            (進行了兩次平均分)

            2、能舉個例子嗎?(生舉例)

            1、 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答:我們來看看這個應用題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呢?

            飼養場養了6窩小豬,每窩有6只,現把360克防病藥粉摻入飼料喂養。每只小豬平均服藥多少克?

            2、匯報:(1)360÷6÷6 (2)360÷(6×6)

            =60÷6 =360÷36

            =10(克) =10(克)

            二、展開

            1、觀察兩種解法的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

            2、猜測:根據360÷6÷6=360÷(6×6)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發表意見:“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積,等于這個數連續除以積里的各個因數!

            3、驗證: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這樣呢?你能舉幾個例子來驗證嗎? 生舉例子驗證

            得出我們所觀察出來的是正確的。

            4、用處:我們所觀察出來并經過驗證的規律有什么用呢?

            可以使一些除法計算簡便

            5、應用:用上面的規律算一算。

            280÷35 360÷45

           。1)獨立做、個別板演。(可能有這樣不同的意見)

            280÷35 280÷35 360÷45 360÷45

            =280÷5÷7 =280÷7÷5 =360÷5÷9 =360÷9÷5

            =56÷7 =40÷5 =72÷9 =40÷5

            =8 =8 =8 =8

           。2)全班交流:板演的小朋友說自己的想法。

            比較這幾種解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呢?

            用這樣的方法來做跟以前的比在做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想說的呢?

            針對上面的這幾種做法你還有什么想說呢?

           。ǖ贸觯悍值臅r候怎么簡便就怎么分)

            6、試一試:700÷28 256÷32

            獨立做、個別板演。

            7、小結:今天學了什么?采用怎樣的簡便方法

            是不是所有的這樣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都可采用這樣的方法計算呢?(兩位數可以分解成兩個一位數相乘時)

            像這樣的題目除數是兩位數時可以分解成兩個一位數相乘時有時這樣計算比較簡便。

            三、練習

            1、用簡便方法計算。

            540÷(9×4) 620÷5÷2

            420÷(14×6) 270÷45÷2

            2、用簡便方法計算。

            420÷35 630÷18 486÷54 600÷24

            集體做、校對。

            3、提高練

            480÷(□×□)=480÷20÷6

            750÷□=750÷25÷3

            560÷□=560÷□÷□

            四、 課堂小結:談收獲,質疑。

            課題:營養午餐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第八冊第三單元P48—P49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能根據需要靈活運用口算、估算的方法或利用計算器進行口算。

            2、培養學生從繁雜的數據中獲取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能力。

            4、指導學生學以致用,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整理數據、利用數據的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不低于、不超過”的含義。

            教學過程:

            聯系生活,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鎮中心學校為方便學生就餐特開設了學校餐廳,提供了一些菜,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多媒體課件:圖片)

            創設情境,開展活動

            1、點菜;

            師:“你想吃哪些菜呢?可以選擇其中的三種,直接在它們的編號上做記號,點好的可以向我示意!保ǔ鍪径嗝襟w課件:菜譜)

            師:你在點菜時,考慮得比較多的是什么?(請學生口答)

            師:大部分同學在點菜時,都是根據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點的菜。服務員告訴我們這家菜館正推出一個特色服務,向每位顧客提供一份家常的營養成分表。(出示多媒體課件:成分表。)你從中獲得那些信息?(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暢所欲言)

            師:請你利用這張營養成表,估計一下你剛才點的三道菜的熱量總和、脂肪總和和蛋白質總和分別是多少?(請學生說說三道菜的營養總和。教師要相機板書。)

            師:那我們點的菜是否符合營養學標準呢?(出示多媒體課件:營養學家)

            2、了解營養成分。

            師:營養學家的話中“不低于”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樣理解的?能舉個例子嗎?“不超過”呢?

            教師板書:

            不低于2926千焦

            ≥2926千焦

            師:熱量對我們有什么用處(熱量除了給人在從事運動,日;顒铀枰哪芰客猓瑯右蔡峁┤梭w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吸收等等)

            師:脂肪呢?(脂肪食入以后通過代謝轉化為熱量供人體使用,或轉化為體脂存儲于脂肪細胞中。當攝入的熱量過多,長期超過人體活動所消耗的熱能時,多余的熱能將轉化為體內脂肪,存儲于脂肪細胞中。)

            師:蛋白質呢?(它能使我們具有抵抗力,少生病。)

            3、科學配菜。

            (1)適時指導:如果你的配菜方案不符合標準,準備怎樣調整?(將超標的調低,將不足的調高。)(教師以其中的一個方案為例進行指導)

            4、實踐活動。

            1、提出分組討論問題:

            如果讓你搭配,你能配出多少種合格的午餐菜肴來?

            2、分組討論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以5—7人為宜每組選一名負責人,負責本組成員的分工組織和協調工作。小組成員的選擇應考慮到學生的性別差異、個性差異、學習水平差異等。(分組工作教師應在課前完成)

            3、組織學生進行專題討論。教師可巡視班級,檢查監督學生的活動情況,也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活動中,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給予必要的知道并相應的調整課堂計劃。

            4、請各組派代表匯報小組的討論結果,本小組其他成員適當補充。各小組要相互學習、相互討論。

            5、師生共同分析總結,給出解答。(不必要求學生列出所有的搭配方案。)

            師:從統計結果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如:蔬菜點得多的方案,脂肪含量較底;暈菜點得多的方案脂肪含量接近50克;熱量一般都在3200千焦以上)

            小結板書:暈素搭配,營養均衡。

            5、調查統計

            1、分發事先準備好的調查問卷,請各組同學根據上表,在全部的方案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5種方案。

            2、分發統計表格,請個小組統計分析后填寫。

            3、師生根據調查統計的信息,共同分析討論,得出全班同學同學最喜愛的五種搭配方案。

            4、多媒體展示統計信息,請同學根據上面展示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上面的信息,你能繪制出復式條形統計圖嗎?

           。2)哪一種搭配獲取的蛋白質最多?(教師從數學思想方法方面給學生以啟示。)

            5、教師巡視班級,了解學生的調查統計情況及相關的統計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給予相應的指導。

            6、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一段時間后,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引導學生相互討論,給出問題的解答。

            思考題:

            了解一下班上偏胖或偏瘦同學的飲食習慣,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全課總結:同學,通過今天學習你想說些什么?

            大家可以在課后通過其他方法獲得更多的有關事物營養成分的知識,為自己搭配更為豐富的營養午餐。(出示多媒體課件:相關畫面。)

          【運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運算教學設計03-14

          《混合運算同級運算》教學設計04-06

          數的運算教學設計07-14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01-28

          混合運算的教學設計04-11

          分式的運算教學設計06-09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04-09

          《同級運算》教學設計11-10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01-17

          分式的運算教學設計06-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专区 | 亚洲综合在线区尤物 | 色97久久久首页 | 日本免费中文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国产综合激情视频 | 亚洲欧美人成视频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