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撈鐵牛》教學設計

          時間:2022-07-27 11:00:5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撈鐵牛》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撈鐵牛》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撈鐵牛》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

            三年級語文下冊《撈鐵牛》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懷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撈起鐵牛的;學會生字新詞;學習課文按一定的順序寫的方法。

            2、能力方面:會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會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情感及其他發展方面: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與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弄懂懷丙撈鐵牛時做了那四項準備工作,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撈上來的。

            2、初步學習歸納段落大意。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按生字表學生字,讀準字音。

            2、練習讀熟課文。

            3、在教師指導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課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詞(浮橋、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讀全文,試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結合課后思考題,嘗試分段

            四、課堂練習

            熟讀課文,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學生自由讀第一節,思考;為什么要把鐵牛撈起來?

            二、明確學習目標

            這節課我們學習的目標就是要在認認真真讀書的基礎上,理解懷丙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同時初步學習概括段意。

            三、學習新課

            (一)學習第二大段

            1、自由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內容。

            2、學生小組合作(教師在組間巡回指導)練習概括段意。

            3、學生大組交流段意概括情況。

            (二)學習第三大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中的三個自然段分別寫得是什么?

            2、學習第一節:

            ①自由讀,嘗試針對段落提出問題。

            ②理解段中“試試”的含義。

            3、學習第二、三節:

            ①師范讀→生小組學習→結合課件●板畫,弄清懷丙是怎樣做準備工作的。

            ②指導學生交流學習情況,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結實”、“很粗”等詞的含義及“先”、“然后”、“再”、“又”等詞的先后順序。

            ③生小組自學→師指導部分學生演示“撈”的過程,弄清鐵牛是怎樣被浮力“撈”起來的。

            ④指導學生交流,明白“沙減少→船上浮”的關系及“浮力”等詞的意思。

            ⑤指導學生朗讀;結合錄像,引導體會文章的意境。

            4、生嘗試概括段意。

            (三)學習第四大段

            指名讀段,生概括段意;結合課文理解“出色”。

            (四)生根據各自興趣,自由讀課文中的任意段落。

            四、發散思維

            1、為什么和尚不把鐵牛直接拉到船上載回來?

            2、為什么船上要裝很滿的沙?

            3、你們還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把鐵牛“撈”回來?

            五、質疑問難

            學習了這課后,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六、課堂練習

            填空——課文第四小節。

            七、總結(結合課文內容及思想、情感、科學等教育)

            八、作業

            1、造句:“熟悉”、“出色”。

            2、畫出懷丙準備工作的簡圖。

            3、我和懷丙比智慧。

            三年級語文下冊《撈鐵牛》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正確讀寫“宋朝、議論紛紛、和尚、船艙、沉沒、繩子”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3、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朗讀課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第17課《撈鐵牛》

            “撈”:東西掉到哪里用“撈”這個詞呢?

            2、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

            (1)誰撈的鐵牛?

            (2)為什么撈鐵牛?

            (3)怎么撈的?結果怎樣?

            二、自學課文生字新詞

            1、音、形難點

            淤,注意讀音、字形,右邊不要寫成“冬”。

            2、理解詞義: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這地方在黃河中游,所以叫河中府。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積的泥沙。

            浮橋:在并排的船上鋪上木板造成的橋。本課浮橋的不同點是兩頭各拴在四只大鐵牛上。

            議論紛紛:許多人在議論各說各的看法。議論,對人和事物,發表看法。紛紛,言論多而雜亂。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領。本課指了解這段河的深淺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領又很高。

            潛水:隱藏在水面以下活動。

            水手:在船上負責艙面工作的普通船員。

            浮力:物體在流體中受到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動的力量。

            工程家:能夠獨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設計以及指導施工的專門人才。本課指懷丙和尚是機械和水利工程的專家。

            和尚:出家到寺廟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自學課文,理解文章層次

            1、輕聲朗讀課文。

            2、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什么內容?

            第1自然段:鐵牛陷入淤泥。

            第2自然段:一個和尚主動提出要叫水把鐵牛送回來。

            第3自然段:和尚做了撈鐵牛的準備工作。

            第4自然段:和尚請水手鏟泥沙到河里,撥起鐵牛。

            第5自然段:水手們劃船把鐵牛拖回岸邊。

            第6自然段;和尚用同樣方法撈起其余的七只鐵牛。

            第7自然段:和尚名叫懷丙。

            四、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思考: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這篇課文講的是宋代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鐵牛打撈上來的故事。

            五、分析課文

            1、(1)瀏覽課文,看是誰提出要撈鐵牛?(懷丙)

            (2)他是誰呢?你能根據課文內容向大家介紹一下懷丙嗎?誰能用一個最準確的詞概括一下懷丙的特點?(出色)

            2、(1)為什么撈鐵牛?誰能讀一讀有關內容?

            (2)指名讀一讀有關內容。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鐵牛被水沖走)

            3、(1)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撈鐵牛的?(人們議論紛紛,可以看出人們束手無策,毫無辦法,是在大家感到撈鐵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提出來的。)

            (2)從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撈鐵牛十分困難?(從“笨重”一詞可以看出鐵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撈。從人們對此事“議論紛紛”可以看出大家對撈鐵牛沒什么好辦法。)《

            (3)據資料記載,每只鐵牛重四五萬斤,當時又沒有起重機這樣的現代化設備,打撈技術又比較落后。

            (4)懷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撈鐵牛呢?讀懷丙所說的話:(叫水送回)

            怎么樣水把鐵牛送回來呢?從這個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懷丙是一個出色的工程家呢?

            4、(1)指名讀有關段落。

            (2)誰知道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

            ①摸清地點;

            ②兩只船并排裝滿泥沙;

            ③并排拴緊搭架;

            ④兩頭拴牢。

            (3)你明白了什么?(這四項工作都是根據鐵牛中的“笨重”進行周密考慮的。)

            (4)齊讀這一段,進一步體會出色的準備。

            5、接下來,我們看打撈過程,打撈鐵牛的工作是分幾步做的?再看懷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

            (1)自由讀。

            (2)指名答:分幾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運回?

            (4)一只鐵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辦呢?

            (5)指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打撈第二只鐵牛的.過程。

            小結:和尚叫水把鐵牛送回來了,其實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六、總結

            1、和尚想出這么出色的辦法,是因為他在哪個字上動了腦筋?(水)

            2、是水沖走了水牛,又是水把鐵牛送了回來,懷丙想出這么出色的辦法就是因為他用自己的才智變害為利,像懷丙這樣的工程家在我們歷史上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用科學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做一個有用的人。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懷丙為撈鐵牛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2、后來,他是怎樣撈鐵牛的?

            二、動手實驗,體會水的浮力的應用

            1、實驗準備工作

            (1)在一個裝上水的玻璃缸里,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鐵塊表示鐵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兩個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裝滿沙子。

            (4)用一根細繩,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掛在缸底的小鐵塊上,讓繩子繃緊。

            2、學生演示怎樣撈牛

            (1)要求:一個學生一邊動手演示,一邊敘述怎樣撈鐵牛,其他學生認真觀察。

            (2)學生評議演示和講解的情況。

            三、總結課文

            1、懷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當時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說明了什么?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說明古代人們的聰明才智。我們的前人對世界科學文化做出的貢獻。我們這一代更應該愛科學,用科學。)

            2、誰能說說其他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四、作業

            1、動手做撈鐵牛的實驗。

            2、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五、布置作業

            1、讀拼音、學詞語

            2、辨字組詞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以課文題目入手,引導學生質疑。

            向學生出示問題:

            1、誰撈鐵牛;

            2、為什么撈鐵牛?

            3、怎么撈的?結果怎樣?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交流中指導學生學習。

            自學課文,輕聲朗讀,理清層次,了解主要內容及寫作順序。

            通過動手實驗,體會浮力的作用,一千多年前懷丙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說明了什么?自己從中受到什么啟示。讓學生懂得做事要動腦、要運用科學。

            三年級語文下冊《撈鐵牛》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感受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教育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詞。

            4.朗讀課文,能簡述撈鐵牛的經過。

            教學重點:

            1.理解懷丙和尚撈鐵牛時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第17課《撈鐵牛》,看了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么?(誰撈鐵牛?為什么撈鐵牛?怎么撈的?結果怎樣?)

            二.看書聽朗讀錄音。

            三.布置自學。(字幕出示自學要求)

            1.初讀課文,看拼音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學習

            3.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試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字卡,認讀生字。

            2.匯報弄懂了那些詞語,重點檢查以下詞語:浮橋、淤泥、宋朝、熟悉、出色。

            3.分段,講段意。(課文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繼續的。先講鐵牛被大水沖走,陷在淤泥里,一個和尚主動提出撈鐵牛:再講和尚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接著講怎樣撈起一只只鐵牛:最后講這個和尚的名字和身份。可分四段。)

            4.朗讀課文(四人,每人一段)

            5.學生質疑。

            6.五.作業: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明確目標。

            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撈鐵牛》,大家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懷丙和尚撈鐵牛的事。)他是怎樣撈鐵牛的?這節課我們深入討論學習。

            二.出示思考討論題。

            1.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撈鐵牛的?說明了什么?

            2.懷丙為撈鐵牛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你覺得怎樣?

            3.打撈鐵牛的工作是分幾步做的?你覺得怎樣?

            4.為什么說懷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

            三.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導撥。

            1.第一個問題,抓住“議論紛紛”這個詞進行導撥。(議論紛紛,是說許多人在一起各說各的辦法,這里有困難大、無計可施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懷丙和尚說:“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他們送回來。”這說明他有心信,而且說話留有余地,并且已經想好了撈鐵牛的辦法。)

            2.第二個問題,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這段共有四句話,按順序講了四項準備工作:(1)摸清鐵牛沉在哪;(2)兩只裝滿泥沙的大船駛到鐵牛沉沒的地方;(3)拴船搭好架子;(4)下水把鐵牛拴住。這四項工作都說明懷丙是針對鐵牛笨重的特點,進行了細致周密的安排。)

            3.第三個問題,引導讀4-6自然段。(分三步:(1)把船上的泥沙鏟到河里;(2)水手們使勁劃槳,用船把鐵牛拖到岸邊;(3)把水里的鐵牛拖上岸。再用同樣的辦法把其余的鐵牛撈上來。追問:運回行嗎?說明懷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4.第四個問題,引導學生從懷丙指揮撈鐵牛的過程理解。

            四.動手實驗,加深理解。

            1.實驗準備工作:

            (1)在一個裝上水的玻璃缸里,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鐵塊表示鐵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兩個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裝滿沙子。

            (4)用一根細繩,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鐵塊上,讓繩子繃緊。

            2、學生演示怎樣撈牛。

            (1)要求:一個學生一邊動手演示,一邊敘述怎增撈鐵牛,其他學生認真觀察。

            (2)學生評議演示和講解的情況。

            五.總結課文

            1、懷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現在已有一千多年了,當時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說明了什么?從中受到什么啟示?

            (說明古代人們的聰明才智。我們的前人對世界科學文化做出的貢獻。我們這一代更應該愛科學,用科學。)

            2、誰能說說其他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六.作業。

            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三年級語文下冊《撈鐵牛》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對象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學過有關反映我國古代和現代科學技術方面成就的課文。如《青蛙的眼睛》《趙州橋》《魚和潛水艇》等課文。對本文所描寫的反映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及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較易理解。

            本班學生中下生面廣,思維的深刻性、想象的豐富性都很一般,而這篇課文講的是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的故事,學生缺少這方面的科學知識,因此對理解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的過程有一定的困難。

            教學目標:

            教養:

            掌握“宋、府、拴、笨、尚、潛、繩、綁、鏟、拔、丙、程”等12個字的音、形、義,并會寫。

            并聯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橋、議論紛紛、淤泥、工程家”等詞語的意思,并會用“熟悉、出色”造句。

            能結合課文,理解課后習題3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回答練習1的三個問題。

            能按段意給課文分段。

            朗讀課文。

            教育:

            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的,從而認識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激發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發展:

            通過學習,激愛科學的興趣,培養科學地認識問題、解決問是的態度。

            教學難點:

            對文中重點句的理解。如和尚說的:“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理解懷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撈鐵牛的原理。

            教學方法:

            球形教學法

            實驗演示法

            教學媒體:

            投影機、投影片、計算機

            課前準備:

            配合課文的投影片。一套實驗器具。(玻璃缸、船、沙等)

            計算機軟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學習第一段。

            指名讀第一段,讓學生邊聽邊思考:為什么要撈鐵牛?

            板書:大水沖牛

            點撥:重修浮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為什一定要撈鐵牛?

            要撈起這八只鐵牛容易嗎?從哪里可以看出?

            指導學生理解:“有哪個大力士能把它們一只一只撈起來呢?”引導學生理解“人們正在議論紛紛。”“議論紛紛”是什么意思?想象他們在議論些什么?

            正當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和尚出現了,他說了一句什么話?你能從課文里把這句話找出來嗎?

            投影:“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指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這句話講了幾個意思?

            從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撈鐵牛的辦法,而且這辦法跟水有關系)

            板書:叫水送牛

            指導學生朗讀第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課文第二、三、四段,理解懷丙和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以及撈鐵牛的過程。

            繼續深入理解“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這個句子。

            三年級語文下冊《撈鐵牛》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受到愛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重點段落是怎樣把意思表達清楚的。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清懷丙在撈鐵牛時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2、理解鐵牛能撈上來的原理。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懂得一點有關水的浮力的知識,也可做一些有關水的浮力的實驗。

            第一課時

            一、引入: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個叫懷丙的和尚把沉入河底的大鐵牛撈上岸來,他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一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要求認識的字:撈陷淤搭綁鏟減繃丙

            2、要求會寫的字:撈笨潛綁鏟減越丙程

            “淤”讀yū,不讀yú;“潛”讀qián,不讀qiǎn

            3、認讀生字卡片:打撈笨重潛泳綁架出色穿越工程鏟除減輕議論紛紛浮橋結實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2.每個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

            3.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第一部分(1):寫為什么要撈鐵牛。

            第二部分(2-3):寫懷丙為撈鐵牛做的準備。

            第三部分(4-6):寫懷丙撈鐵牛的經過。

            第四部分(7):簡介懷丙和尚。

            4、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指名說。

            小結:這篇課文主要講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的事。先講撈鐵牛的原因;再講準備工作;最后講怎樣撈鐵牛。

            第二課時

            一、引入:

            認讀生字卡片:打撈笨重潛泳綁架出色穿越工程鏟除減輕議論紛紛浮橋結實

            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研讀課文

            (一)、1、讀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話說為什么要撈鐵牛?

            2.鐵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沒有打撈工具?有沒有科學簡易的打撈方式?

            3.指導讀句子,加深理解。

            4.再讀第一部分。學生評議。

            (二)、自由讀課文2、3自然段,

            1、引導學生理解“議論紛紛”是什么意思?他么在議論什么?

            2、正當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和尚出現了,他說了什么?在文中把這句話畫出來。

            3、請大家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并用筆畫出重點詞語。

            4、怎樣撈鐵牛?我們先來看看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

            完成填空:(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然后引導學生用四個字把每項準備工作概括出來。)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懷丙做四項準備工作,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6、讀懂了這一部分,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小結:回顧四項準備工作,我們感受到四項準備工作做得認真和周密,準備工作出色。

            (三)、默讀課文4、5、6自然段。

            1、思考:懷丙和尚是怎樣撈起第一只鐵牛?

            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指名讀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

            課件演示撈鐵牛的過程,讓學生充分認識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拔出淤泥。

            2、全體朗讀這段話,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請用四個字概括出來。

            3、用同樣的方法自學5、6自然段。

            4、思考并討論: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而是先讓水手使勁劃船把鐵年拖回岸邊,再讓眾人拖牛上岸。指名說。

            5、思考討論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分別用四個字慨括出來。

            6、懷丙幾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鐵牛撈上來,在哪個字上下了工夫?

            (四)、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學習文章寫法。

            你覺得懷丙是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能學到什么?

            三、課外擴展:當時條件有限,只能用這樣的辦法撈鐵牛,現在科技進步了,如果是你,能想出什么辦法撈鐵牛?(學生各抒己見)

            四、小結:懷丙雖然不是身體上的大力士,但是卻是知識上的“大力士”,他用自己的知識創造;了奇跡,“知識就是力量”啊!他巧用水的浮力,依靠科學的力量把鐵牛從水里撈上來,這種做法足以說明他是無愧于“出色的工程學家”這個稱號的。

          【三年級語文下冊《撈鐵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撈鐵牛》的教學設計08-26

          《撈鐵牛》的教學設計06-25

          《撈鐵牛》教學設計02-13

          撈鐵牛的教學設計06-13

          撈鐵牛教學設計03-03

          《撈鐵牛》教學設計04-17

          《撈鐵牛》教學設計06-23

          撈鐵牛教學設計范文07-31

          人教版《撈鐵牛》教學設計06-28

          《撈鐵牛》教學設計范文04-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久女久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怡红院在线视频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免费看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专区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