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案例

          時間:2022-10-31 19:58:5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案例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案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案例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案例1

            教材簡析:

            圓是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領域里最后教學的一個平面圖形,也是教學的惟一一個曲線圖形。學生對平面上常見的直線圖形的認識經驗將有助于學生對曲線圖形的認識,這也是學生對平面圖形認知結構的一次重要拓展。通過圓的教學,本單元在教學圓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還通過化曲為直、等積變形這些方法與手段,進一步發展轉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全單元的教學內容分成四部分編排,本節課教學第9397頁圓的形狀特點以及圓心、半徑和直徑的認識。教學中采用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來體驗圓的特征。例1通過說圓、畫圓、感

            受圓與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的不同之處。教材里沒有直接指出圓是曲線圖形,把機會留給學生體驗和交流。這樣,學生在直觀認識圓的基礎上深入了一步。例2通過用圓規畫、用尺量來教學圓心、半徑、直徑,使學生能更準確地把握圓心、半徑、直徑的概念。例3安排學生通過畫、量、折等活動,深入體驗圓的特征。練習十七在安排練習基礎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圓,開展數學思考,發展空間觀念。

            特別說明:由于本屆五年級學生還沒有使用蘇教版國標本教材,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有關軸對稱及平移,旋轉的內容無法涉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系。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點:認識圓及其特征,讓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難點:畫圓,用圓的知識來解釋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紙圓、剪刀、線繩、尺、圓規、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圓

            1.課前交流:略

            2.導入新課:

            (1)(指著物體上的圓)這種形狀叫

            (2)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圓?

            二、自主合作,初步認識圓

            1.畫圓。

            (1)學生借助物體畫圓。

            (2)用圓規試著畫一個圓,然后組織學生交流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定長、定點、旋轉一周。

            (3)用圓規規范地畫圓、剪圓,讓學生再次感受圓是由曲線圍成的。

            (4)比較得出: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

            2.認識圓的特征

            (1)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儆^察剪下來的紙圓,組織學生在交流中認識圓心,并知道常用字母0表示。

           、谕ㄟ^讓學生折圓,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圓心的特征。

            ③通過讓學生畫一畫、比一比紙圓上的折痕,交流有什么發現,從而認識圓的半徑和直徑的概念。

            (2)認識圓的特征

            ①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索圓的有關特征。

           、谕瓿商畋眍}和判斷畫圓,讓學生知道圓的大小和半徑或直徑有關。

           、劢處熜〗Y有關內容。

            三、聯系實際,初步應用圓。

            1.廣場花壇噴水裝置的設計,如果你是設計人員,噴頭放在哪里?噴水距離應滿足什么條件?為什么?鞏固圓心的作用。

            2.車輪為什么要設計成圓的?車軸為什么要裝在圓心?

            3.這是一個球場,要在中間畫這樣一個圓要用哪些工具?怎么畫?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案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ㄒ唬┙處熖釂枺何覀円呀泴W過哪些平面幾何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談話引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個新的幾何圖形.

            二、教學新課

           。ㄒ唬﹫A的形成過程

            1.教師敘述:體育課上,教師和明明做游戲,老師固定在操場中間不動,為了保持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不變,明明拉緊一條繩子開始走動,形成這樣一個圖形,這是什么圖形?

            2.教師提問

           。1)明明拉著繩子圍著教師走動,他的位置發生了變化,但是有一點是沒有變的,你知道嗎?(明明和教師的距離沒有變化)

            (2)老師的位置在哪里?(引出圓心)

           。ǘ┞撓祵嶋H

            生活中的圓形物體處處可見,你能舉一些例子嗎?

           。ㄈ┊媹A

            1.介紹圓規的歷史.

            2.教師介紹畫圓步驟

           。1)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

           。2)把有針尖的一只腳定在一點上;這個點就是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

            (3)把裝有鉛筆尖的一只腳旋轉一周.

            3.教師強調

            (1)圓規兩腳距離不能變;

            (2)重心放在針尖一腳上;

           。3)起點和終點要重合.

            4.學生練習

            (1)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畫圓

           。2)學生自己練習畫圓

           。3)學生按要求畫圓(兩腳間距離為3厘米)

           。ㄋ模┱J識半徑、直徑和兩者間的關系.

            1.認識半徑:教師在圓內畫一條線段,線段的一個端點在圓心,另一個端點在圓上.

            (1)教師說明:這樣的線段叫圓的半徑,用字母r表示

            (2)比賽:我給同學們10秒鐘時間,請你們在自己的圓中畫半徑,看誰畫的多?同時還要說明半徑的長度.

           。3)學生反饋:你畫了幾條?長度呢?如果還有時間你還能畫多少條?

           。4)教師小結并板書: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教師追問:你圓中的半徑和老師黑板上畫的圓的半徑為什么不相等呢?

           。5)補充板書:在同圓或等圓中,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2.認識直徑:教師示范畫直徑

           。1)觀察:什么叫直徑?直徑有多少條?長度呢?

           。2)教師小結并板書:在同圓或等圓中,所有的直徑都相等,直徑用字母d表示.

            3.用彩色筆標出下面各圓的半徑和直徑.(出示圖片:練習)

            4.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教師提問:在同圓或等圓中,半徑和直徑有什么關系?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案例3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科書新課標人教版第十一冊第四單元《認識圓》。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征及同一圓內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會用圓規按指定的要求畫圓。

            4、通過觀察、操作、討論,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教學重點:圓的特征及半徑與直徑和關系。

            教學難點:圓的特征。

            教學具準備:

            學具:大小不同的圓片各2個,直尺、圓規。

            教具:圓形紙片,圓規,實物投影儀,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堂啟發,自選學標(感動是學習的動力)。

            利用多媒體展現各種不同形狀的平面圖形并提問:

           。、找出你認為最與眾不同的圖形,為什么?你最想學哪種圖形?

           。、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3、揭示學標:你最想學習圓的什么知識?(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會畫圓)

            二、預習思考,實踐操作(感覺是學習的入門,知識來源于生活)。

            對比思考:我們以前學習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都是平面圖形。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圓也是一種平面圖形,它和我們以前學的平面圖形有不同之處,你們發現了嗎?(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都是由線段圍成,而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

            體驗圓的形成:你認為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一個圓?你認為哪種方法好?你會畫圓嗎?用你最喜歡的方法畫出來吧!

            1、學生操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任意一個圓(不限定用圓規)。

            (學生畫出的可能有些不是圓)

            教師設疑問:為什么有些同學畫出的是圓,而有些同學畫出的不是圓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好不好?

            2、圓規畫圓。

            教師:請大家拿出手中的圓規,認真觀察一下圓規的樣子,并用它嘗試畫一個標準的圓。(學生初次畫圓)

            教師:請你介紹一下你用的是什么工具,是怎么畫圓的?

           。、討論:畫圓的步驟是分哪幾步?

            教師在黑板是演示怎用圓規正確地畫一個圓,作教學使用。

            4、小結:

           。1)畫圓的步驟是:

            一是定好兩腳的距離;

            二是固定一點;

            三是旋轉一周。

            設懸:學會了畫圓,你想不想進一步了解圓?圓的大小跟什么有關,圓的位置跟什么有關?(為下面學習圓的特征做鋪墊。)

            三、問題討論,認識圓心(感知是學習的基礎)。

           。薄⑴e例說說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形的?

           。、動手操作:

           。1)你手中的圓片是怎樣得來的?

           。2)對折打開,連續3次。還可以折下去嗎?

           。场⒂^察討論:折過若干次后你發現了什么?

            4、歸納小結: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點,正好在圓的正中心,我們把圓中心的一點叫作圓心,用字母“O”來表示。畫圓時,圓心在哪里,圓就畫在哪里,所以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5、驗證內化:在你手中的圓片上標出圓心,并用字母表示。

            四、教材分析、探索特征(感悟是學習的升華)。

            過渡導入:學習了圓心,那么同學們能不能自學其它有關圓的知識?(小組合作自學)

            1、認識圓的半徑。

            教師:剛才同學們畫的圓都比較好,現在大家拿出直尺畫出從圓心到圓上的任意一點的線段并量一下它們的距離看看你們發現了什么?這樣的線段你能畫多少條出來?(這些線段的長度都相等;畫不完,這樣的線段有無數條。)

            提問:你是怎樣觀察得出在一個圓內這樣的線段有無數條的?(因為圍成圓的曲線是由無數個點組成的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有無數條)

            教師: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有無數條,這樣的線段我們把它叫做半徑(齊讀: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圓的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

            由于圓周上有無數個點,所以半徑就有無數條。

            說明半徑的特征并板書:在同一圓內,半徑有無數條,并且長度都相等。

            2、認識圓的'直徑。

            (1)除了半徑以外,在圓中還有沒有像這樣比較特殊的線段能決定圓的大小。學生討論后回答(直徑)

            教師:請學生同學們動手畫一畫直徑。畫得越多越好。畫時要注意什么? (過圓心,兩端在圓上) 齊讀:通過圓心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圓的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

            (2)讓學生觀察自己畫的直徑,找出直徑的特征。

            (3)直徑的特征。學生動手操作量一量數一數在同一圓內,直徑的長度有什么特點,直徑能不能畫完?為什么?說明理由。(引出半徑和直徑的關系,動手驗證;蛑背吡浚蛴脠A紙片對折)

            3、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師生討論:

            (1)把你學到的知識告訴老師與同學們?

           。ǎ玻﹫A內有多少條半徑、直徑,所有的半徑有什么關系?所有的直徑有什么關系?d=2r, r= d。這個關系的前提是什么?(同一圓內)為什么要加這個前提,不要行嗎?

           。3)學習了這些特征,你知道圓的大小由什么決定了嗎?(前后呼應)

            小結:在同圓或等圓里,[半徑有無數條,直徑也有無數條,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4、操作內化:把剛才學到的知識在圓片上表示出來。

            五、課堂練習,學以致用(感恩是學習的境界,知識又服務于生活)

            多媒體展示:

            1、判斷: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作直徑。--()

           。2)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3)直徑和半徑都是直線。 ()

           。4)用兩腳之間的距離是2厘米的圓規畫出的圓,它半徑是2厘米。()

            2、選擇正確的半徑、直徑: b a d

            3、討論操作: c e

           。1):畫幾個圓心在同一點而半徑不相等的圓;畫幾個圓心不在同一點而半徑相等的圓。

           。2)找出下面圓形物體的圓心。(學生手中準備的圓形紙片)

           。3)畫出半徑是2厘米的圓;畫出直徑是6厘米的圓。

            4、屏幕演示:

           、傩『镒域T著方形輪子行進的情形。

           、谛『镒域T著圓形輪子行進的情形。

            討論:看了剛才的兩幅動畫,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圓形輪子行進起來比較平穩,你能應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釋為什么車輪都要做成圓形的?車軸應裝在什么位置嗎?

            (先在組內討論,然后請一學生上臺發表一分鐘科學演說)

            六、回顧知識,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W生回答并齊讀圓的特征)。

            板書設計:

            認識

            在同圓或等圓里:

            ①有無數條直徑,條條都相等。

           、谟袩o數條半徑,條條都相等

           、踕=2r 或r= d

            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圓

            圓的名稱 圓的畫法 圓的特征關系

            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圓的半徑 r

            圓中心的一點叫圓心 o

            通過圓心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圓的直徑 d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案例】相關文章:

          《圓的認識》教學案例與反思06-27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1-23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8-04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6-12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6-12

          圓的認識經典教學設計06-12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2-09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6-08

          《圓的認識》教學的設計08-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少妇饥渴 | 日韩欧美亚洲一区精品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综合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韩级人妇 | 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幕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