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教學方案設計怎么寫

          時間:2022-11-16 18:43:2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方案設計怎么寫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那么優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方案設計怎么寫,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方案設計怎么寫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方案設計怎么寫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51頁的例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購買不同價格物品的情景中,嘗試解決一些簡單的關于元、角的加法計算的問題。

            2.使學生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認識用小數標的物品單價、加法含義及元、角之間的換算。)解決簡單的購買小件商品的問題,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有序思維及思維的廣度和靈活性,進一步加強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讓學生體驗學數學的樂趣和“用數學”的情感,培養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不同單位的人民幣相加。

            教學過程:

          一、提供購物場景,復習引入課題

            1.師:小朋友們,前幾節課我們認識了人民幣、認識了商店里物品的價格、還學會了怎樣換人民幣,你們知道人民幣有什么用途?(買東西。)今天我們就應用前面所學的關于人民幣的知識來解決買東西的問題。

            2.師:“瞧,商店里有這么多東西,你們會認這些商品的價格嗎?每人選自己最喜歡的兩件物品跟同桌說一說它的價格。”請幾個學生進行反饋。

            改變課題名稱,變“人民幣的加法計算”為“買東西”,緊扣本節課的活動,使學生容易理解,還數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商店里的物品都是學生喜歡的學習和生活用品,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通過說價格,達到復習舊知的效果,為本節課的新授打下基礎。

            二、模擬購物情景,在參與過程中學會人民幣的加法計算

            1.創設情境,出示3種氣球(圓形、葫蘆形、心形),并簡單認識3種氣球的形狀及價格。

            (1)提出問題:老師發現這個商店里賣氣球,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哪幾種氣球?他們分別要多少錢?你們喜歡氣球嗎?老師想買兩個送給表現最好的小朋友,你們說我可以買哪兩個?

            (2)分析問題:小組討論猜一猜老師有可能買哪兩個氣球,有幾種買法?

            (3)解決方案:反饋整理小組討論結果,在表格內表示出來。

            買東西

            要買的物品

            一共要多少錢?

            圓形、心形

            5角+8角=13角=1元3角

            葫蘆形、心形

            1元2角+8角=2元

            圓形、葫蘆形

            5角+1元2角=

            2個圓形

            5角+5角=

            2個葫蘆形

            1元2角+1元2角=

            2個心形

            8角+8角=

            2.嘗試人民幣的簡單加法計算。

            師:你們知道買圓形和心形這兩個氣球一共多少錢?要求一共多少錢,用什么方法計算?你是怎樣想的?(師板書學生回答的過程并給予解釋。)如果要買葫蘆形和心形呢?

            板書:

            (1)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自己選其中一個組合計算總價。(你們能不能算出其他組合的價格?試一試,四人小組內商量每人選一組,比一比誰算得快。)

            (2)在小組內交流自己計算的結果,檢查自己的同桌或組員是否算對了。若發現錯了則給予指正。

            (3)反饋并選其中一組進行詳細講解,其他小組進行核對。

            (4)對小黑板上的六組進行比較,哪一組用錢最少?哪一種買法用錢最多?

            從“買氣球”的情境中,學生討論發現6種組合,培養學生的有序思維,并在探索中發現人民幣的加法計算。四人小組每人選一組合進行計算。不但馬上鞏固新知,還在交流中學會了評價別人,學習了其他組合的計算方法,在較短時間內得到了大容量的練習。挖掘課本中的內容,利用板書,對六種組合進行人民幣大小的比較。

            三、應用元、角加法計算解決生活問題

            1.師:剛才我們通過解決實氣球的問題學會了人民幣的加法計算。你們想不想應用這剛學的新知識去買東西?請同學們拿出表格,看一看這次要買的東西是什么?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

            2.為每一小組準備商店里的物品及其價格(出示貼紙商品,見附錄)。要求:在小組長的主持下,每個同學一次只能買兩樣東西并把這兩樣東西像老師那樣貼在表格中“要買的東西”一欄,最后在“一共要多少錢”中列式并計算。注意:要講文明,在選購東西時不搶購,如果你買完了兩樣東西并列式計算完,你還可以再去選購。

            3.動手操作,結合表格鞏固人民幣加法計算。

            4.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操作和計算的結果并給予評價。(四人小組交流,看看別人買了什么,他算對了嗎?)

            5.展示個別學生的作業。(給全對的學生加紅花。)

            貼紙購物,首先是鞏固本節課的人民幣的加法計算,還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鍛煉。在自由選擇信息中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嘗試了成功的喜悅。以小組為單位,不但加強了合作意識和文明購物的教育,還使學生在交流中學會評價別人,也從中學了其他商品組合的計算。

            6.猜一猜:10元錢可以買哪些東西?聰聰買東西用了10元錢,你說他買了什么?(比一比誰拿智慧星多。)

            “猜一猜”不但鞏固了本節課的計算,學生的估算能力得到了訓練,還培養了學生從不同角度去選擇信息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了鍛煉。

            四、購物游戲,在生活實踐個應用元、角加法計算

            所用物品都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帶的玩具、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教師只要在各個物品上標上不同的價格即可。

            1.四人小組內進行活動。(兩人先當售貨員然后交換。兩個“售貨員”要一起算錢,否則一個人容易算錯。)

            2.全班進行購物活動。(兩個人外出買東西,兩個人留下當售貨員,然后交換進行活動。)

            3.反饋活動情況。(先向小組成員匯報自己外出買了什么,一共花了多少錢,其他成員檢查其是否算對了。)

            將所學的抽象算式應用于實際生活,提高學生的實際購物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從實際購物中發現問題,從而達到本節課的目的。

            五、指導看書,完成課本中的練習

            六、總結評價

            師:今天我們通過買東西學習了人民幣的簡單計算,這節課你們學得開心嗎?在生活中你會幫媽媽買東西嗎?但不能亂花錢。我們應愛護人民幣。(對學生本節課表現進行評價。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方案設計怎么寫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命題、真命題和假命題等概念.

            2.使學生了解幾何命題是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能夠初步區分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或把命題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重點和難點

            分清命題的題設和結論,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請大家隨意說出一些語句,教師把它們寫在黑板上.如:

            (1)對頂角相等嗎?

            (2)作一條線段AB=2cm;

            (3)我愛初二(1)班;

            (4)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5)相等的兩個角,一定是對頂角.

            二、新課

            問:上述語句中,哪些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答:(3)、(4)、(5)是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

            教師指出:判斷是對事物進行肯定或否定的一種思維形式,判斷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題.數學課堂里,只研究數學命題,如(4)、(5).

            例1請大家說出若干個(數學)命題,再分析一下,每一個命題由幾部分組成?

            (1)等角的補角相等;

            (2)有理數一定是自然數;

            (3)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4)如果a是有理數,那么a2>a;

            (5)每一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教師啟發學生得出:一個命題,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都可以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也可以簡稱為“若A則B”.

            練習:把上述(1)至(5),都按“如果……,那么……”的形式,表述一遍.

            例2在例1的(1)至(5)個命題中,所作的判斷是否都正確?怎么檢驗各個命題的真偽?

            (l)“如果兩個角是等角的補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是正確的命題,已經由補角的定義得到證明.

            (2)“如果是有理數,那么它一定是自然數”,命題教學設計方案(二)。是不正確的命題(判斷),反例如是有理數但不是自然數。

            (3)“如果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截得的內錯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是正確的命題,已證.

            (4)“如果a是有理數,那么a2>a.”是不正確的命題,反例如a=1,a2=a.

            (5)“如果是一個大于4的偶數,那么它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這個命題,至今沒人舉出一個反例,說明它不正確;也沒有人完全證明它正確.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已證明了“每一個大于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與兩個質數之積的和”,即已經證明了“ 1+2”,離“ 1+1”這顆數學王冠上的珍珠,只差“一步之遙”.這是目前世界上對這個命題的真偽的判定,所能達到的最好結果.

            教師幫助學生歸納:命題既然是一個判斷,就有判斷是否正確的區別.

            真命題---如果題設成立那么結論一定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真命題.

            假命題---如果題設成立,不能保證結論總是成立,也就是說結論不成立,這樣的'命題叫做假命題.注意:不是命題與假命題的區別!

            怎樣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數學中,判斷一個命題是真命題,要經過證明(或以公理形式,即由實踐證明的形式出現);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需舉出一個反例即可.

            例3試將下列各個命題的題設和結論相互顛倒或變為否定式,得到新的命題,并判斷這些命題的真假.

            (1)對頂角相等;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3)若a=0,則ab=0;

            (4)兩條直線不平行,則一定相交;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解:

            (l)對頂角相等(真);

            相等的角是對頂角(假);

            不是對頂角不相等(假);

            不相等的角不是對頂角(真).

            (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真);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真);

            兩直線不平行,同位角不相等(真);

            同位角不相等,兩直線不平行(真).

            (3)若a=0,則ab=0(真);

            若ab=0,則a=0(假);

            若a≠0,則ab≠0(假);

            若ab≠0,則a≠0(真).

            (4)兩條直線不平行,則一定相交(假);

            兩條直線相交,則一定不平行(真);

            兩條直線平行,則一定不相交(真);

            兩條直線不相交,則一定平行(假).

            (注)本小題如果添上“在同一平面內”的大前提條件,那么假命題將變為真命題.

            (5)凡相等的角都是直角(假);

            凡直角都相等(真);

            凡不相等的角不都是直角(真);

            凡不都是直角的角不相等(假).

            說明:本例,尤其是第(5)小題,視學生接受情況,教師靈活掌握.講還是不講,講到什么程度,介不介紹四種命題(原、逆、否、逆否),都有較大的伸縮性.

            三、作業

            1.在下列語句中,指出哪些是命題,哪些不是命題.如果是命題,指出命題的真假,并仿照例3說出一些新的命題來.

            (l)如果AB⊥CD于O,那么∠AOC=90°;

            (2)取線段AB的中點C;

            (3)兩條直線相交,有且只有一個交點;

            (4)一個平角的度數是180°;

            (5)若a=b,則a2=b2;

            (6)如果一個數的末位數字是0,那么它一定能夠被5整除;

            (7)同角的余角相等;

            (8)周角的一半等于直角.

            2.選作題

            判斷命題“如果n是自然數,那么n2+n+17是質數”的真假.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方案設計怎么寫3

            《月光曲》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的講讀課文,寫的是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事。貝多芬是在特定環境的感染下,隨著思想感情的變化發展,激起創作靈感,以眼前的事物為依托,展開聯想,即興寫成的。教學本篇課文,引導學生領悟《月光曲》的內容是教學重點,而理解貝多芬即興創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發展的變化則是教學難點。

            教學本文,進一步落實分辨事物和聯想,并引導學生自覺運用以前學到的語文基本功,諸如“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理清課文條理”、“分清課文的主次”、“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等,使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及內容的過程中,領悟感情,使重點訓練項目化為技能遷移運用。

            教學目標

            1、學習第9、10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9自然段(重點)。

            2、感受貝多芬彈奏《月光曲》的意境、內容,體會貝多芬同情窮苦人民的思想。

            3、在情境中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上節課的內容,以貝多芬的一句名言引入。

            二、創設情境,整件感知

            1、初步感知:

            看畫面,感受情境,談體會。

            2、合作學習:

            用兩分鐘時間讀第9自然段,組內交流討論:哪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說你知道了什么?教師指名反饋。

            板書: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風卷巨浪

            月光照耀波濤洶涌

            3、品讀體會:

            根據月亮、海水的變化,把三種層次的感覺讀出來。

            4、深入研讀:

            個體朗讀,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層來讀一讀。

            ⑴第一層:

            自由讀→談體會→重點指導“微波粼粼”“霎時間”→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⑵第二層:

            自由讀→談體會→重點指導“忽然”“刮”“卷”“涌”→自由讀→指名讀→站起來讀。

            ⑶第三層:

            引讀→談體會→重點指導“波濤洶涌”→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三、回顧小結

            過度:

            好一幅美妙絕倫的海天月夜景!兄妹倆真的看到了嗎?

            1、看板書、理思路。

            2、朗讀:

            ⑴指名讀。

            ⑵接讀:

            女→男→全班。

            ⑶齊讀:

            配樂朗誦。

            四、學習第10自然段,拓展想象

            1、想象說話:

            貝多芬美妙的樂曲深深感染了兄妹來,貝多芬離去后,盲姑娘兄妹可能會說些什么?

            這時貝多芬,心潮澎湃,飛奔回客店,他一邊寫,一邊想,他想了些什么呢?

            2、情感升華:

            穿插再讀貝多芬的話,體會情感。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方案設計怎么寫4

            教學目標

            1.用快樂的情緒和優美的歌聲演唱《牧童》,表達牧童快樂的生活。同時,讓學生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并培養他們二聲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2.感受切分節奏所表達的快樂情緒。

            3.通過演唱歌曲與姊妹藝術的結合及了解相關的牧童作品,體現文化藝術多元文化特點,在體驗中感受歌曲的藝術魅力。

            教學重、難點

            1.用和諧的聲音唱好歌曲的二聲部合唱。

            2.準確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節奏。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伴著《春天在哪里》的音樂做律動進教室(第一段音樂學生做律動,第二段音樂學生加上奧爾夫的節奏樂器拍擊)。

            二、復習歌曲《田野在召喚》

            師:我們伴著《春天在哪里》的音樂來到了教室,春天是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禮物,大自然它那風情萬種、絢麗多彩的景色你感受到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你最喜歡大自然中的哪些景色?

            生1:我最喜歡碧波萬頃的大海……

            生2:我喜歡清晨的蓬勃紅日……

            生3:我喜歡美麗的黃昏……

            師:假如你現在身臨其境,你最想做什么?

            生1:我很想拿起畫筆,把美麗的黃昏畫出來。

            師:你的想法太浪漫了。

            生2:我很喜歡田野的景色,因為它的綠、它的黃、它的靜……

            師:田野是這么美,讓我們一起奔向田野吧!

            學生隨伴奏演唱《田野在召喚》(在演唱中,學生加上跺腳、拍手、捻指等喜歡的動作)。

            師:你們美妙動聽的歌聲深深地感染了我,老師想和你們一起唱好嗎?

            生:好!鼓掌……

            師生一起再次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喚》。

            師:我們在奔向田野的時候,還看到了什么景色?(這時教師將一幅牧童騎在牛背吹笛子的圖畫貼在黑板上)

            生:在奔向田野時,我看到了牧童騎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吹著笛子的景色。

            師: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杜牧寫的一首古詩《清明》。

            師:你能背誦一下嗎?

            生:能(學生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生:老師,我還想到了袁枚的《所見》 。

            師:你真聰明,你能為我們再背誦一下《所見》嗎?(學生朗誦,其余同學會背誦的可以同時背誦)

            師:你背誦的真有感情,能不能簡單地為大家講解一下詩意?

            生:能(學生講解,不足之處教師補充)。

           三、學習歌曲《牧童》

            1.引入新課。

            師:你們朗誦的有關牧童的古詩,讓我想起了一首唱牧童的歌曲,想聽嗎?

            生:想。

            師:老師現在把歌曲唱給你們聽,歌曲的名字就叫《牧童》。

            教師用有感情且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師:剛才老師演唱的這首《牧童》,是斯洛伐克的民歌,歌曲旋律歡快、節奏活潑、跳躍,是一首帶二部合唱的歌曲。下面,我們就學習歌曲。首先,看一下歌曲中老師用黃色標記的節奏。

            學生先練習切分節奏,再完整地唱一唱有切分音符的樂句。

            2.學習歌曲旋律。

            師:首先來學習高聲部的旋律(教師指導學生唱高聲部的旋律,特別提示要唱準1 3 2及1—[插高音1]音高)。

            學習低聲部。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方案設計怎么寫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加法含義,并學會5以內數的加法。

            2.讓學生親身體驗,利用身邊的物體擺一擺,初步理解加法含義。

            3.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列式計算。

            4.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體驗加法含義,學會5以內數的加法。

            教學難點:能夠正確看圖列式。

            教學準備:計算機、實物展臺、投影。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教師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紅色鉛筆,右手在盒子里拿出2枝黃色鉛筆,然后把兩只手中的粉筆合起來,問學生一共是幾枝粉筆。

            (二)動手操作,體驗加法含義

            1.小朋友們也拿出自己筆盒里的鉛筆,看課件學著試一試。師:一共有幾枝鉛筆?師:你們是怎樣算出5枝鉛筆的?生:這只手有2枝鉛筆,那只手有3枝鉛筆,合起來就是5枝。師:對了,這合起來的過程我們可以用一個算式表示。

            2+3=5 (師邊講解邊板書演示。):加號師:把兩部分合起來就可以用一個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們想一想,這2+3=5還可以表示什么呢?(教師進一步讓學生對算式含義進行擴展。)

            2.擺圓片。教師出示幻燈片課件,演示擺桃子的過程。

            (1)書上是擺桃子,我們可用圓片代替桃子,先擺1個,再擺3個,學生依照老師的樣子擺。師:一共有多少個?同學們會做這道題嗎?生:1+3=4。師:這1,3,4分別表示什么?(師引導學生把抽象算式放到具體情境中理解。)

            (2)參照課件演示,放手讓學生自己擺一擺書上的第2,3題,把2+□=□,□+□=□補充完整。 (學生獨立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3.根據身邊事物提問題,加深對加法含義的理解。在我們身邊,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問題呢?(師表揚學生善于發現。)

            4.試一試,運用加法含義。(教材第22頁的“試一試”。)

            (1)引導學生看圖(課件出示),要把同類的車子合起來,與警察沒關系。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

            (3)組織學生結合圖與同桌說說算式。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書上的“練一練”)

            1.第1題,放手讓學生計算出結果,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讓其先擺學具,直觀得出算式結果。

            2.第2題,讓學生看圖,獨立列出算式,再進行小組交流,第2幅圖畫會出現4+1=5,3+2=5兩種情況,教師在角度觀察圖,列出不同算式。

            3.第3題,先讓學生看圖,找出每個盤子放蘋果的規律,師進一步追問,如果再放一盤蘋果,你認為放幾個?說出理由。

            4.說一說,算一算。(利用信息技術演示課件,出示小明一家的圖畫。)

            (1)學生獨立觀察圖,找出同一類型的東西把他們合并起來,如凳子和凳子合起來,梨和梨合起來,花盆和花盆合起來。

            (2)這題具有一定開放性,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符合圖意,都應該給予適當的表揚。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加法,加法問題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放學后,大家可以在校園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還能發現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下次帶到課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方案設計怎么寫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點,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2、認識課文中的生字。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背誦課文。

            教學教法應用

            小組討論法,質疑問難。

            教具

            生字卡片、頭飾、圖畫、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四幅掛圖,問:這四幅分別畫的是什么季節?怎么看出來的?用簡短的話說一說。

            師述:這四幅有趣的圖和幾句優美的文字組成了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板書課題:2、四季)

            生齊讀課題

            二、新授課

            1、初讀課文。

            ⑴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橫線畫出生字;數一數共有幾句話。

            ⑵互助學習生字。

            ①本文的生字你認為哪些的讀音應該注音,能給大家提個醒嗎?

            ②誰能說說這篇課文有幾句話?(4句)

            ③請一人來讀第一句(出示掛圖)

            2、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⑴學習第一句

            ①誰來說一說(板書:說),這句話寫了什么?(草芽對小鳥說,他是春天)板書:草芽圖

            ②本句中,你有何不懂的問題?請你問一問(板書:問)用是說一句話。

            ③你還從哪些地方知道春天來了呢?我們來議一議(板:議)

            ④感情朗讀描寫春天的句子(板:讀)

            ⑵總結:同學們學得真不錯,現在讓我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么學的,師或生邊述邊板書:說、問、議、讀。用以上的學習步驟學習二、三、四句話,四人一小組,自學開始。

            ⑶學習二、三、四句

            ①誰說一說這三句各寫了什么?

            ②誰有了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師生共同解決

            ③師述:夏天,熱情奔放;秋天,碩果累累;冬天,銀裝素裹。

            你能把這三句話的感情讀出來嗎?愿意讀的小朋友站起來讀。

            ⑷分角色讀文:幾個小朋友分別扮演草芽、小鳥、荷葉、青蛙、谷穗、雪人;每句話的一二行大家讀,第三行演員讀。每個演員都要盡情發揮,表演起來。

            三、總結

            1、播放音樂和出示四季的風景畫。

            師述:春天,溫暖的陽光融化了的山澗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綠葉有美麗的花朵為伴;不知不覺中,秋天便消失走近了我們的生活,天空那么開闊,高遠;冬日,皚皚白雪珍藏了過去。而明天,將是一個令人欣慰的開始。

            2、學習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3、齊背課文,每位同學都盡情表演。

            板書設計

            2、四季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方案設計怎么寫7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語言,學習作者描寫景物的技巧。

            課前準備:

            1、學生熟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整體結構并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師收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相應詩句、圖畫和音樂。

            課堂實錄:

          一、導入:

            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聽過唐代詩人朗士元的《聽鄰家吹笙》:“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雖然我們不知道詩人在寫這首詩身處什么季節,但在美妙的音樂聲中,詩人看到了無數盛開的桃花。今天,我們身處萬物凋零的秋季,但我們仍然可以從《春》這篇教學設計>文章看到一個明媚的春天。(出示“春”動畫)

            通過相關的詩和畫面營造一個美麗的氛圍,吸引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悟。

            師:首先,讓我們聽著音樂,朗讀課文,一起走進朱自清先生為我們創造的美好的春的世界吧!配樂朗讀,請大家注意讀出語氣基本語調輕柔、緩慢,語句清晰自然,語音質樸。同時朗讀層次清楚,由低到高,由慢而漸快。首先我請一個同學來讀讀第一、二兩個小節,然后四個小組依次來讀一讀三至六小節,我們可以比一比哪個小組讀得最動情。最后四個小節全班齊讀,請大家注意銜接自然一些。

            (學生配樂朗讀)

            初步了解朗讀要求,通過不同的朗讀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品味課文語言。此過程也是學生掌握朗誦要求的起點。

            三、品味語言。

            師:本文共分為三段:盼春、繪春、贊春,其中寫得最形象、最生動、最美麗的是第二段,而這一段又可以分為幾幅畫面?

            生:春醒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師:回答的很好,我覺得全文中寫得最美的就是這六幅畫面,剛才我要求同學們劃出你認為最值得欣賞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那么現在我給大家一分鐘時間,從中選出一幅你覺得寫得最美的畫面,在下面小聲朗讀一下。

            (學生自由朗讀自己所選段落)

            師:哪位同學來回答一下你選擇了哪些畫面呢?請同學們在回答時突出你喜歡什么詞句?這個詞句有什么特點?表達效果如何?

            生:我覺得春草圖這一句話寫得很好——“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它讓我感到春天的人很快樂。

            師:人為什么會感到如此快樂呢?

            生:因為受到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的感染。

            師:所以,這里實際上是突出小草的生命力。

            生:我覺得“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一句寫得很好,它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很旺盛。

            師:為什么要強調“偷偷”,是不想讓人發現嗎?

            生:是因為人在不知不覺中發現了小草已經出現了。

            師:這里正如一首唐詩中所說的:“天街小草潤如酥(sū),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里所表現出的就是這種意想不到的欣喜。

            (學生與教師一起重復這首詩)

            生:我覺得“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一句寫得好,這句寫出春天百花爛漫的情景。

            師:這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比喻、擬人。

            師:作者用擬人手法讓你們感到了春花的什么特點?

          【教學設計方案教學方案設計怎么寫】相關文章:

          教學反思怎么寫04-02

          教學隨筆怎么寫04-10

          教學教案怎么寫06-22

          怎么寫教學反思06-12

          教學反思怎么寫07-03

          教學反思怎么寫01-23

          教學的請示怎么寫12-15

          學校化學教學設計方案怎么寫中學化學課程教學設計10-18

          產品營銷方案設計怎么寫11-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笑第一页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 | 久久精品色婷婷国产福利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一久道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视频香蕉欧美在线最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