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及反思

          時間:2023-03-20 13:21:2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及反思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及反思

            《小小竹排畫中游》原文

            xiǎozhúpáishùnshuǐliú

            小竹排,順水流,

            niǎoerchàngyúeryóu

            鳥兒唱,魚兒游。

            liǎngànshùmùmì

            兩岸樹木密,

            hémiáolǜyóuyóu

            禾苗綠油油。

            jiāngnányúmǐxiāng

            江南魚米鄉,

            xiǎoxiǎozhúpáihuàzhōngyóu

            小小竹排畫中游。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說

            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覺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易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課文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飽含著贊美的感情。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筆畫和“、纟”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1)在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求他們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字要多讀幾遍。十二個生字中,“中、唱、樹”是翹舌音,要提示學生讀準字音。“綠油油”的“油”課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讀時應讀第一聲。可通過認讀生字卡片、同桌互讀等形式鞏固要認的字,并鼓勵學生相互糾錯正音。

            (2)指導學生識記字形時,可先學習新偏旁“、纟”,然后讓學生自主識字,交流識字的方法,使學生在互相啟發中,提高識字能力。如:

            ①加一加:

            樹= 對

            苗= 田

            ②比一比:雨—兩

            2、寫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三個字,筆畫都比較少。要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發現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是三個字都有“口”這個部件,但形狀不同。要引導學生看清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寫正確,寫勻稱。

            口:認識新筆畫“”。防止學生把“口”寫成方塊。教師可寫一個方塊與口比較,讓學生自己得出寫好“口”的要領: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

            日:認識新筆畫“”,提醒學生注意“日”的兩豎要直。

            中:最后一筆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二)朗讀感悟

            1、讓學生讀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句。先同學之間答疑,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作指導。可借助插圖、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竹排”,可通過看圖,讓學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鄉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動狀況,讓學生知道“順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導學生看圖或投影片,讓學生懂得“密”是樹木很多,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枝葉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綠油油”是形容禾苗顏色濃綠,而且有光澤,說明禾苗茁壯,長勢喜人。江南一帶小河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魚米鄉”。拉動投影片或演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江南水鄉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小小竹排就像在畫中游。

            2、在了解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熟讀成誦。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鼓勵學生用適當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感受,如,“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可讀得輕快些,表達出喜悅、歡快的心情;“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讀得緩慢些,以表達贊美的感情。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

            (三)實踐活動

            1、課外收集有關介紹江南風光和物產的圖片、照片,張貼在教室里,供大家觀賞。

            2、學生展示自己旅游時拍攝的照片,向同學介紹旅游景點的美麗風光。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例一

            (一)課題導入

            讀課題,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課題的意思。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播放小竹排在畫中游的課件,配樂范讀課文。也可以播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小組交流記字方法。

            (四)朗讀感悟

            創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美麗、富饒。

            1、播放“小竹排在畫中游”的課件,請學生說說小竹排順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會看到哪些美麗的景物?(鳥兒、魚兒、樹木、禾苗)讀有關句子,理解“密”、“綠油油”。

            2、看到這些美景,你會說些什么?

            3、為什么說小竹排是在“畫中游”?

            4、用多種形式練習朗讀,感悟“江南魚米鄉”的美景。

            (五)拓展說話

            再創情境,練習說話。

            繼續播放課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風景名勝區,讓學生進行情境說話練習,說幾句贊美風景的話。

            (六)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七)課外延伸

            收集江南的風景圖片,在教室里展覽;準備旅游照片,并作介紹。

            例二

            (一)看圖,揭示課題

            1、學生一邊聽表現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一邊看圖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小竹排是什么?小竹排怎么能在畫中游?)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畫出生字,自學字音并讀通句子。

            2、指名試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三)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播放樂曲,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江南水鄉美麗的風光。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六)指導學生寫字

            (七)完成練習

            完成課后練習“我會讀”,并練習用本課要認的字口頭組詞。

            五、資料袋

            江南魚米鄉

            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上,河網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一向稱“魚米之鄉”,又稱“水鄉澤國”。那里盛產稻米、魚蝦,糧食產量在全國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詩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反思

            教學后感覺還不錯的地方:

            一、課前預習,降低難度

            把《小小竹排畫中游》作為教研課,比進度稍微早了一點,對學生來說,朗讀起來比較難,所以我在上課前布置了學生預習,讀通課文,認讀生字。從課堂的效果上看,大部分學生完成的還是不錯的。

            二、課件輔助,形象直觀

            “正因為有一條鮮明的對象、畫面、知覺、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斷地流進兒童的心田,所以兒童的記憶才那么敏銳和牢固。”這是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在教學《小小竹排畫中游》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了江南的風光,讓學生自己發現江南什么最多?橋多,河多,從而引出江南水鄉的概念,引出竹排,接著利用直觀的竹排圖片,讓學生理解這個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感覺很順利。而后在課文的第一、二句的學習中,也充分利用了插圖,讓學生感受到了樹木的密和禾苗的綠。為朗讀好課文打下了基礎,也為后面“魚米鄉”的理解作了鋪墊。

            三、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在識字的過程中,第一環節是讓學生借助拼音認讀,第二環節是去掉拼音進行識記的鞏固。有比較歸納識字,就像“江、流、游”,還有像猜字謎、利用圖片理解詞語……讓學生在不同的識記方式中,增加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識記的效果。

            教學后感覺需改進的地方:

            一、課堂教學機智有待加強。

            就像這節課上發生的:

            師:課題告訴我們小竹排在哪里游?

            生1:小竹排在水里游。

            生2:小竹排在河里游。

            雖然小孩子沒有聽清楚問題,可是他們回答的卻是我預設中下面問題的答案。可以直接跳到:那么為什么課文說小竹排在畫中游呢?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而我一定要讓學生說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然后再一步步的按照預案進行上課。

            教案是死的,課堂是活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慢慢提高處理課堂生成的能力,積淀解決問題的底蘊。

            二、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還不夠多樣化和具有明確的指向性。

            一句簡單的“很好”說明不了問題,學生仍舊感覺很茫然,不知道好在哪里?其他學生沒有學習的方向。

            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部分學生在后半節課中,感覺精神明顯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雖然小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維持短短的幾十分鐘,但是我在教學中應該盡量增加趣味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要繼續加強學生的課堂行為習慣的培養。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及反思06-17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及課后反思06-28

          小小竹排畫中游的教學反思02-18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反思06-13

          《小小竹排畫中游》的教學反思06-15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反思06-14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反思01-07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反思06-15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反思07-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在线视频 |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片中文 | 日本免费性色密月AⅤ | 太粗太深了太紧太爽了国产 | 好吊妞在线免费观看 |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