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28 09:01:1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2023年有關教學設計模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3年有關教學設計模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年有關教學設計模板

          2023年有關教學設計模板1

            檢查自學效果:

            師:上一節課我們發了張05、06、07、08這4年的表格練習題,下面我們檢查大家的自學效果。師:先請吳海潮講講你統計出來的這個4年高考題中,表格題所占的分值。

            吳海潮:08年共22分,07年共17分,06年共39分,05年共15分

            師:很好!請坐。下面請梁梓強講講表格題是如何考查知識點的。

            梁梓強:表格題一半都是新情景,通過新情景來考察知識的掌握情況。

            師:不錯!請坐。還有沒有補充?

            生:(搖頭)

            師:其實,梁梓強已經點出了其中一個方面。但是講得不夠具體,我們來看看(投影課件)

            含表格的生物題統稱生物表格題,其特點是:

            1.新材料、新情景:通過表格提供新材料、創設新情景。

            2.重基礎、重能力:生物表格題既有利于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有利于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如識表能力,知識遷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數據資料的能力,比較、判斷、推理、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

            生物表格題主要有:數據表格題、知識原理表格題、實驗表格題、設計表格題、表格綜合題等。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通過具體實例,首先解決數據表格題、知識原理表格題、實驗表格題這三大表格題。

            進入正課:

            一、投影課件,教師向學生分析數據表格題的解題關鍵。

            1.數據表格題:用表格提供各種數據的題。

            解題關鍵:

            一是要看清數據的變化規律,如上升還是下降?

            二是要注意特殊數據,如最多、最少、平均、總和等,表格中出現“0”的地方要特別小心,想清道理。

            三是要認真分析表格數據:要進行縱橫格比較,找出數據的變化規律;注重分析引起數據變化規律的原因;注意分析表格中兩格之間數據的差值或總和及變化規律,分析原因。

            播種量的比例收獲種子的產量

            大麥燕麥大麥燕麥

            0.20.842133

            0.40.68156

            0.60.49832

            0.80.210513

            2.習題反饋

           。03廣東)在溫室中混合播種不同比例的大麥和燕麥,結果如下表。如果在溫室中,混合播種50%的大麥和50%的燕麥,其他條件不變任其發展,若干年后溫室中的`植株數是 ( )

            A.大麥和燕麥各占一半 B.大麥遠遠多于燕麥

            C.燕麥遠遠多于大麥 D.大麥和燕麥均減少

            3.學生做題并回答

            師:何宏杰你來分析一下這道題

            何宏杰:這是一道數據表格題。表格含有的信息:①隨著播種量的增大,大麥、燕麥各自的產量提高。② 當大麥與燕麥比是0.2∶0.8時,產量比接近1∶3,而當大麥與燕麥比是0.4∶0.6時,產量比接近1.6∶1,可見,大麥的適應性強于燕麥,所以大麥的競爭力遠大于燕麥,在數量上越來越占優勢。所以選B。

          2023年有關教學設計模板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種筆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認識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的道理。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圖片;各種紙樹葉;配樂朗誦音樂;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小朋友,前幾天我們一起去科大校園找秋天,你發現了什么?

            2、小朋友們發現了許多秋天的秘密,秋姑娘可高興了,你看,她來到我們班(貼出秋姑娘的圖片)小朋友們跟秋姑娘打聲招呼吧!(板書:秋姑娘)引出課題,指導正音:“娘”讀輕聲。大家可知道秋姑娘來做什么?(請學生有禮貌地提問)原來,秋天到了,秋姑娘給小朋友們送信來了。(板書:信)指導正音:“信”是前鼻音,第四聲。(齊讀課題)

            3、秋姑娘知道小朋友們剛學過拼音,想通過音節詞讓小朋友們認一認漢字,這樣就能讀懂她寫的信了,小朋友們愿不愿意試一試?

            出示音節詞:寫信、摘下、片片、好朋友、小心、生病、山村、裹上、 (指名讀、齊讀,出示課后生字表和綠色通道的生字認讀)

            秋姑娘夸小朋友們真聰明,她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去看她給好朋友們寫的信呢!

            二、初讀課文,感悟整體

            1、秋姑娘給哪些好朋友寫了信?信中說了些什么?我們來讀讀課文,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1)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

            (2)秋姑娘給哪些好朋友寫了信? 請你用“─”劃出它們的名字。 秋姑娘給好朋友的信中分別說了些什么?請你用“~~”劃出來。

            2、 學生匯報自學成果,老師相機貼圖,隨后,出示“秋姑娘給 、 和 寫了信!敝笇W生把它們并成一句話來說。(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帶拼音詞大雁、青蛙、松鼠。)(指名讀這一句話。)三、細讀課文 感悟重點

            1、創設情境,引導自學

            (1)秋姑娘給大雁寫了什么?誰愿意把第2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2)大雁是候鳥,秋天到了,它們就開始往很遠很遠的南方飛,整個冬天它們在溫暖的南方度過。你能幫秋姑娘讀讀寫給大雁的信嗎? (大雁好朋友,路上要多加小心。。

           。3)秋姑娘對自己的好朋友大雁多么關心、多么愛護,我們一起來讀讀第2自然段。

           。4)指導看圖背誦: 看,大雁們聽懂了秋姑娘的話,隊伍排得多整齊。 師引: 一封寫給——…… 讓它們——…… 誰能不看書,把這段話全部說出來?

           。5)小結學法: 我們學習第2自然段,是先讀一讀,然后幫助秋姑娘讀信,再練習把這一段話讀好,讀得多了,自然而然便會背了。

            2、自讀自悟,朗讀交流

            課文哪幾段跟第二自然段很相近?按剛才的學習方法,請你學習秋姑娘給松鼠、青蛙、山村孩子的信。聽清老師的要求:

           。1)你喜歡讀寫給誰的`信就讀誰的信。

            (2)你讀懂了什么?

           。3)不懂的地方畫上“?”(播放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自讀自學) (回答問題時盡量放開讓學生自由說,讀懂一點說一點,學懂哪里說哪里。文中的重點詞“別、冬眠、快、充足、裹上”,老師給于適當的點撥、引導。通過分角色讀、表演讀、競賽讀等方法,再次感悟秋姑娘對好朋友無微不至的關心和體貼,從而也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大雁“南去”,青蛙“冬眠”,松樹“準備食品”,小樹穿“冬衣”等,感受大自然充滿了無限的情趣。)

            3、學習課文最后兩自然段。

            老師引讀:秋姑娘寫呀寫呀---

            學生跟讀:咦,……?……,……。ㄖ笇Ю首x,讀出疑問的語氣,讀出高興的語氣)

            4、回歸整體,表情朗讀,指導背誦。

           。1)師生合作朗讀,老師讀給誰寫信,學生讀信的內容。

           。2)練習背誦課全文。看圖聽配樂朗誦,學生看圖把信的內容介紹給大家,還可以加上動作。

            四、說寫結合 培養能力

            1、 秋姑娘用楓樹的樹葉寫信,把楓葉全寫完了。老師帶小朋友們出去找秋天的時候,收集了一些落葉,小朋友們認識嗎?(請學生說說它們的形狀和顏色。)

            2、 秋姑娘還有許多好朋友,她也想給他們寫信,不過,秋姑娘太忙了,想請我們一(3)班的小朋友幫幫忙,代表她寫信。小朋友們愿不愿意?老師這里有許多紙樹葉,請小朋友們小組討論一下信的內容,再把信寫下來,不會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3、 匯報,評價。

            五、布置作業

            1、 課后背誦課文,熟讀生字。

            2、 收集落葉,辦一個“落葉展覽”。

            3、 課后按秋姑娘的口氣給爸爸或媽媽寫一封信,提醒爸爸媽媽在秋天注意身體。

          2023年有關教學設計模板3

            學生分析:一般特征:高一學生處在十六七歲的花季年齡,對于愛情已有朦朧的感知,學習時會有相應的感受。入門能力:高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審美力,能從不同角度去理解一首情節跳躍、人物朦朧的詩歌;由于《詩經》年代久遠,閱讀上會有一定困難,幸好詩歌篇幅短小,借助注釋應能掃除字詞障礙。學習風格:學生對于愛情的話題會有發表意見的.熱情,所以本課的學習不宜教師講授,而用討論法來研究人物形象、了解詩歌特點。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設置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

            2、欣賞純潔健康的愛情。

            、知識與技能

            1、掌握《詩經》的基本知識;

            2、積累文言字詞;

            3、理解詩歌的主旨,讀懂人物形象;

            4、了解重章疊句的表達效果和詩歌敘事的跳躍性。

            二、過程與方法

            1、朗讀感知課文;

            2、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理解文意,分析形象;

            3、在探究中了解“詩無達詁”的詩歌特點。

            教學重點: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多角度理解詩歌;

            教學難點:理解詩歌情節的跳躍性和從多角度去理解詩歌。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經》;梳理文意。

            1、介紹《詩經》。(略)

            2、聽朗讀,糾正字詞讀音。

            3、據課文注解梳理文意。

            4、請學生整理字詞。

            再朗讀課文,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分析人物性格: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

            1、探討男主角的形象。學生討論交流。

           。▍⒖迹骸吧κ柞剀X”, 心急難耐,又無計可施,是個憨厚淳樸的小伙子。

            “說懌女美”“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是個癡情的小伙子。)

            2、探討女主角的形象。

            (1)討論:為什么女主角“愛而不見”?這使你覺得這是位怎樣的女子?

            (參考:或者是因為害羞、矜持;或者是因為女的先到了不好意思,故意躲起來制造男子先到的假象;或者是因為調皮,制造一點情趣;或者是因為善于體貼人心,先到了卻故意后出現,免得男子有“遲到”的內疚感……)究竟是害羞矜持還是調皮活潑?讓男主人公琢磨不透,也讓讀者琢磨不透,如霧里看花,朦朧綽約,越發引人暇想。

            (2)討論:女主人公究竟是位怎樣的女子?還有哪些詩句可以給我們一些思路?(貽我彤管、自牧歸荑:以物傳情,未聽其語已暗傳情,含蓄溫婉,聰慧可人。)

            3、這是一段怎樣的愛情?

            討論:(1)討論:女主人公有沒有出現過?

            a、有。下文饋贈物品時出現。

            b、沒有。下文饋贈物品只是男子的回憶。

            以上兩種意見同學們同意哪種?說說你的理由。

          2023年有關教學設計模板4

            教學目標

            認識微生物是一類個體微小、大多是單細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動物、植物共同構成生命世界;知道微生物分布廣泛,種類繁多。

            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夠用圖表現出自己觀察到的水滴里的幾種常見微生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學生觀察水樣:課前請大家從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樣,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你帶來的水樣是什么樣的?

            2.學生可用放大鏡等進一步觀察水樣并匯報。你是用什么方法觀察到這些結果的?

            3.談話:假如讓你進一步對水樣進行觀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導學生明白要想觀察極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體要借助工具——顯微鏡)

            4.激趣:取一滴水放在顯微鏡下,水滴里有什么?這將是怎樣一個世界呢?

            二、引導學生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1.講述:既然我們想借助顯微鏡來做進一步的觀察,下面就先來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2.教師示范使用方法。強調輕拿輕放。

            3.使用顯微鏡觀察時,教師強調以下幾點:

            (1)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

            (2)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

            (3)不能用手觸摸目鏡和物鏡。

            三、組織學生觀察、實驗

            1.談話:顯微鏡下,水滴里到底會有什么?讓我們一起細心、耐心、認真地來觀察一滴水,看看你能發現什么,把你的發現畫在活動記錄上。

            2.學生分組觀察。

           。ㄔ趯W生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巡回指導他們的觀察活動,及時了解學生的發現,指導他們正確使用顯微鏡觀察)

           。▍R報時教師用多媒體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的觀察記錄,并讓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3.教師小結:在一滴水中,生活著許許多多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大多是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它們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顯微鏡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書:微生物)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不動的微生物中,最常見的是水藻,有藍藻、團藻、金藻等。運動的微生物中有鐘形蟲、草履蟲等。此外,水中還有既不屬于動物也不屬于植物的微生物——細菌,細菌一般也是不動的,有球狀的、桿狀的、螺旋狀的。

          2023年有關教學設計模板5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

            2.演課本劇。

            教學難點

            1.初步形成幸福觀。

            2.理解xx內容。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通過自學來讀懂,F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看你能讀懂什么。

            2.學生交流,并談談自己的幸福觀。

            3.認讀生字。

            學習新課

            一、了解xx內容

            1.牧童們開始時,認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們后來認為幸福是什么?(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自由發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么?

            注:引導學生讀13到22自然段。

            3.小結:正是因為他們從自己的勞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

            4.智慧的女兒是怎樣回答三個牧童的?(她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嗎?(“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例如,作為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

            5.反復讀:智慧的女兒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建議:引導學生聯系實際來理解。

            6.談談你的幸福觀,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

            注: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在此環節上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在這里要采用多種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爭取出彩。

            二、演課本劇

            1.分角色朗讀。

            建議: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眼神、語氣作指導,為演做好準備。

            2.學生排練,教師巡視。

            3.匯報演出。

            作業布置

            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

            本課小結

           。ǜ鶕敃r情景而定)

          2023年有關教學設計模板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火燒云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3.學習生字詞,積累好詞佳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課文是怎樣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的。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配上優美音樂的火燒云圖片供學生欣賞,并向學生解釋火燒云的特

            點及形成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感知課文內容,引導主動參與

            1.師提問:課文是按什么順序火燒云的?

            2.生:是按照火燒云上來了──燒起來了──下去了這樣的順序來寫的。

            3.師: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火燒云上來時的情景。

            4.師:火燒云上來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現出絢麗的景象。不過,更壯觀的景象還在后面呢!

            5.學生自由快速讀第三自然段,看誰能說出天空中的火燒云都有哪些顏色。

            6.指名說出天空中有哪些顏色。

            7.師:除了這些顏色外,你還能想像出有哪些顏色?8.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此段并試著背誦。

            9.師:火燒云不僅顏色多,變化快,而且它的形狀也是千變萬化,讓我們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0.讓學生說出天空中火燒云的樣子,并試著表演出來。

            11.模仿作者的寫法,讓學生把天空中的.火燒云還像什么寫下來,并表演出來。

            三、指導朗讀,培養語感

            四、想想說說,課外延伸

            1.師:學習了這篇課文,你一定被火燒云千姿百態的變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2.布置學生課外收集一些有關大自然美麗、神奇的圖片,讓學生做個有心人,發現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賞美并保護這些美。

            《火燒云》教學設計思路

            《火燒云》是一篇狀物物抒情散文,主要寫了夕陽西下時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人們看到火燒云時欣喜的心情。全文描寫細致動人,情趣橫生,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給人以美的熏陶,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上乘之作。教學時,我根據教材特色,抓住課文優美的語言文字和生動的藝術形象,寓美育于讀講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審美、愛美的高尚情操。

            一、抓住一個“奇”字,想象情景美

            課文1—2兩節寫火燒云上來時,地面和天空的景象。作者描繪了火燒云神奇美妙的霞光,令人心馳神往!教學這兩節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一個“奇”字,啟發學生思考:

            1、火燒云的霞光有哪些奇妙的地方?

            2、人們的心情怎樣?3什么是火燒云?為什么用“燒”而不用“紅”?

            二、抓住一個“多”字,領略色彩美

            課文的第三節主要描寫火燒云的顏色紛繁艷麗,變化萬千,教學時,啟發學生思考:

            1、火燒云的顏色有什么特點?表現在什么地方?

            2、“還有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你能說出來嗎?誰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火燒云的色彩?

            三、抓住一個“快“字,體味形態美

            課文的第4—————7節主要寫了火燒云的萬千姿態及其無窮變化。教學時抓住三幅畫面動靜相間的美,啟發學生理解火燒云少縱即逝的神奇變化。

            四、抓住一個“變“字深悟情感美

            課文一直在“變“中描寫火燒云,由霞光之美寫到色彩美,再到姿態美,而這三種美都是美在變化中,有靜態美,有動態美,從而抒發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最后,讓學生仿照課文,寫一片段,做到讀寫遷移,激發美好情感。

          2023年有關教學設計模板7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簡介中國民歌的分類,欣賞《川江船夫號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風箏》三首民歌。

            教學難點:聽辨號子、山歌與小調

            教學過程:

            一、簡介中國民歌的三大類的不同特點:

            勞動號子:音調鏗鏘有力、豪邁。

            山歌:節奏舒緩、旋律明朗。

            小調:結構規整、旋律優美。

            二、欣賞一組民歌。

            1、四川民歌《川江船夫號子》: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對歌曲所起的作用。

            說說歌曲音調有什么特點?屬于哪類民歌?

            2、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歌曲的旋律特點—延長音較多。

            說說山歌為什么用那么多長音

          3、河北民歌《放風箏》:想一想這首歌與剛才的有什么區別?你能根據歌詞內容畫一幅圖嗎?

            三、活動與練習:分組說說自己收集的有關中國民歌的'知識。

            四、教師小結民歌種類及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結合音樂知識進行民歌欣賞,引導學生從民歌的不同特點進行 區別、歸納。

            教學難點:說出號子、山歌與小調不同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賞陜北民歌《腳夫調》,想一想:歌曲屬于哪種民歌類型?

            二、哼唱云南民歌《放馬山歌》,感受山歌的曲調特點——節奏自由、襯詞多。

            三、欣賞河北民歌《盼紅軍》,想一想:歌曲的曲調屬于山歌類嗎?為什么?

            四、隨伴奏音樂哼唱《盼紅軍》,感受小調旋律優美、結構規整等特點。

            五、聽辯練習:

            1、《黃河船夫曲》、《碼頭工人歌》屬于哪種類型的號子?

            2、《牧歌》、《小白菜》、《茉莉花》屬于哪種民歌類型?

            六、活動與練習

            1、你會唱哪些廣東方言歌?

            2、創作民歌:

            應用1、2、3、5、6五個音創作一首有民歌風格的歌曲。

            3、教師示范再集體創作。

            七、集體評議。

            八、小結。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錯誤》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綠》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包拯》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風箏》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雪》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社戲》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口技》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絕唱》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夏》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窗》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 五月天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欧美人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