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

          時間:2023-05-26 12:59:1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模板通用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模板通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模板通用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模板通用1

            【教學目的】

            1、認識爬山虎的腳的顏色、形狀和生長部位。

            2、重點理解爬山虎的腳是怎么樣一腳一腳爬上墻的。

            3、培養學生細致觀察和口語表達的能力,結合發展學生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爬山虎腳的特點,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師: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爬山虎的腳》,看老師寫課題。

            2、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給課文分另外段,在這個基礎上這節課我們想學會什么呢?

            (學生發言)

            師:下面我們就帶著你們這些學習目標來繼續學習這篇課文,好嗎?

            二、學習課文(1、2)段

            1、指名讀課文(1、2)其他同學認真聽。

            2、師: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學習寫爬山虎葉子和腳這兩部分。

            (板書:葉子、腳)

            3、師:我們來看一看爬山虎的葉子有什么特點(看多媒體),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課文怎么寫的呢,找一名同學給大家讀一讀。

            4、師:書上說爬山虎的葉子怎樣?(新鮮)新鮮這個詞我們常用來形容什么?在這里用這個詞形容顏色綠,你覺得怎么樣?這是在告訴我們葉子的什么?

            師:還有什么特點?(板書:爺尖朝下、鋪得均勻) 5、出示課件:

            ⑴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⑵一陣風吹來,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這兩句話哪句好,為什么?

            師:作者不僅用詞很準確,寫出了靜態的美,進而寫出了動態的美,下面同學們聽老師讀這段話,誰能讀得比老師還好。 三、學習(3、4、5)段

            1、師:這段是課文的重點段,寫的是爬山虎的腳,課前老師讓大家觀察了爬山虎的樣子,誰能來說說。(非常細、想蝸牛的觸角)這都是你們觀察到的,現在咱們來觀察它的腳的樣子。(多媒體)你們看爬山虎的腳長在什么位置上,形狀是怎樣的,看一段文字。

            出示: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也是嫩紅的。

            師:請大家看這段話如果這樣寫你們看好嗎?請你們輕聲地把這兩段讀一讀,比較一下,體會一下“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伸出細絲,也是嫩紅的。”

            (學生討論)

            2、匯報發言。

            3、師:大家看作者不僅觀察的非常仔細,而且寫得很具體、準確、生動對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作者的這段話。 (學生齊讀)

            4、師:爬山虎的腳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會爬墻。(板書:爬墻)誰愿意讀一讀,看看爬山虎是怎樣爬墻的。 (指名讀)

            5、師:現在老師讓大家觀察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往上爬的,注意它在向上爬的過程中腳有什么變化。 (多媒體)

            6、師:誰觀察到爬山虎的.腳有什么變化?

            生:爬山虎觸著墻的腳變成了小圓片,那小圓片把它的莖拉了一把。

            師:它的細絲剛一觸到墻的時候它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變成小圓片了。

            師:它變成小圓片對它的腳向上爬起什么作用? 生:它會巴住墻,不容易掉下去。 師:在墻上巴的怎么樣?

            (牢固)

            師:大家再看,當它的細絲觸到墻的時候,它細絲的頭上就變成了什么?

            (再演示一遍課件)

            師:還有什么變化?

            生:爬山虎的腳原先是直的,后來變彎曲了。 師:它的腳由直變彎,它的莖發生了什么變化? (再看一遍錄象)

            師:它的莖被它的腳拉了一把,長了一塊,爬山虎就是這樣往上爬一腳的,大家仔細想想,請你再次思考,看哪個同學最聰明,能一邊說一邊畫出爬山虎是怎么向上一腳一腳爬的。 (全班同學討論)

            7、指名同學到黑板前邊畫邊說。

            (老師的指導)

            8、師:作者通過連續不斷的觀察發現了爬山虎的腳向上爬的原因,好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這段話用筆找出表示動作的詞語來。

            (觸、變、彎、拉、貼)

            9、師:同學們說的很準確,那誰能看老師的屏幕說說爬山虎的腳是這樣往上爬的,同時用上這幾個詞,它做哪個動作,你說哪個動作。

            (演示課件)

            師:好,大家把你手中的練習紙拿出來,你看看,老師都讓你們填的是什么詞?(動詞)“爬山虎的腳觸到墻……使它緊貼在墻上。”

            教師指名讀,要求:動詞要讀得重一些。

            師:大家看,如果老師把這個“觸”字換成“貼”,你們看好嗎?

            (課件)

            生:“觸”字表示剛碰到墻,而“貼”是碰到很久了。

            師:“觸”字觸到墻就變成小圓片了,說明速度快,“觸”換成“貼”不行,那“巴”換成“貼”好嗎? 生:“巴”是特別有力,而“貼”沒有力氣。

            師:作者在寫這段話的時候用詞很準確,我們一起再把這句話換成比喻句的形式來說一說。 三、學習第6段

            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介紹了爬山虎腳一個有有趣的特點,誰來讀最后一段。

            (指名)

            師:這段介紹它的什么特點? (多媒體演示)

            師:從哪個詞看出牢固?

            (休想)

            師:爬山虎的腳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課件演示)

            四、歸納寫作方法

            1、學生總結。

            2、教師總結:

            觀察仔細,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按順序,具體描寫。

            五、觀察植物練筆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模板通用2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正確讀寫“重疊、空隙、觸角、痕跡”等詞語 。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4、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無限熱愛的生活情趣。

            5、背誦、抄寫作者描寫生動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課文寫一篇介紹植物的__。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并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的。 課前準備:

            課前發動學生通過上等方式搜集有關植物攀爬運動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植物資源”交流,導入新課。

            1、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植物資源”,介紹自己了解到的植物攀爬運動的資料。(老師重點把握學生發言中有關爬山虎的信息來導入。)

            2、導入:是啊!爬山虎與其他攀爬植物不同,它有許多特別的地方。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近大作家葉圣陶爺爺的《爬山虎的腳》,去領略它的與眾不同之處。 二、初讀感知,理清脈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a、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b、__主要寫了爬山虎哪些方面的內容?)

            2、讀后交流:(老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從__敘述的內容中體會到寫__要按一定的順序寫,才能做到條理清楚。) 第一自然段:爬山虎生長的'地方。 第二自然段:爬山虎的葉子。

            第三自然段:爬山虎的腳。

            三、品賞葉子的美。

            1、自讀自悟:如此普通的爬山虎,卻帶給了我們許多美妙的感受,讀一讀,說一說,爬山虎的葉子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

            2、讀有關語句,說說它美在哪里? 3、交流爬山虎葉子的美。

            a: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美:顏色美:嫩紅——嫩綠。 b:長大了的葉子的美:

            句子一: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的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

            (引導學生體會“新鮮”、“均勻”等詞的準確性和“那么……那么……”用法的獨到之處。)

            句子二: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的很。 (引導學生: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體會“漾”字的妙處。)

            4、出示掛圖,或上搜集的圖片(爬山虎葉子的畫面),學生美讀第二自然段。

            5、引導學生探究作者的寫作方法。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05-08

          部編版爬山虎的腳說課稿04-07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精選13篇)09-14

          部編版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09-07

          部編版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精選16篇)08-08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1-22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精選8篇)12-01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精選11篇)12-02

          部編版《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范文(通用8篇)12-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一伦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网站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丝袜 | 在线看日本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大片高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