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美術《色彩的調和》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美術《色彩的調和》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色彩調和的概念、分類和表現方法,能對不同的美術作品和色彩現象進行色彩分析。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優秀作品的賞析和對于色彩調和的體驗,提高色彩分析能力和造型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自主探究意識,提高對色彩的興趣,充分感受色彩調和含蓄的美,關注色彩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色彩調和的概念,掌握色彩調和的方法。
【難點】
對美術作品進行色彩分析,辨識出其中的色彩調和關系。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圖片展示,激趣導入
出示課件,展示四幅圖案分別代表春、夏、秋、冬,請學生將圖案與其代表的季節一一對應。提示大家感受四季風景的色彩和諧關系,順勢引出課題《色彩的調和》。
環節二:感知作品,提出問題
出示莫奈的作品《池塘》,提問:畫面中有哪些色相?這些色相在色相環中有什么關系?
學生通過觀察并回答:藍、綠,它們屬于相鄰的關系。
進而繼續追問:畫面描繪了什么內容?給人什么感覺?學生舉手回答:莫奈運用藍色和綠色描繪出靜謐的夏日池塘景色。幾塊濃重的綠蔭和點點睡蓮以及橋欄的亮部使畫面富有節奏,各種不同的綠色使畫面達到了和諧的效果。順勢總結出色彩和諧的概念: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時的效果,使人感受到的是一種統一協調的色彩現象。
(一)了解同色相調和的方法
教師展示藍色調、綠色調和紫色調三個畫面,請學生分析色調調和的色彩關系。
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總結:以藍色色調作品為例,底色偏湖藍、稍亮,書桌和電腦偏鈷藍,稍暗,形成明度變化。明度不同、冷暖不同打破了容易產生的單調問題,從而使畫面在統一中達到活潑、對比的效果。進而總結出:同色相調和的方法,可采用明度變化、純度和冷暖的變化。
(二)了解不同色相調和的方法
展示現代攝影作品《秋林》并提問:秋天的樹林中都包含了什么顏色的樹葉?它們在一起為什么顯得那么和諧?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秋天的樹林呈現一派絢爛的橘紅色,深深淺淺的大紅、中黃、赭石、土黃等交替出現,雖有不多的綠色隱藏其中,但其零星的分布和較暗的色調也不足以和大面積的紅黃色調抗衡,畫面達到了和諧統一的效果。進而總結出:不同色相調和的方法,可采用帶有某些明確色彩傾向的色調,弱化各色相的個性或直接采用灰色調進行統一。
環節三:分析辨認,掌握方法
展示教材中的四個花瓶,請學生辨認哪些是同色相調和,哪些是不同色相調和?
結合剛才所學的兩種色彩調和規律進行分析,進一步掌握色彩調和的方法后,教師運用同色相調和進行示范,學生觀察學習。
環節四:作品展覽,交流評議
1.布置活動練習:以教材中的花瓶圖案為參考,為媽媽設計一塊色彩調和的圍巾。根據時間提示創作。教師巡視輔導,輔導要點:注意運用本課所學的色彩調和的知識設計圍巾的色彩搭配。
2.展示學生作品:從能否積極參與對色彩調和知識的認知、探討色彩調和的原理等各個方面進行評價。教師引導學生從色彩、形象、想象力等多方面評價作業。
環節五:課堂總結,開放作業
1.總結重點知識,并升華情感,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更多關于色彩的美術現象。
2.課下搜集色相調和在生活中其他領域的運用,下節課與同學進行分享。
【初中美術《色彩的調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色彩的調和教學反思06-01
色彩的調和教學反思05-10
《色彩的調和》教學感想05-07
色彩的調和教學反思7篇03-15
色彩的調和教學反思(7篇)03-15
色彩的調和教學反思6篇04-05
色彩的調和教學反思11篇02-27
美術《色彩的冷與暖》教學設計07-04
美術田野色彩教學設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