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語文教學計劃

          時間:2024-09-29 17:52:39 計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最新高一語文教學計劃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新高一語文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高一語文教學計劃

          最新高一語文教學計劃1

            1.作業。布置并檢查作業;不能讓學生錯誤以為學語文就是讀讀背背,必須做題,也必須大量做題,布置并落實《步步高》上的練習,根據需要印制單元練習和測試。

            2.考試。出好年級月考試題,輪流命題,兩人一組,一人命制,一人校對;試題范圍緊扣近期教學內容,適當加入高考試題模式;認真、科學、高效地閱卷;試題講解要有針對性,不求面面俱到。

            2.練字。督促學生練字,建議學生購買字帖,利用邊角時間練字。本學期舉行一次漢字書法比賽;計劃安排在10月中旬。

            3.練筆。小作文,每月不少于三篇,每篇字數不少于300字,布置練筆內容要具體,可以指定閱讀具體篇目,如何寫讀書筆記,亦可結合所學課文布置練筆內容,比如《詩經兩首》,可以布置學生寫一篇“趟過詩經這條河”,“我談詩經xx之美”等;也可以結合時事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發表自己的觀點。練筆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發現優秀文章,及時給以表揚、鼓勵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4.文化常識。平時積累,把功夫花在平時,以讀背文化常識帶動學生閱讀,激發興趣,拓寬視野。本學期舉行一次文化常識競賽。計劃安排在12月上旬。

            5.早讀。避免盲目閱讀,明確每個早讀任務,除正在講授的課文外,有計劃分步驟背誦“64篇首”;指導學生有計劃拓寬閱讀面,在完成課內閱讀的`前提下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早讀可以閱讀《讀者》《青年文摘》《萌芽》《意林》《小小說》《瞭望》《半月談》等文學性刊物。6.備課。堅持集體備課,每周一晚討論分配本周教學內容,統一進度。

            7作文。至少三周一練,全收全改。高一上學期訓練復雜記敘文的寫法。結合必修。

            一、二“表達交流”分步訓練。

            一、如何選材、組材(以小見大、線索、);

            二、選好記敘角度(人稱、插敘、倒敘、補敘等);

            四、如何寫出波瀾(懸念、抑揚、誤會等);

            五、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

            六、記敘文中的抒情、議論;

            七、記敘文中的虛實、想象。提前印發本次作文寫作方法指導資料,每一次作文重點練習一種寫法。

            8.文言文教學。文言文講授緊扣高考考點。每單元突出一個考點。順序為:文言實詞詞意的推斷,詞類活用,句讀,翻譯,文化常識,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

            9.現代文教學。吃透教材,緊扣高考考點,認真備課,課堂不可隨意性太大,不宜過多借課發揮,云山霧罩,置教材、考點于不顧。

          最新高一語文教學計劃2

            一、基本情況

            1、教材使用情況:人教版語文必修一、必修二

            2、任課班級:高一1、2班

            3、本學期每周課時:每班8節,共16節,其中晚自習6節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教材以實現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單元,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使用教材時要注意教學單元的整體性、能力性以及讀寫結合的系統性,還應注意閱讀與寫作、口語交際的交替教學。

            三、教學目標:

            本著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意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加強技能的培訓,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特點,不斷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言文閱讀,夯實基礎,強化寫作指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同時注意培養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四、方法和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2、加強探究性閱讀教學和創造性作文教學的`實踐和總結,努力研究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的變革,加強教學理論研究并付諸課堂實踐。

            3、教學以精讀課文為范文,以點帶面,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4、注重誦讀,培養語感,理解詞句的著眼點在于更準確的把握文義。

            5、重視文言知識的積累,養成做分類筆記的習慣。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把握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用法的相關知識和使用方法。

            6、作業做到一課一練,及時反饋。

            7、加強培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

            8、重視作文教學,努力提高語文學習的整體水平探求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密切聯系社會生活,注重開發現實生活中的作文資源。課內練筆與課外練筆齊頭并進。課外練筆方式主要是三種:一是專項片段能力訓練,如聯想和想象,二是二次作文,重在錘煉學生提升作文的能力,三是每周一篇的周記(小作文)的寫作。

            9、安排二三次語文實踐活動,鍛煉學生采集、處理信息,綜合分析,表達交流,探究創新等各方面的能力與素質,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最新高一語文教學計劃3

            一、基本情況

            1)課程名稱:高一語文必修二一個單元,必修三、必修四

            2)教材使用情況: 蘇教版

            3)任課班級:高一(1)

            4)本學期周課時:4課時

            5)計劃教學時數:16*4=64課時

            6)已完成教學情況:兩課時

            二、教學目標及任務:

            1)課程教學主要目的要求:

            教學目的:

            a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完成語文必修三、必修四以及必修二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

            b 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寫作能力。

            c 進一步扎實語文基礎。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課外多讀多看中外名著;要求學生每周一篇隨筆。

            2)教學重點、難點:

            文言文篇目實詞,虛詞,句式的理解,培養文言文自讀和翻譯的能力

            三、教學內容及計劃安排

          教材體系及教學進度計劃
          教學內容調整說明
          日期
          教學進度
          根據需要適當調整課時安排
          第一周
          3.3~3.5
          3.3期末試卷分析
          3.4《一個人的遭遇》
          第二周
          3.8~3.12
          3.8《流浪人,你若到巴斯》
          3.9《安妮日記》
          3.10《圖片兩組》
          3.11 寫作指導
          第三周
          3.15~3.19
          3.15《祖國山川頌》
          3.16《長江三峽》
          3.17《長江三峽》
          3.18《肖邦故園》
          第四周
          3.22~3.26
          3.22《發現》《北方》
          3.23《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祖國圖》
          3.24寫作
          3.25《指南錄后序》
          第五周
          3.29~4.2
          3.29《指南錄后序》
          3.30《五人墓碑記》
          3.31《五人墓碑記》
          4.1《五人墓碑記》
          第六周
          4.5~4.9
          4.5《品質》
          4.6《老王》
          4.7《離騷》
          4.8《離騷》
          第七周
          4.12~4.16
          4.12《致西伯利亞的囚徒》
          《啊,船長,我的.船長喲》
          4.13寫作
          4.14《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
          4.15《東方和西方的科學》
          第八周
          4.19~4.23
          4.19《拿來主義》
          4.20寫作
          4.21《燭之武退秦師》
          4.22《燭之武退秦師》
          第九周
          4.26~4.30
          4.26《諫太宗十思疏》
          4.27《諫太宗十思疏》
          4.28《廉頗藺相如列傳》
          4.29《廉頗藺相如列傳》
          第十周
          5.3~5.7
          5.3《鴻門宴》
          5.4《鴻門宴》
          5.5復習
          5.6期中考試
          第十一周
          5.10~5.14
          5.10《秋水》
          5.11《非攻》
          5.12 《雷雨》
          5.13《雷雨》
          第十二周
          5.17~5.21
          5.17《一滴眼淚換一滴水》
          5.18《辛德勒名單》
          5.19寫作
          5.20《蜀道難》
          第十三周
          5.24~5.28
          5.24《蜀道難》《登高》
          5.25《琵琶行》
          5.26《琵琶行》《錦瑟》
          5.27《虞美人》《蝶戀花》
          第十四周
          5.31--6.4
          5.31《雨霖鈴》《聲聲慢》
          6.1《滕王閣序》
          6.2《滕王閣序》
          6.3《滕王閣序》
          第十五周
          6.7—6.11
          6.7《秋聲賦》
          6.8《秋聲賦》
          6.9 寫作
          6.10《不自由,毋寧死》

          第十六周
          6.14—6.18
          6.14《奧林匹克精神》
          6.15《作為偶像》
          6.16《白發的期盼》
          6.17《關于北京城墻的存廢問題的討論》

          第十七周
          6.21—6.25
          復習

          第十八周
          6.28—7.2
          復習,期末考試

          最新高一語文教學計劃4

            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高一語文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1、結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在語文教學中有步驟地落實現代民主的、開放的和人文化的語文教育理念。

            2、推廣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已經獲得的經驗,繼續發現新問題,探索新教法,把課堂的研究性閱讀推向深入,爭取構成一套與課標配套的新課型并加以完善。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確實存在基礎普遍不夠扎實的問題,閱讀潛力、分析鑒賞潛力及對文章整體感知潛力均令人擔憂,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語文。所以,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探索改善講與練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思考高一學生要進行軍訓,校園要舉行秋季田徑運動會,國慶放假等方面的影響,影響教學計劃的實施,更要思考學生的學習實際,注重激發學生學習和用心性。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體系和構建,在試驗修訂本的基礎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三線并行的教材編寫體系;二是破除了比較復雜的記敘、比較復雜的說明、比較復雜的議論三個階段模式,閱讀部分不再以文體為中心編排,而是結合潛力培養目標和課文本身實際組織單元;三是編寫了與教材相配套的《語文讀本》,作為語文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供學生在課外閱讀;四是設計了探究性學習的資料,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潛力。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必修2分為“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四個部分。前3個部分納入課內學習計劃,“名著導讀”可在課外自主安排。

            (一)必修1“閱讀鑒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既有寫景抒情的詩歌散文名篇,也有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文章。4個單元分別是:情感與意象(現代詩歌),提要鉤玄(古代敘事散文),品人與品文(記敘散文),博觀約取(新聞、報告文學)。“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資料的角度訓練記敘文的寫作,寫作專題分別是:《心音共鳴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輝寫人要凸顯個性》《黃河九曲寫事要有點波瀾》。“口語交際”專題為《朗誦》。“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有:《優美的漢字》《奇妙的對聯》《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名著導讀”介紹了《論語》和《大衛科波菲爾》。

            (二)必修2“閱讀鑒賞”部分4個單元分別是:情趣與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華(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文),對話與交流(演講辭)。“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方法的角度進行記敘文的訓練,寫作專題分別是:直面挫折學習描述,美的發現學習抒情,園丁贊歌學習選取記敘的角度,想象世界學習虛構。“口語交際”專題為演講。“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有:成語,中華文化的縮微景觀;修辭無處不在;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名著導讀”介紹了《家》和《巴黎圣母院》兩部長篇小說。

            四、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閱讀優秀作品,感受其思想,發展想象力和審美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透過閱讀和鑒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在探究活動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斷提高探究潛力,逐步養成嚴謹、求實的學風。

            引導學生能圍繞教學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逐步構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了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具體對象,采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閱讀、交流中的問題。透過對語文知識、潛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會整合,切實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資料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教學構想

            1、繼續貫徹國家課程標準計劃的教學思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2、新教材的“減負增效”尤為重要,加強探究性閱讀教學和創造性作文教學的實踐和總結,共同研究課堂三種方式的變革(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

            3、閱讀教學要以“點”帶面,關注潛力培養的不同層級目標,不斷反思教學的實效性。寫作、口語、文言等資料可作穿插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個性重視語言的`感悟、文言的積累、文化的積淀、文學的評鑒等教學要點的夯實。

            4、自由寫作實踐活動也納入正常的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之中,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活動。此外,在常規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等語文實踐性潛力的培養。

            5、繼續探討新教材活動課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式。

            六、具體措施

            (一)用心研究課改實施辦法。

            認真學習語文新課程資料,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備課組活動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討論每個單元的教學資料、操作程序、教學方法。

            (二)用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堂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忙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而合作學習有利于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我們鼓勵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用心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為了改變過于強調理解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我們提倡并實施在課堂上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組織學習小組,開展合作性學習。落實課前預習疑難問題收集制。課堂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努力創設交流、表達空間。

            (三)多閱讀,開闊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學上安排的閱讀資料外,充分利用《語文讀本》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潛力。用心開展周末閱讀活動,每周精選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現當代美文和文言短文,帶給給學生閱讀,努力透過學生的自身積累和教師的指導,從閱讀習慣、語感等多方面提升學生閱讀潛力。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上的資源,讓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知識,同時要求做好摘記,寫讀后感、隨筆等,這樣,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理解文章資料的水平,訓練學生學會自己找資料,既到達開闊學生的視野又積累資料的目的。課前語文活動突出成語、古詩詞、好書等介紹。

            (四)加強備課組合作交流,統一教學和復習進度、統一練習等。加強備課組內聽課評課活動。為完成教學目標,在群眾備課、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電子備課、電腦教學的優勢,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條課改的路子,使學生真正想學、樂學和會學,真正愛上語文這門課。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應對新教材、新資料,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實行備課資料資源共享,備課方式各施所長。同時,透過相互聽課、評課,相互促進,提高自己的教學潛力,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五)注重初高中知識銜接,充分利用課前3分鐘。課上,引導學生動起來,質疑問難,深入探究,師生一齊切磋學問,砥礪思想;課外,透過少而精的作業,積累知識,激發興趣,培養潛力。課堂內外,都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六)注重基礎知識和積累和閱讀潛力的提高相結合,注重鑒賞水平和表達潛力的提高,講練結合。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利用好早讀、早自習和課間時間。作業精選精批,及時校對講解。認真組織好單元考、模塊考試、期末考試的復習工作。

            (七)用心參加教育主管部門及校園安排組織的各項教學教研活動,發揮學科組和備課組的群眾優勢,集思廣益,共同進步。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和業務素質。強化教學教研意識,用心承擔課題研究及校園校本教材的編寫,撰寫學科教學論文,提高教學教研潛力。加強與外界交流,及時了解教學、高考的最新信息。

            (八)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及教研活動。2015年9月上旬組織舉辦高一學生“感恩”為主題的演講比賽,2015年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舉辦學科組課堂教學競賽活動。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觀看鋼筆字規范書寫視頻,強化學生規范書寫的意識。引導和指導學生成立語文學習相關的興趣小組及社團。

          最新高一語文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為了探索新課程理念和課程體制兩個層面完成同步變革的方法,使本組語文老師在新課程改革中不斷順應教學需要,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高一語文備課組將同心協力,團結合作,共建高一語文學科,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學和人文素養。

            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的首要任務,為此,我們首先將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深化體會新課程理念。其次,要努力規范備課、上課和反思環節,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再次,要不囿成規,大膽創新,走出合適本組實況的教育教學之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進度計劃

            周次

            教研活動測試命題地點

            1、準備

            2、制定計劃補考卷(羅x)

            3、集體備課,討論第二專題教學。“青春閱讀成長”讀書節宣傳板塊一卷(陳伯安)教務處2

            4、板塊二卷(陳xx)

            5、集體備課,探討第三專題教學教務處2

            6、辯論會“怎樣對待外來文化”板塊三卷(周孌娟)

            7、結束工作

          【最新高一語文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語文高一教學計劃10-18

          高一數學教學計劃最新的10-21

          語文教學計劃最新12-23

          語文教學計劃最新03-13

          2022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最新范文11-04

          高一語文下冊教學計劃01-08

          語文高一教學計劃 15篇01-23

          高一語文教學計劃07-23

          高一語文教學計劃01-0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午夜福利AV无限观看 | 婷婷久久狠狠五月天 |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 | 日本久久在精品线影院 | 欧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玖玖资源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