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開題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臨床醫學開題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臨床醫學開題報告1
1.研究目的和意義
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孕產婦的心理保健已成為圍產保健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妊娠雖然是發育年齡婦女一種正常、自然的生理現象,但對孕婦來說,畢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變化和心理應激過程,她們在經歷懷孕、分娩、產后恢復及哺乳等一系列生理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心理、生理的變化。孕婦積極的心理反應有利于胎兒發育和分娩過程,而負性心理反應會使心理活動失衡,導致神經活動和內分泌失調,不同程度地影響妊娠結局及母兒的安危。因此,正確把握待產婦的心理,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護理,是確保待產婦順利分娩以及產后恢復的重要工作。
2.目前該選題研究狀況(文獻綜述)
近幾年,隨著對分娩期精神衛生方面研究的深入,人們已經從單純的產后抑郁認識到整個圍生期焦慮和其他心理問題,并提出早期發現和早期干預。目前研究表明圍生期的主要心理問題包括焦慮、恐懼;陌生、孤獨;沉重、抑郁;人際關系敏感、軀體化癥狀和睡眠障礙。
產生上述心理問題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幾點:產痛;矛盾與痛苦;孕婦的性格;大部分孕婦缺乏妊娠生理知識;家庭及社會支持系統以及其他因素。
目前采用的護理干預模式包括IKAP健康教育模式-即信息(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信念(attitude)-行為(practice)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論(CBSEI)模式。根據不同的干預模式采用不同的干預方法包括產前干預(健康教育)和產時干預。
3.研究內容(內容、結構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難點)
研究內容:
(1)對孕產婦產生的心理問題原因進行分析
(2)針對孕產婦產生的心理問題做相應的護理干預
技術關鍵問題:通過觀察、交流、與家屬溝通了解孕產婦的心理狀況,分析出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并作出相應的護理干預。
4.研究方法、手段
研究方法:運用護理心理學手段,在進行護理過程中,通過親切交談。了解她們的思想狀況,了解她們對妊娠、分娩生理常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在分娩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護理。
研究對象:某醫院產科的**例孕產婦。
5.研究計劃
(1)通過觀察、交流、與家屬溝通了解孕產婦的心理狀況,并分析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2)運用護理學知識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考察干預效果;
(3)分析干預效果的有效性;
(4)處理資料,寫出論文。
臨床醫學開題報告2
課題支持選定包括選題的內容、重要性、必要性
有什么臨床問題需要解決?醫學科研設計從文獻我們已經知道什么?課題選定來源于臨床問題提出,沒有問題就沒有科研設計。例如足月兒、早產兒、低體重、極低體重;HIE、RDs、MAS;驚厥、黃疸、呼衰;常見病、罕見病;診斷、治療、機理等。選題需要查閱文獻,要了解有無文獻,有多少文獻,都是哪類文獻包括書本、綜述、病例、動物等,這些文獻結果可靠性如何?其證據等級是高等級?
方法確定
如何確定研究對象、研究指標;如何測定、收集、組織、分析資料;與研究目的密切相關,是研究前己確定的計劃的一部分。如何確定研究對象?研究人群包括入組原則、排除標準(時間、地點、人群);抽樣方法有隨機、非隨機、具體方法又是什么?分組方法也包括隨機、非隨機、具體方法。干預方法包括干預的有無及方法。隨訪方法要描述有無隨訪及隨訪的方法。
結果表達
包括數據分析主要結果(與研究目的有關的)與一般資料:募集過程及結果、研究對象的一般特征;主要結果:研究分析結果,先畫出表、圖的框架,表強調變量具體值,圖強調變化趨勢、相互關系。至少2張表,一般資料中募集過程及結果、研究對象的一般特征;主要結果中研究分析的結果。
討論路線
解釋你的結果,判斷你的解釋,得出你的結論,評估你的結論。
臨床醫學開題報告3
一、選題依據、目的和意義
骨折不愈合是骨科臨床常見病癥,其中以四肢長骨多發,例如脛骨,股骨,肱骨等,針對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二次手術我院多才用植骨術配合LCP重新內。自體髂骨作為植骨材料具有較多的優點:如取材簡單、組織相容性好、無移植排斥反應、骨誘導作用強等,這些優點使得髂骨成為一種最佳的植骨供材,這在臨床上已形成共識。植骨是治療骨折不愈合的重要方法,其機制是爬行替代所引起的支架作用與供給礦物質的作用,爬行替代順利進行的條件要求準確的復位、充分的植骨和堅強的固定。為達到充分的植骨,及早促進骨折愈合,我們采用髓內外36°植骨的方法,外用鋼絲環扎,配合LCP堅強內固定,術后3~1個月內進行隨訪,根據愈合情況和功能恢復情況分析手術的臨床療效。選題目地在于探討治療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的手術改進方法和療效,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本課題以導師多年的臨床資料為依據,通過對骨折不愈合手術治療的國內外文獻進行系統整理,結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病房對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隨訪調查及回顧性分析,根據骨科特殊生物力學特點和導師治療骨折不愈合的多年臨床體會,分析治療效果,并對手術中的細節問題做初步探討與論述。同時也希望可以通過對導師的臨床實踐的研究、總結,能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提供一些幫助和指導。
二、本課題目前國內外研究的動態、水平
治療骨折不愈合,可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其中手術治療最重要的就是植骨術加更改斷端內固定。骨折不愈合應用自體骨移植治療效果顯著,已經形成共識。植骨是治療骨不連的重要方法,植骨方式臨床多采用髓內外聯合植骨。沿肌間隙進入,骨膜下小心剝離顯露骨折部位,取出內固定器械,清除骨斷端間瘢痕,咬除硬化骨,打通髓腔,修整骨折端,手法復位,按照骨缺損情況取骨。髓內植骨以比髓腔稍粗的骨棒,貼緊髓腔骨質;髓外上蓋植骨宜用螺絲釘固定植骨塊;骨碎屑充分填充殘余的空隙,這樣才能確實達到植骨的`目的和要求。自體皮- 松質骨植骨的爬行替代縮短了骨折愈合過程,新鮮的自體骨具有生物活性,不存在免疫排異,無傳染疾病的風險,同時存在骨傳導和骨誘導能力。
內固定物更換得堅持以下原則,原鋼板內固定者,可更換成交鎖髓內針或更長的鋼板置于張力側;原交鎖髓內針內固定者,可選用更大號髓內針或鋼板內固定;原先短鋼板內固定者,可改成較長的鋼板。所有病例均需植骨。更換內固定物后,術后石膏外固定者,應及早進行肌肉收縮鍛煉活動,骨痂生長良好后,去石膏開始關節屈伸功能鍛煉。但是臨床上醫師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可以根據骨痂生長情況酌情處理,出院時務必詳細醫囑病人注意事項,配合醫生,直到骨折完全愈合。LCP鋼板內固定適用于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可用拉力螺釘固定碎骨塊及移植骨塊,并對斷端行軸向加壓鎖定。手術關鍵是將骨折端的瘢痕結締組織全部切除,骨端硬化骨全部咬除,露出正常骨質,鉆通髓腔,植入的骨塊必須牢固的嵌入缺損區,間隙用松質骨填滿,.應積極正確指導術后功能鍛煉,嚴格定期隨訪及指導。避免過早的不正確的負重。綜上所述,對于骨折不愈合的治療,自體骨移植療效確切,安全穩妥,技術成熟,應用廣泛,值得提倡。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臨床資料
1病例來源
本研究病例均采集于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病房
(二)采集時間
09年5月~10年1月
(三)病例選擇
1診斷
(1)病史:明確的外傷史,骨折后6個月沒有愈合,并且沒有進一步愈合傾向已有3個月。
(2)癥狀:患者骨折端成角、旋轉、側移位、短縮畸形或者節段性骨缺損、持重疼痛或不能持重、局部在應力下疼痛等。
(3)體征:局部竇道形成、流膿、假關節形成或伴有局部軟組織瘢痕、缺損等
(4)輔助檢查:X線表現:骨端硬化,髓腔封閉;骨端萎縮疏松,中間存在較大的間隙;或骨端硬化,相互成為杵臼假關節等這三種形式中的任何一種就可以定為骨折不愈合。
2 納入病例標準:
(1)符合本病診斷標準;
骨折平均愈合時間超過半年以上,有假關節形成;
(3)骨折平均愈合時間超過半年以上,多次復查X線拍片顯示,骨折線
清晰可見,未見內外骨痂或內外骨痂極少;
(4)拍片顯示骨折線增寬,骨折端骨面致密性硬化,骨髓腔封閉,骨質疏松,骨痂間無骨小梁形成,或伴有明顯的骨缺損;
(5)臨床表現有骨的感染、缺損、畸形、肢體不等長、局部竇道形成、流膿等。
3排除病例標準:
(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
(2)患者有嚴重的內科疾病,不能夠耐受手術者
(3)精神疾病患者
(4)資料不全影響判斷者
4療效觀察方法
對骨不連愈合的應包括骨愈合和功能恢復雙重評價:
(1)骨愈合評價標準:本評價結果決定于四項指標:骨愈合、感染、畸形和肢體長度,其中骨愈合標準為X線示骨折線模糊,有連續骨癡通過骨折線,拆除或試行松動外固定物后骨折無異常活動,下肢可無痛行走,上肢持物骨折處有穩定感。評價標準:
優:骨折愈合,無感染,斷端畸形°,雙側肢體不等長 CM.
良:骨折愈合及其他三標準中兩項。
可:骨折愈合及其他三標準中一項。
差:骨折未愈合或再骨折或雖愈合但不具備其他三標準中任何一個。
(2)功能評價標準
功能的評價分上肢與下肢的不同,上肢主要考慮其靈活性,而下肢主要功能為負重行走。
將下肢評價指標定為以下五項:①明顯跛行;②踝或膝任何一關節僵硬(完全伸膝或踝完全背伸時,活動范圍較正常或對側喪失15°以上):③軟組織情況不良;④有限制活動或影響睡眠的疼痛存在:⑤喪失工作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
優:存在工作能力且無其他四項指標。
良:存在工作能力且具以上四指標中一至二項。
可:存在工作能力并具以上指標中三至四項。
差:喪失工作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不考慮是否具備其他指標。
對上肢功能評價參照"Seu和Hdlly對上肢功能評價標準"[3]
觀察指標為三項:疼痛、關節活動范圍、日常活動能力。
(3)上肢功能評價標準
5課題進度及安排:
9-5--1-1 收集病例及隨訪
1-1--1-1 資料匯總及數據分析
11-1--11-3 撰寫論文、定稿
四、本課題特色、預期取得的結果
骨折不愈合應用自體骨移植治療效果顯著已經形成共識,治療過程中的經驗總結需要不斷的進行,更要求開展回顧性工作及進行系統的整理。因此,骨折不愈合的臨床資料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課題通過搜集整理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9至1年期間的患者臨床資料,對于自體骨移植治療骨折不愈合的相關性問題進行臨床研究與總結。應用統計分析評分進行術前、術后及相關方面比較,對自體骨移植治療骨折不愈合的臨床療效獲得客觀、真實、準確的評價,并進一步指導臨床工作。
五、可行性分析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是山東省中醫管理局評定的重點學科、重點科室,在省內知名度較高,病人來源廣泛。導師王明喜主任醫師從事臨床工作3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治療骨折不愈合做過大量研究、臨床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課題搜集整理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骨科近幾年的臨床資料,并在導師指導下對這些一手資料進行研究與總結。
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由于并發癥較多,治愈比較困難,手術后功能恢復過程漫長,因此在治療過程中,經驗的總結是非常必需的,也是可行的。本課題主要研究山東省中醫院近年應用鋼絲環扎36°植骨配合LCP內固定治療四肢長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療效果分析情況,因此在選題上可行性較強。課題的研究也得到了學校、附院等各部門、科室的大力支持。相信可以圓滿地完成課題。
主要參考文獻
[1] 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等實用骨科學[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 王亦璁,等骨與關節損傷[M]人民衛生出版社,
[3] 夏和桃組合式外固定器簡介[EB/OL]北京骨外固定技術研究所,5
[4] 蔣協運骨科臨床療效評價標準[M]人民衛生出版社,5
[5] Byd HB Lipinski SW Wiley JH J Bne Jin Sug A 1961;43:159-168
[6] Audige LGiffin DBhndi Me l Ph nlysis f fs f delyed heling nd nnunin in 416 peively eed ibil shf fues [J]Ohp Rel Res 5;438:1~3
[7] Jes J MChy Jhn HezenbegTibil Nnunins [J/OL] eMediine Ap 9 4
[8] 周來喜,林本丹,鐘志剛,等脛骨骨折三種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學比較和臨床研究[J]骨與關節損傷雜志,;15 ( 5 ): 48~43
[9] 李峰,歐陽躍平骨不連臨床研究進展[J] 國際骨科學雜志,;8:11~119
【臨床醫學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開題報告開題報告03-25
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08-23
醫學開題報告04-27
項目開題報告04-26
教育開題報告06-08
物流的開題報告06-09
開題報告格式06-01
開題報告的格式06-27
mba開題報告06-23
本科開題報告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