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之大學》課件

          時間:2021-03-31 11:34:42 課件 我要投稿

          《傳統(tǒng)文化之大學》課件

            《傳統(tǒng)文化之大學》這一課是讓學生理解《大學》中的"三綱""八目"并了解這些內(nèi)容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秱鹘y(tǒng)文化之大學》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傳統(tǒng)文化之大學》課件

            教學目標:

            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見的文言詞匯及重要意義。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討這些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教學難點:

            重點: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見的文言詞匯及重要意義。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討這些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難點: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討這些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第一屆世界儒學大會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舉辦。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86個儒學研究機構(gòu)的逾160位專家學者參會。儒學在世界上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影響?今天我們就走進儒學經(jīng)典作品《大學》,領(lǐng)略其中的奧義。

            二、知識積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學》原是《禮記》里的一篇。一般認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認為是秦漢時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學》在儒家思想學術(shù)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論述了儒家為學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則、方針、步驟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漸受到儒家學者的重視。唐代韓愈、李翱始把它看做與《孟子》《易經(jīng)》同樣重要的"經(jīng)書"。到北宋得到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大學》成為了儒家經(jīng)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為《大學》作成章句,通過注釋闡發(fā)己意,并將它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成一書,這就是《四書集注》。

            《四書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紹熙元年,當時沒有被封建統(tǒng)治者重視。元仁宗延佑年間復科舉,官方規(guī)定以《四書集注》取士,從此《四書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統(tǒng)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屬于《禮記》中的《大學》,也從此獲得了官方的正式認可與推崇,對古代教育,甚至整個中國社會、傳統(tǒng)文化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2.課題釋疑

            《大學》是體現(xiàn)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論文。

            A.大人之學

            "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yīng)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文化基礎(chǔ)知識和禮節(jié)。

            B.治國安邦的大學問

            古人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修己治人,治國安邦"的大學問。

            后一種含義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

            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jīng)"一章,"傳"十章。朱熹認為,"經(jīng)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大學》一文不長,僅有短短的兩千余字,但卻是先秦、秦漢儒家學說的總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綱領(lǐng),也是維護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綱領(lǐng),教案《傳統(tǒng)文化之大學教案》。《大學》以相當成熟的理論思維構(gòu)建了一個中國封建社會儒家人生教育的總體框架,構(gòu)建了一個中國封建社會士人人生發(fā)展的宏觀圖式。全篇將道德修養(yǎng)和政治議論結(jié)合在一起,將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合而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體現(xiàn)。

            3.《大學》采用了很多遞進論述的方法

            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請將文章中的類似論證整理出來,體會其中的邏輯關(guān)系,弄明白它們所說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這個論述,先是由大至小,條目之間是條件關(guān)系:平天下必先治國,治國必先齊家,齊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誠意,誠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條目之間是因果關(guān)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條目之間脈絡(luò)清晰,無論是由大至小的條件關(guān)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關(guān)系,剖析深刻,邏輯嚴密。

            本文論證特色:

            總分式論證結(jié)構(gòu),層層推進,邏輯嚴密

            4.《大學》的論述可謂"微言大義",精微的言辭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這些深刻的道理,對現(xiàn)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請以"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為例進行分析。

            提示:這句話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備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別人擁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評責備他人。也就是說,要提高別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別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體現(xiàn)了儒家重視注重內(nèi)向用功、律己甚嚴的內(nèi)省的修養(yǎng)方法。這種方法在現(xiàn)代仍然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它告誡我們,不能要求別人甚嚴,而要求自己甚寬。這對于人與人之間的日常交往,一個部門內(nèi)部的管理,都有著深刻的啟示。

            三、小結(jié)

            本文介紹了儒學文化的主體"三綱""八目",兩者層次分明、邏輯嚴密。文章告訴人們只有通過格物致知,擺脫外在誘惑、困擾,真心誠意地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才能夠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進而使自己家庭關(guān)系符合人倫道德,并最終完成為國建功立業(yè)、使天下太平的偉大理想。

          【《傳統(tǒng)文化之大學》課件】相關(guān)文章:

          《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的課件05-08

          課件引導之我屬于05-09

          《橋之美》課件教學設(shè)計02-28

          《驚弓之鳥》課件設(shè)計05-02

          初中課件《橋之美》教學設(shè)計02-26

          描寫傳統(tǒng)文化之剪紙作文08-05

          優(yōu)質(zhì)作文賞析:傳統(tǒng)文化之美08-06

            大學物理Ⅱ課件篇一:大學物理課件05-12

          太陽是大家的課件之教學設(shè)計11-20

          燦爛的文明之花教學教案課件02-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 天啪天天久久久久久久久噜噜 | 亚洲欧美专区另类 | 午夜福利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