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數學課件

          時間:2022-06-20 19:25:09 課件 我要投稿

          趣味數學課件(精選10篇)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課件吧,課件可以讓我們提升課堂的質量以及效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趣味數學課件(精選10篇)

            趣味數學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撲克"有趣的研究,培養起學生對生活中平常小事的關注。

            2、調動學生豐富的聯想,養成一種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撲克"與年月日、季度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這個你們一定見過吧!這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撲克"。誰愿意告訴我們,你對撲克的了解呢?

            生:...... (教師補充,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師: "撲克"還有一種作用,而且與數學有關!

            生:......

            二、新課

            1、桃、心、梅、方4種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陽小王=月亮紅=白天黑=夜晚

            3、A=12=23=34=45=56=67=78=89=910=10J=11Q=12K=13大王=1 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數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閏年的天數

            5、撲克中的K、Q、J共有12張,3×4=12,表示一年有12個月

            6、365÷7≈52一年有52個星期。54張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張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個星期。

            7、一種花色的和=一個季度的天數一種花色有13張牌=一個季度有13個星期三。

            小

            生活中有很多的數學,他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身邊出現,只是我們大家沒有注意到。請大家都要學會留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趣味數學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2、培養利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出示情境

            一天有個年輕人來到王老板的店里買了一件禮物,這件禮物的成本是18元,標價是21元結果是這個年輕人掏出一百元要買這件禮物,王老板當時沒有零錢,用那100元向街坊換了100元的零錢,找給年輕人49元,但是街坊后來發現那100元是假鈔,王老板無奈,只好還給街坊100元。

            現在問題是:王老板在這次交易中究竟損失了多少元?

            提示:其中損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組討論

            三、匯報結論

            四、小結

            王老板和街坊之間實際上互不虧欠,王老板在這次交易中到底損失了97元。

            五、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趣味數學課件 篇3

            學習目標:

            1.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2.嘗試學會用逆推的策略解決問題。

            3.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發現、欣賞并學習同伴身上的優點。

            4.提高加減乘除的口算能力。

            學習重點:用逆推思維解決問題。

            學習難點:用逆推思維解決問題。

            學習過程:

            1.老師考勤學生,點名。

            2.認識新同學,每個同學進行1分鐘介紹自己。

            3.學生自由組合選擇座位。

            4.講解解決“分梨”的問題:一只籃子中有若干梨,取它的一半又一個給第一個人;再取其余一半又一個給第二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個給第三個人,那么籃內的梨就沒有剩余,籃中原有梨多少個?

            ⑴先讓學生獨立思考

            ⑵小組內交流

            ⑶反饋交流,老師引導啟發思維。

            ⑷小結策略:逆推的解題策略就是從結果倒著推回去,在逆推過程中總數是不變的,我們要能找出關鍵條件,即最后得到的數量入手分析。

            5.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對應例題的反饋練習:一只籃子里有若干梨,取他的一半零一個給第一個人;再取余下梨的一半零一個給第二個人;最后只剩下2個梨。問籃子里原來有多少個梨?最后集體交流反饋。

            6.進行撲克牌“24點”小游戲。

            趣味數學課件 篇4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增加對數學的興趣,認識數學的多種形式。

            2.另外教授一些數學計算的巧妙方法。

            3.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操作發現并驗證“水桶和油桶”問題的特征,培養學生大膽猜測、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4.利用簡便方法,提高學生計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學習數學。

            學習形式: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習過程

            一、引入

            師:提出問題:你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嗎?展臺出示題目。

            二、探究新知

            1.請同學們取出1號靶,認真觀察(引導學生觀察)

            2.小組交流,探究解決。

            3.請同學們取出2號靶,嘗試解決。(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如果有的學生做出來,讓孩子展示,教師給予贊賞;如果學生做不出來,充分調動組內力量,探究解決。

            4.請同學們按照組內交流出的方法各自解決。(小組合作,互相幫助)

            三、課堂拓展

            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是不是覺得數學充滿了奧秘呢?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網絡上找很多有關“水桶和油桶”的知識,然后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嗎?

            今后老師會繼續為你們介紹一些更有趣的數學現象,這些數學方法更貼近你們平時的數學學習,有助于你們更好地學習數學。

            趣味數學課件 篇5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能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獲得準確的感性材料。

            2. 培養學生對看到的、聽到的事物進行了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

            3. 觀察力的訓練是伴隨著理解思維而進行的,同時也檢查你的記憶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對看到的、聽到的事物進行了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

            教學難點:

            開拓學生是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要使自己更聰明,就要經常訓練自己的頭腦,在多觀察、多思考問題中使思路靈活,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觀察力的訓練是伴隨著理解思維而進行的,同時也檢查你的記憶力,即你是否見多識廣,你是否一看就清楚,或者一聽就明白。愿這一節課能使你的頭腦更靈活。

            二、知識新授與應用

            1、課件出示:一組有趣的圖片

            圖1:柱子是圓的.還是方的?仔細看一看。

            讓學生先同桌互相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圖2:看著黑點身體前后移動。

            讓學生跟著要求做,然后說一說看到的。

            圖3:有多少個黑點?

            圖4:是靜的還是動的?

            圖5:“弗雷澤螺旋”是最有影響的幻覺圖形。

            你所看到的好像是個螺旋,但其實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圓!這幅圖形如此巧妙,以至于會促使你的手指沿著錯誤的方向追尋它的軌跡

            教師介紹學生認識。

            2、練習。

            三、回顧小結:

            學生談收獲。

            趣味數學課件 篇6

            一、設計意圖:

            在平常的生活中,小班的孩子已經能夠初步感知一組物體的相對大小,但是對于系統的概念并不完全了解,在完整的表述物體大小的語言能力還存在個體明顯差異。在操場玩耍時能指認出哪個是大球,哪個是小球,個別孩子可以抱起大球說:這個是大球,大部分幼兒不愿開口或者合著同伴說這是大球或者小球,但本身并不理解、熟悉。因此我開展本次活動,本設計以系列生活游戲的活動,使幼兒在“大”和“小”的玩游戲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并學習按物體的大小特征進行簡單分類。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認識并區分物體的大小。

            2、嘗試用一句話正確表述物體的大小。

            3、能主動參與,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

            小朋友夏天喜歡吃什么水果呀?幼兒一起回答:西瓜 教師引出PPT 上的第一張幻燈片:兩個西瓜

            (一)兩個西瓜入場,初步感知大小的變化。

            老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的客人,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提問:小朋友有沒有發現兩個西瓜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處?

            小朋友 喜歡吃什么水果? 蘋果、橘子、梨子

            引出第二張幻燈片:蘋果

            (二)腦子轉一轉:在我們看的動畫片中,回憶回憶,都有哪些動畫 人物,你自己最喜歡哪一個動畫人物?

            老師:小嘴巴閉起來,轉動腦子想一想,舉手回答,和其他小

            朋友分享。

            幼兒:米奇、喜羊羊、海綿寶寶、天線寶寶、蜘蛛俠、奧特曼、

            大黃鴨

            老師:看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哪些動畫人物?引出幻燈片

            老師:這是什么呀?它們誰是媽媽?誰是寶寶呢?

            幼兒:舉手回答

            老師: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以為客人,小朋友鼓掌歡迎它出

            場。

            老師:這是什么呢?它兩個誰是老大?小朋友向他兩個學習

            一下,笑一笑哇,我們小朋友都和他們一樣,非常的開心。

            看誰在跳舞呢?是海綿寶寶在跳舞嗎?老師遇見了一個問題:

            老師總是分不清他們誰是哥哥了,誰能告訴我呀?

            (三)找一找:熊爸爸和熊寶寶的熊掌丟了,幫熊爸爸熊寶寶找一找 他們的熊掌

            提問:這上面有幾個熊掌?

            幼兒上來自己操作幫他們找到自己的熊掌。

            (四)游戲送禮物:大大和小小難得來我們這做客,我們送些禮物給他們吧。(初步認識大小標記,知道從一堆東西中先找到同類的兩種物體再進行大小的分類。)

            1、認識大小標記

            老師:“這里有一些東西作為禮物,要送到大大小小的家里去。你們看,大大的家有一個門牌號,它的身體大大的,它叫大標記。小小的家也有一個門牌號,它的身體是小小的,叫小標記。”

            2、師:我們一起來找找哪些禮物是送給大大的,哪些禮物是送給小小的。送給大大的禮物放在大標記的籃子里,送給小小的禮物放到小標記的籃子里。

            3、教師與幼兒一起指認禮物送給誰。

            (五)結束活動

            老師:我們禮物可真多,我們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好不好。

            五、活動延伸:

            在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大衣服小衣服。

            趣味數學課件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解題,使學生了解到數學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養學生勤于動腦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出示趣味題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有趣的問題,希望大家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1、小衛到文具店買文具,他買毛筆用去了所帶錢的一半,買鉛筆用去了剩下錢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問小衛原有( )錢?

            2、蘋蘋做加法,把一個加數22錯寫成12,算出結果是48,問正確結果是( )。

            3、小明做減法,把減數30寫成20,這樣他算出的得數比正確得數多

            ( ),如果小明算出的結果是10,正確結果是( )。

            4、同學們種樹,要把9棵樹分3行種,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幾種

            辦法來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給小剛2本后,兩人本子數同樣多,小剛原來

            有( )本本子。

            二、小組討論

            三、指名講解

            四、評價

            1、同學互評

            2、老師點評

            五、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趣味數學課件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圖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的計算方法。

            2.理解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3. 能主動思考、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

            理解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熟練正確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1、 不計算,說出下面各題的商。

            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頁主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敘述四幅畫的內容。

            2.嵌入數學問題:(1)4個西瓜,師徒4人,平均每人吃幾個?生:4÷4=1

            (2)當豬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還能分到西瓜嗎?引導學生想到:三人一個西瓜業沒分到,怎樣用算是表示呢?這時可以通過故事情境寫出:0÷3=0,并深刻領會其中的含意。

            (3)設置另一情境:當零為除數時的結果又是怎么樣的呢?

            由于這個內容不是小學時學到的,但為了讓學生有個認識,所以可以略帶一些,當0作為除數時,是沒有意義的。

            三、做一做

            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出示例6。

            1、問:怎樣列式?怎樣計算?結果是多少?

            2、同學會用豎式計算嗎?學生說說,教師板書。

            3、指板演題,問為什么十位上要寫0?

            4、你有什么看法?學生討論后,教師把省去的這步去掉。

            小結:這題是怎樣計算的?

            5. 試一試。

            505÷5 6018÷6 6015÷3

            指第3題問:為什么6015÷3上的中間會有兩個0?強調簡便寫法。

            6. 出示計算 420÷3

            學生說,教師板書。問:商末尾這個0能省略嗎?為什么?強調簡便寫法。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趣味數學課件 篇9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掌握環形數數的方法,體驗環形排列現象在生活中的運用。

            2、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環形數數和記錄,體驗與同伴分享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夾子、鼓、音樂。

            2、每人10個夾子、1個小筐子、1個圓片、1張記錄單、1支水筆。

            3、環形排列的物品若干:花片、飛碟、衣架、調色盤、杯墊等。

            4、每組星星、夾子、扭扭棒、回形針、皮筋、毛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夾子,簡單導入。

            二、游戲“夾夾樂”,練習數數和比較多少。

            教師敲鼓,幼兒游戲。讓幼兒數數夾了多少,并和同伴比一比誰多誰少。

            三、游戲“夾子變魔術”,嘗試環形計數。

            1、引導幼兒將夾子和圓片變成太陽,體驗環形排列。

            2、嘗試環形數數。

            (1)數夾子,嘗試環形計數。

            讓幼兒數數自己用幾個夾子變成了太陽,并說說是怎樣數的。

            (2)引導幼兒討論其他環形數數的方法。

            (3)教師小結。

            四、游戲“數一數”,進一步探索、掌握環形數數的方法。

            1、教師出示收集的各種環形排列的物品,提出操作要求。

            2、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個別記錄單,并請幼兒說說操作情況。

            4、教師小結。

            五、拓展練習。

            1、幼兒聽音樂拉圓圈。

            2、小結,結束。

            趣味數學課件 篇10

            活動目標:

            1.學會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有序地數數。

            2.通過操作活動,聯系實際生活,初步理解數的概念,并積累相關數數的經驗。

            3.增強幼兒的觀察能力,培養幼兒對數數活動的好奇心和興趣。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操作材料、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隨音樂《開火車》進活動室。引導幼兒進入活動主題。

            2.師: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搬家啦,這么多的老師也都快來幫忙了呢,我們一起來和要去幫忙的老師們問聲好吧。

            (二)基礎部分

            1.師:現在每位小朋友都變成了小火車的車廂,那你們清楚一共有多少節車廂呢?

            幼兒報數,教師配合指導。

            2.師:大一班的小朋友們都太棒了,而且我知道你們數數都很厲害,你們都能數到幾?

            我說一個數,你接著往下數3 個數字好嗎 ?

            3.出示圖片,幼兒觀察。

            師: 森林國王說啦,要闖關成功后才可以去幫忙呦。那我要請你們幫我一個忙啦,看, 圖上有什么?。(房子,樹)房子有幾間?有幾棵樹?幾只小動物?你是怎么數的?

            教師小結:要數清楚物體的數量,我們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比如從上往下,或者從左往右,這樣就不會數錯了。

            4.教師與幼兒互動,依次請10名幼兒上臺,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5.出示圖片,觀察圖片上的圖形并正確的數出來。

            師:看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什么?這是什么?有幾個三角形?幾個圓形?······你是怎么數的?還有什么?這次你又是怎么數的呢?

            6.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小結:數不同的東西方法也不同,要想正確的數出數量,不僅要觀察仔細,還要按一定的順序數。

            (三)結束部分:

            師小結: 其實數字和我們的生活有很密切的關系,是很要緊的,爸爸媽媽經常買東西的時候都要去看這個數字。那么今天就請你有空的時候到家里去找一找、到附近的超市去看一看哪些東西上面有數字?為什么要看這些數字呢?這些數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音樂再響,幼兒隨音樂《開火車》出活動室。

          【趣味數學課件】相關文章:

          小學趣味數學教學課件04-01

          小學趣味數學課件04-02

          初中趣味數學課件04-01

          生活中的趣味數學課件03-25

          趣味中學數學課件05-10

          小學趣味數學課件內容04-20

          少年宮趣味數學課件03-02

          小學趣味數學社團課件04-06

          趣味化學教學課件03-2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 | 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 亚洲精品在线看 | 在线观看免费肉片AⅤ视频 久久免费国产視频 | 亚洲全国免费性爱网站 | 在线亚洲乱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