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5-28 08:14:17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科學教案合集六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科學教案合集六篇

          科學教案 篇1

            電路出故障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利用電來點亮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通道)。

            2、電路出故障了,電流就會中斷。

            過程與方法:

            1、制作一個電路檢測器。

            2、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并排除電路中的故障。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的精神。

            【教學重點】

            用一種新的方法來檢測電路--做一個"電路檢測器",體驗科學的檢測手段將使我們更為迅速地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應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并排除電路中的故障。

            【教學準備】

            每組2-3個小燈泡、導線若干、電池、電池盒、小燈座、壞的小燈泡、沒有剝皮的導線、廢電池、形成斷路的電池盒、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一張電路檢測器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1、出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光的串聯電路,讓學生畫出簡單的電路圖,并說一說電流是怎樣流動的。

            2、說明:小燈泡發光是因為在這個電路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回路。(板書:回路)

            3、提供一個出了故障的電路,并提出問題:小燈泡為什么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動。(建議:教師可準備多個好的和壞了的小燈泡,有電的和沒電的電池等材料。)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檢查連接的方法,結合前面的學習,排除連接方法上的問題。

            2、引出新的問題:為什么連接方法正確而小燈泡卻不亮呢?引導學生來整理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各種原因。造成小燈泡不亮的原因

            1.小燈泡壞了;

            2.燈座松了,沒有連上;

            (說明:這是發掘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過程。要給他們一定的時間,盡可能多地分析電路出故障的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經歷一個制作紙車、交流改進紙車的活動過程。

            2、能從不同的角度考慮紙的選擇,能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發表、交流各自的觀點,并能虛心傾聽他人的建議。

            3、學會做之前先考慮怎么做,做時不斷調整,做后能看到優點和不足,并能及時改進。

            4、體驗和別人合作更能做好一輛紙車的樂趣。

            教學準備

            剪刀、膠水、雙面膠、各種厚薄不一、顏色各異的紙(盡量多上一些)、各種車輛圖片、自制一輛紙車。

            教學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一輛車(紙車),你有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嗎?

            誰愿意玩一玩?

            你也想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紙車嗎?今天我們就來親自動手做一輛漂亮的紙車。

            2、觀察車的主要組成部分。

            為了做好一輛紙車,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上課前,老師已經讓你們去搜集各種各樣的紙了。再想想看,我們還要做些什么準備呢?

            看看老師做的紙車,這輛車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

            同桌討論一下,你們倆準備合作做一輛什么車?這輛車由哪幾部分組成?老師這里有很多車型的圖片,可以供大家參考,你們也可以做一輛老師沒見過的稀奇古怪的車。

            3、做一輛紙車。

            車型我們已經選擇好了,接下來該考慮什么問題了呢?還是讓我們發揮兩個人的力量,一起研究一下吧!把你們的計劃簡單地記一記,以免等會兒忘記了。

            不知道這幾個問題大家想好了沒有,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1)選用什么紙來做車廂?理由?

            (2)選用什么紙來做車輪?理由?

            (3)輪軸怎么做?

            (4)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理由?

            做車的細節大家想得很多,但其他方面大家想到了什么呢?(比如剪刀的使用、小組的合作等等)

            看來大家的確考慮得很周到,那么我們就開始動手吧。比一比哪一組合作得最愉快。

            4、試試紙車能跑多遠。

            紙車終于做好了,真想來一場比賽。比什么呢?大家發表一下建議。

            確定幾項:

            (1)比誰介紹的紙車特點多。

            (2)比誰發現的問題多。

            (3)比誰想的改進方法好。

            (4)最后比誰的紙車跑得遠。

            大家先分組準備一下,3分鐘后比賽正式開始。

            下面我們分四個大組進行比賽。

            5、后續活動。

            你們想對自己的紙車作些改進嗎?簡單說說你們的計劃。

            好好干吧,你們一定行!教師等著看你們更棒的紙車!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種子有自己特殊的結構,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萌發生長成一株植物。

            過程與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鏡觀察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征;根據植物生長的已有知識,預測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發關注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領學生產生問題并積極思考,能用適宜的方式將自己的認識清楚地表達出來,并能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教學難點】:觀察各種植物的種子。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貓給小貓哺乳的圖片、雞媽媽帶小雞吃食的`圖片、向日葵小苗的圖片、各種植物的種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麥、玉米、綠豆等)、白紙、放大鏡。(學生準備)各種植物的種子、白紙、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 聽聽說說

            1、師:小貓是誰生下來的?小雞是怎么來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3、師:(出示圖片)驗證學生說出的答案。

            4、師:植物的一生都要經歷出生、成長、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它的一生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二、想想畫畫

            1、師:用圖畫和文字將植物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畫下來和寫下來。

            2、生:在P2頁“我知道的植物生長過程”的畫板里畫圖。

            3、師:展示學生畫的作品。

            4、師: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畫的作品的意義。

            5、師: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葉繁殖后代,但是,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新的生命的。

            三、觀察種子

            1、師:每個人把自己帶來的白紙放到桌面上,將帶來的植物的種子放到白紙上,觀察植物的種子,邊觀察邊記錄。可以借助放大鏡觀察。

            2、師:觀察植物的種子,你準備觀察種子的什么?

            3、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4、師:你們說對了,我們觀察植物的種子,要觀察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

            5、生:觀察植物的種子。

            6、師:通過觀察植物的種子,你發現了什么?

            7、生:匯報自己的發現。(師:關注學生的匯報)

            8、師:不同植物的種子,從外觀來看,它們的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種皮不一樣等。種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師:要知道種子的里面有什么,該怎么辦?

            10、生:先預測種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開種子看一看。

            11、生:繼續觀察植物的種子。觀察后匯報。

            12、師:(小結)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種皮等各不相同,但種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準備

            1、師:本學期,讓我們種植鳳仙花,觀察它的生長變化過程。

            2、師:①準備鳳仙花的種子。②查閱鳳仙花的有關資料,了解鳳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準備播種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業布置】

            家庭作業:準備鳳仙花和四季豆的種子。

            【板書設計】

            1.植物新生命的開始

            外部:形狀、大小、顏色

            植物的種子

            內部:胚根、胚芽

            【教學反思】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人體的感覺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膚等。

            2.運用觀察、比較等方法認識物體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觀察結果。

            3.在觀察研究中愿意與他人合作。

            教學準備

            1、米飯、面包、包子、饅頭、各種水果等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食物、

            2、其他物品:鮮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復讀機、課件等

            教學方法

            信息搜集法 小組討論法 實驗探索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一滿桌豐盛色香味俱全的飯菜,讓學生觀看。

            問:面對這樣一滿桌豐盛的飯菜,你有什么感受?

            讓學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個歸納: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夠引起我們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顏色,“香”是指食物發出的氣味,“味”是指食物各種各樣不同的味道。

            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來認識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

            (1)分小組觀察所準備的食物

            每個小組一張觀察表格,講解怎樣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寫表格,并將觀察到的填寫在表格中。

            (2)集體交流觀察到的食物特點,教師進行板書。

            (3)引導學生從觀察的現象中去歸納

            通過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顏色,通過鼻子聞,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氣味,通過用舌頭嘗,知道了食物的味道……

            三、引導學生運用感覺器官對其他物體進行綜合觀察

            1、我們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觀察問題以為,還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來觀察物體?

            分組實驗:每個小組分給不同的鮮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復讀機、水果等材料研究,要求:用多種方法觀察這些物體

            2、觀察,然后進行交流

            3、引導學生進行描述,觀察物體還要用到聽覺器官耳朵,觸覺器官皮膚、如:觀察復讀機除了用眼睛看,還要用手摸,用耳朵聽等等方法來辨別

            四、歸納總結

            1、 說說我們今天觀察物體要用到那些器官?這些器官能認識到物體的哪些特征?

            2、 歸納這些器官的作用:

            視覺器官(眼睛)——看到物體的外形、顏色、大小等

            聽覺器官(耳朵)——聽到物體發出的聲音,辨別聲音的高低、強弱等

            嗅覺器官(鼻子)——聞到物體發出的不同氣味、

            味覺器官(舌頭)——嘗到物體不同的味道、

            觸覺器官(皮膚)——感受到物體的冷熱,現狀,光滑粗糙。

          科學教案 篇5

            設計理念:

            充分利用課堂,讓學生回味,找出微生物的特點,發現學習的內容和生活聯系的很緊密,讓孩子們喜歡課堂并完成導學目標。

            導學目標:

            1、通過“食物品嘗會”活動,學會從提出的問題中進行準確的猜想與假設。(重點)

            2、學會搜集資料,驗證猜想方法。

            3、能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什么是微生物。處理好微生物于人類的關系,明白有害微生物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的(難點)

            學習準備:

            1.白蘿卜、酸蘿卜;新鮮豆腐、霉豆腐;生面團、面包。每人一雙筷子。一次性塑料碗。

            2.每個小組一張實驗記錄單;搜集相關微生物的資料。

            導學引領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獨學:今天的早餐你都吃了些什么食物?并且還請你認真想一想這些食物大致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來的?

            2.對學:對子間互相交流一下。

            3.群學: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吃的食物情況,并且認真研討一下這些食物的大致制作方法。并進行小組總結。

            4.大展示:小組代表在班上進行匯報。

            5.學生代表進行總結:我們平常吃的食物大致是用 、 、 、 、 等方法制作出來的。

            二、品嘗討論,發現問題。

            1.獨學:各小組出示這些食物(白蘿卜、酸蘿卜;新鮮豆腐、霉豆腐;生面團、面包)認識一下。

            2.群學:各小組成員按照實驗記錄單上的食物序號進行有秩序的品嘗。

            品嘗時溫馨提示:

            ①各小組成員每人一雙筷子,按照實驗記錄單上的序號(1~6號)有秩序地品嘗。

            ②品嘗時,認真仔細觀察和體會這些食物,在加工前后有什么變化,將這些變化填寫在表中。

            ③品嘗完畢后,整理材料,在記錄單上寫出自己的發現。

            “食物品嘗會”實驗記錄單

            五年級 小組名稱 成員

            6.大展示:小組代表進行匯報。說出自己的猜想。

            四、搜集資料,驗證猜想。

            1.讀一讀課題:尋找微生物

            2.獨學:閱讀書P57~P58頁的內容。出示導學提綱:①搜集資料,驗證猜想,是微生物中的哪些成員讓酸蘿卜、霉豆腐、面包變得這么好吃的呢?②查閱資料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的特點是什么。③搜集尋找,你知道微生物這個大家族中還有哪些成員?明白有害微生物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知道怎樣處理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3.對學:對子間交流一下各自找的答案及相關資料。

            3.群學:在小組內進行匯報,總結一下,便于進行匯報。

            4.大展示:小組代表在班上進行匯報。

            總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微生物;

            微生物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找到了讓面包變松軟可口的是________;酸蘿卜、泡菜是________中的________的功勞。霉豆腐上面的________,________等。

            五、閱讀資料,尋找微生物。

            1.微生物為人類釀造了許多可口的食物,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大好朋友。那么反過來說是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人類的朋友呢?

            2.獨學:請各小組成員將自己課外查找的資料進行整理,了解這些微生物的名稱、特點、及其危害。

            3..對學:對子間互相交流一下。

            4.群學:在小組內進行匯報,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的資料待會兒匯報。

            5.大展示:小組代表在班上進行匯報。

            6.總結:對我們有害中的微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活動:了解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1.群學:在小組討論,怎樣處理好我們與微生物之間的關系?為了防御有害微生物的侵犯,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做?

            2.大展示:小組代表在班上進行匯報。

            3.為了了解更深,我們課后可以繼續研究。

            七:反饋與檢測

            練習冊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回顧4年來科學探究學習的經歷,明確、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并初步理解科學探究中各步驟之間及各步驟與科學探究主題的關系和作用。將4年來所經歷的科學探究實踐,上升為初步淺顯的理性認識,為今后中學的學習作好準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積極反思,樂于與他人交流,能正確對待他人的意見。

            教學準備

            小紙條(各組必備)

            一.教學導入

            1.組織學生對本學期科學學習進行簡單的回顧,有哪些感受?

            2.那么整個小學階段的科學探究學習呢?靜心回顧寫寫各自的探究經驗和教訓。

            二.回顧自己的探究經歷

            1.說說你最感興趣或最難忘的科學課堂學習,在那些有趣的活動中,我們分別嘗試了哪些方法和步驟?請分別寫在一張小紙條上。

            2. 拼接“探究之龍”

            3.交流排序結果,歸納出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問——猜想——設計研究方案——實驗調查搜集數據——整理分析數據,作出判斷——做出科學結論。

            4.教師講述以上便是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具體的研究活動,有時也需要對這些過程作適當調整。

          【關于科學教案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關于科學教案合集8篇05-23

          關于科學教案合集6篇05-21

          關于科學教案合集10篇05-07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合集6篇05-16

          關于科學教案范文合集9篇05-16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合集7篇05-15

          關于科學教案4篇05-19

          關于科學教案3篇05-15

          【實用】科學教案合集八篇05-24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6篇05-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伦中文字幕另类不卡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 久久Aⅴ这里有精品免费看 永久字幕天天综合 | 日韩精品色婷婷免费视频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