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8-08 13:39:20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科學教案范文九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科學教案范文九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以個人參與或小組參與為形式,獲得在野外尋找巖石的親身經歷。

            2、在課堂中能夠,讓孩子經歷觀察巖石特點的活動過程,獲得觀察巖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3、通過給巖石分類,讓孩子經歷一個簡單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孩子運用語言解釋問題的能力。

            4、讓孩子獲得豐富的研究巖石的愉悅情感。

            教學重點:用一些標準給巖石分類。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巖石,能想出不同的分類方法。

            教學準備:

            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形式,收集各種各樣的巖石。教師也應該準備大量的常見的一些巖石,同時還可以準備一些本地區常見的巖石。

            還應給孩子們準備一些觀察工具:放大鏡、盛水的燒杯、記錄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關于地表巖石風貌的錄像片,或提供一些典型的圖片。

            1、巖石是地球的主要組成部分,到處可見。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巖石?

            2、你玩過巖石嗎?你是怎么玩的?

            3、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研究巖石。出示課題:各種各樣的巖石

            二、探究過程

            1、開個石頭展覽會

            (1)的巖石來自哪里?

            你的巖石是從哪里找到的?請簡單介紹你的尋找經歷。

            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再到全班進行匯報交流。

            (2)我的巖石觀察

            請你選擇一塊感興趣的巖石進行觀察。你準備怎樣去觀察它呢?

            請你大概估計一下,你會觀察到巖石的幾個特征?

            學生自主觀察探究,教師巡回指導。

            (3)我的巖石觀察記錄交流

            你用了哪些方法對巖石進行觀察?

            你觀察到了巖石的哪些特征?有沒有超過自己的估計?

            你對同學的觀察描述有沒有補充或意見?

            注意,在學生交流觀察到的巖石特征時,要強調觀察方法與觀察描述之間的對應關系,對學生的非觀察性描述尤其要加以引導。

            2、給巖石分類

            (1)這些巖石可以分類嗎?

            這些巖石可以分類嗎?

            如果讓你給這些巖石分類,你會怎么分呢?

            這里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匯報。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分類標準不要輕易否定。

            (2)給巖石分類

            請你選擇任何一種標準,給這些巖石分類。

            小組分類活動開始,教師巡回指導。

            (3)巖石分類結果交流

            你們將巖石分成了幾類?是按什么來分的?

            你們想到了多少種不同的分類方法?不同的分類方法結果一樣嗎?

            (4)這塊巖石屬于哪一類

            這塊巖石屬于哪一類呢?

            這一教學環節主要在于應用。教師可以根據地域特色提供的相應的巖石,也可以由學生來提供。

            三、小結

            師:課后,你可以再找些巖石來觀察。想一想,巖石是怎么形成的呢?下節課,我們將進一步研究巖石。

            板書設計:

            4.1 各種各樣的巖石

            1、開個石頭展覽會

            2、給巖石分類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2、培養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致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動過程:

            一、 引起興趣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著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氣在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 嘗試活動: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緊袋口)

            2、提問:你們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氣?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3、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4、總結。

            三、 嘗試活動:手帕的變化

            1、請幼兒每人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里有東西嗎?(杯子里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

            2、請幼兒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么現象?教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3、討論:手帕為什么沒有濕?水為什么進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4、請幼兒將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將茶杯倒扣傾余著放入水中,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同時提醒幼兒觀察手帕的變化,并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5、討論:

            第一次手帕為什么沒濕?

            第二次手帕為什么濕了呢?

            6、總結。

          科學教案 篇3

            科學概念

            指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獲取一些礦物透明度和光澤、礦物晶體方面的基本科學知識,鼓勵孩子綜合所學方法與知識開展應用性觀察研究。

            過程與方法

            組織和指導孩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歷一些基本的觀察研究活動過程:經歷對礦物進行透明度和光澤的觀察和描述的過程。能描述有著特殊規則的礦物幾何形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和推動孩子開展觀察、描述礦物的活動,積極鼓勵孩子在課外或校外繼續開展一些研究礦物的活動。讓孩子在認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發展。

            教學難點:能用所學方法與知識開展應用性觀察、描述礦物。

            教學重點:能對觀察的礦物進行描述。

            教學準備:

            老師給每一小組提供一份材料,包括:金屬、玻璃、泥土、蠟燭、絲綢、手電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上節課我們從哪些方面去觀察礦物呢?(生:礦物顏色和條痕、硬度)

            師:上節課我們經歷對礦物顏色和條痕的觀察和描述以及礦物互相刻劃及用指甲、銅鑰匙、小刀對礦物刻劃進行硬度比較的描述的過程,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觀察和描述礦物的方法。

            2、明確目標:

            這節課我來研究礦物透明度和光澤及描述特殊規則的礦物幾何形狀。

            二、探究過程

            1、觀察礦物透明度和光澤

            (1)觀察、描述紙的透明度

            A、出示(三種紙):透明紙、半透明紙、不透明紙

            思考:這幾種紙的透光情況一樣嗎?你可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又如何來描述這些紙的透明情況?

            B、學生交流反饋:隔著這三種紙,觀察紙下面的字;手電筒照射;對著陽光等。

            C、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驗證

            D、交流匯報

            (2)學習遷移,觀察幾種礦物的透明度,并記錄表中。

            提示:用礦物碎片的邊緣觀察其他物體。

            A、交流反饋

            B、師小結

            (3)觀察礦物的光澤

            師:光澤是指什么?(生:反光能力)

            師:你見過哪些物體有光澤?

            (生:教室窗戶上的玻璃;玻璃邊框有光澤;墻上那個科學家的那個畫框有光澤)

            現在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東西:金屬、玻璃、泥土、蠟燭、絲綢。請你觀察它們的反光情況,并按反光強弱排列。

            A、學生動手排列

            B、交流反饋

            C、觀察云母、石英的'光澤,看看云母的光澤跟桌上什么光澤比較接近,石英的光澤跟哪個物體的光澤相似?

            D、描述云母、石英的光澤(生:云母的光澤最像玻璃的光澤;石英的光澤有點像蠟燭;石英的光澤也有點像玻璃瓶的光澤;云母也有點像金屬的光澤)

            小結:我們說了這么多像這個,像那個,其實這就是描述礦物光澤的一種方法,是什么方法?(生:用對比的方法描述)對了,當我們無法用很準確的語言描述時,可以找一個與它接近的東西作為參考。

            2、觀察、描述礦物的形狀

            (1)投影圖片:輝銻礦、石鹽、石膏、石英、方解石

            (2)學生觀察形狀,并小組內描述。

            (3)交流描述這些礦物的形狀。

            三、課外延伸

            1、閱讀單元資料庫《怎樣采集制作巖石、礦物標本》。

            2、試著收集和制作巖石礦物標本。

          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尤其是小班的幼兒很喜歡接近小動物,小雞和小鴨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動物,所以我選擇了科學活動《小雞和小鴨》。設計這節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讓幼兒在喜歡小雞小鴨的基礎上,了解其特點的生活習性,并通過模仿、操作,激發幼兒積極思考的愿望,讓幼兒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情感也得到熏陶。

            活動目標:

            1、能初步按從頭到尾的順序觀察,感知小雞、小鴨的主要特征。

            2、會運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小雞和小鴨的不同。

            3、教育幼兒熱愛小動物,與它們友好相處。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初步按從頭到尾的順序觀察,感知小雞和小鴨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習性。

            活動難點:會運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小雞和小鴨的不同。

            活動準備:

            1、音樂《小雞和小鴨》

            2、小雞和小鴨的家各一個

            3、鴨媽媽與雞媽媽標識各一個

            4、小雞小鴨圖片各一張

            5、小雞小鴨的實物圖片若干

            6、小鴨和小雞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師播放《小雞和小鴨》的音樂,提問幼兒剛才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小動物?

            幼;小雞和小鴨

            二、初步認識小雞、小鴨的外形

            師:小鴨、小雞玩得正開心,忘記回家。天快黑了,它們的媽媽急壞了,我們一起來把他們送回家,好么?(出示圖標和房子)

            師:哪個是小雞的家,哪個是小鴨子的家?(讓幼兒來回答)

            師:我們先來瞧瞧小雞長什么樣子?(讓幼兒從頭至尾觀察)

            幼:尖尖的嘴巴、短短的脖子、尖尖的爪子(把它送回家)

            師:請你學著小雞的聲音把小雞送回家(嘰嘰嘰)

            師:我們再來瞧瞧小鴨子長什么樣子?

            幼:扁扁的嘴巴、長長的脖子、扁扁的腳

            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小鴨子的腳趾中間有肉連著,連著的這個東西叫做腳蹼。小鴨子是靠它才能劃水的。

            師:小雞、小鴨都餓了,媽媽給他們準備了豐盛的晚餐,你知道他們都喜歡吃什么食物么?

            幼:小米、蟲子; 小魚和小蝦(出示食物圖片讓幼兒粘貼)

            三、比較小雞小鴨的不同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小雞和小鴨,他們長得有什么不同?我們再把他們請出來,

            請你仔細看看他們哪里長得不一樣?

            幼:從頭至尾一一對比,說出不同(并用身體來模仿小鴨走路)

            幼:模仿小雞的叫聲與小鴨的叫聲(本領的不同)

            四、通過游戲結束活動

            師小結:小朋友學得可真像,小雞、小鴨它們實在太可愛了,我們一定要愛護、關心他們,現在老是給你們準備了頭飾,我們和小雞,小鴨一起去草地上找食物吧!

            活動反思:

            今天實施了《小雞和小鴨》這一節科學課。活動結束后,小朋友似乎都意猶未盡,連上衛生間都學著小雞小鴨走著去,煞是可愛!這一現象也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一節課,希望發現其中的亮點找出其中的缺點,取長補短,下一次活動開展的更好!

            這節課開始我是以談話的形式展開的,首先從小朋友的穿著顏色說起,重點說了黃顏色為下面的內容作了鋪墊。然后以猜謎語的方式引起幼兒興趣和探索欲望。“有種小動物,黃黃的羽毛……”謎語剛提出,小朋友就紛紛舉起小手了。笑笑說是小狗;一凡說是大老;涵涵說是豹,陸言說是獅子,夢夢說是長頸鹿,浩浩說是螃蟹,還有許多小朋友也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在小朋友興趣高昂的時候,我故作有點小失望的樣子說:“這只小動物是小小的喔,很可愛……”說在我慢慢的做著動作,“是小雞,還有小鴨!“震耳的聲音齊齊的響起,我瞪大眼睛很驚訝的看著他們,惹來了孩子們天真自豪的一陣歡笑。

            接下來我就請小朋友說說小雞,小鴨的大概外形特征,然后出示圖片系統的講述活動內容。感覺小朋友掌握的差不多時,我們開展了小組的表演比賽。請每一組小朋友站起了邊說邊表演小雞和小鴨的外形特征,本領和說話等。別看他們年齡小,但是好勝心卻絲毫不小。比賽進行的很激烈,氛圍也很濃厚,時而又陣陣鼓掌聲和歡笑聲。通過這樣的形式,也帶動了一些平時比較沉默比較內向的孩子,使小朋友不但不都參與了本次活動,而且也加深了課堂內容的印象,相輔相成,效果非常好!

          科學教案 篇5

            過程與方法:

            ●通過查閱多種信息源,了解經典進化論的基本觀點及其受到的挑戰。

            科學知識:

            ●知道達爾文經典進化論的基本觀點。

            ●能夠對生物的進化、適應和滅絕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

            ●知道自然淘汰、物競天擇的道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十分奇妙的。

            ●意識到科學探索是永無止境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查閱的相關資料。

            教學步驟:

            1、教師可在課前布置一部分學生分課題查閱好有關資料,在課堂上,研究相同課題的幾個人組成專家組進行匯報交流,最后各“專家”回到本組,向本組的其他同學進行講解。有條件的學校,也可組織學生當堂上網查閱資料并在網上交流。

            2、在討論達爾文經典進化論的基本觀點的同時,教師結合教材中“牧民人工選擇綿羊毛色”的例子和“狼在夜間捕捉白色綿羊”的例子,它建立在三個業已得到確認的觀察基礎上:

            (1)在每種機體內部的遺傳因素中,都存在某些變化;

            (2)某種遺傳因素使某些個體在生存和繁衍方面具有超過其他個體的優勢;

            (3)這些具有遺傳優勢的個體造就了更多的后代,這些后代的生存、繁衍能力也超過其他個體。

            結果,數代成功的繁殖以后,這種具有遺傳優勢特征的個體數量逐漸增加。——這是達爾文進化論的精髓。

            3、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到:澄江化石等考古新發現挑戰的是達爾文的“生物的進化是緩慢的、漸進的”這一觀點。達爾文的觀點受到挑戰,并不有損于他本人的偉大。——這只是又一次證明了科學探索是永無止境的。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感知“光能穿過洞”這一科學現象。

            2、樂于參與活動,愿意在動手、動腦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學具:手電筒若干、手工紙剪成的小兔頭型若干、操作盤子若干(里面放記號筆、紙、剪刀、膠水等材料)。

            教具:手工紙剪成的大熊頭型1個,并在眼睛的部位開兩個小洞。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激發幼兒在玩中探索影子

            1、提出問題,直接導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來玩影子游戲,看,這里有一只小兔,你能讓小兔也有影子嗎?需要什么工具?

            2、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師:小兔影子在哪里?(出現在桌子上、椅子上、墻上、地上等)

            有新發現嗎?(影子還會變大、變小)

            4、教師小結:

            師:小朋友真能干,讓小兔黑黑的影子出現在墻上、桌上、地板上教室的各個地方,還發現影子會變呢!

            二、鼓勵幼兒探索發現推進、拉遠小兔或手電筒,影子會變化

            1、幼兒第二次探索影子的變化

            師:影子還會變化呢,怎么會變化的,我們再來玩一玩。

            2、幼兒交流自己的方法

            師:你是怎么玩的?(推進、拉遠小兔和手電筒,小兔影子都會變化)

            3、教師小結:

            師:小朋友真聰明,發現推進、拉遠小兔,影子會變化;推進和拉遠手電筒,影子也會變化,影子游戲真好玩!

            三、鼓勵幼兒在做做玩玩中發現“光能穿過洞”這一科學現象。

            1、教師演示兔子影子,引導幼兒觀察不同(老師的兔子影子上有眼睛)

            師:我也想玩玩,看我的小兔影子和你們的一樣嗎?

            2、鼓勵幼兒探索如何讓兔子影子上也有眼睛

            師:有什么辦法讓你的小兔影子上也有眼睛呢?

            3、幼兒講述辦法

            4、鼓勵幼兒探索

            師:桌上有蠟筆、紙、剪刀,膠水,就按你們的辦法做,做好以后到前面來試試,看看小兔影子上有沒有眼睛!

            5、幼兒交流探索情況

            師:你是怎么做的,成功了嗎?

            6、教師繼續玩影子游戲(拳頭影子演示)啟發幼兒

            師:看來,畫眼睛、貼眼睛的方法都不能成功,我再來玩一個影子游戲,看看能不能給小朋友一些幫助。

            5、鼓勵幼兒發現影子上出現“眼睛“的秘密

            師:拳頭影子上怎么會出現眼睛的呢?

            6、教師小結:

            師:原來有洞,光就能穿過去

            7、鼓勵幼兒再次操作在兔子頭上剪洞

            8、師:怎么讓小兔頭上有洞呢?用你的辦法試試,如果不會剪可以看示范圖。

            9、幼兒交流探索結果

            活動延伸:

            讓小兔影子上有嘴巴。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夠針對問題大膽地提出猜想。

            2.能夠利用觀察、實驗等方法探究滑輪的秘密。

            3.能夠想到利用滑輪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滑輪的探究興趣。

            2.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科學知識

            1.認識定滑輪,動滑輪。

            2.發現動滑輪與定滑輪的不同作用。

            教學準備:

            師演示實驗材料

            課件(利用滑輪工作的生活實例)演示用滑輪實驗套材。

            分組實驗材料(四人一組)動滑輪,定滑輪,支架,測力計,鉤碼,實驗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喜歡做實驗嗎?

            生:喜歡。

            師: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①起重機吊重手②升旗儀式

            師:同學們通過觀看,知道起重機是怎樣吊起重手的嗎?國旗又是利用什么裝置升上去的呢?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滑輪兄弟的秘密。

            板書課題 滑輪兄弟

            二. 探究過程

            師生演示實驗

            師:請同學們分組實驗

            1. 組裝定滑輪

            先讓學生自主探究,師巡視觀察,如果是個別問題,適時指導,如是普遍問題,師則演示指導。

            師:先直接稱鉤碼的質量(重力)

            再用定滑輪,用彈簧秤拉鉤碼看數據。

            觀察比較,填表,思考,定滑輪有什么作用。

            (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

            2. 組裝動滑輪

            師:請同學們先看一看P31插圖,你會使用動滑輪嗎?

            生:會。

            師:好。請同學們再分組實驗。師巡視觀察。

            ①生直接操作。(只秤鉤碼)

            ②提請學生不僅要秤鉤碼,還要秤滑輪觀察比較,填表,思考,動滑輪有什么作用

            (省一半的力,但不改變力的方向)

            3. 組裝滑輪組

            師:如果在實際生活中既要省力,又要改變力的方向,你能做到嗎?

            生:能。

            師:請看課本P32插圖,你會做嗎?

            實驗開始。師巡視觀察。

            三. 課堂總結

            師:今天的實驗做得很成功,誰知道定滑輪有什么作用?

            生: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師:很好,那么動滑輪有什么作用呢?

            生: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師:滑輪組又有什么秘密?

            生: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

          科學教案 篇8

           總課時:6課時

            第二課時,備課時間:開學第九周上課時間:第十周

            一、教學目標:

            1、借助身邊熟悉的事物體會大數,并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

            2、通過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大數的學習,讓學生從多種角度感受大數,促使學生重視大數的現實意義,以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教學重點:正確使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于10的數。

            教學難點:正確掌握10n的特征以及科學計數法中n與數位的關系教學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探索發現:(大 家幫 老師解決下面一個問題:)

            20xx年十一黃金周我國外出旅游人數為178000000人次,人均消費448元,請計算全國十一黃金周期間旅游消費總額為元.(誰上黑板寫出你的答案,師點評)

            你知道科學記數法的一般形式嗎?;(教師點撥)

            a、n滿足的條件是:a:,n:。(小組討論解決)

            判斷下列數據的記數方法是科學記數法嗎?(是打“√”、否打“×”)

            1、3.5×103();2、0.5×106();

            3、30.3×108();4、10×102(). (自主練習,學生講評)

            (二)、攻克新知:

            (一)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下列各數,別忘了同你身邊的人探討啊!

            A:100=10()B:320=3.2×100=3.2×10()

            1000=10()4050=4.05×=

            10000=10()52000=×=

            如何確定n的值(本環節采取自主解決后,組內討論訂正,然后選代表到黑板板書)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下列各數

            1、51000000000=2、3705000=3、572.5=.

            (自己練習后教師批改,一組批改一位,然后相互批改)

            (二)相信你!能寫出下列各數據的原數

            1、天安門廣場面積約是4.4×105平方米,原數:;

            2、北京故宮占地面積約為7.2×105平方米,原數:;

            3、某整數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a×108,整數位是位.

            (三)怎樣用科學記數法表示我們身邊的數據呢?

            1、我們會場有3百人,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2、我們學校有2千人,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3、13億又該怎樣表示?.

            (四)生活中的數據我也能用科學計數法來表示:

            (1)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占地面積為170000平方米,藏書約為25000000冊,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以上數據.

            (2)調查本校的人數,如果每人借閱10本書,那么中國國家圖書館的藏書大約可以供多少所這樣學校的學生借閱?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結果.

            2、一個正常人的平均心跳速率約為每分鐘70次,一年大約跳多少次?用科學記數法表示這個結果,一個正常人一生心跳次數能達到1億次嗎?

            (先自主解決,再組內交流解決,注意學困生,最后黑板板書,教師點撥)

            3、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下列各數:7400000=,40億=;

            4、寫出下列各數據的原數: (1)一天的時間為8.64×104秒,原數為; (2)全球每年約有5.77×1014立方米水轉化為大氣中的水蒸氣,原數是;

            (五)、合作探究:

            1、我國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約為959.7萬平方千米,用科學計數法表示為 平方千米,又可以表示為平方米.

            2、估測你所在學校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我國的陸地面積相當于多少所這樣的學校,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A組:書中202,1題。203,2題。

            B組:書中203問題解決

            C組:課外題

            六、教學反思:

            采用多種方法,如口答,練習,討論交流包括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等,重視學生能否從問題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使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及時反饋給教師。根據反饋情況,給學生以恰當的評價和鼓勵,及時進行教學調整,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新詞,讀指定詞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美麗星空的景象。培養朗讀能力、背誦能力、想象能

            力等等。

            3、了解課文內容,產生了解美麗星空的愿望和進行科學探索的情感。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產生了解美麗星空的愿望和進行科學探索的情感。

            教學難點: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美麗星空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我們都見過美麗的夜空,但是你們仔細觀察過它的美麗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31課,感受一下夜空的美麗。

            二、新授: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得問題或是詞語。

            隕落 浩瀚 宇宙

            有學生自己解釋

            隕落:星星從高空掉落。

            浩瀚:廣大、繁多。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

            3、指名讀課后的詞語。

            三、細讀課文:

            1、請你們邊讀邊想象第一節的內容,誰想象的美他就能讀出美來。(邊讀邊想象。指名讀課文,比比誰讀的最美。)

            2、這許多問號都是什么呢?請你讀一讀。(結合課文內容理解)

            3、后面兩個小節請你邊讀邊想象,然后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想象的內容。

            4、指名到前面來讀給大家聽。

            5、出示填空:請你看提示,自己試著背填課文。(看提示自己背課文再背給大家聽。注意邊背邊想象。)

            四、擴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星星的知識說給大家聽。

            五、課堂小結:如果大家對于星空也有興趣的話,那么你們就要積極地去搜集關于星空的知識,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養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課后反思:通過學習課文,對拓展的內容,由于孩子的生活條件的限制,很多孩子沒有能力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所以,我通過搜集找到了許多關于星體的知識,讓孩子增長了很多的見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及新詞。讀寫指定的詞語。

            2、增強積累能力、背誦能力等。

            教學重點:識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指導“瀚”字的記憶與書寫。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字詞,檢查學生的復習情況。

            誰來給大家背一背課文。

            二、學習生字:

            1、匯報識字的方法。

            2、自己試著寫一寫。

            三、練習:

            1、分辨多音字:

            沖(chng chng )洗

            沖(chng chng )著

            2、選詞填空:一日一練P64 五

            3、按原文填空:出示在電腦上。

            四、聽寫本課生字。

            五、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反思:本課生字不太難些,秘是本課生字學習的一個重點,學生在組詞時容易和以前學過的密弄混,我給學生反復的強調了但仍有個別學生出錯。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春天科學教案03-09

          科學教案:蝸牛09-11

          走進科學教案12-08

          關于科學教案07-24

          關于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賽車》04-07

          科學教案范文04-06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有關科學教案06-1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 日本黄线在线视频免费看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精品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亚洲se在线播放 | 午夜在线观看的那种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