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8-10 08:14:58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科學教案范文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科學教案范文8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知道蘑菇是真菌類生物,真菌是既不屬于植物也不屬于動物的另一類生物。

            2.認識蘑菇的特點,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細菌和病毒的特點,知道細菌對人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觀察發現蘑菇的特點,比較蘑菇和動植物的異同。

            2.能通過調查活動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能辨證看待身邊的事物。

            教學準備:

            1.收集關于蘑菇、細菌、病毒的掛圖或視頻資料。

            2.供學生觀察用的構造完整的蘑菇(每組1~2種),放大鏡、小刀、白紙等。

            3.生活中常見的真菌類生物:木耳、銀耳、平菇、金針菇、香菇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關于蘑菇的資料。

            1.導入。

           。1)教師可以采取實物導入的方式:看一看,實驗桌上放著什么?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會生長蘑菇?

            (2)利用教材插圖或掛圖等引導學生小結蘑菇的生活環境。

           。3)提問:你還知道關于蘑菇的哪些知識?

            2.觀察蘑菇。

            (1)觀察一個完整的蘑菇。教師指導學生運用眼看、鼻聞、手摸等方式全面、細致地觀察。

           。2)用小刀把蘑菇縱向切開,用放大鏡觀察切開的菌蓋、菌蓋上的菌褶、菌柄。

           。3)交流,描述觀察發現:從整體看,蘑菇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有什么特點,我有什么重大發現等。

            (4)整理觀察到的蘑菇的特點并記錄下來。

            4.認識蘑菇屬于真菌。

           。1)小組研討:蘑菇與動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導學生從外部形態特點、獲取營養的方式等方面進行比較。)

           。2)交流,整理意見。

           。3)講解: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它屬于真菌。

            (4)你還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

           。5)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提供的資料。

            5.認識食用菌和毒菌。

            (1)提問:吃過蘑菇嗎?我們平時吃哪些蘑菇?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嗎?

            (2)觀察教材插圖(或實物、掛圖),認識常見的食用菌和毒菌。

            (3)學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關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識。(可以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

            6.課外調查:小組或者獨立調查:我們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學生記錄食用菌的名稱、顏色、形狀,還可以了解它的主要營養成分等。

            第二課時

            1.了解細菌和病毒。

           。1)猜一猜。教師展示一幅細菌或病毒的彩圖,這是什么?說一說:你為什么這么猜?

           。2)交流學生了解的細菌和病毒的知識。

           。3)觀察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下的細菌和病毒的照片。談一談: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知道它們是細菌和病毒,我們也許會認為它們很美麗,但當我們明白了它們是什么之后,我們可能覺得它們很可怕。)

           。4)閱讀教材上的小資料:你又知道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到細菌和病毒也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

            (5)小結:細菌和病毒也是生物,它們因為十分微小,用肉眼看不見,被稱為微生物,F在,你知道生物家族有哪些成員?

            2.展示食用菌調查成果。

            (1)小組交流、展示。

           。2)小組選擇代表向全班展示調查成果。

           。3)制作食用菌名片。(為一種自己感興趣的食用菌設計一張名片,內容包括:名稱、特點、外形圖、主要食用價值等。)

           。4)名片展示與評價。

            板書設計:

            4 蘑菇

            蘑菇是真菌類生物,真菌是既不屬于植物也不屬于動物的另一類生物。

            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細菌對人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

            作業設計:

            填空:

            1、蘑菇是( )類生物,真菌是既不屬于( )也不屬于( )的另一類生物。

            2、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

            3生活中常見的真菌類生物:( )、( )、( )、( )、( )等。

            4、細菌對人有( )兩方面的作用。

            簡答:

            請介紹3-5種你熟悉的食用菌的顏色、形狀等。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在日常生活中,雞蛋和雞是經常吃的。于是我們利用設疑“哪些小朋友喜歡吃雞蛋?哪些喜歡吃雞?都知道有哪些雞?”引發小朋友回憶生活經驗,以此來激發小朋友的興趣,同時也將活動切入正題。這樣,小朋友的興趣也容易被吸引過來。

            活動目標

            1.通過為小朋友講解和觀察小雞孵化從蛋到雞的轉變,從而知道雞生蛋、蛋變雞的由來以及生命起源和生命周期,從而幫助孩子培養和建立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2.從未能孵化出的雞蛋中,讓小朋友學習到生命的寶貴,學會照顧幼小生命,培養他們的耐心和愛心。

            3.通過講解過程中的互動,讓小朋友知道每個人都有公平、平等的權利。

            活動準備

            數字孵化器、已孵化兩周的雞蛋、制作雛雞盒的設備、相關的活動主題卡,電源插座、彩色記號筆、白板、溫水、食物(如:蛋黃、用水泡過的米或飯、新鮮洗凈的菜葉)

            活動過程

            1.通過設疑激發小朋友的興趣

            師:哪些小朋友喜歡吃雞蛋?哪些小朋友喜歡吃雞?

            師:小朋友們都知道有哪些雞?

            師:雞蛋和雞小朋友們都見過,有誰知道雞蛋是怎樣變成雞的?

            評析:通過一些簡單的提問,以此來激發小朋友的情趣,是他們對課程產生興趣。

            2.了解雞蛋的不同

            通過圖片的展示與講解,讓小朋友有感性的認識孵化小雞的雞蛋和日常吃的雞蛋的不同之處。

            評析:讓小朋友們知道生命的起源。

            3.介紹孵化過程中的主要孵化因素

            小朋友用手觸摸孵化器的觀察窗,觀察孵化器的構造。在通過講解,讓小朋友知道孵化的三個關鍵因素:即溫度、濕度、翻蛋。并啟發小朋友尋找生活中旋轉加熱的東西。

            4.大家一起給三個將孵化出殼的小雞起名字

            將小朋友們說的喜歡的名字都寫在白板上,然后通過舉手評選,選出三個小朋友最喜歡的名字,作為三只小雞的名字。

            評析:通過為小雞起名字,讓小朋友們學會參與、公平評選、自己做決定。

            5.制作雛雞盒

            教小朋友們如何制作雛雞盒,同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小朋友們思考回答

            師:為什么要在盒子上開幾個洞?

            師:為什么要放電燈?

            師:為什么要在盒子底部鋪上報紙?

            6.小朋友們喂小雞

            小雞出殼毛全部干后,將小雞放入制作的雛雞盒內,讓小朋友們撫摸、觀察。

            破殼后1-2天后,準備一些與水混合的蛋黃、菜葉等,請一些小朋友來喂小雞。

          科學教案 篇3

            訓練主題:本單元以“科學家”為主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速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體會阿基米德愛動腦筋、熱愛科學的精神,激發學生對科學家的敬仰和對科學的熱愛。

            3.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事件,表現人物特點的。 4認識5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體會阿基米德熱愛科學的精神,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知識鏈接: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出生于西西里島的敘拉古。阿基米德到過亞歷山大里亞,據說他住在亞歷山大里亞時期發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后來阿基米德成為兼數學家與力學家的偉大學者,并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流傳于世的數學著作有10余種,多為希臘文手稿。

            第一課時

            【預習案】

            1.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默讀課文,邊讀邊把課文中的生詞畫出來讀。

            3.通讀全文后,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阿基米德的幾件事。

            5.自由地朗讀課文,圈畫本課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對不理解的詞語結合語句可通過反復讀、聯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書弄懂意義。把喜歡的詞語抄在積累本中。

            【探究案】

            1、從阿基米德的言行中看出他遇事怎樣?

            2、怎樣才能讀出他的沉著、冷靜、果斷?怎樣讀才能體會到人們戰勝羅馬軍隊的喜悅? 3.通讀全文,畫出文章的中心句。

            【檢測案】

            一.讀拼音,寫詞語

            yě mán chuài kāifān péng wéi gǎn ( ) ( )( ) ()

            jiū zhùdāo jiàn wēn dù xiào mī mī() ( ) ( )()

            二.選詞填空

            平靜安靜鎮靜冷靜寧靜 1、我們應當( )地對待別人的批評

            2、阿基米德推開羅馬士兵,指著地上的圖形,十分()地說?? 3、夜,()得想一池春水,燈光朦朧,樹影婆娑。 4、他很( ),入黨時的誓言還響在耳邊。 5、熱鬧了一天的會場,漸漸( )下來。

            第二課時

            【預習案】

            1、再讀文,從每件事中可以體會出阿基米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探究案】

            1、畫出阿基米德愛動腦筋的特點并談談你的感受 2、畫出阿基米德熱愛科學的特點并談談你的感受 3、等一下殺我,這幾條幾何定理我還沒有證明完呢!” 這句話讓你感動嗎?為什么讓你感動? 4、再讀全文,說說從阿基米德的身上你得到什么啟示?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3. 體會課文通過幾個事例來寫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寫一個科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一、復習檢查

            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 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⑴出示思考題:①開文迪許的怪表現在哪幾個方面?②他為什么有這些怪的表現?

           、茖W生帶著問題自讀第2---5自然段,①讀后討論:衣著不考究

            布置很特別珍愛圖書珍惜時間②理解考究、特別、珍愛、珍惜等詞語。理解重點詞句,指導朗讀理解一般、過時等詞。③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理解家當一詞比較句子: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別。

            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很特別。

            指名讀句子,聯系課文說說哪句話表達的意思準確些,為什么這里要用上也。

            ④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出示:他自己從書架上拿走一本書也要辦理一下手續。自由讀上面的句子,說說也要在這里強調了什么?

           、葜笇Ю首x第4自然段

           、拮杂删氉x第5自然段,說說哪些詞句最能突出開文迪許的怪。

            ⑶指名讀第1、6自然段①說說這兩段告訴我們什么?②這兩段在第一部分起什么作用?2. 細讀第二段⑴出示思考題:為什么說這位科學怪人并不怪?

           、茙е鴨栴}自讀課文。讀后討論,可聯系上下文舉例說明。

           、驱R讀課文。

           、刃〗Y段意

            三、作業

            1. 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珍愛 打擾 慕名來訪 遺著迫不得已 諸如此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無植被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會影響土地被侵蝕的程度。

            侵蝕在不斷地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也會使土地流失,影響我們的生產生活。

            保護森林、退耕還林可以減少土地的侵蝕。

            過程與方法:

            在交流的過程中,反思和修改實驗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按照已定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象。

            根據實驗結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對土壤侵蝕的影響。

            用實驗結果推測自然界的情況,并運用所學知識思考洪水災害的原因和預防措施。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關注有關洪水帶來的災害,及人們采取什么措施預防等相關信息。

            【教學重點】

            交流實驗設計方案和按計劃進行實驗操作。

            【教學難點】

            實驗方案的進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學、合理。

            【教學準備】

            分組器材:濕潤、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長的土、一側有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報紙、塑料薄膜、小鏟子、降雨器(飲料瓶,瓶蓋上分別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師演示:有關水土流失、黃土高原、黃河水的`圖片或錄象。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各小組已經制定了雨水對土壤的侵蝕程度和什么因素有關的研究計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交流一下吧?纯矗覀兊脑O計是否科學、合理。

            二、交流、討論實驗方案

            1、小組交流展示實驗方案。

            2、全班討論,評價、修改或完善實驗方案。

            3、思考:在實驗中我們還要注意什么問題?

            4、小結。

            三、探索侵蝕的實驗

            1、實驗前的準備:明確實驗方案和注意事項,教師特別要提醒注意實驗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規范性;準備實驗裝置。

            2、學生小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要求用容器接住“徑流”,認真觀察并記錄實驗中的現象。

            3、小組交流:實驗中我們看到了什么現象,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匯報。

            5、小結:土地被侵蝕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四、拓展延伸

            1、剛才我們進行了探索侵蝕的實驗,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發生侵蝕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出示“黃河水”、“水土流失”等相關圖片和錄象。

            2、土地在被侵蝕的過程中地形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出示“黃土高原”等相關圖片和錄象。

            3、思考:侵蝕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災害?

            學生交流討論。

            五、課后作業

            事物都有雙面性,侵蝕在給我們帶來災害的同時,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關資料。

          科學教案 篇6

            重點

            月球的表面狀況

            難點

            理解“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總是月球的一面”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查找、收集并人類對月球探測的資料

            教學器材:相關圖片

            教學課件:無

            教學過程

            引入:同學們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的月球是被太陽照亮的月面,但你知道我們在地球上能看到月球的全貌嗎?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

            設問:你知道月球是怎樣圍著地球轉的嗎?你知道我們每天看到的月球面貌是否一樣?

            活動:一個學生面對面的圍著另一個學生轉一圈(兩個學生都在轉)

            通過活動讓學生體會我們每天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另一面我們在地球上是永遠都看不到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地球、月球都有自轉和公轉運動。

            月球的大小

            活動:通過閱讀下列數據,談談你對月球大小的認識

            地球直徑約12742千米月球直徑是地球直徑的3/11

            地球質量約為5.976×1027千克月球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1/81

            地球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

            地球體積約為1萬億立方千米月球體積約是地球體積的1/49

            設問:月球為什么看上去和太陽的大小相似?

            月地距離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萬千米,大約是日地距離的1/400。

            計算:一架時速為1000千米的飛機,從地球飛到月球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月球表面

            邊展示圖片邊提問

            設問:①你聽說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嗎?這個傳說與月貌有什么關系?你知道月球表面明暗的地方是什么嗎?

           、谀阒涝虑蛏洗蟠笮⌒〉沫h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嗎?

           、鄣窃碌挠詈絾T為什么要穿上那么笨重的宇航服?他們累嗎?他們在月球上說話為什么還有用無線對講機?

           、茉谠虑蛏蠟槭裁磿l生書P42圖2—21中的這些現象?

            了解人類對月球的探索

            設問:人類很早就有了遨游太空的遐想,到目前為止人類的足跡已經踏上了哪個星球?

            交流:介紹一下你收集到的有關人類登月的情況,你知道我國在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嗎?你認為人類發展登月技術有何意義?

            教案點評:

            本課主要是通過學生課下查詢、收集、有關資料,在課上與同學交流,重在培養學生探索太空奧秘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天文學和空間學的發展。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總是向下生長的;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礦物質;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過程與方法:用適宜的方法記錄、交流所觀察到的現象;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問題;根據已有的經驗和所觀察到的現象,作出有依據的預測;用觀察、實驗的方法驗證推測;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觀察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樹立科學是講求實證的意識。

            【教學重點】:觀察植物根的生長變化;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教學難點】: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前一周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試管、水、食用油、一顆有根有葉的小植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問題導入

            1、師:一棵大樹,我們要把它從土壤中拔出來是很困難的;一株小草,我們要把它從土壤中拔出來,容易嗎?

            2、生:思考后回答。

            3、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來。(出示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們種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

            4、師:揭示并板書課題:我們先看到了根

            二、(觀察活動)觀察植物根的生長

            1、師:我們種下的四季豆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請你們認真地觀察觀察,看看能發現什么?

            2、生:學生觀察自己在前幾天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師:剛才,你們認真觀察了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發現呢?

            4、生;匯報自己的發現。

            5、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長,根的生長速度快。

            三、(研究活動)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師:我們給鳳仙花澆水時,一般往哪里澆?為什么大部分都澆到土壤上?

            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師: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們來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師:同學們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生:討論后回答。(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6、師: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看植物的根還有什么作用?實驗步驟如下:

            參看P8頁書上的內容,教師邊講邊操作。①選擇一棵帶根的植物裝入有水的試管中。②將植物的根浸泡在試管里的水中。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試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試管中的水不會被蒸發到空氣中去,并在水面處做好標記。④觀察試管中的水量有什么變化。

            7、師:過幾天,試管中的水量變化說明了什么?

            8、師:(總結)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礦物質。

            【作業布置】

            家庭實驗:參看P8頁書,制作一個“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實驗裝置,并注意觀察實驗裝置里水量的變化。

            【板書設計】

            3.我們先看到了根

            固定植物

            植物根的作用

            吸收水分

            【教學反思】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人的一生劃分為幾個時期進行探究,并且有依據地自行劃分人的一生;

            2、能夠用不同的方法預測自己長大后的身高;

            3、能夠探究嬰幼兒和老年人的生活,寫出調查報告。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劃分為幾個時期;2、知道怎樣劃分人的一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2、意識到尊老愛幼是一種美德。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獅身人面像圖片;人一生中各個時期的圖片;有提示語的記錄單。

            學生準備:課前問一問自己爸爸媽媽的身高;收集嬰幼兒和老年人生活的資料。

            教 學 預 設教學生成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能說說蠶寶寶的一生是怎樣的嗎?前兩節課我們一起從出生看到了將要經歷的青春期,這節課我們再看遠一點,看看人的一生又是怎樣的。(板書:人生之旅)

            2.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斯芬克斯是常見于埃及和希臘的藝術作品和神話的獅身人面怪物,據說,它用繆斯所傳授的謎語難人,誰猜不中就要被吃掉!澳囊环N動物開始用四條腿走路,后來用兩條腿走路,最后用三條腿走路?”奧狄浦斯終于猜中這個謎語,這是人,因為人在嬰兒時期匍匐爬行,長大時兩腳步行,年邁時拄杖行走。

            (二)學習新課

            1.劃分人的一生

            導入:同學們,這里老師帶來了一個人不同時期的照片,我們來欣賞一下,請看大屏幕,認識這些照片中的人嗎?

            提問:(1)看看這幾張照片,誰給它們排個順序?

           。2)這些照片組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一生。你能給這些照片取個名字嗎?人的每個階段又有哪些特點呢?(觀看相關的錄像同時教師板書)

            嬰兒:爬行、說話不清楚、很需要大人照顧……

            幼兒:需要大人照顧、需要學習很多東西……

            少年:需要大人照顧、有一定的自覺性、能照顧自己……

            青年:能做自己的事、獨立自主……

            中年:獨立自主、不需要大人照顧……

            老年:行動不便、蒼老、需要人照顧……)

            (3)小結: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分成六個階段:嬰兒、幼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

            2.預測未來的身高

            導入:大部分學生都是13歲,想知道未來你能長多高嗎?

           。1)講解每種算法的要點:明確預測方法,查表方法;進行預測活動,任選一種進行預測;預測并非絕對,身高受到后天生活的影響,如:環境、鍛煉、營養等,鼓勵預測不理想的孩子不氣餒。先天不足,后天彌補。

           。2)統計班級最矮的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未來,以及最高的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未來身高。

            3、周圍的嬰兒和老人

            導入:同學們,你們的周圍有嬰兒嗎?他們的父母是怎樣照顧他們的?

            你周圍有老年人嗎?在你眼里,他們是什么樣的?我們要注意尊老愛幼,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的人。

            (三)拓展

            導入:同學們,下面請你們拿出你們從出生到現在的照片,還有你們家人的照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1.來隨意談談你的父母是怎樣照顧你們的。你的父母是怎樣照顧你的爺爺、奶奶的。

            2.請你們想象一下,60年后自己的生活會是怎樣?

            3.同學們,我們的家人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我們該如何來報答他們呢?

            4.每一年同一時期和父母合個影,留給未來一份美好的回憶。

            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學會正確對待身邊的老年。

            (四)小結

            結束語:同學們,通過今天這一課,談談你的收獲與感想吧。最后老師送給你們一句話,關愛他人,就是關愛你自己。

            教學評價及反思

            執筆教師授課教師總課時數1

            備課時間2.17授課時間2.28本課時數1

            教學內容1-4踏上健康之路年級六學科科學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用做統計圖的方法統計全班同學的身高;

            ●能夠根據統計圖對全班同學的身高情況作出解釋;

            ●能夠對自己的生長發育做出評價。

            知識與技能

            ●知道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

            ●知道自己的生長發育情況;

            ●知道可以用做統計圖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狀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健康在人體生長發育中的重要作用;

            ●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收集各種影響健康生活的資料,統計好全班同學的身高。

            教 學 預 設教學生成

            一、研究數據,制作身高統計圖

            (一)研究身高規律

            1.出示教材第11頁上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講述:上面這一張是一組12歲兒童的身高統計表,下面是根據這組數據所做的統計圖。

            2.談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研究這些數據和相關的統計圖,看看大家有什么發現?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4.匯報:誰愿意把從這張統計圖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訴大家?

            5.小結:是呀,在同一年齡組中,中等身高占多數,矮個和高個差不多一樣多,相對較少,分布在兩頭。

            (二)制作班級身高統計圖表

            1.提問:我們班同學的身高情況是怎樣的呢?你們想不想也來制作這樣一張統計圖?

           。1)課前,老師已經讓大家統計了我們班同學的身高情況,把統計表拿出來,誰來匯報一下統計結果?

            (2)學生匯報統計結果。

            2.(教師出示一張空白統計圖)談話:下面就請大家根據課前統計的結果,在這張空白統計圖上分別制作我們班的男、女生身高統計圖。

            3.學生制作統計圖,并展示自己制作的班級身高統計圖。

            4.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張統計圖,看自己處于哪個位置上?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二、了解等級價表,進行自我評價

            1.談話: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生長發育在班級中的狀況了,下面,我們再來根據書上為我們提供的身高等級評價表,來評價一下自己的生長發育。

            2.教師指導學生看表。

            3.學生活動: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在等級表中所處的位置,同時評價一下自己的生長發育情況。

            4.學生匯報、評價自己的生長發育在班級中的狀況。

            5.教師小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國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突出表現為生長幅度猛增,促進青春期發育和性發育年齡不斷提前。

            三、討論、交流,了解健康生活方式

            1.談話:那么,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都應該怎樣做?

            2.學生交流討論。

            3.匯報討論結果。

            4.思考:自己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還有哪些需要改變的生活方式?

            5.小結:我們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對提高自身的健康水有著極大的作用。

            【說明】雖然教材從個人衛生、營養及膳食衛生、學習衛生、體育鍛煉、睡眠情況、電腦使用和科學用腦幾方面介紹了“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的正確做法,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本班實際情況,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討論活動。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四、應用拓展,養成良好的習慣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提問:你能根據今天學到的知識,為自己制作一張健康作息表嗎?

            3.布置作業:課后繼續收集有關影響身體生長發育的其他資料,與同學交流。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春天科學教案03-09

          科學教案:蝸牛09-11

          走進科學教案12-08

          關于科學教案07-24

          關于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賽車》04-07

          科學教案范文04-06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有關科學教案06-1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另类激情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免费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在线 | 亚洲国产制服丝袜清纯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