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鏡的小學科學教案

          時間:2022-08-31 12:07:36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放大鏡的小學科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放大鏡的小學科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放大鏡的小學科學教案

          放大鏡的小學科學教案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

            過程與方法:使用放大鏡觀察身體結構的細部和活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認識到使用工具觀察擴大了人們的視野,可以觀察到更細小的物體

            2、 發展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通過放大鏡觀察到更多關于昆蟲的細節

            【教學難點】用圖或文字記錄放大鏡下的昆蟲肢體及生活習性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昆蟲或昆蟲器官標本、放大鏡

            教師演示器材:有關昆蟲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的多媒體課件或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奇特的身體構造

            1、科學家故事導入:

            師:在地球上有一個龐大的昆蟲家族,它們種類數量繁多,每一種都有著特殊的身體構造與特有的生活習性,由于它們個頭太小,常常被我們忽略。但有一些執著的研究者,他們常與這些小家伙為伍并以觀察它們的生活為樂。比如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他用整整一生的時間在田野里對昆蟲進行觀察,發現了許多昆蟲的趣事,寫出了著名的《昆蟲記》,F代的研究者運用更為先進的攝影設備對昆蟲世界進行拍攝,讓我們來看看攝像機鏡頭下的奇妙的昆蟲世界吧!(師播放有關昆蟲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的多媒體課件。)

            2、用肉眼觀察昆蟲肢體

            1) 師:昆蟲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們能發現些什么?把你們的發現用圖或文字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 分組觀察:提供給學生各種昆蟲的標本或昆蟲肢體的標本。

            3、用放大鏡觀察昆蟲肢體

            1) 師:這些家伙比較小,讓我們用上放大鏡,看看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同樣把你的發現用圖或文字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 交流觀察發現:學生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觀察記錄,交流自己組的觀察發現。通過觀察發現,輔之以學生的相關課外知識,豐富學生對昆蟲世界的了解,激發學生研究昆蟲世界的興趣。教師事先也可以準備一些關于昆蟲資料,在學生交流時用以補充。

            二、昆蟲的生活習性

            1、閱讀第6頁觀察實例:蚜蟲和它的天敵——草蛉

            2、課外觀察實踐:選擇一種昆蟲作為你們的觀察對象,看看它們是如何吃食、活動、筑巢……把你們的發現記錄下來?晒┯^察的昆蟲(供參考):蒼蠅、蚊子、蝴蝶、螞蟻、蟑螂、蚱蜢、蚜蟲、瓢蟲、蜜蜂……

            板書設計:

            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奇特的身體構造:復眼——由小眼組成

            觸角——形狀結構各異

            足——密布細毛,有鉤爪

            ……

            實踐活動:借助放大鏡觀察昆蟲的生活

            教學后記:

          放大鏡的小學科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放大鏡是不同于普通鏡片中間厚兩邊薄的鏡子。而且它還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

            2、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比較用肉眼觀察和用放大鏡觀察的不同。

            3、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增強探索微小世界的興趣。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教學重點:了解放大鏡的特點和功能。

            教學難點:學生正確、規范使用放大鏡,體驗到放大鏡不僅能放大物體的'圖像,還能看到物體的許多細節。

            教學準備:

            演示材料: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三種)、教學課件。

            分組實驗器材:放大鏡(有不同放大倍數的)、小六字號的字條、樹葉、普通的玻璃片、平面鏡片、水。

            教學方法:實際操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了特殊的寶貝過來和大家一起來玩,想必這節課會很有意思,(伸出用布包的鏡子來)你們猜這是什么呀,那有誰可以過來摸一摸這是什么啊。

            生:可能是個小鏡子,硬硬的……

            生:可能是只筆。

            師:那我們怎么才能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東西呢。

            生:打開看看。

            師:對。當你從表面不知道這是什么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打開的方法看一看。(鄭重的把包的放大鏡放在展示臺上慢慢打開上面一點)師:現在猜一下,這里會是什么。

            生:鏡子。(再打開下面一部分)

            師:這是什么?

            生:木棒,木棒。(再全打開)

            生:是把的圓鏡子。

            師: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生:放大鏡。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見我爺爺拿過。

            生:我家里有。師指著另一個知道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師:對,它真的就叫放大鏡。(板書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放大鏡的秘密好不好。(把放大鏡的圖片放到黑板上,把放大鏡的名字放上去)

            二、活動一:認識放大鏡的構成

            師:平時玩過放大鏡的舉手。生舉手。你是怎么玩的?

            生:老師我拿著放大鏡去照螞蟻來。

            生:我去照字來。

            生:我沒玩過放大鏡。但是我玩過我奶奶的老花鏡來。

            師:每個小組長的桌洞里,我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個放大鏡(3個低倍,1個高倍)大家想不想玩?

            生:想玩。

            師:想玩可以。但是老師有要求,會玩的才能玩。老師的要求你能做到嗎?

            師:小組長輕輕的拿出來。注意要求一放大鏡是玻璃做的,我們要輕拿輕放。要求二不要拿著放大鏡對著太陽,那樣會灼傷眼睛。明白我的要求了嗎?

            師:老師就喜歡遵守規則的小朋友。

            師:好。那我們先看一看摸一摸它和我們普通的玻璃片有什么不一樣生看摸。

            師:你們有什么新發現了嗎?

            生:中間厚兩邊薄。

            師:你是怎么發現的?

            生:我一摸就摸出來的。

            師:那你給大家摸摸看看吧。

            生:我摸中間時兩手有這么大的距離,而摸這里邊上就有這么大的距離。

            師:你們都摸摸自己的放大鏡都是這樣的嗎?

            生:我發現放大鏡的外面都是有個塑料框。

            師:他說的是真的嗎?趕快舉出你的放大鏡看看是不是這樣的呢。

            師:哦,都有個塑料框。太棒了,他把每個放大鏡都有的共性告訴大家了。你是一個會總結的孩子。(板書名稱)其他小朋友還有什么發現?

            生:還有個把。

            師:看看是不是都有個把。我們把這個把稱作鏡柄。

            三、活動二:學習放大鏡的使用

            師:孩子們真聰明我們認識了放大鏡。大家想不想運用上它來觀察新事物。

            師:先別著急觀察之前我們仍然有要求。大家來看一下大屏幕,(使用放大鏡時,手持放大鏡柄,用放大鏡慢慢的靠近想觀察的事物,直到看清物體為止,觀察你想要觀察的事物和之前有什么不同,注意放大鏡不要晃動哦)?

            師:現在你明白了嗎?明白了。

            師:誰再展示展示應該怎樣來使用放大鏡。生展示。

            四、活動三:運用放大鏡去觀察新事物

            (設計目的:學會借助工具觀察事物)?

            師:真不錯。你是個活學活用的小孩子。好現在我們就去觀察個字條。能玩出新發現的孩子老師才喜歡。

            師:組長拿出1號袋,拿出里面的字條。開始玩吧。師下去觀察孩子的發現。

            生:能把物體放大。

            生:我的放大鏡放的大。

            師:放大?是嗎?那你上來演示一下它怎么放大的吧。(孩子來展示臺先把字條放上去。

            師:你們記住多大小了嗎?你放大給其他同學看看。生放上放大鏡來看)

            師:放大了沒有嗎?真的能放大。

            師:有沒有小朋友感覺你放大的比他的還要大呢。高倍的放大鏡上來演示。

            師:老師這還有個放大鏡,老師也試試。再放上一遍。剛才我們發現放大鏡放大字了,那它除了能放大字它還能放大別的嗎?同學們想不想研究一下。

            師:你們想放大什么?

            生:(發散思維說)放大指紋。

            師:可以放大你身體的任何部位。

            生:可以放大字體。

            生:可以放大筆,文具盒。

            師:你們想用放大鏡觀察這么多的東西啊。你們感興趣的這些東西都可以用放大鏡來觀察。但是很遺憾,今天老師沒有把小朋友們想觀察的東西都帶過來。但是每個小組老師都給大家準備了(課件招打出來)昆蟲的盒子,里面有小螞蟻、瓢蟲、樹葉或標本。同學們用放大鏡來觀察這些事物,來看看它們放大后到底是什么樣子好不好?好。觀察。

            五、觀察交流。

            (設計目的:知道放大鏡能觀察物體的細節)

            師:記住觀察的時候要告訴我放大了之后他們是什么樣子。

            師:誰有新發現了。有兩個以上發現的先上來展示。生把東西放上實物展臺。先說你發現了什么。然后用放大鏡在展臺上展示一下。生展示觀察螞蟻。

            生:我看到了螞蟻肚子上有斜紋了。

            生:我看到腿上的花紋了。

            生:我看到螞蟻的嘴巴了。

            師:本身我們不用放大鏡看不大清楚這么多細節,而用了放大鏡我們能看到這么多的細節。(板書:放大鏡可以幫助我們觀察物體的更多細節)

            師:誰還觀察了螞蟻。你還有不一樣的發現嗎?那你也上來展示一下吧。我們今天是運用放大鏡觀察了我們想觀察的事物,你知不知道生活當中,叔叔阿姨是用放大鏡觀察什么了呢?你們想不想知道?(放視頻看放大鏡的應用,望遠鏡是變形的放大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發明了各種特殊的放大鏡,他們的作用就更大了。

            六、拓展布置作業(讓學生繼續保持愛探索的精神)

            科學家利用放大鏡制作了這么多的工具。那我們能不能利用身邊的事物來制作一個放大鏡呢?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滴管和水,你知道嗎,用他們也能做出放大鏡來。這是滴管,我把它放到水里使勁一捏,滴管就吸飽了,然后我把里面的水放出來,它有可能就會變成一個放大鏡,你們信不信、你們試一試,你想放大什么,你就把吸飽的水滴在你想放大的小物品上(注意小物品不要比水滴大)

            生開始操作。

            師:怎么樣你成功的發現放大了嗎?生:看到了。

            原來水滴也是天然的放大鏡?磥砜茖W無處不在,在我們的身邊就有。

            總結:我們這一節課都在玩什么呀?放大鏡。玩放大鏡你都發現了什么呀?我知道了……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一種科學上觀察的工具—放大鏡,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工具幫助你們進行科學觀察你們愿不愿意繼續學科學呀?讓我們一起一下口號!蔽覀儛劭茖W”。

          放大鏡的小學科學教案3

            教師演示:

            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圖片或課件(如放大鏡鏡片的結構等)。

            課時安排:

            1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這個單元我們研究微小世界。(板書:微小世界)

            2、提問:什么是微小世界?(細菌,細胞,病毒等)。

            3.提問:微小世界是什么樣的呢,人類是怎么觀察到的?需要借助一些觀察工具是嗎?用什么呢?

            介紹:通常我們都是借用放大鏡和顯微鏡這樣的觀察工具來幫助我們了解微小世界的有關知識,本單元我們就重點研究放大鏡,顯微鏡,這節課我們來研究《放大鏡》(板書課題:放大鏡)

            二、為什么要用放大鏡觀察

            1、師出示放大鏡:放大鏡大家很熟悉,誰能從放大鏡的構造、作用、用途三個方面來介紹一下放大鏡。

            2、小組討論交流放大鏡的構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鏡的構造——鏡架、鏡片(各種放大鏡根據用途不同,所以結構也有所不同。順便介紹修表用放大鏡,鑒定珠寶用放大鏡,臺式放大鏡。)

            放大鏡的作用——放大物體的像(可能學生會說“把物體放大”,提醒學生物體并未變大)

            放大鏡的用途——我們用放大鏡觀察校園里的生物、實驗中在老師指導下觀察花、昆蟲等。它是視力不佳者的助視器,還適用于電子產品檢驗、線路板檢驗、集郵者欣賞鑒定郵票、珠寶商鑒定珠寶、公安人員用它觀察指紋毛發纖維等、農技人員用它觀察花蕊進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藝品的工匠工作時使用……

            4、讓學生盡量充分地例舉使用領域,交流后填寫第2頁的網狀圖。

            三、放大鏡下的新發現

            1、師:誰給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鏡的正確使用方法?

            請學生演示放大鏡的使用方法。根據學生的演示教師講解正確使用放大鏡的兩種方法:

            ①目、鏡、物三者,目、物不動,鏡動。

           、谀、鏡不動,物動。

            2、師:選擇一小塊面積,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圖片、屏幕、織物等看誰會有新的發現!將新發現用文字或圖片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3、交流新發現后,師歸納:放大鏡把物體的圖像放大,讓我們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

            四、放大鏡的特點

            1、師:放大鏡顧名思義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鏡片具有“凸”、“透”的特點)老師給大家準備的物品中有沒有像放大鏡那樣能放大物體呢?請同學們找一找。

            2、學生嘗試利用平面鏡、玻璃、水、水槽、集氣瓶、燒瓶等物體來放大物體的像。(發現圓柱形及球形的裝滿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師:放大鏡的鏡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中間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也越大,由此推斷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數最大。

            五、小結

            1、師:對于熟悉的放大鏡,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發現或收獲嗎?(放大鏡也叫凸透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運用放大鏡細心地觀察物體,還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細節)

            2、課外你可以嘗試著用一些簡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鏡,或者用你的放大鏡去仔細觀察身邊的物品,看看還會有什么新的發現。

            板書設計:

            放大鏡

            構造:鏡架、鏡片(凸透——“凸透”鏡)

            作用:“放大”物體的圖像、放大細節

            用途:……

          【放大鏡的小學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放大鏡》科學教案09-09

          放大鏡科學教案03-19

          放大鏡科學教案08-25

          關于放大鏡的小學科學教案02-28

          小學《放大鏡》科學教案5篇09-10

          小學《放大鏡》科學教案(5篇)09-10

          放大鏡科學教案9篇08-25

          放大鏡科學教案(9篇)08-25

          《放大鏡》大班科學教案11-12

          放大鏡科學教案匯編9篇08-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天堂日本美女在线播放 | 日韓無碼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不卡 | 一本大道香久在线播放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 | 色国产综合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