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10-27 11:31:45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科學教案匯總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科學教案匯總5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操作,感知物體的內部是有間隙的;同一容器內的物體與物體間也是有間隙的。培養幼兒科學、有序、合理安排空間的思維方式。

            【活動準備】

            每組一個托盤,盤內有一個空廣口玻璃瓶、一碗石頭(10塊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礦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畫有玻璃瓶輪廓的記錄紙和筆、指偶小兔。

            【活動過程】

            讓幼兒觀察桌上擺放的實驗用品:石頭、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畫有玻璃瓶輪廓的紙和筆。 說一說,石頭、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動,石頭、小石子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摸起來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頭比小石子兒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無味的,而石頭、小石子和沙子聞起來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頭、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來的。

            探究的問題:你能把石頭、小石子兒、沙子和水都裝到一個瓶子里嗎? 試一試。幼兒用兩種方法把石頭、小石子兒、沙子和水裝到一個瓶子里。

            (1)先裝大石頭,再依次裝小石子兒、沙子和水。

            (2)先裝水,再依次裝沙子、小石子和大石頭。

            記錄實驗過程。 說一說我的發現。

            (1)先裝了大石頭,因為大石頭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這樣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給填上了。后來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間的縫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縫也給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裝沙子、小石頭和大石頭,沒有成功。

            【注意事項】

            1.實驗前教師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裝滿瓶口為準,課前應預先操作幾遍。

            2.本實驗先裝大石頭,再裝小石子、沙子和水,這樣裝得較多。

            3.實驗前教師應講明注意事項:拿石頭時要輕拿輕放,舀沙子時應小心,以防散落一地。

            4.提示幼兒應邊做實驗邊記錄。

            5.實驗前應讓幼兒知道,應把物品都裝進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敗了。

            6.為幼兒多準備幾份相同的材料,以備幼兒再次探索時使用。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問題探討,認識東西方文化科學交融的意義。

            2、了解、運用常用的論證方法。

            3、感悟作者寬度的胸懷,科學的態度,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和 科學觀 。

            【教學重點】

            1、通過問題探討,認識東西方文化科學交融的意義;

            2、分析文章思路以及表達方式、語言和整體風格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領會作者對科學的認識及評價。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慨嘆于西方科學文明的巨大魅力,特別是西方工業文明與知識經濟的巨大發展,讓我們總覺得,東方科學要好好學習 西方科學文明來加快發展,縮小與西方科學文明之間的差距。那么西方人,又是怎樣來看待東方科學文明的呢?怎樣來看待東方科學與西方科學之間的關系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喬治?薩頓的《東方和西方的科學》,相信我們一定會受益匪淺。

            二、作者

            喬治·薩頓(1884-1956),美國科學家,科學近代史學科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是《科學史導論》。

            他具有非常廣博的知識,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語和漢語在內的14種語言。有人稱他為20世紀世界上學識最淵博的人之一。他將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學科知識和諧地集于一身,成為罕見的科學家與人文學者相結合的典范。

            三、解題

            本文中的東方是指亞洲和非洲一帶,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遠東、中東地區和近東地區。在上古和中古時期,這里曾建立了光輝燦爛的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華夏文明等等。

            四、字詞積累

            重蹈覆轍: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多指壞事)。

            盛氣凌人: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

            五、整體感知

            速讀全文,試給課文分出3部分,并歸納各部分大意。

            可按引論、本論、結論來劃分。引論部分抓住“兩件事”這一中心;本論

            主備部分抓住對科學的態度;結論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

            引論(第1-3節)強調“必須記住兩件事”,要正確對待東西方科學;

            本論(第4-9節)論述研究科學,必須有科學的態度;

            結論(第10節)提出“希望和前景”。

            六、問題探討

            1、前三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例證法:古希臘因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獨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這是一個強有力的例子。事實勝于雄辯。(用意是什么?)告誡那些排斥東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轍而要引以為戒,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東方。

            2、仔細閱讀本論部分(第4-9節),完成以下練習。

            (1)試分析這一部分的結構特點。

            (2)論述“我們必須謙虛”時,用了怎樣的論據?論述走向實證科學的極端時(離開東方的人文理念,正確思想指導下的“科學方法”——實驗科學的方法,會有局限),含而不露地寫到了怎樣的論據?

            第一問,答案在第5段。

            第二問,答案在第6段。

            3、“光明從東方來,法則從西方來”的含義?

            光明從東方來,東方是雙關、隱喻,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人文主義的理念是東方文化所具有的。東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則相結合必然會使世界文化呈現異彩。

            4、東方科學與西方科學有什么樣的關系?作者從什么角度論述了東方科學在發展人類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評了某些偏見的?

            東方科學和思想思西方科學的源頭,并且會給現代西方帶來新的生計。作者將自己多年研究科學史得出的結論,告誡某些帶有民族和地區偏見的西方人,要他們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歷史與現實,進行文明對話,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和繁榮。

            七、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科學的種子——實驗數學、科學——來自東方

            東方科學——(哲學思想、人文懷念)——西方科學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感知圖形的基礎上,初步學著按圖形的形狀進行匹配。

            2、初步培養幼兒思維的準確性及口語表達能力。

            3、在活動中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honey 、danfer 、billy各一只。

            2、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honey。

            1、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對了,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要請我的好朋友一起來祝賀,你們想知道我請了誰嗎?)

            二、認識圖形及進行圖形匹配。

            出示danfer 、billy

            1、幼兒逐一認識,然后觀察他們嘴巴的形狀。

            2、出示各種形狀讓幼兒認識。

            (小動物說他們要吃和他們嘴巴形狀一樣的'餅干)。

            請幼兒說一說三角形的餅干給誰吃,圓形餅干給誰吃,正方形的餅干給誰吃。

            三、幼兒操作。

            提醒幼兒要給小動物吃和他們嘴巴一樣的餅干,邊喂邊說:“honey,給你吃圓餅干等。”

            四、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honey說小朋友們真能干,把小動物的肚子喂得飽飽的,所以honey也要獎勵小朋友,看她給我們準備了什么?(出示三種形狀的餅干)

            活動結束:

            幼兒要說出:我要吃什么形狀的餅干,說對才能吃。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雨水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嘗試用各種容器收集雨水,并運用不同的方法比較收集到的雨水的多少。

            活動準備

            學生收集雨水的成器、記錄紙和筆、量杯、雨具。

            活動過程

            一、看錄像,回憶上次收集雨水的快樂經歷。

            1、說說錄像里自己和同伴們在做什么,有哪些快樂的經歷,談論收集雨水的好處,如澆灌植物、排澇、沖洗道路,雨水經過處理也可飲用等。

            2、談論各自收集雨水的方法:用什么盛器?在哪里收集?

            3、思考:為什么有的人收集的雨水多,有的人收集的少,交流各自的發現,并說說各自的推測。

            二、再次實踐探索

            1、在記錄紙上用符號表示自己準備去接雨水的容器和準備去接雨水的地點。

            2、按照自己的推測去收集雨水。

            3、聽信號在規定的時間里出發和集中。

            三、觀察比較

            1、集體目測比較誰收集的雨水多。

            2、將每位學生收集的雨水倒入量杯,觀察量杯上的刻度,并記錄在各自的記錄紙上。

            3、和上次的記錄進行比較,進一步發現可以多收集雨水的方法。

            四、交流討論。

            1、交流各自的發現。

            2、通過觀察量杯刻度,找出今天收集雨水最多的幾位學生,并從他們的觀察記錄中去證實,剛才大家尋找的原因是否正確。

            3、從記錄中進一步發現問題,并思考是否還有其他原因。

            活動反思

            將用各種容器收集到的雨水進行量的比較,討論如何比較水量的多少,收集來的雨水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等問題,并在以后下雨的日子里繼續實踐探究。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各種各樣的口袋功能,并能作好記錄。

            2、能運用手、眼親身體驗,提高幼兒的探索欲望。

            3、了解這些污染造成的危害,從此關心周圍環境,增強環保意識。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通過實驗了解各種口袋的功能。

            端正自己的環保意識,正確的對待可回收資源的利用。

            活動準備:

            1、積攢不同質地的口袋(布袋、紙袋、網兜、塑料袋);

            2、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書、乒乓球、水果、豆子、毛巾、水;

            3、每人一份記錄表格;

            4、事先讓幼兒觀察生活中口袋的存在;

            5、PPT《白色污染對環境的危害》,有關“聚丙乙烯”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看看我的口袋里有什么”引出課題。

            1、個別幼兒兜里有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小塑料袋一個。

            2、讓幼兒通過摸、看、說出口袋的作用。

            3、教師依次出示各種口袋,引導幼兒了解它的用途。

            二、鼓勵幼兒大膽實驗操作,并探索發現。

            1、根據教師準備好的材料,先看,先想什么物體能裝進各口袋中。

            2、再請幼兒通過實驗證明,并采用多種材料操作。

            3、讓幼兒對實驗結果做記錄。

            4、師幼總結實驗結果,網兜不能裝水及細小的物品,紙袋和布袋不能裝水,應為這兩者都具有吸水性。

            三、觀看PPT《白色污染對環境的危害》及視頻,讓幼兒直觀的了解塑料袋給環境帶來的危害。

            1、請幼兒線觀看視頻,知道塑料袋中含有聚丙乙烯的物質,了解它對大自然的危害。

            2、播放PPT,切身感受白色污染的危害。

            3、師幼共同討論,如何針對這一現象,又該如何應對呢?

            活動結束:

            教師小結,應該愛護環境,合理的處理塑料制品,爭做環保小使者。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進行,開展這樣的活動是為了培養幼兒的探索欲望和理解能力,初步讓幼兒了解科學活動的過程。

            A部分:以游戲開始,通過在個別幼兒兜里有老師準備的小塑料袋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通過摸、看、說出口袋的作用。通過教師出示各種口袋的引導多數幼兒億初步了解口袋的用處。

            B部分: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實驗探索發現口袋的用處,并對結果進行記錄。通過總結,得到結論,根據口袋的自身特性幼兒都已知道網兜不能裝水極細小的東西,布和紙都具有吸水性,所以這兩種質地的口袋都不能裝水。明確根據《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要求,體現師生互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是做好引導,幫助幼兒完成。

            C部分:通過觀看PPT及視頻,讓幼兒討論白色污染給環境帶來的危害,且知道“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幼兒都能積極發言,這種方式不僅鍛煉幼兒的觀察力,也激發了幼兒的表現欲。

            這節活動課結束后,我也在反思,覺得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觀看視頻過程中,有一段沒有聲音,導致幼兒頓時失去觀看的積極性,應該在上課之前對所需的設備及材料反復檢查,以免出現漏洞。我覺得應該認真地對待每一節活動,不斷從教學過程中積累經驗,使每節活動能畫一個完美的句號。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 講科學用科學教案09-26

          科學教案:蝸牛09-11

          走進科學教案12-08

          《氣球》科學教案08-27

          《種子》科學教案09-30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有關科學教案06-12

          關于科學教案07-24

          關于科學教案07-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日本久久2019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免费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五月婷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