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的教案

          時間:2023-01-05 10:09:58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的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的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的教案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辨認出時鐘上的整點、半點

            2.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用途,培養幼兒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課件PPT

            活動重難點

            重難點:認識時鐘,會看時鐘的整點、半點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教師自我介紹,告訴小朋友今天要認識這個物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出示謎語,讓幼兒猜一猜引入課題。

            二、認識時鐘

            1.出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時鐘,告訴幼兒適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準確的告訴我們現在是幾點了。

            2.請幼兒觀察鐘面,去發現鐘面有1-12的數字,兩根針,細細長長那根是分針,胖胖短短那根是時針。認識時鐘后,帶領幼兒念一首關于時針和分針的兒歌。

            三、認識整點:

            1.跟幼兒分享《東東和時間的故事》,去觀察東東在會看時鐘了之后是怎么做的。觀看后讓幼兒仔細觀察三個整點鐘面的圖片,去認識時鐘的整點。知道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的時候就是幾點。

            2.在認識了整點之后,出示另兩個鐘面,讓幼兒去看鐘面顯示的是幾點鐘,然后確認答案。

            四、認識半點:

            1.出示《東東和時間的故事》中兩張半點的圖片,讓幼兒去觀察圖片中的時鐘,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引導幼兒認識半點,知道當分針指著6,時針走過幾的時候,就是幾點半了。

            2.在認識半點之后,出示另兩張圖片,讓幼兒看鐘面上顯示的是幾點半,再次認識半點,加深印象。

            五、活動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時鐘,學習了看整點、半點。相信小朋友們再看到時鐘的時候一定學會看時間了,希望小朋友們以后學會合理的安排自己一天的時間,做一個愛惜時間的好孩子。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的教案2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幼兒的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況比較普遍。尤其是早晨入園經常會有遲到的小朋友,現階段我班幼兒正處于幼小銜接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奏.使幼兒對時間意義的理解和時間長短的.體驗較少;幼兒園、小學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和要求.使幼兒面臨著種種入學適應問題的考驗。因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重在提高大班幼兒的時間意識。

            活動準備

            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鐘表

            關于中外不同鐘表的圖片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用圖片導入吸引幼兒興趣

            2基本部分

            結合具體時鐘教幼兒認識時鐘

            3結束部分

            讓幼兒說說不同的時間自己都在做些什么

            沙漏計時

            古時沙漏計時

            基本部分:認識時針和分針

            時間歌

            小小表盤圓又圓,時針分針跑圈圈。

            分針長,時針短,一個快來一個慢。

            分針跑完一滿圈,時針剛跑一小段。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點整

            結束部分

            1·分別請幼兒說說不同的時間自己在做些什么事情

            結束部分

            2·引導幼兒嘗試模仿鐘表走動的聲音。

            活動延伸

            在家長的幫助下幼兒練習認識時間

            幼兒在美工區,嘗試畫畫簡單的鐘表。

            活動反思

            《認識時鐘》活動是針對幼小銜接而設計的,針對性比較強,也比較實用。然而本次活動不能給大班幼兒形成一個關于時間的完整概念只能讓幼兒稍微認識一下時和分,而對于秒的概念卻絲毫沒有涉及這就要求教師在下次的課程中完善一下秒的概念。另外活動中沒有涉及游戲也不能很好地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的教案3

            【活動目的

            1.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通過觀察及嘗試活動,培養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

            3.每天準時起床、來園、睡覺,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活動準備

            1.創設“鐘表展覽館”的教學環境。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嘗試情境,激發幼兒嘗試欲望

            邊聽“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什么要設計、制造這些鐘表?

            二、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

            提問: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幼兒第二次嘗試練習:

            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相應的鐘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

            五、幫助幼兒理解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教師歸納: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

            延伸活動: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模型。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的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時鐘》教案10-16

          大班科學《認識時鐘》教案06-25

          大班認識時鐘教案03-31

          認識時鐘大班教案11-05

          《認識時鐘》大班教案12-02

          《認識時鐘》大班教案12-16

          教案:大班認識時鐘07-14

          認識時鐘大班教案10-25

          大班教案《認識時鐘》06-1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色成久久一本网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日本区一视频.区二视频 | 亚洲精品精品一线久久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免费 | 午夜在线观看亚洲国产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