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3-06-21 21:11:06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科學教案3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科學教案3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光和影》這篇課文內容的安排是從手影游戲開始引出影子的產生需要什么條件,進而深入研究影子的幾個特點。同時讓學生認識投影在生活中的應用。

            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有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由影子是怎樣產生的及產生影子需要什么條件這一活動導入。

            第二部分:聯系實際說明什么叫光源。

            第三部分:通過三個實驗,探究影子的位置、大小及形狀變化的特點。

            第四部分:簡單介紹投影的運用。

            學情分析

            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及五年級學生喜愛游戲及動手實驗的特點,應按教科書的安排及要求,有步驟、有目的地進行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果用不同彩色粉筆分別記錄投在“屏”上的影子。再根據影子進行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子之間的變化規律。培養學生在實驗觀察中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光:使人能看物體的那種物質。

            2、影子的形成條件:光、遮擋物、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

            3、光源:正在發光而且是自己所發出的光。

            4、影子的特點:①位置 ②大小 ③形狀

            5、投影:光源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物體的影子。如我們教室里的實物投影儀。

            過程與方法

            1、認識光、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條件。

            2、分組進行光和影的三個實驗。

            3、分析、推理影子的特點。

            4、投影在生活中的應用。

            以上過程要用直觀的演示及實驗的教學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探究影子的特點是本課的重難點。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一臺、電筒、大號電池(作遮擋物)各八只,4開圖畫白紙24張,紅、黃、藍彩色粉筆各八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

            2、板書課題

            3、通過閉眼活動引出下一個環節

            二、認識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條件

            1、打開實物投影儀。

            2、用手在投影儀及黑板中間作各種手影。

            3、讓學生認識什么叫光源及影子的'形成需要的三個條件。

            三、進行影子特點的三個實驗

            1、把學生分成八個小組,分發實驗器材。

            2、說明三個實驗的方法與步驟,放下窗簾、準備工作。

            3、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歸納影子位置、大小、形狀的特點。

            四、鞏固運用

            打開投影儀做游戲,驗證我們發現的影子變化規律:

            1、改變光源位置,影子有什么變化。

            2、改變遮擋物在光源間的距離,影子有什么變化。

            3、用手在光源及屏中作不同側面的變化。

            4 、投影是用移動光源遠近進行物體大小變化。

            五、課外延伸:課后查閱資料,了解投影在生活中的應用。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

            2、能夠解釋雷電現象,激發關注生活中科學現象的愿望。

            3、 知道雷電天氣自我保護的方法。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幼兒用書第1冊第44~45頁,雷電的錄像、圖片。

            活動過程:

            1、 謎語引出故事:兩個烏云小娃娃,見面就吵架、轟隆隆,轟隆隆,一個一個嗓門大,吵呀吵,全哭啦,流出眼淚嘩--嘩--嘩。

            2、 教師引導幼兒聽故事,一起分析其中的科學道理。

            (1) 教師先講述第一段故事,根據故事情節設計以下提問:這個故事講的是誰和誰之間發生的事?聲音妹妹指的是誰?光姐姐呢?她們為了一個什么問題爭論不休?

            (2) 引導幼兒討論:到底誰的傳播速度快?你怎么知道的?繼續欣賞故事后半部分。

            (3) 請幼兒看錄像:聽其中光與聲的傳播速度是多少?明白光的傳媒速度比聲的傳播速度快。

            3、與幼兒一起回憶生活中的`風雨雷電現象,引導幼兒注意雨天的安全,知道怎樣躲避雷電。

            4、組織幼兒觀看幼兒用書,做游戲"光姐姐和聲音妹妹",用自己創編的動作感受其傳播速度的不同。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動物和孩子天生就有一分緣,探究動物世界的奧秘也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一件事。如今,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占據71%的海洋是豐富多彩、奧妙無窮的世界,而且海洋環境已日趨惡劣,因此保護海洋的生態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讓孩子了解海洋動物的食物鏈對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是很有意義,也是很有必要的。況且,孩子們在了解陸地上一些常見動物的食物鏈后,對海洋動物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我延伸生成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海洋動物的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

            2、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的欲望。

            3、萌發幼兒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錄音、電腦、錄音機、圖片、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播放錄像:海底世界。

            幼兒交流:看到了什么?它們吃什么?

            (評:奇妙的海洋世界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觀看的聚精會神,活動室里靜極了,為下面的活動開好了頭。)

            二、自由探索動物間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鏈

            1、幼兒分別采用操作電腦、聽錄音、觀察圖片、詢問老師等方法進行自由探索,初步感知海洋食物鏈。

            2、幼兒交流通過探索獲得的信息。

            (評:這個過程一改以往老師講幼兒聽的傳統教學方法,而是在活動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搜集相關的錄像、圖片,并把有關的內容、知識做成課件、錄好音帶,讓孩子們自由選擇獲取知識的方法。孩子們有的認真地查找圖書,有的聚精會神地觀看著錄像,還有的在電腦上操作,孩子們通過自己的主動活動獲取相關信息,這遠比孩子靜靜地聽知識有意義的多。探索后的交流,又為孩子提供了整理信息、共享成果的'機會。因為這些知識信息是孩子們通過親自實踐得到的,所以介紹起來特別有勁,口語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三、第二次探索并記錄,初步了解食物鏈

            1、操作記錄:二個幼兒結成一對,合拿一套卡片和記錄紙。

            2、了解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

            師生小結:這些動物你吃我,我吃它,一環扣一環,象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構成的鏈條叫食物鏈。

            (評:讓孩子帶著問題進行第二次操作,會使孩子的探索更具目的性。讓孩子二二結對操作記錄,又培養了孩子合作交往的能力。在記錄的過程中,還能相互交流,相互調整,使操作結果更準確。孩子們對這一環節可認真了,有的孩子記錄好以后,還到電腦里去核實一下,這種精神真是令人高興。這不,大多數小朋友都得出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蟹,蝦、蟹吃小蟲,小蟲吃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吃腐爛的死魚初淺結論。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了海洋動物的食物鏈。)

            四、了解食物鏈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討論:食物鏈斷后會發生什么樣的情況?

            2、相互講述:海洋里沒有了鯊魚,又會發生什么事情?

            3、課件演示:感知食物連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師生小結:原來呀,食物鏈上的動物一樣都不能少,缺了一環,大海就會生病,海水就要變得又臟又臭,其他的小動物也不能生活了,面且還要危害到我們人類。

            (評:當老師指著幼兒記錄的食物連循環圖,對小朋友說:“這些動物你吃我,我吃它,多殘忍,這些動物中間你們最討厭誰?為什么?”時,善良的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道:“大鯊魚最兇猛,我們不要它。”老師說:“好的,讓大海里永遠沒有大鯊魚”。孩子們就從食物連的循環圖上把鯊魚拿掉了。此時,老師又及時地請小朋友講講,沒有了大鯊魚會發生什么情況?大部分孩子都說小魚安全了,他們沒有危險了等等。老師沒有表態,讓孩子盡情地講述,然后課件演示,請孩子們看一看,事情到底會變得怎樣。孩子們經過課件中畫面、音樂的渲染,他們又情不自禁地喊道:“大鯊魚回來吧,大鯊魚回來吧。”所以當最后老師說到“鯊魚雖然兇猛,但它也有好的地方,它還是海洋中的清潔工,有了它,海洋會變得干干凈凈”時,孩子趕緊把拿掉的鯊魚圖片重新貼上去,對鯊魚的喜愛之情又溢于言表。這一過程,使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升華。)

            活動延伸:

            進一步探索其他食物鏈。

            這條食物鏈上的動物,它們都是靠自己捕捉才吃到食物的,所以叫捕食性食物鏈。除了捕食性食物鏈以外,還有其他的食物鏈,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繼續探索,老師會支持和幫助你們的。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 講科學用科學教案09-26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托班科學教案認識紅色綠色11-03

          中班科學教案:放屁_中班科學教案07-05

          關于科學教案03-28

          科學教案模板03-25

          走進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范文04-06

          科學教案《賽車》04-07

          《氣球》科學教案08-2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中文网 | 视频一区网友自拍第二页 | 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精品 | 一本一级特黄大片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日本韩国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