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11-07 10:05:44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學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科學教案(通用5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各種圖形、包含有梯形的圖畫若干張、課程資源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

            1.情景:(出示請柬)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什么呀?

            這呀是圖形王國的國王給老師送來的請柬,說圖形王國要舉行聚會,邀請我們小朋友去參加,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老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

            2.通過尋找,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教師帶領幼兒邊走邊觀察圖形,引導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引出梯形。

            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呀?它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

            二、觀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出示梯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么圖形象呢?

            2.比較長方形與梯形的異同點

            (出示正方形)那他們是不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去比較相相同點: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

            不同點:正方形,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四個角也是一樣大的.。

            梯形,一條邊短,一條邊長,兩條邊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你覺得它的斜邊像什么?

            小結:這種形狀的圖形,名字叫——梯形。

            3.梯形寶寶可調皮了,它一會兒翻跟斗,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

            (教師演示)這樣還是不是梯形呀?

            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躺著放,不管它們怎么放,都是梯形。

            4.認識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聽說梯形寶寶還有許多兄弟姐妹呢,你們看看,它們是不是也叫梯形,

            (出示直角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只有一條邊是可以當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它的兩條斜邊是一樣長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結:梯形寶寶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組操作,讓幼兒鞏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圖形國王還想考靠小朋友們,出了一些難題,擺放在那邊的桌子,我們有沒有信心接受考驗呀?

            涂色:讓小朋友在很多圖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顏色。

            折一折、剪一剪:讓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長方形進行折、剪出梯形來。

            裝飾梯形:從很多圖形中將梯形找出來,進行裝飾(如梯形餅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樓梯、梯形花盆、)(教師巡回指導)

            2.反饋:共同檢驗小朋友的操作。

            四、通過尋找梯形,加深對梯形的認識

            國王說,我們小朋友這么能干,都通過了他的考驗,所以請我們去參觀圖形娃娃們的表演,你們開心嗎?那就出發吧!

            1.讓幼兒在活動室能張貼的圖片造型中找找、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2.鼓勵全體小朋友尋找,跟同伴或老師們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里。

            教學反思:

            整節課的活動流程就是在孩子們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通過多種方法來來鞏固幼兒對梯形的認識。從上課的效果來看,幼兒在復習梯形特征的時候,幼兒能很快說出梯形的特征,其實任何一節優秀的課,都離不開很多的教具,只有在教具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幼兒和教師之間才能有共同的語言,幼兒才能正真掌握知識,獲得本領。教師會輕松的教,幼兒才能快樂的學習。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探索中發現并記錄物體通過振動會發出聲音。

            2、體驗用不同方式感受振動現象的有趣過程。

            活動準備:

            1、新年敲鐘視頻,一段優美的鋼琴聲,一段吵雜的聲音、goldwave軟件

            2、操作材料:

            (1)鼓6只、雪花片若干,放置在鼓上

            (2)橡皮筋綁在長方形一次性塑料碗上 6份

            (3)盛有水的小碗、勺子6份

            3、記錄表18份、筆18支

            4、漢字:聲音、振動活動過程:

            一、視頻“敲鐘”導入活動,引導幼兒進入探索聲音的話題。(材料準備:敲鐘視頻、漢字“聲音”)

            1、看看說說視頻內容

            2、小結:對了人們一敲,鐘就會——發出聲音,不敲,鐘就沒有聲音。

            二、探索

            1:初步了解聲音因振動而產生。(材料準備:操作材料及記錄紙、筆)

            1、交流討論生活中有哪些物體也會發出聲音

            2、設疑猜想:為什么這么多物體都會發出聲音?

            3、探索操作:

            (1)介紹操作材料(2)操作前設想:怎樣讓以上材料發出聲音?

            (3)提出操作要求及記錄要求:

            a.每種材料都要試一試

            b.把自己的發現記錄在記錄卡上

            (4)幼兒操作,教師引導

            a.大鼓:雪花片怎么樣了?

            b.橡皮筋發什么了變化?

            c.放了水的小碗、勺子:用勺子敲一敲,你會發現什么呢?(碗里的水怎么樣了?)。

            4、交流討論:讓哪些材料發出了聲音?發現了什么?

            5、進一步感受振動后發出聲音的狀態:兩兩幼兒邊打招呼發出聲音說“你好”,邊摸摸對方的脖子;不發出聲音說“你好”,邊摸摸對方的脖子,并交流感受。

            6、小結:原來生活中的'物體因為“振動”發出了聲音,出示漢字“振動”。 當我們不讓它們動時,聲音就停止了。

            三、聽生活中的聲音,辨樂音和噪音(材料準備:鋼琴聲+吵雜聲的音樂,goldwave軟件)

            1、交流討論怎樣的聲音好聽?

            2、欣賞準備音樂,觀察軟件畫面,說說看到的現象及感受。

            3、小結延伸:那些聽上去舒服,悅耳動聽的聲音叫樂音;而有的聲音太響了,聽上去很刺耳,這樣的聲音叫噪音。回去找一找,生活中哪些是悅音,哪些是噪音?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探索環境中會發聲的洞洞。

            2、運用肢體動作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1、音樂:吹口哨聲、沖馬桶聲、洗衣機聲等。

            2、一些有洞物品的圖片。

            3、紙、筆。

            活動過程:

            一、聽錄音猜一猜是誰在“唱歌”

            1、放一段有洞物品所發出的`聲音,讓幼兒猜一猜是哪一種洞洞在“唱歌”。

            師:我這里有不同的洞洞唱歌的聲音,你猜一猜是哪一種洞洞在“唱歌”,我看誰的小耳朵最靈哦。

            如果你猜到了,要放在肚子里不能書出來啊,舉手告訴我。

            2、幼兒進行猜測

            二、用肢體語言模仿所想到的洞物品

            1、 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示洞物品。

            師:請人用動作來表示你想到的可以唱歌的洞物品,其他小朋友根據他的動作來猜。

            2、老師出示圖片,請幼兒來做動作。

            三、畫出“有聲音的洞洞”

            1、請每位幼兒畫出有聲音的洞洞

            師:我們把紙折成6小塊,每人畫出6種有聲音的洞洞。

            筆用完后要還原哦!

            2、大家一起把畫下來的洞洞放在主題墻上展示。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以及水的三態變化。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腦動手能力。

            3、激發幼兒對水的探究興趣,懂得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每人兩個分別裝有水和牛奶的杯子、雪花片若干,大塑料盆,冰塊、酒精燈、燒杯等。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新課

            師:今天有位神秘的小客人要來做客,我們猜猜它是誰?“一樣東西真稀奇,看得見,抓不起,洗衣做飯離不開,洗手洗臉需要它。”(打一自然物:水)

            師:小朋友們都玩過水,可是你知道嗎?(壓低聲音夸張狀)水呀,還有許多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水的秘密,好不好?

            二、探究水的特性

            1、看

            教師請幼兒出示裝有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

            師:你們面前是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請小朋友只用眼睛看,說說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只用眼睛看語氣重一些)

            幼:水清清的,牛奶濃濃的;水是無色的`,牛奶白色的。

            小結:水是無色的。

            2、嘗

            教師請幼兒嘗一嘗牛奶、水有何不同?

            幼:牛奶酸酸的甜甜的,水沒有味道。

            小結:水是無味的。

            啟發幼兒:水與牛奶比,還可以與什么比嘗是無味的?

            例如:酒是辣的,醬油是咸的,加深水是無味的。

            3、觀察

            教師在水杯、牛奶杯中分別放入一片雪花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自己的感覺,例:你能看見嗎?為什么?

            幼:水中的雪花片很清楚,而牛奶中的看不清楚。水是透明的,而牛奶不透明。

            小結:水是透明的。

            啟發幼兒想辦法: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證明水是透明的?

            例如:把小手放入干凈水中,隔著盛滿水的瓶子互相能看見等。

            4、動

            教師用飲料瓶制作一個水槽,下面接一個盆子,讓幼兒觀察水是怎么進了下面的盆里的,幼兒就會說出是流進去的,從而得出水是流動的。幾人一組將杯子里的水倒入盆中,讓幼兒親身感知水的流動性。

            師:水的流動性還從哪里看出來?啟發幼兒說出如擰開水管、小河流水等。

            小結:水是流動的。

            5、師幼共同總結水的特性: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

            三、認識水的三態

            1、水變冰

            師:水對小朋友說:“我還會變魔術。”(壓低、夸張狀)

            幼:啊,變魔術。

            師出示事先凍好的冰:“這就是水變得,水在什么情況下會變成冰?”

            幼兒:天冷時?在冰箱里。

            小結:當溫度下降到0攝氏度以下時,水變成冰。

            2、觀察體驗冰變水

            (1)請幼兒用手摸一摸,說出感覺(冰冰的、涼涼的、硬硬的、滑滑的)。

            (2)師:想一想冰在什么情況下變成水。

            幼:天氣暖和了放在熱水壺上加熱

            教師把冰放入燒杯里在酒精燈上加熱,驗證幼兒的猜測。

            小結:冰在溫度變高時就會慢慢變成水,而且溫度越高化的越快。

            3、操作實驗水變水蒸氣、水蒸氣變成水

            (1)提問:①玻璃杯里的水加熱會怎么樣?

            ②爸媽燒開水時你發現了什么?

            ③熱水杯上蓋一張紙,你會發現什么?

            (2)實驗觀察

            ①在酒精燈上給水加熱,引導幼兒觀察水的變化。

            幼:“有熱氣出現”“有水氣”

            小結:水變成了水蒸氣

            ②在熱水杯口蓋一紙片,請幼兒觀察紙片變濕了。

            小結:水蒸氣隨溫度下降變成了水。

            4、師幼共同總結水有三態:固態----冰;液態----水;氣態----水蒸氣。

            四、討論水的用處

            師:小朋友們分小組討論“水有什么用處?你見過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如果沒有水,會怎樣?我們怎樣保護水資源?”

            幼兒討論得出:水對人類,對植物、動物用處特別大,水可以洗澡、洗臉、洗菜、澆花、澆莊稼,動物也離不開水。

            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播放多媒體,加深幼兒對水的認識及增強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總結:水對我們用處很大,我們一定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水。

            【活動延伸】

            教師同幼兒在手工區一起制作宣傳節約用水的圖片,增強幼兒節約用水意識。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歡快與幽默,能聽出aba段式,初步了解波爾卡音樂的特點。

            2、在童話情境中愉快地欣賞音樂,能根據音樂用相應的動作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3、在音樂中大膽想象,積極表現感受,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啤酒卡波爾卡的音樂、課件、圖譜、幼兒用書第1冊第42頁。

            2、特點鮮明的波爾卡音樂三首。

            活動過程:

            1、教師嗲齡幼兒隨歡快的波爾卡音樂進人活動室進行簡單表演。

            2、引導幼兒欣賞音樂。

            (1)以《啤酒桶和小老鼠》的故事情景將幼兒帶人音樂,幼兒完整欣賞。

            (2)教師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節拍和三段體結構。

            (3)用視聽結合的方式引導幼兒分段欣賞音樂。(欣賞課件)

            (4)引導幼兒根據幼兒用書上的`樂句圖譜提示進行表演。

            (5)請幼兒看課件完整地欣賞音樂。

            3、通過幾曲特點鮮明的波爾卡音樂幫助幼兒了解波爾卡音樂的基本特點。

            4、激發幼兒的表演欲望,組織幼兒分角色隨音樂表演。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磁鐵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好忙的蜘蛛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他們在移動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日歷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紙桌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玩斜坡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種子變變變_大班科學教案06-30

          大班科學教案:我們的朋友——水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水珠寶寶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 亚洲a级一a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四区 | 五月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 日本一本精品中文字幕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