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最新

          時間:2024-10-18 07:39:00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最新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最新,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最新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最新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構成。它們能夠幫助植物滿足自身的需要。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實的過程中要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1、解剖油菜花并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

            2、觀察一株油菜上花的變化過程并用畫圖的方式記錄油菜花變成油菜莢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獲得親近自然的情感體驗,產生探究各種各樣的'花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使用解剖的方法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

            【教學難點】花到形成果實的變化過程。

            【教學準備】

            演示:油菜花變化過程的圖片,課件。

            分組:開花的油菜植株,鑷子、放大鏡、膠帶、剪刀,白紙、觀察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單元概述:從今天開始,我們進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單元。本單元共有7課,我們要一起來研究植物和動物是怎樣繁殖后代的。請一位同學朗讀單元導語:“春天……”

            出示開花的油菜植株。這是什么植物?同學們平時認真地觀察過花嗎?讓我們一起進入花的世界吧!板書課題:油菜花開了

            二、探究過程

            1、觀察一棵油菜。

            (1)請同學們說說油菜長得怎么樣?區分油菜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

            (2)油菜和鳳仙花都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這樣的植物叫綠色開花植物﹙板書﹚,它們都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部分構成。

            (3)請同學再說出幾種綠色開花植物。

            2、觀察一朵油菜花。

            (1) 觀察:

            從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用放大鏡觀察一朵油菜花。

            在小組里描述所觀察到的這朵油菜花。

            注意萼、瓣、蕊的讀音。

            (2)解剖:

            學習使用鑷子解剖一朵油菜花。

            示范:鑷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順序;

            解剖的油菜花。

            將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用膠帶貼在觀察記錄表上。

            觀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個部分。

            填寫“油菜花的觀察記錄表”。

            (3)交流。

            (4)小結: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個部分組成的。油菜花有四片花瓣。

            3、觀察一棵油菜的花。

            (1) 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時開放的嗎?

            (2) 數數一棵油菜上有幾朵花?幾個花蕾?

            (3) 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謝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

            (4)觀察一個花蕾;推測這個花蕾未來的變化。

            畫油菜花變成油菜莢的變化順序圖。

            三、小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實的過程中要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四、布置課外活動作業:

            采集各種各樣的花,下節課帶來。

            五、板書設計

            油菜花開了

            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教學后記: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最新2

            教學目的:

            1、了解一些動植物正在滅絕或已經滅絕了。

            2、認識一些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3、進行調查研究活動,了解一種珍稀動植物的生存狀況,提出我們保護性的建議。

            4、認識到愛護珍稀動植物的意義,樹立愛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我國一些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教學難點:

            會寫一份關于某種珍稀動植物的調查報告。

            教學準備:

            課前做的資料收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談話:你們知道地球上已經滅絕或正面臨滅絕的動植物嗎?

            把你們了解到的`情況向其他同學介紹。(教師補充介紹:19世紀,朱鹮在中國和日本等東亞地區廣泛分布,由于戰爭和環境破壞,到20世紀60年代人們認為朱鹮已經滅絕了。直到1981年,人們在陜西秦嶺重新發現7只朱鹮,經過20多年的努力,朱鹮現存248只。)

            二、探究過程

            1、認識了解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1)請學生說出書上圖中珍稀動植物的名稱,說一說這些珍稀動植物的情況。

            (2)請學生介紹其他珍稀動植物的情況,也可以介紹當地有特色的動植物。

            (3)教師要做好相應準備,進行必要的補充介紹。

            2、寫一份關于某種珍稀動植物的調查報告。

            (1)自主選題,可以選珍稀動植物,也可以選本地有特色的動植物。

            (2)交流調查活動計劃。

            (3)調查活動安排課后進行。

            3、小結。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最新3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觀察、描述和記錄卵的形狀和顏色。

            2、能夠通過圖畫和文字表達,交流關于蟻蠶的觀察結果。

            3、能提出關于蠶的問題,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邊養蠶邊研究。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卵是蠶生命的開始。

            2、知道蠶卵能孵出蟻蠶。

            3、能用放大鏡觀察卵和蟻蠶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畫下來。

            4、知道蟻蠶需要食物、空氣、空間等生活和成長的必要條件。

            情感、態度與價值感:

            1、愿意和同伴合作與交流。

            2、珍愛小動物,主動接近小動物,不傷害小動物。

            3、充分體驗養蠶所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用放大鏡觀察卵和蟻蠶的外形特征

            教學難點:描述和記錄卵的形狀和顏色,討論蟻蠶的生活和成長的必要條件。

            教學準備:蠶卵、蟻蠶、放大鏡、干毛筆、紙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出示一塊絲綢,給學生看一看、摸一摸)?

            2、那你們知道知道織絲綢的絲是怎么來的嗎?

            3、蠶是怎樣一種小動物,它又是怎樣吐絲的?想不想親自看一看呢?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一起來養蠶,親自體驗一下養蠶的樂趣。

            二、討論“關于養蠶我們知道些什么”、“有哪些問題需要研究”。

            1、關于養蠶你們都知道些什么?

            2、小組討論

            3、匯報討論結果

            4、誰養過蠶?能告訴大家養蠶要注意什么嗎?沒養過蠶的。同學也可以說說,你準備養蠶了,你將要做什么?有哪些問題需要大家幫忙解決?

            5、由學生提出問題,師生一起討論解決辦法。

            三、觀察蠶卵

            1、要養蠶首先要了解蠶卵是什么樣的`。你知道蠶卵長什么樣的?

            2、下面我們來觀察蠶卵(出示蠶卵并分發給各組)。

            3、小組觀察:分別用肉眼和放大鏡觀察,把你看到的寫下來或畫下來,用尺子量一量蠶卵有多長?

            4、匯報:說一說蠶卵是什么樣的?

            5、關于蠶卵你還有什么問題提出?

            6、師生討論解決辦法。

            四、觀察蟻蠶

            1、蠶寶寶出世了,你們看剛出殼的蠶像什么(將剛出生的蟻蠶分發給學生)?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好呢?

            2、學生給剛出生的蠶寶寶起名字。

            3、告訴學生剛出生的蠶的名字,讓學生比較一下自己取的名字和大人們取的名字有什么不同。

            4、仔細觀察蟻蠶,用尺子測量它的長度并做記錄(可以寫,也可以畫下來)。

            5、說一說蟻蠶是什么樣的。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最新4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影響小車在斜面上、平面上運動的因素作出假設;

            2、能夠根據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3、能夠使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搜集證據;

            4、能夠測量小車通過給定距離所需的時間;

            5、能夠通過測量、搜集、記錄數據,并選擇有效的數據支持證據。

            科學知識:

            1、知道小車從斜坡上滑下,向前沖出去的距離與什么有關;

            2、知道小車行駛的快慢與什么有關;

            3、認識到“控制變量”是一種搜集證據的重要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反復實驗獲取可靠測試結果的重要性;

            2、意識到科學技術在解決日常工作、生活問題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準備:

            1、小車、各種木板(有長短不一的,有表面光滑程度不一的,有相同的)、尺子(或皮卷尺)、墊木塊等。

            2、小車、尺子、墊圈若干、計時器。

            教學活動:

            一、復習導入

            1、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物體的運動方式,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了哪些運動方式?(學生自由說)

            2、教師用小車在木板上滑動,讓學生觀察,問:小車的運動方式是什么?

            (教師引導:車輪和車廂的運動是什么方式?)

            二、觀察并提出假設

            1、師做小車從斜坡滾動實驗,讓學生觀察。

            2、師質疑:小車從斜坡上沖下來,向前沖出去的距離與什么有關?

            學生作假設,教師適當板書:

            (1)與坡度有關,坡度越大,沖出去越遠;

            (2)與斜坡長短有關,斜坡越長,沖出去越遠;

            (3)與坡面有關,坡面越光滑,沖出去越遠;

            (4)與車子重量有關,車子越重,沖出去越遠;

            (5)與車型有關……

            (6)與輪胎有關……

            (注意:此處讓學生自行假設,學生假設的內容可能會很多,教師要注意選擇所作的假設,要盡量適合所準備的材料能夠操作驗證)

            三、實驗驗證假設

            1、師:我們采用什么方法來驗證我們的假設呢?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學生討論交流)

            2、集體交流,教師指導

            (注意:教師要根據所準備好的材料讓學生討論交流在課堂上可以實驗驗證的假設,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加以方法上的正確指導,尤其要讓學生知道每種實驗哪些是要變化的,哪些應該不變?教師可以利用課本第37頁下圖所提供的實驗報告記錄讓學生逐一討論各種實驗時應保持不變和需要改變的條件。)

            3、學生分組進行不同實驗,領取相應材料,并完成實驗報告,師巡回指導。

            (教師要指導學生多做幾次,以防數據出現的偶然性,數據測量時要做到認真、準確、記錄真實)

            4、學生分組匯報實驗結果,讓全體學生弄清小車沖出去的距離與什么有關

            5、布置課后任務:同學們,我們剛才做了一些實驗去驗證了我們的'假設,但還有一些假設我們還沒驗證,課后同學們如果有興趣,可以選擇一些假設自己設計實驗來驗證,并做好記錄。(教師課后可作適當指導)

            四、研究影響載重汽車行駛快慢的因素

            1、我們研究了影響小車從斜坡上沖出去的距離因素,現在再讓我們來研究一輛載重汽車行駛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2、學生作假設,教師適當板書:

            與動力有關,動力越大,走得越快;

            與路況有關,路況越好,走得越快;

            與貨重有關,貨物越輕,走得越快;

            3、實驗驗證:

            (1)師:我們采用什么方法驗證我們的假設呢?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學生討論交流)

            (2)集體交流實驗方法,教師指導。

            (提醒學生汽車的動力可用加墊圈的方法,如課本第39頁上圖所示,定好起點和終點,確定好行駛距離,指導學生使用計時器,用好計時器。)

            (3)學生分組實驗,并完成實驗報告,師巡回指導。

            (4)學生分組匯報實驗結果。

            4、布置課后任務:剛才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假設,但有些假設我們還沒去驗證,課后也請同學們選擇一些假設去做實驗驗證,并做好記錄。

            五、總結:

            今天我們做了兩大項的研究:

            一、研究了小車從斜坡上沖出去的距離與什么有關;

            二、研究了一輛載重汽車行駛的快慢與什么有關。通過學習我們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更學會了從提出問題到作出假設,再設計實驗驗證,并總結得出結論的科學研究方法。希望我們同學能在以后的科學學習中不斷運用這種方法來研究,以進一步提高我們的科學認識和科學研究能力。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最新】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最新11-07

          最新科學教案大班01-06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02-10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03-29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08-03

          最新湘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精選10篇)09-01

          小班蒙氏科學教案最新03-08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優秀02-13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優秀02-23

          小學四年級的科學教案6篇02-1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 日韩、欧美、中文三级 | 日本性爱欧美精品 |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不卡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