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踐專題論文

          時間:2021-04-03 18:02:15 論文 我要投稿

          醫學實踐專題論文

            醫學實踐的過程中,大家有什么樣的研究以及收獲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醫學實踐專題論文,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醫學實踐專題論文

            【摘要】

            目的 分析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特點, 總結有效治療措施。方法 100例大面積腦梗死患者, 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和治療措施。結果 100例患者中存活86例, 死亡14例, 死亡的主要原因為腦疝或多器官功能衰竭。86例出院患者中, 肌力為 0~2 級46例, 肌力為 3 級以上40例。治療 2 周后100 例患者中34 例好轉, 66例未好轉。影響因素有:有相關病史、年齡≥75歲、意識障礙體征、有并發癥、溶栓或抗凝, 好轉患者與未好轉患者影響因素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大面積腦梗死是腦梗死中較重的類型, 了解大面積梗死的臨床特點, 及時給予患者控制腦水腫、腦保護、降低顱內壓等相應治療措施, 能提升其臨床治療效果。

            【論文關鍵詞】

            大面積腦梗死;臨床特點;治療措施

            大面積腦梗死是由腦動脈主干阻塞引起的大腦半球大部分腦組織缺血梗死, 發病急且病情危重, 致殘率和死亡率極高[1]。大面積腦梗死病因十分復雜, 高血壓、手術患者是高發人群, 預見性低, 臨床治療難度大, 且呈現年輕化發展趨勢。本研究通過對100 例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總結出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特點及其治療措施,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 年2月~ 2015年2月收治的大面積腦梗死患者100例, 年齡38~83 歲, 平均年齡(63.0±6.8)歲。其中男54例, 年齡39~83歲, 平均年齡(63.5±6.6)歲;女46例, 年齡38~82歲, 平均年齡(62.5±6.7)歲。100例大面積腦梗死患者年齡構成和性別構成情況見表1。

            1. 2 治療方法 主要采用影像學方法對疾病進行診斷, 所有患者做顱內 CT 檢查。急性期給予全部患者腦組織營養藥物、脫水劑治療, 同時給予吸氧, 如果患者沒有產生嚴重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的情況, 則可以開展激素治療。脫水劑中含利尿劑、白蛋白、20% 甘露醇以及甘油果糖, 持續用藥 7~14 d。腦細胞營養藥物有腦活素、胞二磷膽堿等。給予地塞米松靜脈滴注, 10~20 mg/d, 持續用藥3~7 d。急性期之后添加活血化瘀藥物(如血栓通、阿魏酸鈉)。后期, 需定期監測患者的電解質情況、肝腎功能, 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脫水劑劑量及種類。

            1. 3 療效評價標準[2] 治療2周后, 采用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量表(MESSS)對所有患者神經功能缺損進行評分, 根據評分結果對療效進行評價。好轉:包括痊愈、進步,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18%, 病殘程度為 4級以上。未好轉:包括無變化、惡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17%甚至增加, 病殘程度為 6~7 級甚至死亡。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論文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00例患者中存活86例, 死亡14例, 死亡的主要原因為腦疝或多器官功能衰竭。86例出院患者中, 肌力為 0~2 級46例,

            肌力為 3 級以上40例。治療 2 周后100 例患者中34 例好轉, 66例未好轉。影響因素有:有相關病史、年齡≥75歲、意識障礙體征、有并發癥、溶栓或抗凝, 好轉患者與未好轉患者影響因素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3 討論

            大面積腦梗死的病情危重, 致殘率和死亡率極高。目前并沒有明確的、統一的標準界定, 一般來說, 腦梗死面積超過2個腦葉或者面積直徑>40 cm 即可被認定為大面積腦梗死。

            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是導致大面積腦梗死的最主要原因。在本次研究中, 100例大面積腦梗死患者中有61例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因為長時間高血壓顱內大中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會造成血管狹窄、堵塞, 引起大面積梗死。其次, 心源性栓子脫落會造成大腦動脈閉塞, 因此心源性栓塞也被認為是引起大面積腦梗死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 糖尿病也可導致大面積腦梗死發生[3-5]。

            大面積腦梗死通常在活動的'情況下發病。在活動中,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潰, 心室、心房、心瓣膜贅生物脫落, 都可能導致腦血管主干動脈發生閉塞, 大規模的腦缺血最終引起大面積腦梗死。其臨床表現有:偏身感覺障礙和偏癱, 大腦動脈主干梗死, 影響深穿支和皮層供血, 使患者出現偏身感覺障礙和對側偏癱;意識障礙, 患者腦組織受到嚴重損傷, 產生腦功能障礙, 同時缺血區水腫, 中線結構移位, 影響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顱內高壓, 腦梗死病灶周圍的腦組織水腫, 擠壓、牽扯血管和硬腦膜均會造成患者頭痛、嘔吐。臨床研究顯示大面積腦梗死會導致顱內高壓, 所以治療時應先進行降壓, 應用甘露醇等清除腦缺血產生的腦內自由基, 抑制腦水腫。當患者出現血壓上升情況時, 可通過血壓代償性上升保證腦血流量。治療大面積腦梗死, 除及時控制血壓之外, 為避免大面積腦梗死導致出血性轉化, 需開展溶栓治療, 予以抗凝藥物治療。同時, 給予患者吸氧, 提高腦組織的氧張力, 增加血氧彌漫半徑, 改善腦組織有效代謝和組織微循環, 緩解腦水腫。在本次研究中,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腦組織營養藥物、脫水劑治療并且吸氧, 最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 對于大面積腦梗死疾病, 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特征盡早診斷、及時治療。對于急性期患者, 在治療中應及時控制腦水腫和顱內壓, 積極采取腦部保護措施, 以提升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治療效果。

          【醫學實踐專題論文】相關文章:

          醫學檢驗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9-09

          中醫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7-30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社會實踐報告11-10

          醫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5篇08-24

          醫學院大學生醫院的實習實踐體會03-14

          大學生暑假醫學專業社會實踐報告08-31

          醫學院大學生醫院實習的實踐體會范文03-12

          2022大一醫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11-16

          臨床醫學實踐心得體會范文集合6篇04-23

          醫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1500字12-2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熟女乱子视频 |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囯产免费 | 亚洲国产最新AV首片 | 日本在线a一区视频 | 一区二区無碼在線觀看 | 久久99九九精品久久久久齐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