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設計練習,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論文

          時間:2021-06-11 19:35:19 論文 我要投稿

          精心設計練習,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論文

            關鍵詞:以舊引新 深化理解 區(qū)別異同 鞏固練習

          精心設計練習,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論文

            課堂教學是在規(guī)定的教學時間內,面對固定的學生,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在相同的授課時間內,不同的教學方案必然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單一、枯燥無味的練習,會導致學生厭倦、影響學習積極性。

            因此,為了克服課內不足課外補的壞習慣,我探索研究課堂上練習的習題設計,以期能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

            一、以舊引新——設計過渡性練習

            數(shù)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各部分知識密切聯(lián)系。因而設計習題時,不要局限于當天所學的內容,而要注意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將新知識納入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中,以舊導新,促進調整與同化,使之連為一體,發(fā)揮知識整體結構在學生認識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大大降低新知的難度。

            例如,“在教學梯形面積計算”之前,我設計一些已學過的知識作練習:

            (1)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是 什么?

           。2)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 ?

           。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 ?

            當學生回答了以上幾題后,我再向學生提出要求:你能把一個梯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進行計算它的面積嗎?練習題一出,學生拿出已經準備好的梯形動手剪、拼,小組內互相討論、交流、補充,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學生們想出了多種求梯形面積的方法:

           。1)、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求它的面積。

            (2)、把梯形分割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

           。3)、把梯形分割成一個長方形的兩個三角形求它的面積。

           。4)、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每個梯形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面積的一半。

           。5)、連接梯形一條腰的中點與相對的頂點,剪下一個三角形,再把這個三角形旋轉到原來梯形的一側,把原圖形轉化成一個三角形,最求它的面積。

            這樣通過動手操作,把圖形轉化、遷移為新授知識,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二、深化理解——設計與例題保持結構穩(wěn)定性的練習

            在例題教學后,安排基本題讓學生進行練習,其目的是為了鞏固新知。要求其知識結構與新知識結構相同,題型也基本一致,具有例題牲特征。例如,在教梯形的面積的例題后,我設計第一組題讓學生練習:

           。1)、梯形的上底10米,下底4米,高3米,求面積。

           。2)、梯形的上底10米,下底4分米,高1.5米,求面積。

            這一組題中,要求梯形的面積必須的3個條件都是直接給出的,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公式進行計算,這樣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新知的理解、消化,達到照顧全體學生的目的。

            為了克服思維定勢的負面影響,在保持新知本質屬性的前提下,我進行了改變思維訓練的角度,進行例題結構變更,通過變式題訓練,加深新知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如第一組題練習后,我緊接著安排第二組題:

           。2)、梯形的上底是8米,下底是上底的一半,高是6米,求面積。

           。2)、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是12米,下底比上底長4米,高是下底的2倍。求它的面積。

            這一組題,其中一個或兩個條件是間接給出,必須先求再求面積。

            三、 區(qū)別異同——設計比較性練習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有些數(shù)學概念,公式,題目表面上非常相似,但實質上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不細致觀察,不認真比較,學生往往容易混淆。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注意把形似實異的題目讓學生進行比較,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弄清數(shù)量關系,找出異同點,掌握解題方法。

            例如教學了百分數(shù)的認識后,我出示了這樣一組習題:

            (1)、甲數(shù)是160,乙數(shù)是200,乙數(shù)比甲數(shù)多百分之幾?

           。2)、甲數(shù)是160,乙數(shù)是200,甲數(shù)比乙數(shù)少百分之幾?

            (3)、甲數(shù)是160,乙數(shù)比甲數(shù)多40,乙數(shù)比甲數(shù)多百分之幾?

           。4)、甲數(shù)是160,比乙數(shù)少40,甲數(shù)比乙數(shù)少百分之幾?

            讓學生觀察,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出算式進行比較:(1)題:(200-160)÷160 = 25%(2)題:(200-160)÷200 = 20% 。(3)題:40÷160=25%。(4)題:40÷(160+40)=20%。這樣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求比一個數(shù)多百分之幾”和“求比一個數(shù)少百分之幾”兩種題目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題規(guī)律。

            在比較的基礎上,我還注意知識間的橫向聯(lián)系,即百分數(shù)與整數(shù)的比較。如讓學觀察比較兩個數(shù)多少的題目:(1)、甲數(shù)是160,乙數(shù)是200,甲比乙少多少?算式是:200-160=40 (2)甲數(shù)是160,乙數(shù)是200,甲比乙少多少?算式是:200-160 = 40

            以上的比較,使學生看到:“求甲數(shù)比乙數(shù)多幾”,與“乙數(shù)比甲數(shù)少幾”的解法是相同的,結果也相同。從而理解概念,掌握解題方法。

            四、鞏固練習——設計綜合性題

            綜合性題的練習,目的是為了形成認知結構的整體性,只有新舊知識互相搭配,才能使新知納入原有知識網絡,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靈活解題能力。

            例如在教學了“圓柱體的體積”后,我出示了下列一組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求出下面各圓柱的體積。

           。1) 底面積是3.14平方米,高是2.5米。

           。2) 底面半徑是6分米,高是3分米。

           。3) 底面直徑是8厘米,高是4厘米。

           。4) 底面周長是12.56米,高是2米。

            這組題由易而難,層層遞進,體現(xiàn)了知識縱深發(fā)展的過程?傊脑O計課堂練習,優(yōu)化課堂練習過程,及時有效調控教學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保證。

            在教學實踐中,我由于能注重堂上練習的設計,較好調動了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自學能力,智力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使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學們都從以前怕上數(shù)學課,到現(xiàn)在盼上數(shù)學課,初步形成會學、樂學,爭先進的良好學風,從而較好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精心設計練習,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論文】相關文章:

          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論文04-17

          利用開放型習題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論文07-01

          關于淺談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論文04-19

          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論文06-29

          數(shù)學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論文06-29

          在概念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論文07-04

          電化媒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論文06-29

          地理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論文06-18

          精心設計練習著眼思維訓練論文06-1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精品 | 在线观看欧美亚洲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97 | 天堂aⅴ日韩欧美国产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午夜 | 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