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心理咨詢師案例論文

          時間:2021-06-11 11:18:13 論文 我要投稿

          二級心理咨詢師案例論文

            二級心理咨詢師是一個中級稱號,我國最高級別的心理咨詢師稱號是高級心理咨詢師,三級是初級心理咨詢師。下面我們來看看二級心理咨詢師案例論文,歡迎閱讀借鑒。

          二級心理咨詢師案例論文

            讓生活失去色彩的擔子

            摘要:史某,男,40歲,有三次婚史,目前自己帶14歲的兒子生活。近來因自己腳受傷,不能下床,無人照顧,而孩子從小患病無法治愈,面臨孩子學習、就業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壓力,產生焦慮現象,雖然腳傷基本好了,但不想上班。咨詢師收集了求助者的基本資料,進行了心理測試,并同求助者共同制定了咨詢目標,運用了運用認知行為療法使求助者的情緒得到了釋放和暫時的緩解。

            一、一般資料

            史某,男,40歲,油田某單位一線崗位員工。分配到油田工作,兩次離異,自己腳步受傷無人照料,獨自帶身患疾病的孩子生活。

            二、主訴和個人陳述

            (一)主訴

            近來,自己生病,無法照顧孩子,經常出現失眠、焦慮、心慌等癥狀,特別是晚上休息不好,感覺活著沒什么意思,不想上班,前來咨詢。

            (二)求助者個人陳訴

            前一時期,因自己腳扭傷在家休息,不能下床,無人照顧。兒子從小患股骨病,雖經過多年治療,但無法根本治愈,今年已經上初四。前幾年與妻子離婚,自己和孩子一起生活。再婚后又因家庭問題離婚。孩子因前幾年身體影響學習不好。考慮到自己腳傷、孩子的病無法治愈,面臨學習、就業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壓力,自己覺得沒有活路。

            三、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一)心理咨詢師觀察

            求助者自己來咨詢,衣著整潔,精神正常,家族也沒有精神病史,走路有一些困難,語言表達清楚,有明顯的求助愿望。

            (二)朋友和同事反映

            由于離婚獨自帶孩子生活周圍朋友少,與同事交往很少,身邊沒有什么親人。

            四、心理測驗結果與分析

            1.焦慮自評量表測試結果:SAS測驗結果為60分,為中度焦慮。

            2.抑郁自評量表測試結果:SDS測驗結果為48分,無抑郁。

            五、評估與診斷

            (一)一般心理問題【1】

            (二)診斷依據

            1、與重性精神病相【2】鑒別: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該求助者的知情意協調、一致,個性穩定,有自知力,主動求醫,并沒有表現出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與嚴重心理問題相【3】鑒別:嚴重心理問題的初始反應強度強烈,反應已泛化,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病程大于2個月。而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并不嚴重,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持續的時間也較短,因此可以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3、與焦慮癥相【4】鑒別:焦慮癥是“以廣泛性焦慮或發作性恐怖狀態為主要臨床相的神經癥”,是一種內心緊張不安,預感到似乎將要發生不利情況而難于應付的不愉快情緒,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出汗和運動性不安等。而該求助者雖然也以焦慮為主要癥狀,但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邏輯思維,心理沖突未變形、沒有泛化,因此可以排除焦慮性神經癥。

            4、收集所有資料,最后診斷屬于一般心理問題。

            (三)問題的主要表現

            1.自己生病無人照顧,情緒低落。

            2.孩子生病,無法治愈,學習成績不好,面臨中考,對將來升學和就業擔憂。

            3.離婚后,處了幾個女朋友都沒成,失去再婚的信心。

            4.周圍親人少,朋友少,與同事相處一般,社會支持系統不夠。

            六、咨詢目標的制定

            根據以上評估和診斷,同求助者協商,確定以下咨詢目標:

            1.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降低焦慮狀態,盡快恢復健康,積極參加工作。

            2.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能夠對自己和孩子有正確的認知,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七、咨詢方案的制定

            (一)咨詢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1.咨詢方法:認知行為療法

            2.適用原理: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組通過改變思維或信念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緒行為療法(REBT),貝克和雷米的認知療法(CT)和梅肯鮑姆的認知行為矯正技術等。

            (二)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1.求助者的責任、權利與義務:

            責任:

            (1)向咨詢師提供與心理問題有關的真實資料;

            (2)積極主動地與咨詢師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3)完成雙方商定的作業。

            權利:

            (1) 有權利了解咨詢師的受訓背景和執業資格;

            (2) 有權利了解咨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

            (3) 有權利選擇或更換合適的咨詢師;

            (4) 有權利選擇或中止咨詢;

            (5) 對咨詢方案的內容有知情權、協商權和選擇權。

            義務:

            (1) 遵守咨詢機構的相關規定;

            (2) 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

            (3) 尊重咨詢師,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之咨詢師。

            2.咨詢師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責任:

            (1) 遵守職業道德,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

            (2) 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

            (3) 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并說明保密例外。

            權利:

            (1) 有權利了解與求助者心理問題有關的個人資料;

            (2) 有權利選擇合適的求助者;

            (3) 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度,有權利提出轉介或中止咨詢。

            義務:

            (1)向求助者介紹自己的受訓背景,出示營業執照和執業資格等相關證件。

            (2)遵守咨詢機構的相關規定;

            (3)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各方面的內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預約時間,如有特殊情況提前告之求助者。

            (三)咨詢的次數與時間安排:

            每周咨詢1次,每次50分鐘左右,

            咨詢費用:企業EAP提供免費服務。

            八、咨詢過程

            咨詢分為三個階段:

            (一)咨詢關系建立和收集資料階段

            第一次咨詢:時間2010年6月5日

            介紹心理咨詢的性質和限制及咨詢過程中有關事項與規定,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建立信任感和情感互動協調,來傾聽訪者訴說,鼓勵其宣泄不良情緒,調整心態,獲取來訪者的信任和理解。全面了解史某的基本情況、成長經歷,特別是近期對他影響重大的生活事件,進行心理測試。確立主要問題,作出評估和診斷,與史某確立咨詢目標,制定實施方案。

            史某在前一段時間受傷,導致其成為一個心理應激事件;特別是自己一個躺在床上,想的只有自己的.病、孩子的病和將來的發展,多個負面生活事件疊加,產生了不合理的念頭,認為活著沒什么意思,導致產生焦慮、情緒低落、失眠,當身體恢復時,仍然不想上班。此次咨詢主要是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以來訪者訴述為主,咨詢師主要使用傾聽技術,并幫助其學習一些簡單的放松技巧,達到情緒上的暫時緩解。

            布置家庭作業:練習放松技巧,整理自己的自己的想法和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二)心理幫助階段

            第二次咨詢:認知行為療法,時間2010年6月13日

            針對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與其進行交談為,幫助他找出不合理的信念。

            一是讓求助者分析現在和受傷以前的生活對比。“以前雖然自己帶孩子生活,還是比較好的”;

            二是讓求助者分析孩子現在的身體狀況和小時候的對比。“孩子的病雖然不能完全治愈,但比起小時候已經有改變,并在我生病這段時間,學會照顧我”。

            三是讓求助者分析孩子將來的發展。“我在油田企業中受到很多的照顧,各級組織一直對我的家庭和孩子給予很大的幫助,將來最不好也會在福利廠為孩子安排工作”。

            四是讓求助者分析自己婚姻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孩子的病,怕影響正常的生活,不過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會好起來的”。

            五是讓求助者分析工作對他的影響。“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回到工作崗位可以分散精力,并能夠提高家庭收入”。

            六是讓求助者分析同事和朋友的關系。“我不應該封閉自己,雖然我的親人不在身邊,我已經得到了很多同事和戰友的幫助,我應該用感恩的心去對待每個人”。

            家庭作業:咨詢結束后,讓求助者在存在不合理信念時分析自己生活中好的方面,并繼續做放松練習。

            (三)結束與鞏固階段

            第三次咨詢:時間2010年6月21日

            反饋家庭作業:通過放松技巧晚上比以前睡得沉,情緒有所好轉;通過對好的方面的收集,發現自己還有很多自己之前沒有發現的優點。實施SAS、SDS與咨詢前對照,對咨詢過程進行總結,指出其努力方向,并談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九、咨詢效果評估

            (一)求助者對咨詢效果的自我評估:

            “我現在回到工作崗位上,情緒不再低落了,我的情緒變化也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正在全力以赴參加中考!”

            (二)求助者同事和戰友對求助者改善狀況的評定:

            史某的工作和生活都應得好轉,樂于和大家溝通交流,能正確地談論自己和孩子。

            (三)測量前后測:結束時做了SCL-90測試,結果顯示總分130分,各因子分均低于2分,陽性項目數25,均在正常范圍內,焦慮和恐怖分值也正常。

            (四)社會功能恢復

            史某能夠安心地工作,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基本達到咨詢目標。

            (五)咨詢師的評定:

            咨詢已基本達到預期目標,隨著整個咨詢的不斷進步,求助者的自信心增強,緊張、焦慮癥狀逐漸減輕并消失,人際關系也在改善,咨詢過程較完整,有條理。之后的隨訪,求助者情緒穩定,工作和生活進行很正常。本案例成功運用了認知行為療法,求助者的焦慮情緒得以緩解,社交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人格進一步完善。

            注釋:

            【1】一般心理問題:郭念鋒主編.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重性精神病相:郭念鋒主編.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嚴重心理問題相:郭念鋒主編.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4】焦慮癥相:郭念鋒主編.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參考文獻:

            (1) 郭念鋒主編.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 郭念鋒主編.心理咨詢師(二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 郭念鋒主編.心理咨詢師(三級),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4) 易法建等著.心理醫生,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二級心理咨詢師案例論文】相關文章:

          心理咨詢師案例論文03-13

          心理咨詢師論文案例03-18

          心理咨詢師二級論文03-13

          二級心理咨詢師論文03-13

          考二級心理咨詢師論文03-13

          考心理咨詢師二級論文03-13

          二級心理咨詢師論文范文03-13

          關于二級心理咨詢師論文答辯02-27

          心理咨詢師案例報告范文11-18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幕 | 免费欧美大片久久久久 | 日本思思热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欧洲与亚洲无吗 | 先锋AV资源手机在线观看 | 污网站国产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