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生就業市場化及應對的研究論文

          時間:2021-06-11 10:47:25 論文 我要投稿

          師范生就業市場化及應對的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師范生就業市場化后,師范生的就業不再受到行業、地域和所有制的限制.有了新的機遇;同時師范生就業也面臨著教育部門職位飽和、師資來源渠道多元化、師范生供需不平衡和就業市場不完善等各種挑戰。在這種新的形勢下.高等師范院校必須探索開放型的辦學模式.調整學科和專業結構.進行課程改革。完善對師范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師范生自身也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降低就業期望值以滿足市場經濟條件下用人單位的需求。

          師范生就業市場化及應對的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師范畢業生;就業;市場化

            近幾年。各省教育廳相繼出臺了師范生就業的一系列新政策.這些政策規定使師范生就業模式發生了根本的變革,即由國家包分配。包當干部的就業模式轉變為師范生和用人單位“供需見面”、“雙向選擇”就業模式。這種依靠市場機制來實現師資的合理配置的就業體制即師范生的就業市場化。師范生就業市場化無疑使師范畢業生和高等師范院校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沖擊。只有對各種機遇和挑戰進行分析.才能把握住時代脈搏。找到應對的策略。

            一、師范生就業市場化給師范生就業帶來的機遇

            1師范生就業不再受到行業的限制

            在師范生就業沒有進行市場化改革以前.師范生就業絕大部分局限于教育系統.嚴重地束縛了人才的流動.限制了人力資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優化配置的可能性。師范生就業進行市場化改革以后.學生的就業由原來面向單一的教育系統變為教育系統和非教育系統的任何單位.大大地加強了師范生的就業面。各省近年相繼出臺政策.規定師范畢業生既可以報考國家公務員或到部隊工作。亦可到其他企事業單位和非公有制單位就業。

            2.師范生的就業不再受地域的限制

            在師范生就業放開之前.由于戶籍制度的限制和國家進行人力資源調配的需要.師范生畢業后還要回到原籍就業.限制了學生進行選擇的機會。師范生就業的放開.戶籍制度的改革.地方保護主義政策的逐漸取消.使師范畢業生可以到非畢業生生源所在地的任何省市工作.對志愿到農村及西部地區任教的師范生國家還出臺了特殊的優惠政策。如果畢業生不愿就業.師范生畢業后戶口可暫時保留在學校、檔案暫掛靠省教育廳。暫緩就業。

            3.師范生在教育系統的就業不再受到所有制的限制

            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前.絕大部分中小學校都是政府設立.基本不存在民辦的教育教學機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各種私立學校如雨后春筍一般大量涌現。這些學校專任教師較少.需要大量接受過正規系統師范教育、具備較高素質的青年教師.師范畢業生在滿足這方面要求上占有優勢。另外.目前很受社會關注的城市“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問題.也需要政府在教育模式和辦學模式上進行創新.這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大量的合格教師.這給師范畢業生提供了又一個就業機會。

            二、師范生就業市場化給師范生就業帶來的挑戰

            1.師范畢業生人數增多,教育部門職位飽和使師范生面臨膨脹性失業

            高校招生規模連續擴大使師范畢業生數量也在逐年增長。但與此相反.中小學學生人數逐年下降.學校班級數逐年減少.2、3所學校合并成l所學校。學校布局的凋整使中小學教師出現大幅超編.每年都有新畢業的師范專業學生.但是又并不是每年都有到年齡退休的老教師.使得教育隊伍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師范招生規模的膨脹和教師崗位飽和造成了師范生“膨脹性失業”的局面。

            2.教師資恪證放開,師資來源渠道多元化對師范生就業產生影響

            教育部《面向2l世紀教育振興動計劃》中指出:“要向社會招聘具有教師資格的非師類高校優秀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改善教師隊伍結構。”除了非師范生.社會人員如資深專家、技術人才、外教、退休教師也可以參與競爭教師崗位.到教育教學部門就業。這些非師范畢業生.社會人員與師范生相比綜合能力強。經驗豐富,更受學校和學生的歡迎.成為師范生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3.師范畢業生供需不平衡使“就業的結構性子盾逐漸突出”

            首先.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供需不平衡。目前的就業狀況是研究生供不應求.本科生基本平衡,專科生供大于求.專科生的就業難度較大。其次.不同專業畢業生供需不平衡。

            2006年.在師范類各專業中。小學教育、物理學、美術學、生物科學、英語等專業初次就業率較高.需求相對較大;化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教育技術學初次就業率相對較低.需求相對較小。最后.地區之間供需不平衡。這幾年城市的師資需求漸漸飽和.吸納畢業生的'空間非常小.而廣大經濟欠發達地區急需大量師資.許多師范生卻不愿去任教。"

            4.畢業生就業市場不完善加劇了師范院校學生的就業壓力

            目前我國的以政府為主導.高校為基礎的大學生畢業市場體系的服務功能還不夠完善。不夠成熟。高等師范院校就業工作部門、政府畢業主管部門之間溝通不足.開拓就業市場力度不夠.提供就業信息不夠.服務不到位.結果導致“用人單位不知何處覓人才.畢業生不知哪里找工作”現象的出現。同時。由于社會上用人不正之風的存在.部分學校、教育主管部門在任用畢業生時暗箱操作。導致部分社會資本較弱的師范畢業生就業更難。

            三、師范院校對師范生就業市場化的應對策略

            1.采取開放型的辦學模式

            近幾年.由于師范生滿意的教師崗位有限.越來越多的師范生到敦育領域外從事非教育行業.針對這種狀況.一些師范院校已經開始嘗試新的開放型辦學模式。即學生在學習兩年或三年學科專業知識后,在第三年或第四年根據自己的志愿.選擇是否接受師范教育.獲得師范專業學士學位或專業學士學位。這種辦學模式與世界教師培養模式接軌.值得借鑒。各師范院校和教育學院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完善師范生培養模式.不斷改革與創新。

            2.調整學科和專業結構

            現在我國高師院校的許多專業往往都是根據自己學校的學科進行建設的.這種專業設置考慮更多的是學科本身的要求和規律.較少考慮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從而造成師范人才與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脫節。因此.各高師院校要不斷開展就業市場需求分析和畢業生跟蹤調查.根據就業指導部門反饋的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的意見及時調整專業結構、課程設置.確定人才培養的規模。這樣.高師院校生產出的“產品”才能適銷對路,供不應求。

            3.進行課程改革,改革對學生的評價方式

            目前.我國正進行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高等師范教育要滲透“新課改”的精神.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把教學目標從注重知識的傳授轉移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上來。在課程設置上.擴大選修課的比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通識”教育。在考試方式上.改變以往考教材筆記的評價方式.代之以提交課程論文等能培養學生能力的評價方式。

            4.加強對師范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師范生就業機制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涉及到整個社會勞動人事部門的改革.涉及到各種行之有效的規范的建立.以及消除各種在高等師范院校畢業生就業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風,等等。。但是更主要的是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指導作用。針對師范生就業難的現狀.各高師院校就業指導中心要及時為畢業生提供有關部門的需求信息,加強對畢業生的觀念引導和技巧指導。各院系的教師也要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采取各種途徑介紹和推薦畢業生.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

            四、師范生自身的應對策略

            1.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師范生在入學后就要規劃好自己將來打算的職業.并根據該職業所要求具備的素質不斷努力。準備在教育系統內就業的就要提高教師應具備的技能水平.加強教育實習。為能使自己畢業后勝任教師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準備在系統外就業的就要強化自身的個性化素質,培養某方面的顯著特長;準備繼續求學的就要學好外語和專業課.培養初步的科研能力。

            2.師范生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很多師范生進入大學后.放松了對自己的管理。失去了奮發進取的精神.不愿意努力學習。在激烈的就業競爭形勢面前.師范生必須要有緊迫感.嚴格要求自己.為自己制定一些近期目標如:每學年閱讀專業書籍l0本.其他文學等書籍20本.進行演講一次.撰寫學術論文一篇等等。總之,師范生除了學好專業課程外.還要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博覽群書.通過各種途徑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尤其是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3.準確進行自身定位.降低就業期望值

            目前的師范畢業生大部分還是希望到城市、發達地區工作.而不愿到農村、落后邊遠地區就業;希望到公辦學校或事業單位工作.而不愿到私立民辦學校或私人公司工作.師范生的就業期望仍然很高.沒有隨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師范生在就業前要清醒地認識到就業形勢的嚴峻.客觀地評價自己.逾越觀念的樊籬.超越傳統的擇業慣性.到民辦學校、到偏遠地區、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業和創業。只有這樣師范生才能抓住就業機會.為自己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總之,面對師范生就業市場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無論是師范院校還是師范畢業生都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及時進行各種調整。師范院校要進行改革,以各種途徑提高學校的培養質量,增強畢業生的竟爭力;師范生要加強專業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就業期望,將自身理想和市場需求結合起來。師范生就業市場化的改革是大勢所趨,只有適應了這個變革的學校和個人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師范生就業市場化及應對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論文07-04

          再就業工程研究的論文05-22

          再就業工程研究論文04-12

          汽車回收性管理的應對措施研究論文06-22

          施工管理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論文06-23

          淺析地方院校畢業論文與就業矛盾及應對措施的論文06-13

          資產評估的市場化論文04-27

          職高就業與再深造研究論文04-12

          利率市場化論文2000字03-0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三级少妇老少妇黄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观看免费人成 | 婷婷丁香五月天综合资源网 | 亚洲第一天堂国产丝袜熟女 | 中文日韩欧免费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