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態(tài)的變遷的論文

          時間:2021-06-14 17:11:19 論文 我要投稿

          淺談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態(tài)的變遷的論文

            菁蕪洲鎮(zhèn)位于通道侗族自治縣中部,境內群山起伏,溪河環(huán)繞。菁蕪洲鎮(zhèn)除了自然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境內原生態(tài)文化寶庫中有神秘的“祭薩”文化、純美的“蘆笙”文化、地道的“為也”文化、精絕的`建筑文化、原始的稻作文化和“百里侗文化長廊”,被譽為“侗族文化圣地”[1]25-32。本研究從體育人類學視角出發(fā),將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菁蕪洲鎮(zhèn)確定為田野調查核心區(qū)域,課題組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先后兩次歷時近半個月的時間,對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菁蕪洲鎮(zhèn)不同村落的侗族“舞春牛”進行了較為細致、深入的田野調查。此次田野調查主要采用半結構式訪談以及記錄田野觀察筆記的方式,重點調查了菁蕪洲鎮(zhèn)的水南村和芙蓉村,并延伸調查地蓮村、小江村、蔣家堡村和九龍橋村等村落。研究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態(tài)變遷的歷史流變規(guī)律及其體育價值。

          淺談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態(tài)的變遷的論文

            在侗族地區(qū),每到農歷立春,流行“舞春牛”習俗。舞春牛習俗在侗族各地區(qū)的表現形式存在一定差異,但基本都有“迎春牛”、“賀春牛”、“鬧春牛”、“祭春牛”等儀式過程。

            農歷立春之前,侗族群眾事先制作好“春牛”道具。春牛由竹蔑扎成骨架,糊黑紙成牛頭,用畫有黑蝕波渦狀毛紋的深灰色布拼縫成牛身,另以土布卷成上端稍粗、下端稍細的條狀接于尾端,即成牛尾。春牛的尺寸及顏色都約定俗成,春牛身高四尺,以應4時;身長三尺六寸,以應一年360日;頭至尾總長八尺,以應8節(jié);尾長一尺二寸,以應12時。牛的顏色由本年的天干地支決定,牛頭、角、耳用天干,其余用地支。如甲子年,甲屬木,牛頭用青色;子屬水,牛身、尾、四蹄用黑色。《會同縣志》614-615記載:“立春之日,競觀土牛,以色占歲水旱,以句芒神仙占寒暑晴雨,以便占桑麻,拾剝土以攘牛瘟。”立春當天,由侗族師公擇定吉時在田間選一塊適中的地方,供上薩歲神像和祖先牌位,兩側站立寨佬和鄉(xiāng)官,掌旗師手執(zhí)青旗立于東面,掌鼓師立于西面,吹侗簫、侗笛、木葉者立于南面,搖鈴者立于旗鼓之前765-766。當師公將犁耙及牛鞭、供品設于薩歲神像和牌位之前,迎春牛儀式正式開始,鼓樂齊鳴,歌聲頓起。兩名侗族青年鉆入竹蔑扎成的春牛道具內,在一名執(zhí)鞭青年的驅趕下,隨即做耕地狀。寨佬和鄉(xiāng)官象征性地拿著盛有谷種的“青箱”隨后播種,其余人等往南北方向來回走動行禮,以祈求風調雨順。春牛往返播種一輪為一推,九推完畢即禮畢。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 日韩欧美国产一二区 | 日本天堂免费mv小视频 | 首页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免费 | 思思热国产视频观看 |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