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實驗教學設計研究論文
1研究現狀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跟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采用的方法是學生在家里看視頻完成課程的學習,在課堂上跟教師進行交流或跟同學進行討論,完成內容的學習,不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系統地傳授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改革,顛覆了傳統的課堂講授,采用課下練習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對傳統學習模式的變革,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學生不必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擁有飽滿的學習熱情,能夠明顯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學習效率。翻轉課堂來源于美國的兩位化學教師,當時他們的上課形式跟其他教師的上課形式不同,他們使用錄視頻的軟件完成課堂的講解,并將網上的視頻提供給不能按時到學校的學生,讓他們自主完成學習。隨著兩位化學教師開創性的教學實踐,這種教學方法迅速演變成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薩爾曼可汗為翻轉課堂的領軍人物,他的可汗學院以翻轉課堂聞名。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現如今翻轉課堂已經是全世界廣為流傳的新型教學模式。微課程在翻轉課堂提出的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錄制的網上課程如何設置,在這種背景條件下,微課程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微課程應該說是翻轉課堂的載體,它以視頻的形式讓學生在網絡設備上完成知識的學習,是翻轉課堂重要的自學資源。微課程的設計、開發跟評價、管理等都為翻轉課堂的視頻制作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以及理論基礎。與傳統的課程相比,微課程具有時間短、目標明確、可反復學習的特點,并且這種學習模式碎片化,跟傳統課堂上系統的知識講授不同。但是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微課程也并不是完美無缺的,正是因為微課程知識碎片化的特點,因此容易讓學生忽略知識間的聯系,這需要教師特別注意。
2儀表類課程翻轉課堂的實驗教學設計
本文以儀表類實驗“SR253Z智能調節儀在熱電偶檢定系統爐溫控制中的應用”課程教學為例,進行整個教學設計。首先對課程的實施條件進行分析。本次的授課對象為大一學生,他們有基礎的信息獲取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班級人數控制在36人,本次實驗將學生進行分組,分成12個組,教師可以兼顧每個小組的學生并與之進行交流;學校準備基本教學設備與儀器。因此,這樣的基本構成能夠有效開展翻轉課堂。課前準備教師首先應該在課程之前進行教學資源的準備,這些準備主要包括智能調節儀與熱電偶的有關資料、智能調節儀、熱電偶等。在基本工作準備完成之后,進行微視頻的制作。每個微視頻應該簡單介紹幾個知識點,本次實驗采用軟件CamtasiaStudio6.0來進行微視頻制作,畫面效果好、操作簡單。畫面呈現了智能調節儀的使用方法以及在市場上的應用情況。微視頻制作完成之后,教師應該讓學生觀看視頻,隨后開始實驗。圖1為微視頻中調節儀的控制系統示意圖。課中。
1)合作探究的階段。顧名思義,合作探究階段是教師提出相關任務,小組之間合作完成。對于“SR253Z智能調節儀在熱電偶檢定系統爐溫控制中的應用”課程來說,學生應該首先了解講解到的儀器的概念與用途,學生之間開展討論,了解智能調節儀與傳統的控溫儀的不同,隨后進行實驗,3個人一組。在具體實驗過程中應保證分工明確,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實驗,從而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2)個性化指導階段。個性化指導階段指的是教師為不同的小組解答問題的過程。每個小組在實驗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整齊劃一、系統講解,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因此,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小組的問題進行指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有的小組在實驗過程中得出的結論是智能控溫儀跟傳統控溫儀的結果基本相同,認為智能型的控溫儀沒有突出的優點。這時候教師應該觀察他們在實驗中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問題以及實驗方法,從而幫助他們找到智能調節儀的優點。教師在傳授給不同小組內容之時,可以讓其他小組的學生旁觀,有助于他們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強化正確認知。
3)鞏固學習階段。在經過教師的個性化指導之后,小組內部應該對本次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歸納,鞏固知識重難點,加深印象。如果自由學習時間充分,還可以跟不同的小組進行交流,將問題與人分享。經過教師的指導,學生應該對理論與實踐進行總結,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夠采用獲得的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在此次“SR253Z智能調節儀在熱電偶檢定系統爐溫控制中的`應用”課程中,學生發現使用智能型控溫儀代替原來的控制器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智能型控制儀的主要特點是:能夠任意設定給定值,設定控溫時間,數字顯示,且測量數字準確,控制溫度穩定。這就解決了實驗中經常存在的升溫慢以及控制不穩定、測量不準確的弊端。
3翻轉課堂的優劣勢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翻轉課堂并不是利用了更先進的技術,而是一種思維模式上的創新。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種適合所有學生的完美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雖然有其優勢,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其也存在明顯的不足。首先,教師將課程資源上傳到指定的網站上,學生一般只會學習教師上傳的資源,而不主動去搜集其他的資源,因此不能有效提升學生信息獲取的能力。其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習中下的學生沒有明顯的效果。翻轉課堂采用自主學習模式,而學習成績中下的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自主學習,因此,實驗結果顯示對中下學生沒有明顯的效果。最后,翻轉課堂受到人數的限制,這種教學模式只適用于小班教學,不適應于大班教學,教師很難有精力照顧到所有的學生。
4結語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如何設計儀表類課程還處在研究階段,設計原則重點在于發揮翻轉課堂的優勢,避免存在不足,并利用高科技平臺幫助實現翻轉課堂。翻轉課程的應用得到快速發展還需要一段時間,這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作者:任連輝 單位: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我國教育信息化理論研究新進展[J].中國電化教育,2011(1):1-19.
[2]陳立軍,馮玉昌,韓曉菊,等.測控專業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文匯,2013(11):82-83.
[3]陳立軍,王建國,沈繼忱.《檢測技術與儀表》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06,26(5):62-65.
[4]郝迎吉,張明,王洪波.多路溫度采集及監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國外電子元器件,2007(6):21-22.
【翻轉課堂實驗教學設計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翻轉課堂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06-27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研究論文11-29
小學體育翻轉課堂設計與實施論文01-22
翻轉課堂教學法研究論文07-21
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探討論文08-28
翻轉課堂的UG課程教學研究分析論文04-15
微書翻轉課堂教學研究論文04-13
中職數學教學翻轉課堂的實例研究論文06-20
翻轉課堂課堂教學設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