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大學物理論文

          時間:2021-06-19 13:03:22 論文 我要投稿

          分層教學大學物理論文

            1大專院校大學物理班內(nèi)分層教學體系的組織

          分層教學大學物理論文

            班內(nèi)分層是一種小規(guī)模的分層教學,我們進行分層的依據(jù)是學生的物理基礎、數(shù)學基礎、個人興趣能力及意愿。其中物理基礎主要參考在班內(nèi)組織的物理知識測試成績;數(shù)學基礎參考學生的高數(shù)成績還要組織人員進行數(shù)學基礎的命題考試;同時考慮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我們在綜合考慮這幾個因素后將全班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一般來講A層次和C層次的學生大約都占總人數(shù)的15%左右,B層次的學生占總人數(shù)的70%。A層次的學生基礎扎實、學習認真刻苦、樂于思考、接受新知識快,在學習中處于領先地位的群體;B層次的學生物理基礎一般,成績中等,對物理感興趣,學習處于中間水平的群體;而C層次的學生物理基礎較差、認知理解能力相對較低,對物理學習有懼怕排斥心理,這一層次的學生在班級中處于后進的群體。班內(nèi)科學分層是分層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分層時所采取的物理基礎和數(shù)學基礎的考查,測試題目既要突出重點、考查內(nèi)容還要有廣度和深度,考試過程要嚴格公正決不能弄虛作假,考試評分更要實事求是。另外,分層工作過程中還要堅持將具體的分層結果及時告知每個學生,還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如A層次學生的自大自滿、C層次學生的自棄自卑等情緒,通過與學生開展談心、商討等活動,進一步做好每個學生的思想工作,讓每個學生都能自覺自愿積極主動地進入對應層次的教學活動中,促進班內(nèi)分層工作穩(wěn)步實施。分層教學體系的組織還要注意分層的動態(tài)化。就是說這種分層教學體系的組織不是固定的,它有相對的階段性和穩(wěn)定性,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客體?筛鶕(jù)班級內(nèi)部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微調(diào)。如根據(jù)大學物理平時成績及期中考試結果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階段性上、下動態(tài)調(diào)整,時間表涵蓋大學物理課程學習的整個過程。

            2大專院校大學物理班內(nèi)教學過程分層的實施

            班內(nèi)教學過程分層次是分層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難度最大的一環(huán)。因此,教師必須熟悉教學大綱精通教材內(nèi)容,熟知每章知識點的重點、難點。然后通過學科專家編寫系內(nèi)討論定稿的形式,在國家指導性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制定實施性的教學大綱,原則上是分幾個層次就編寫幾個教學大綱。在教學計劃里要以每層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和各層次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出與其相適應的能夠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不同層次教學活動的.要求設計分層次的教學方案,包括選用的教學模式、教學內(nèi)容、課堂提問、課堂作業(yè)、學生實驗等教學要素進行有層次有針對性的組織,以教學的差異適應學生的差異。積極利用客觀差異,便利學習者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最大的發(fā)展空間。分層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差異標準分層要求,但絕不是要降低大學物理課程的基本要求,我們要按照“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原則,對C層學生適度降低教學要求,有利于調(diào)動這些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保底是指通過不同的教學活動,最終必須保證C層學生達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爭取人人合格。教學設計中我們將每一章節(jié)內(nèi)容劃分成基礎知識、綜合能力、拓展應用三個層次;A知識和綜合能力面向B和C層次學生,拓展應用只針對A層學生。教學設計中適當引進物理學中的最新進展,結合教材中的經(jīng)典問題,積極引導A層次學生主動地對物理學習保持良好的興趣和教學改革的探索。分層授課是分層教學的重點所在,我們要在分層備課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如講課過程中,先將基本內(nèi)容完成,在此基礎之上拓展知識,或者推薦閱讀材料,以便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對A層次的學生通過引導他們思考、設疑、提問、探討進行“探究性教學”。針對B層次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物理學的基石概念規(guī)律及應用,而且一定要讓他們理解解決問題的原理方法,逐漸學會探索,我們稱之為“提高性教學”,而對C層次的學生,要先復習補充基礎知識的不足,通過加強基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只要他們理解并逐漸學會應用,我們稱之為“補償性教學”。教學設計中還要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好與其相適應的課堂思考問題,對教學過程中各層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其解決的方案要做好相應的準備,使課堂教學活動層次清晰、目標確定。我們常以“問題”作為教學的重要載體和起點,對不同層次學生分別實施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實現(xiàn)新知識的建構和新舊知識的重組。教學設計中,分層次課堂提問設定的問題質(zhì)量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密切相關更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學過程中,將針對不同層次、難度階梯性遞增的設計好問題,在講解或課后總結中依次提出,充分調(diào)動各層次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共享成功的喜悅。如:對A層次“吃不飽”的學生,教學設計中可制作多媒體課件,引入部分拓展資料讓他們在課后充電提升,還可以針對那些對物理學科有濃厚興趣的同學,鼓勵他們選修一門學校開設的研究性課程如“粒子物理學”、“物理學與信息技術”、“物理學方法論”,進一步挖掘潛力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讓他們逐步理解掌握物理學研究的方法論、培養(yǎng)從事物理學探究人員應有的素質(zhì)技能。這里要注意,我們選講的材料或增加的前沿性內(nèi)容,是以拓展視野為目的,通過滲透式教學,讓學生在一知半解中學到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原則和分類指導等教學原則的具體運用,我們要認真細致有序遞進地展開各層次教學活動,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由C層次到B層次再向A層次過渡,同時還要加強對各層次教學過程的組織調(diào)控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促進學生由低層次向高層次轉變,在整體優(yōu)化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3大專院校大學物理課后作業(yè)分層的策略

            課后作業(yè)是檢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培養(yǎng)基本能力和技能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不同層次的學生由于基礎及接受能力不同,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也是有差異。因此我們在實施班內(nèi)分層次教學時,對學生的課后作業(yè)也必須按照A、B、C不同的要求分層次設計。學生目前使用的是程守洙主編,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普通物理學》教材,我們參照部分課后習題,增加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精心選編了與授課內(nèi)容相配套的習題冊。每一大節(jié)課(占兩課時)對應一份習題,每份題都包括選擇題、填空題、計算證明題。作業(yè)布置的形式分為習題、章節(jié)總結、課程小論文或實驗課題報告。C層次學生只要求能完成大綱所要求的循序漸進的基礎性練習題及章節(jié)知識概括,而對B層次學生要在C層次基礎上增加一些難度中上的習題或實驗課題報告,A層次學生則要在B層次的平臺上布置部分綜合性難度較大的題目或課題小論文。作業(yè)分層使得學習吃力的學生完成稍微簡單的習題,學習好的學生額外完成推薦的有一定難度的習題或課題小論文等作業(yè),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達到所在層次的作業(yè)目標,較小的成就感又會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課后分層作業(yè)的輔導,針對A、C層次的學生,我們采取個別指導的方法,利用晚自習或課間安排答疑時間;出現(xiàn)的一些較普遍的問題基本上在B層次,對于這些題目我們安排適當課時的習題課,通過引導討論、講評結合的方法,帶領并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研討,既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傊扇∽鳂I(yè)分層布置、分層輔導的做法,使得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了發(fā)揮個人特長的機遇。

            4大專院校大學物理分層評價機制

            考試測評是檢驗與衡量教學效果的一種方式。但是分層教學中的評價不能像以前一樣,以某次考試分數(shù)做為唯一的標準,而要以不同起點為標準的相應評價、再加入導向、鼓勵的功能。我們實施的是平時成績與期終考查綜合評價的方法。平時成績由上課率、課堂問答、課外作業(yè)、物理實驗和學期項目構成。學期結束,我們要安排不同層次學生完成相應的項目:我們要求A層次的學生,寫一篇自己感興趣又和專業(yè)關聯(lián)的物理學前沿知識性論文;對于B層次學生,只要求完成一篇運用物理學知識闡釋相關自然物理現(xiàn)象的文章即可;對C層次學生,我們鼓勵他們學而后思對大學物理課程的學習寫一份學習總結。期終分層考查采取“一卷多題”的方式,就是讓A、B、C三個層次的學生采用同一份試卷,其難易程度的比例與作業(yè)基本相同。其中選擇題和填空題面向全體學生,試卷中的計算題和論證題按照“七選四”原則,各層次學生根據(jù)個人能力可以選做或全做。而在試卷評分時則選取七道題目中分值最高的前四道計入總成績?荚u分層,一定要重視平時成績的考查,要貫穿情感、意志、能力各個方面。如指導學生通過雜志、網(wǎng)絡查找文獻撰寫課題小論文、學科前沿文章及學習總結,一要看結果二要看方法。對課堂提問及討論過程中個體參與的主動性、分析問題的思路、闡述論辯能力的評價等要全面把握,針對平時成績,一定要采取激勵評價,決不能以期終測驗一“考”定音。分層評價要在靈活化、多元化的平臺上做到全面、客觀、公正。

            5大專院校大學物理分層次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

            大學物理班內(nèi)分層次教學中,我們首先要注意根據(jù)不同學生、不同時期反饋的信息,及時靈活地調(diào)控課堂教學的結構、作業(yè)和考查的尺度、輔導與評價方法,促進學生潛在水平轉化成新的現(xiàn)有水平,使每個學生隨時處于一個充滿活動的積極進取的發(fā)展變化過程,達到最優(yōu)化發(fā)展。還要注意在班內(nèi)分層教學中學生的分層標準、各層人數(shù)多少的確立是否有理有據(jù)。如分層考試內(nèi)容的基礎性代表性是否恰當、試題的涵蓋面是否廣泛、難易題目的比例是否合適、考試結果是否客觀公正等,我們要不斷反思,它仍然是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的問題;另外,在動態(tài)的分層教學中,通過平時評價和階段考查,要對學生的級別進行微調(diào),我們需要考慮學生的“出口”與“進口”如何對接。分層教學一定要讓水平各異、需求不同的學生在發(fā)展中柔性銜接,實現(xiàn)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使班級內(nèi)全體學生在分層中增強了信心、產(chǎn)生了動力。總之,大專院校大學物理教育教學改革,要將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許多教學要素同時進行調(diào)節(jié),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讓學生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理解掌握物理學研究的方法,并能夠將其方法遷移到其它學科領域的探索中?陀^的講,分層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實施過程會有一些難度。我們一定要轉變觀念,幫學生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全面加強教學管理,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必須的物理知識以及成功后的滿足感,從而全面地提升教育教學質(zhì)量。分層教學模式對大學物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在掌握分層教學原則理論的基礎上,依據(jù)分層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分層教學活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恰當?shù)姆椒ê褪侄危槍W生的需求,改革教學模式,形成成功的激勵機制,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所進步。

          【分層教學大學物理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物理課程分類分層教學模式論文08-27

          工科院校大學物理分層次教學研究論文07-04

          物理分層教學論文04-18

          高校鋼琴分層教學論文07-04

          分層次教學中學地理教學論文09-02

          分層教學模式在籃球教學的運用論文08-28

          小學體育分層教學論文范本06-11

          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的論文06-22

          大學物理的幾點教學體會論文07-0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三级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青青青在线视频 | 伊人亚洲综合久久精品 |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