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教師對教學有效性的反思論文

          時間:2021-06-21 13:26:07 論文 我要投稿

          高三語文教師對教學有效性的反思論文

            內容摘要: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立足于高三語文教學尷尬的現狀,直面語文復習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把著眼點放在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上,企圖打破復習課的“堅冰”,來尋找高三語文課的“春天”,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高三語文教師對教學有效性的反思論文

            關鍵詞:尷尬的現狀;學生主體;有效性

            執教高三,時常讓我有種想逃的感覺,我經常捫心自問,語文的樂趣在哪里?高一二開學之初,語文書還會成為“新寵”,被禁止帶課外書的學生追捧一段時間,可長長的的高三甚至連這點愉悅都沒了。

            咬文嚼字的字音字形練習,百做不會的閱讀練習,生澀牽強的詩歌鑒賞……這一切被老師和學生共同厭棄著,可又無可奈何的重復著。

            發下一張模擬卷,學生大都勤勤懇懇的做完語基練習,而對作文甚至閱讀棄之不理。問他們為什么不做,他們的回答是:不會做,浪費時間!他們甚至還有一個無可辯駁的理由:如果能在選擇題和默寫上少失分甚至不失分,語文分數就不會低,閱讀和寫作只要不出大差錯,一般平均值上下,差異不大。

            我常常在想,語文教育的最終目標不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嗎,不是應該讓學生通過語文課堂體驗我們的母語之美嗎?長長的高三,沒有一本教材,這自我發揮的一年,我們該做些什么來為我們的母語增添色彩?

            一、高三語文的現實:尷尬艱難,冰泉冷澀弦凝絕。

            愿景不強,動力不足。語文成績“考低分難”,“考高分也難”,語文學科的考分差距不會太大,而數理化成績相對收效較快,又容易拉開距離,導致學生“無心語文”教學高耗,復習低效。高三復習的展開,就意味著“題海戰役”的打響。這種機械的題海訓練,消耗師生大量精力,但最終卻是收獲甚微的感覺。我曾經就學生的復習情況做過小范圍的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的復習都沒有“個性”.反復的練習與講解,達到的是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的效果。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收效卻“慘不忍睹”.

            課堂沉悶,學生機械。教師感嘆“復習課難上”,學生埋怨“復習課沒勁”.知識點的回顧、課堂練習的講解是高三語文的主要模式,這種單一的模式,往往會相對沉悶,缺乏激情與活力。

            現實處境如此,那么高三語文是不是真的無計可施,無處用力了?

            二、破冰方式探討:事在人為,多管齊下巧引導。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幸福,不能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犧牲這種幸福,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一堂課成功不成功,評價的關鍵就是兩字“幸福”---教的幸福,學的幸福。課堂是雙向互動式的,說到底也是情感的交流,學生愉悅幸福了,教師大抵也就擁有了職業幸福感,而學生的幸福感歸根結底來源于作為學習主體的存在。明白了這點,教學也就不是無從下手了。

            1.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高三語文的保障。

            我曾經做過一項調查,你最喜歡什么課?最喜歡什么老師?調查結果兩者驚人的吻合,很多學生往往是因為喜歡這個老師,然后才愛上了這門課,這個調查結果不得不令人深思。

            高三老師,在情感上占有優勢,教師要合理利用這種優勢。學生畢業后回校探望的往往是高三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與部分師生關系特別好的老師。由此,我們要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課外多關心指導學生,多參與班級活動,把自己從講臺上移位到學生中;課內要把教學情感交流、溝通得恰到好處,該表揚的表揚,該批評的批評,課堂氛圍輕松,師生溝通無障礙,讓每一堂課,每一次相處都帶有溫暖的色彩。“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生為愛己者學。

            2.多樣的學習目標,是高三語文的驅動力。

            語文學科和數理化不一樣,“學習的收效率”不一樣,導致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不夠高。尤其是高三,學生的功利性特別強,這本無可厚非,可未免有些舍本逐末,學習語文的價值也被無限縮小。

            在進入高三學習的初期,教師就應該讓學生確立“學習語文的意義是深遠綿長的”這種觀點。字音字形題訓練的時候大多數同學就會有這種感覺“感情以往讀了(寫了)十幾年都讀錯(寫錯)了?”這時候教師大可借題發揮,渲染讀寫的重要性,并有效調整訓練方式,避免單一乏味的“題海戰”.對于這種單一內容的訓練,競賽(男女生競賽、小組競賽、漢字讀寫競賽等)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此外,教師也可以用職業前景的展望作誘因,明確學習語文重要性,尤其強調會寫作、能閱讀的重要性。國內國考、各類事業單位招考的樣卷可以讓學生接觸下,像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基本上考的就是寫作能力。

            語文不僅是高考中的重頭戲,還是以后邁入社會應付各類考試的敲門磚。針對高三特點,教師可以適當的以這種“功利性”予以誘導與激勵。

            當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目的性不再那么單一,不那么急于求成,不“唯分是圖”的時候,功利性就會不那么強,學習的動力也會增強,也會有部分學生會有意識的更重視讀寫說綜合能力的培養。

            3.優化課堂教學,是高三語文的方向。

            有人說,高三是最好教的,無非就是發試卷、講試卷,高三不需要煞費苦心的安排教學過程。乍聽,感覺高三真的就是這么回事,可再一想就覺得這種想法其實就是高三教學“無味”的根源,高三老師還是老師,高三學生也還是學生,每一堂課都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這個根本沒變,教學又怎能發生本質變化?

            就算是一道簡單的字音題,教師為主導的講和以學生為主導的解也是不全相同的;一篇閱讀,文章冗長,有些文章非常優美,教師只顧題目,全然不帶欣賞,單純的`按照題目逐題分析,學生難免會感到乏味。即使只是講題,不同的講解方式收效也是不一樣的,老師講解學生記筆記是一種;學生互評答案,然后糾錯,再整理也是一種。

            教學內容越容易陷入枯燥泥淖的時候,教師越是要想方設法去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語基知識鞏固課,傳統的聽寫默寫是不是可以改變為競賽打擂臺方式,輸贏自有獎賞與懲罰;課外摘抄,每周一抄是否可以擇優錄用,印上學生姓名摘錄整理成冊交流與展示;寫作訓練,教師可否嘗試下下水作文,去掉名字放入學生習作中讓學生品鑒……高三語文課堂教學容易枯燥、乏味,但只要能做有心人,也完全可以優化與細化。

            4.重視閱讀與寫作,是高三語文的重心。

            在高三教學中,師生都認可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可又都不愿在這兩點上花大力氣,歸根結底是因為收效慢,講解練習又頗費時間。

            對此,師生不僅要轉變觀念,更要去尋找一些合適的途徑啃下這塊硬骨頭。我絕對相信只有把握好閱讀與寫作,才能為語文添彩。只重視字音字形的語文,不是真正的語文。

            語文二字在我看來是“言吾心聲的文字”,語文的外延非常寬泛,最終是來自生活,回歸生活,能表達自我,抒發性靈。所以,我要求學生從“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高三學習中分一點時間給自己,用于讀報,看書,看名人微博,甚至可以去寫點文字更更微博,要求學生把語文教學與生活結合,利用生活的大環境來促進語文的學習。

            課堂教學上筆者把中央新聞頻道的《新聞1+1》和湖南衛視的《岳麓實踐論》搬進課堂,于每周三給學生看視頻并要求撰寫時事評論。

            遇到節假日,要求學生關注社會,把自己感興趣的材料記錄下來并撰寫評論,返校后的第一節課以抽簽方式讓學生講述自己所選的新聞并發表觀點。每周三的時評內容固定,學生就同一個事例發表不同觀點,所謂各抒己見;節假日的時評學生自主選擇,內容不定,通過交流分享擴大信息量。

            筆者對學生時評寫作不作字數要求,只要求學生能做到以下幾點:亮觀點(態度鮮明,我認為、我覺得、我贊成);有分析(結合材料,可正面闡述,反面剖析;深入挖掘底蘊及人生價值);聯系實際,提出意見建議。這樣的方式很受學生歡迎,更難得的是沒有一個學生對觀后寫時評提出異議,大家都覺得寫這樣的文章有話可說,有表達的欲望。事實上,看視頻也是一種閱讀,是對社會的閱讀,像主持人那樣能用精煉的語言表達也是語文教學的目標,而撰寫時評更是訓練了學生語言組織能力,表達出了心中所想。

            從這個事例可見,只要閱讀內容選擇得當,寫作教學就可以自然滲透。

            三、高三語文的前景:不懼蝸行,病樹前頭萬木春。

            雖然對現階段的高三語文,大多數人還是“想說愛你不容易”,可又是“不得不愛”.作為母語,作為高考高分值學科,都需要我們教師發揮聰明才智,研究學情、研究考綱,在高考教學與美的欣賞上找到好的契合點,從而不僅能進行有效地復習,還能讓學生愛上我們瑰麗多姿的國語。

            雖然目前這有難度,因為語文教學畢竟還是戴著鐐銬在跳舞。高考的要求、教師教學習慣的束縛、學生學習習慣的偏差,諸多因素導致語文教學,尤其是高三語文教學的蛻變注定要經歷一個艱苦的過程。

            但是,審視當下的語文大環境,我們看到前景也是樂觀的: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意識到這個弊病,并有意識的在改變;新課改下,學生的主體性也越來越被重視,學生表達自我的能力在逐漸提高;教學管理上,也在不斷創新,選修課、社團等發展為有助于有文學愛好的學生發展興趣特長。此外,大量公眾媒體開始關注語文教學,并不斷豐富著語文教學的手段,為語文教學發聲。眼下熱門的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讓大眾意識到了語基知識的重要性;《百家講壇》《子午書簡》《國際華語辯論賽》等節目不僅充實豐富著語文教學,更讓學生見識了博學多聞、能言善辯的風采,不禁心向往之。

            因此,雖是高三復習教學,教師仍要發掘一切可發掘的因素,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舞臺,充分調動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把上語文課變成一種期盼。只有當學生擁有學習內驅力的時候,枯燥的語基知識才不會枯燥,耗時的閱讀與寫作訓練才會被接受,正所謂“心甘”才能“情愿”.

            打破堅冰,高三的語文終會迎來溫暖春天!

          【高三語文教師對教學有效性的反思論文】相關文章:

          高三語文教學反思論文05-17

          有效性教學小學語文的論文06-21

          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教學論文06-26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論文06-26

          高三語文教師教學反思范文07-07

          高三語文教師教學反思范文11-13

          《淺談中考語文復習的有效性》(教學論文)12-06

          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簡述04-07

          關于語文教學有效性探究的論文07-22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 亚洲|AV性色大片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综合 | 亚洲区欧美区偷拍区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视频不卡视频 | 五月激情婷婷丁香综合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