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專業文化建設中文化融合的途徑論文

          時間:2021-06-22 10:46:20 論文 我要投稿

          職業院校專業文化建設中文化融合的途徑論文

            當前,我國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特別是專業文化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相對落后,主要表現在職業院校學生教育急功近利過度強調技能培訓,忽視了學生文化素質的養成,忽視了專業文化熏陶下的育人價值、科研和社會服務。因此,有必要對職業院校專業文化建設的內涵、重要性和實施途徑進行深入研究。

          職業院校專業文化建設中文化融合的途徑論文

            一、職業院校專業文化建設的基本內涵和重要性

            1職業院校專業文化建設的基本內涵。目前,許多學者認同將專業文化定義為:“在特定時期內專業本身所具有的價值觀念,知識與能力體系及從事專業教學與研究的全體成員特有的精神風貌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專業文化建設應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形式,學生在校期間接受課堂教育、受到校園和專業文化的熏陶是專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文化建設的實質是對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教育,其核心是本專業師生同化的價值取向、行為準則和共同的作風。專業文化是專業建設的靈魂,具有強烈的導向性、約束性、規范性和陶冶性,能夠形成一種良好的專業教育氛圍,能驅使師生為自己的專業成長提供原動力和支持力。

            近幾年來,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在市級品牌專業申報建設過程中,按照“專業文化建設樹品牌、校園文化助成長、企業文化促發展”的專業建設指導思想,著力推進“四位一體”的具有本院校特色的專業文化建設方案。

            2職業院校專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專業文化建設在深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過程中,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對打造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促進專業建設發展和實現職業院校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專業文化建設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對學生進行專業文化的熏陶,把企業文化引入到專業文化建設之中,引導和規范學生的思想行為,有助于學生德行、知識、技能、技巧、修養、品位的培養,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專業文化建設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敬業精神,使學生熱愛自己未來的職業,有利于培養出企業滿意的專業人才。

            其次,專業文化建設能促進師資隊伍建設。在專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融合企業文化,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敬業精神;在專業文化建設中融入企業的價值觀念、管理制度、市場理念,既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的針對性,也有利于推動教師參加校企合作,不斷提高教學實踐和科研服務能力,造就一批具有良好師德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再次,專業文化建設能促進專業建設的發展。將專業文化滲透于課程開發與教材建設,能促進職業院校產、學、研的結合;在實踐教學及實訓設施、場所建設中融入專業文化,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用優秀的專業文化指導教學改革,最大限度利用社會資源為職業院校的教學服務。

            最后,專業文化建設有利于職業院校實現可持續發展。將企業文化融入專業文化建設,能充分彰顯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是提高專業建設質量、提升職業院校發展內涵的核心力量。以專業文化建設為驅動力,塑造學校的專業特色與品牌,是職業院校強校之本、持續發展之基。

            二、職業院校專業文化建設中“校、企、行”文化的融合途徑

            1通過“校、企、行”文化融合,涵育學生的'道德品質。近年來,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在堅持“創造城市文化、服務工業文明”的校園文化的同時,積極開展“通博之士、致用之才”的學校文化建設,打造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學校文化、校園文化、企業場景文化。從專業文化建設出發,充分挖掘學校、行業以及社會的文化環境的教育資源,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態度,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職業精神。如,將會計專業文化、專業項目化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程相結合。從內容上看,職業院校專業文化建設,可以簡單地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承載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的專業文化環境的塑造;另一個則是滲透在整個職業院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職業素質養成。在職業素質養成教育中,突出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正確的價值觀和質量觀,注重學生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職業技能、團結協作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塑造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

            2構建職場教育模式,促進“校、企、行”文化融合。為提高學生的工作技能,讓學生適應未來工作的企業文化,學院積極聘請行業專家開展相關專題講座;邀請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人員參與實踐教學、畢業項目管理等;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培養學生專業化的工作知識、技能;專業化的工作方式、操守等。在密切關注中小企業工作崗位需求及社會調查的基礎上,學院會計專業制訂了“項目教學、真賬實訓、崗證合一”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具體實施步驟:第一階段,在校內進行理論學習和校內單項實訓。第二階段,在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以項目為行動導向,以實際工作過程為驅動,在企業職場環境中進行仿真綜合實訓。第三階段,為了讓學生接受真實的職業環境熏陶,促進就業,利用學院廣泛建立的就業實習基地或自主選擇的實習單位,進行半年左右的頂崗實習,實現頂崗實習與實際工作過程相結合。

            3創新有利于“校、企、行”文化融合的實訓課程體系。在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導向的前提下,針對行業特點,深入開展“校中企”、“企中校”的實踐教學模式,推進會計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突出職業技能的培訓與崗位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要求,為學生養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打破原有學科體系,圍繞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履行崗位職責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整合、優化課程,構建以職業技能為核心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包括理實一體與綜合實訓兩個部分。理實一體課程分為兩大模塊,一是職業技能基礎課程模塊,主要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和人文、職業道德、身體及心理等素質;二是職業技能核心課程模塊,主要培養學生的職業基礎能力。綜合實訓課程也分為兩大模塊,一個是校內綜合實訓模塊,另一個是校外頂崗實習模塊。

            4“校、企、行”文化融合,推動教學團隊建設。一個成熟的專業,除了有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和一流的實訓條件以外,還必須擁有一支優秀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以財經學院的會計專業實踐為例。為落實“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在保證校內專業教師占一定比例的基礎上,學院會計專業建立了企業兼職教師人才庫,聘請了大量熟悉行業、企業工作過程的中、高級會計師兼職教師,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這些兼職教師擔任。教學團隊建設的具體做法:一是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二是設立技能名師崗;三是每年選派專業教師下企業鍛煉,增加教師的一線工作經驗。

            三、結束語

            職業院校專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效。只有按照“校企合作、整體規劃、科學實施、重在實踐”的原則,才能構建內容豐富多彩,格調健康向上,既充滿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職業院校專業文化。

          【職業院校專業文化建設中文化融合的途徑論文】相關文章:

          職業院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論文08-06

          體育文化建設途徑分析論文10-04

          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論文10-05

          職業院校德育課與職業素養的融合論文04-23

          淺談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表現及其培養途徑論文06-28

          校園文化建設實現途徑論文09-30

          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淺談論文06-29

          校園文化建設強化途徑分析論文10-04

          職業院校公共英語教學途徑與實踐論文09-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精品 | 香蕉网伊在线中文字青青 |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 亚洲第一网址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久免费福利片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