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這也使各行各業在發展過程中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依賴性不斷提高。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作為大數據時代下的一種朝陽專業,直接關系到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發展與應用,因此,信息化人才的培養變得至關重要。就目前來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在就業率方面呈現逐年下滑趨勢,其主要原因在于該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因此,有必要對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進行完善,優化其培養模式。基于此,筆者對相應的優化策略進行了詳細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信息管理;實踐教學
1引言
近年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就業率現狀并不樂觀,究其原因所在,是因為該專業屬于一門多學科融合專業,在該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中缺少課程融入,進而造成多學科之間的簡單堆砌,使學生無法將這些專業的知識綜合應用于實踐當中,進而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難以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因此,有必要對該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培養模式進行相應的優化。
2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培養模式的優化意義
在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在教育領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優化該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培養模式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該專業畢業生存在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需要從該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培養模式入手,通過相應的優化策略來進行完善與改進,使該專業畢業生在從事這些崗位時具有過硬的專業素養,進而使其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這對于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意義。
3現階段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培養現狀
3.1實踐教學環節的不完善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作為一門劃時代的學科,其發展趨勢必須要滿足大數據時代下的社會發展需求。就目前來看,該學科在實踐教學環節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該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降低了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比如,在北京大學,該專業的課程主要包括數據結構、數據庫系統、信息存儲及檢索、計算機概論、電子商務以及信息安全等多門課程,這些課程雖然都和現代化信息技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不過卻并沒有開設ERP、CRM、SCM等課程,更沒有配套的實踐課程,學生缺乏實踐操作,導致該專業畢業生的實踐能力較差。
3.2實踐教學環節缺乏教學結合
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缺乏教學結合,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陳舊,難以滿足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需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是一味的理論講解,很少會安排相應的實踐環節,導致學生在課堂中與教師缺乏互動。此外,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缺乏對新型信息技術的了解與掌握,致使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很難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將學到的信息技術應用到實踐當中去,使該專業的教與學之間出現嚴重分離。
3.3實踐教學環節與產、學、研相脫節
當前,許多高校在對該專業進行實踐教學時,由于缺乏實習基地,學生不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再加上企業無法對該專業畢業生的整體素質和實踐能力產生信任,致使高校無法與企業進行長期的合作。而該專業來說,產、學、研之間的有機結合是非常重要的,正是這些原因導致該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與產、學、研相脫節。
4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
環節培養模式的優化策略
4.1提高實踐教學環節中教師的專業水平
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應建立一支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教師團隊,高校應積極鼓勵校內教師進修,同時利用互聯網等工具幫助教師了解世界最新的科研動態與發展趨勢,通過組織教師進修、培訓等活動來打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而輕實踐的傳統教學思想,促進教師不斷轉變教學方式,使該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更側重于應用性。
4.2充分應用大數據工具完善實踐教學環節
對于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來說,高校應充分應用大數據工具來不斷完善該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模塊化設計理念來對專業知識進行系統性歸納與設計。除此之外,還要通過計算機語言課程、信息系統課程和開發實務課程等課程的設立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要在校內實施導師負責制來幫助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興趣。
4.3豐富實踐教學環節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在該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中,必須要豐富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則應扮演引導的角色,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強化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創新性與主動性。同時,還可利用小視頻、圖片、動畫等方式來開展案例教學、啟發式教學、研究性教學以及討論性教學等,并引導學生對實踐教學環節的開展成果進行總結與改進,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此外,還可在企業及其他高校中聘請具備豐富經驗的員工或教授來進行學術講座,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
4.4課內與課外實踐教學環節的結合
在大數據背景下,應將課內與課外實踐教學環節有機結合在一起,實踐環節應包括專業認識、信息調研、管理軟件應用、小型系統和模塊設計以及系統綜合開發等。在專業認識方面,教師應組織學生對企業的系統開發工作進行參觀,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崗位技能要求與實踐環節,進而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的針對性。在信息調研與管理軟件應用方面,則應引導學生對企業的信息系統開發、維護及管理等工作情況進行自主調研,分析這些工作的優缺點并進行合理評價,同時編寫相應的調研報告,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在小型系統和模塊設計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學習到的專業知識積極應用于實踐當中去,使其能夠獨立完成小型系統與模塊的自主設計。除此之外,還要通過專業內容,開設數據庫、Web和程序語言等系統綜合開發課程的開設來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5結語
總而言之,在大數據背景下,該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只有對該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及實踐方式進行相應的優化,建立一個明確的培養目標,才能使該專業培養出更多具備高素質、高技能水平的專業化信息人才,從而更好地推動我國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費成,宋恩梅.信息管理“專業課程鏈”的建設與實踐[J].圖書情報知識,2014(2):4-10.
[2]郭名靜,熊鑫,高瓊,等.“2+1”模式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以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7,35(1):101-105.
[3]李春燦.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及就業能力提升措施研究——以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建設研究論文10-18
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綜合實踐教學體系討論論文10-30
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研究論文04-02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論文01-26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創新建設論文07-04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生產實習日記02-13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自薦信03-10